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禄·国盟的民政和国阵的马华

《星洲网》21/06/2023

的现况,应该可以看到未来的命运。伊党和土团不会为了照顾民政党的选票,而放弃宗教和种族牌。当它们一再大肆操弄种族和宗教议题,民政党就得承受华社的抨击。这就犹如马华当初的情况。

成员党各有特征,以宗教挂帅,主打种族角色,民政党则披上多元种族的外衣……不过,由于前两者的形象鲜明,光芒四射,完全把民政党的点点微光掩盖过去。

谈到国盟,首先从脑海蹦跳出来的印象是:宗教和单一种族,谁会注意到跟在后头的民政党?

说来遗憾,民政党的路线其实比起伊土两党更符合大马多元社会的利益,然而政治不讲道理,由选票“话事”,挣不到支持,就没有话语权。

民政党犹如国盟的宗教和种族路线中的一抹点缀──没有多大作用,但能把整个联盟装饰得更符合大马的多元国情。

国盟主攻马来选区的意图非常明显,他们的政治论述主要从单一种族出发,忽略多元社会的现实,把民政党置于尴尬局面。

譬如,土团党妇女组主席丽娜哈仑在党代表大会上发表关闭华淡小言论,触动华社神经线,民政党就疲于灭火。当伊党主席哈迪阿旺屡屡把矛头指向少数族群,包括指非土著和非穆斯林是国家贪污主因,民政党老大刘华才除了作出反驳之外,也没有办法让盟友收歛一点。

针对盟党一些“刺激”华社的言论,民政党可以辩称──“这并非国盟的立场”,然而联盟内的老大老二(伊党和土团)的声音,难道还不足以代表国盟的态度吗?

如今民政党的困境与马华非常相似,堪称另一个联盟中的马华。而从民政党的走向和政治现实看来,它或会成为“马华2.0”。

来看看两者的相似度。其一,民政党和马华都处于一个由马来政党主导的联盟里,前者在国盟,后者在国阵。其二,两党在联盟内的地位都处于弱势,难以左右大局。其三,两党无法有效吸引选民,需要依靠联盟大哥的基本盘,来提高选举胜算。

然而,民政党比马华的处境还不堪。从整体实力论,马华强过民政党,2022年大选,在巫统崩盘之下,马华好歹也保住两个国会议席。但民政党近来年无论是在国阵或国盟旗帜下上阵,都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

倘若说,马华在国阵内部没啥话语权,那么可以想像更弱势的民政党在国盟内到底处于什么地位。如果马华都阻止不了巫统操弄种族族伎俩,民政党又凭什么能拦得住伊党的宗教化议程?

从马华的现况,民政党应该可以看到未来的命运。伊党和土团不会为了照顾民政党的选票,而放弃宗教和种族牌。当它们一再大肆操弄种族和宗教议题,民政党就得承受华社的抨击。这就犹如马华当初的情况。

民政党曾被喻为“国阵的良心”,如今在国盟内,它能扮演什么角色?政治很现实,民政党面前的选项很少,前路又艰辛,但若不及时踏出改变的一步,就只能走向已编写好的结局,成为国盟中的马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