
伊斯兰党署理主席拿督斯里端依布拉欣发表奇葩言论,将语言归咎为种族分裂的主要原因。
他认为,语言是造成不信任或猜疑,导致种族分裂的主因,特别是方言,会导致马来人对其他人产生负面看法。因此,他认为必须让马来文成为媒介语。
“华人说华语,印裔说淡米尔语,马来人听不明白,就会引起错误的揣测。如果所有人以统一的语言交流,将减少大家的猜疑。”
他说:“非回教徒不敢接近我们,因为我们被(敌人)用极端谎言妖魔化。”
如果伊党认为本身被描绘成极端主义的政党,“绿色浪潮”被描绘成将对国家构成危险、危害国家稳定和侵犯他人信仰的权利,会令人退避三舍,领导应该内部反省与检讨,而不是执意将枪口对外,硬指他人的不是。
华人会说中文,马来人听不懂而产生猜忌,这是具有种族主义色彩的论调。其实,在分裂马来西亚多元社会特质的正是这些政客,他们成天利用种族课题制造不安、挑唆情绪而散播猜疑,试图引发社会国家的不安与分裂。
相对端依布拉欣的狭隘,伊斯兰党青年团长阿夫南就显得宽厚包容,他促请党员学习华语及淡米尔语等其他族群的语言,以协助党拉近与非马来社区的距离。能够善用华语及淡米尔语交谈,是伊党成员争取非马来选民支持,最有力的工具。
促进交流消除误解
语言能够促进交流,有交流就能促进了解,了解就能消除误解。其他族群能够学习马来语,伊党党员也应该学习和掌握其他族群的语言,加强沟通的效应。一味的逼迫其他族群迎合本身的政治动机,这就是违反民主的欺压政治。
语文是沟通的媒介,在马来西亚这个社会,语言引发的猜疑与不安其实并不令人担忧,也不是引发种族猜疑的主因。我国人民普遍掌握多种语言,在世界上最令人侧目也最惊叹,多种语言交流切换自如无缝衔接,这是展现我国人民掌握语言能力的优势。
依布拉欣牵强的说词,突显的是这位政治人物的民族自信非常薄弱,才会对陌生语言有所猜疑,才会显露不安的情绪。
一个自信心薄弱的政治人物所领导的政党,相信全体民众都不会对他们寄予厚望。
人民团结立国之本
团结是重要的立国之本,是确保国家和平稳定发展的催化剂。马来西亚是多元种族、文化、宗教的国家,各族之间的差异相对明显,国民团结因此显得更加重要。
从独立至今,国家一直在和平稳定中发展和建设起来,必须归功于各族间相互的谅解、包容与接纳,关系维系得相当和谐与团结。任何的政治人物或领导,必须具备高瞻远瞩的格局,立足本土以国家为重,放眼世界谋求更大发展。
我国绝大多数的人民都希望生活的社会充满和谐、融洽和友善,国人也非常重视国民之间的团结,国人绝不愿意接受极端的种族主义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