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龙辉•
《当今大马》2013年6月8日 下午2点41分
大选虽然已经结束,但选举制度问题继续成为讨论焦点。大马律师公会人权委员会联合主席邱进福今日指出,国阵在本届大选赢得执政的133个国席,其中112席只有20%的民意基础。
邱进福(左图)说,我国共有222个国会选区,其中130席属于小型选区,而国阵就赢了当中的112席,民联仅拿下另外18席。
他说,国阵在这112个国席赢得220万8516张选票,只占了总选票的19.97%。
国阵得票只占47%
国阵在本届大选得票只占总选票的47%,但却赢得222个国席中的133席而继续执政。
邱进福今日在律师公会所举办的选区划分论坛上,点出选区划分制度的纰漏与不公。
同一环节的其他主讲人包括政治学者黄进发与大马行动组织创办人黄炳耀。
马来选民代表不足
黄进发点出,由于选区划分不公,马来选民的议会代表人数不足,在现有的选举制度下被“惩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受害者。
黄进发指出,一些马来选区因为反国阵,结果在选区划分时不断增大,以抵消当地选民投国阵反对票的冲击。
他批评选举委员会,基于党派考量来划分选区,只看国阵与在野党在特定选区的胜算,而不是选区的种族比例或城乡类型。
华玲选民多于米都
他举例,吉打的华玲国席虽然是个半城乡选区,但选民人数有9万3376人,而亚罗士打作为该州首都,选民却只有6万9189人。
根据黄进发,这是因为,华玲是伊斯兰党的堡垒区,因此选委会扩大华玲的选区范围,将大多数支持伊党的选民纳入同一个选区,以避免这些支持伊党的选民在其他选区投票,进而影响国阵的胜算。
反之,他说,由于亚罗士打一直以来都是国阵堡垒,所以选区范围并没扩大。
国阵一直到第13届大选,才首次痛失亚罗士打。
斯里沙登情况类似
黄进发也是净选盟委员,他再举例,雪州蒲种国席属下的斯里沙登与金銮州选区,同样出现类似的情况。
他说,根据选委会的资料,斯里沙登在2004年拥有3万9688名选民,其中57%是马来选民;而金銮的选民人数则是其一半,有2万6人,其中61%是华裔选民。
他认为,斯里沙登的选区比较大,是为了抵消城市马来选民不满国阵的反票。
“国阵在城市是如此不受欢迎,除非他们划出大的选区,否则他们不能得到足够的支持。”
国阵在2008年大选仅以45张多数票赢得斯里沙登,但伊党在2013年大选以1万6251张多数票的巨大优势拿下这个选区。
基于此,黄进发认为,选举划分不公的问题,根本就是在惩罚马来选民,导致马来人的议会代表人数不足(under represent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