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部长拉菲兹日前在配合国会提呈第12大马计划中期检讨报告接受媒体专访时,提出一个关乎我国各种族之间的收入为何出现差距的新视角,乍听起来是有其独特见解,却似乎又宣告着政府所推行多年土著优惠政策的失败。
拉菲兹说,国内只有约30%的土著进入大学,华裔学生升学的比例则高出很多,也只有一小部分的土著继续升学且有机会获得更高的薪资,其余70%土著很不幸的扮演着拉低族人薪资水平的角色。
他认为,未能进入大学和不在专业领域工作,是导致土著薪资偏低,且在过去10至15年未获得适当增长的两大主要原因。
第一军师不外如是
反之,华裔拥有更多专业人士,如会计师、律师和工程师,他们在私人领域工作,也有很多人在外国企业工作领取高薪,印裔也一样。
因此,政府打算设立一个系统,让完成学业的学生继续在技职教育和培训领域工作以提升他们的专业,第12大马计划中期检讨也将重点探讨如何提高底层群体的收入,所推行的试点项目,涉及如何提高所有人,尤其是土著在技术领域的参与率。
拉菲兹的三言两语,字里行间像是多年来各届政府对扶助土著政策的例行公事,能说得出口的不外是土著必须获得各种优惠与特权和固打,方能与非土著在同个起跑点竞争的新经济政策方程式,此外似乎已经没有其他大招,连曾经拥有希望联盟第一军师美誉的经济部长拉菲兹,也不外如是。
可是拉菲兹此次的说词,存在着疑惑与一知半解,完全不符合他作为希盟政府第一大数据大师亮丽的背景。
数据存在巨大误导
以“只有约30%土著进入大学,华裔学生升学比例高出很多”的说法为例,对一个实行多年大学种族固打制90(土著):10(非土著)的大马来说,这是一个带有巨大误导性的讯息,拉菲兹怎能当官当到连这么基本的敏感度也失去?
华裔学生升上大学的比例,10年加起来的总数也未必能高过土著一年的人数,再说,华裔对儿女教育极为重视,就算是卖了家当也要设法送孩子上大学,在90:10的固打制下,大学能收录多少位华裔子弟,通常他们有九成以上都会尽力把文凭读出来,但文凭成功率就算是100%,一年造就的华裔大学生最多也只是土著人数的百分之十。
部长“高出土著很多”之说,只会挑起激进份子的种族情绪,拉菲兹未免太草率论固打了。
也因为大学文凭的异常珍贵,华裔子弟都会非常珍惜以文凭换取得到的工作,并努力追求更高的成就,助公司取得更高效益,自己也获得升职加薪,这才是一些华裔获得文凭和更高薪资的成功之路,这叫自力更生,与土著收入偏低及达不到专业毫无关系。
经济部长欲持续为土著发表扶助政策政治辞令之际,实无谓胡扯可能造成种族猜疑情绪的案例,并炒成一盘去碰触种族敏感线,哪一个友族同胞极需政府扶助,部长公正执行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