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州分开打 选情更复杂/南洋社论

国内10个州属不跟随全国大选同步举行州选,乃大马选举史上第一遭,其中会有什么难以逆料的选情,眼下言之尚早,可相信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有关国会议员的竞选开销。

国、州同步选举,一般上国席候选人和辖下州席候选人,在竞选活动上,会出现许多可共同负担的开销;可如今在没举行州选的州属,国席候选人就得独自担起所有费用,所需开销之“直线上升”,可想而知。

选战打的是人力、物力、财力,也就是说,那些必须“单打独斗”的国席候选人,在物力和财力上,唯有“自求多福”。

人力方面,除了独自迎战的政党或无党派候选人,其他在政治联盟框架下上阵的无州选国席候选人,他们将面对各自内部团结的严峻考验。

举个例子,在吉打州亚罗士打国席,要是国阵依旧由马华征战,则其成员党,尤其是巫统会不会在选战中全力以赴,或将成为选战的胜败关键。

国阵希盟势均力敌

亚罗士打国席辖下有3个州议席,传统上哥打达鲁阿曼州席由马华上阵,巫统则出战苏卡默南迪州席和阿罗孟古鲁州席;现如今在没有州选的情况下,要是本区巫统摆个作壁上观的态度,则马华战情必将岌岌可危。

这种情形,当然不会只出现在国阵,希盟和国盟亦难免遇上同样问题;换言之,这个时候,政党联盟的内部团结至关重要,任何内部倾轧,皆可能沦为败选的致命伤。

从这个角度审视,国阵和希盟可谓“势均力敌”。国阵的政党联盟关系由来已久,成员党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硬道理没有理由不懂,而希盟内部,则基本上相对更为团结。

至于国盟,这个成立时日尚浅的联盟,主要胥视伊斯兰党的作为。这个在2018年5·09大选单打独斗却表现不俗,夺下18个国席的政党,大可不看盟友的脸色;但土著团结党和民政党,假如少了伊党的支撑,胜算可说微乎其微。

不管如何,国、州议席分开打的例子其实存在已久,东马砂拉越在这方面就“驾轻就熟”,或许,其就是西马政党取经的最佳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