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善治的政府/南洋社论

选委会宣布第15届全国大选提名日为11月5日,投票日为11月19日。

毫无悬念的,国阵、国盟和希望联盟将是此场大选鏖战互相对抗的角力对手。

根据过去历届大选成绩显示,除了1969年联盟惨胜,以及2008年的3·08大选与2013年的5·05大选国阵险胜,巫统主导结盟组织执政的成功率几乎是100%。

只有在2018年的5·09大选,国阵才第一次被希盟扳倒, 然而后来的喜来登政变,再让巫统重获“在朝优势”。

虽然在朝优势会让巫统占得先机,可是疫情肆虐,全球经济疲弱及地缘政治危机加剧,均给未来选情带来更多新的变数。

过去我们有政权稳定的强势领导,后来有政权轮换的可能性,让人们期待会有差异化的论述,新经济的资源配置,以及大胆新颖的结构改革。

然而,4年替换3位首相的政治乱局,让一切美好的寄望均变为泡影。

现在主战的巫统要驾驭气象,以“先胜而后求战”策略,与政敌决战;国内逾2117万各族合格选民,其实才是此政治鏖战的致胜关键。

善用神圣一票

我们就要提醒选民要认识权力的来源,选举就是要“还政于民”,就是要让选民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防止政府的滥权,制衡权力,就是体现选票的真正价值,而选举投票就是要选出一个推行善治的政府。

因此,选民要善用神圣的一票,提醒政府,权力的来源在于民意,要掌权者永远保持谦卑,尊重“民有,民治,民享”,“民可载舟,亦可覆舟”,要省察“谁是国家主人,谁是民众仆人”的集体意识。

我们要唾弃那种“选前,人民是主;选后,人民是奴仆”,当选后手握大权,高高在上,恣意妄为的党阀。

在后疫情的非常时代,世界处在“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之中,均使此次的选举战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

要赢得选举胜利,要想掌权执政,还须好好聆听民意,汲取智慧,充实纲领,才是“因民而虑,天下为计”的好政府。

最后,要想实现善治理想,还得靠勤奋正直,有运虑思维的选民群众,以轮替换治制度制约,媒体监督,“还政于民”,帮我们走出重重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