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一些马来西亚人来说,大马代表团所穿着的“马来亚”开幕服看起来更适合开斋节的开放门户活动,它并不适合上周五举行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
由礼兹曼(Rizman Ruzaini)为马来西亚奥运代表团设计橄榄绿配上金色图案的系列服装,包括女运动员的马来女装和头巾,以及男运动员的马来装束、宋谷帽和纱笼。
这种优雅的服装不仅被视为不适合充满活力的奥运赛事,而且也被认为无法激励我们的运动员和支持者。
这解释了为什么前青年和体育部副部长袁怀绍会调侃说:“这套服装很漂亮,但少了奥运会的氛围,更像是开斋节的感觉。”
对此,人权律师西蒂卡欣在脸书上表达了她对这套服装的疑虑,也是可以理解的。
她说,“希望能看到峇迪(Batik)、真正的马来传统服装、卡巴雅(Baju Kebaya)、旗袍、纱丽等,还有我们婆罗洲朋友的传统服装……”
这套服装的“马来亚”(The Malaya)主题,并没有没有平息批评者的怒火。因为凸显出许多“马来亚人”倾向于忘记沙巴和砂拉越都是马来西亚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
对此,一些人认为,多年来马来西亚奥运会的服装一直基本上是“马来式”的,但批评者坚持认为,需要进行实质性的改变,以符合昌明政府所倡导的改革和多样性价值观。
或许可以建议在服装上采用一些特定的图案或峇迪蜡染设计,这些设计可以让许多不同背景的马来西亚人产生共鸣。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缺乏多样性的担忧,是在最近乔治市节(George Town Festival, GTF)引发的争议之后出现的。
批评者严厉批评GTF主办单位,原因是他们认为GTF的宣传视频缺乏马来人代表。批评者声称,槟城一半人口的记忆被抹去了。
这就是人们对多元特色及它在社会中的象征意义和物质表现的重要性,表达了深切的担忧。
如果国民团结被认为对大马的进步和稳定至关重要,那么有关当局应努力确保不同群体对他们挚爱的土地有归属感。
当某个群体感到被社区的其他的成员所接受时,特别是在共同价值观和差异得到尊重和认同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归属感。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看法并非夸大其词。多年来,狡猾的政客们一直在利用分化政治手段,促使负责任的大马人对此保持敏感度。
如果体育确实是个有利于团结各族的因素,那么有关当局应该更加关注包容性。
让我们的运动员穿着象征马来西亚骄傲的服饰,在国际舞台上绽放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