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网 2023-08-02
原标题:商务部管制无人机出口,最受伤的不是大疆,最着急的也不是乌克兰
7月31日,商务部公告,对部分无人机及相关物项进行出口管制。消息一出,很多人认为,这是针对大疆的限制出口。而西方媒体普遍认为,这项管制会对乌克兰造成较大影响,变相支持了俄罗斯。
但现实情况与大家想的不一样,受影响最大的企业不是大疆,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不是乌克兰,请接着看:
根据商务部公告,符合以下技术特征的无人机,将被纳入出口管制范围:
1.最大功率超过16KW。
2.具有红外、激光成像功能。
3.遥控距离超过5公里,且配备合成孔径雷达。
4.可在高于55摄氏度环境工作,且具备激光指示功能。
5.无线电视传输距离超过50公里。
6.干扰范围超过5公里的反无人机干扰设备。
从这些指标中可以看出,我们管制出口的主要是高性能无人机,中低端及多数消费级无人机不受影响。
有人可能认为,本次出口管制的主要目标企业是大疆。实际上,大疆受到的影响比较有限。以大疆主流民用产品为例,Air系列、Mavic系列、Mini系列的功率均为“瓦时”级别,其中功率最大的Mavic3 pro仅为77瓦时,远未达到管控的16千瓦。
这些主流消费级无人机的工作温度均要求不高于40度,也未达到管控要求。
大疆受影响的主要是MATRICE系列、T系列等行业无人机。但这部分无人机的出口量较小,出口管制对大疆影响不大。
相比较大疆,行业无人机企业受影响会更大一些。主要包括了广东极飞、广州亿航、成都千巡翼等。因为,这些行业无人机性能确实“强到过分”,稍加改动就能用于军事用途,真是不限制不行了。例如:
1.广东极飞农用无人机
最大载荷50公斤,最高时速13米/秒,配有4D成像雷达、仿地雷达,可自动规避大树等障碍物。虽然设计之初是为了喷洒农药,但把农药换成其他载荷就能用于战场。
2.广州亿航物流无人机
有效载荷250公斤,巡航速度130公里/小时,航时21分钟,最大航程35公里。如果不限制出口,恐怕带个航空弹都够了。
3.成都千巡翼垂直起降飞行平台
最高时速125公里/小时。载荷10公斤,飞行240分钟,续航280公里,抗7级大风,能在雨中飞行,工作温度-20-55度。这款固定翼无人机还能垂直起降,妥妥的“侦查利器”。
我们为什么要限制无人机出口?个人认为,主要处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1.保持中立态度,闷声发展
对于俄乌冲突,我们一直保持中立。既不偏袒俄罗斯,也不支持乌克兰。这种中立态度,让我们在处理国际事务上有更大的灵活性,既不刺激欧美,也不给俄罗斯幻想。
要知道,国与国的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我们只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姿态,而中立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正如美国在二战初期保持中立,闷声发大财的策略,让美国成为战后受益最大的国家。现阶段,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中立。
2.不让美国“渔翁得利”
俄乌冲突美国获利最大,除了直接吞并乌克兰资产,有偿“援助”乌克兰各类武器也是美国的获利来源。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无人机的费用超过800亿美元,不仅自用,其中有一部分作为“援助”交给了乌克兰。这也是我们经常能看到中国无人机出现在乌克兰战场的原因。
美国军方使用的小型无人机中,大疆的占比最大。即使美国通过提高关税,专利诉讼等方式打击大疆,但依然离不开大疆。因为除了大疆,美国自己的民用无人机太不好用了。所以,我们限制了高性能无人机出口,受影响最大的不是乌克兰,而是美国。不仅自用受到影响,还影响对乌克兰的援助。
从管控镓和锗出口,再到管控无人机出口,我们不再一味的“被动挨打”,而是有条件的“主动出击”。从这些出口管制措施可以看出,我们的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的底气越来越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