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李群熙|栏目 轻谈浅说|2023年12月下旬
我们的国家一一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民族的国家:有巫族、华族、印族和其他民族。
同样是大马国民,法律照遵守、税照交(华族交税率绝不比他族少),但不同民族间的待遇却千差万别:有的有不可挑战的特权,有的却连基本权益都受到压制。
最叫人哀叹的例子之一是,华族子弟接受母语教育的基本权益,一直受到挑衅。某些极端组织,老是企图以消灭其他民族的文化教育为终极目标。
因此,大家都说,在我国,办教育难,办民族教育更难。但是,华族就是有那么多前赴后继的硬骨头和“儍子”,坚信,再难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明知前路荆棘满途,可是,再难还要办下去,尽管百年来,步伐从来没有轻松过,足迹却越走越远,路也越走越宽。
经千辛万苦创办的南大,历经风霜,最终被李光耀政权消灭了,独大亦被否决了。
然而,越受挫折越勇往直前的我族同胞,于1997年,倾注全国华人心血筹募基金,成立了民办的,非营利的新纪元学院。
经几年刻苦经营,2016年获批准升格为新纪元大学学院(下简称新纪元)。
此后,陆续开办了研究生院、文学与社会科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等9个学院。
其中,研究生学院为了响应一带一路的倡议及促进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开办了有关的博士学位课程,培养马中两国及东盟合作的最佳带路人。而中文系课程则涵盖中国传统汉学、近现代文学、本土乃至东南亚华人、华文研究。
新纪元重视本土文化交融的同时,亦拥抱中华文化色彩,当中,陈六使图书馆,中文藏书量首冠东南亚。馆内设有方修文库、李业霖书库、郑良树书库(此书库获郑莉蓁女士捐献130万令吉、陈广才捐献30万令吉)等,以及联合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设立南大史料中心。
近几年,新纪元获得国内外学子的青睐,2018年,本地新生增幅达51%,去年增幅更高达1,18倍。目前,有学生近4000位,同时,有约500名来自各国的留学生。(上述参考资料:【望岳】)
正待起飞的新纪元,恰好迎来一个扩展契机。原来,董教总三机构正计划兴建“华教综合大厦”。董教总教育中心与之联系后,经数次高层面谈后,达致共识,即:三机构兴建综合大厦,董教总教育中心则兴建“南大楼”,各自承担费用。
孰料,三机构过后却反悔,坚持它拥有教育中心的领导权和主权。合作遂胎死腹中。
上个月19曰,在新纪元25周年校庆时,董教总教育中心代主席林裕宣布,新纪元已以5500万令吉购置离校园不远的现成的艾毕斯大厦,意味着新纪元提早实现兴楼大计,也提早落实“南大楼”的心愿。他也说:该栋大楼占地及建筑面积是原来计划的两、三倍以上,比较起来,更加宏伟、堂皇。
林裕还透露,除了完成买楼外,新纪元的研究生、国际生、拥有博士资格的师资比例皆已达标,意味着向升格大学的夙愿又进了一步。
新纪元理事会主席叶观生也在会上发言,他说,南大经历无数磨难,期盼新纪元继承及完成南大没有完成的理想。他指出:众多南大校友,一直支持新纪元,共有3位南大校友先后担任过理事会主席,即王今仲,林忠强和他本人。他们始终不忘母校的教诲,要让永垂不朽的南大精神在新纪元开枝散叶。
腾飞了!新纪元,祝福他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