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各界人士时隔50余年 再聚南侨机工纪念碑 缅怀抗战先烈之贡献

时隔50余年后,数十名华团终于再次齐聚纪念碑前缅怀抗战先烈。前排左5起为方贵伦、林玉唐、魏家祥、翁清玉、颜登逸、唐锐、陈友信以及李振光。

隆雪中华大会堂“南侨机工纪念碑七七公祭典礼”停滞50余年后,华社各界人士周四终于再次齐聚纪念碑前,追思及缅怀抗战先烈之贡献。

交通部长拿督斯里魏家祥今早(7日)在公祭典礼上致词时表示,“南侨机工”是在日本侵略中国时,毅然响应当年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号召的华侨,他们是在滇缅公路冒着生命危险运输救援物资,支援中国抗日军的无名英雄。

“无论是侵华战争或是入侵马来亚战役,最后以牺牲换取和平是最惨痛的代价和结局,也是值得铭记一生的记忆。以往的历史事迹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必须从历史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魏家祥希望隆雪华堂能够继续举办公祭,并深化和扩展南侨机工所留下的历史遗产。

他指出,隆雪华堂等团体于40年代起,协助筹建位居吉隆坡广东义山“雪兰莪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碑”,目前在槟城亚依淡、柔佛古来、砂拉越古晋等地皆有南侨机工纪念碑,并在每年举办公祭仪式,缅怀抗战先贤烈士。

对此,他也希望隆雪华堂能够继续举办公祭,并深化和扩展南侨机工所留下的历史遗产,从中再融入本土的历史观,为学术界提供更多历史材料,让学者进行研究与探讨,进而让世人谨记他们的贡献。

“马来西亚华裔从早期的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再到现在的溯源寻根,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同时也当了大时代的见证人。”

魏家祥(左)、翁清玉(中)以及唐锐向南侨机工齐敬花圈。

“我们必须无时无刻地警惕和反思战争所带来的灾害,同时引以为鉴,共同推动和维护世界和平,为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携手努力。”

今年的公祭主题为“反法西斯战争,谋求世界和平”,男高音岑大伟和女高音林文荪今早在典礼上,献唱了本地音乐人兼南侨机工后裔家属周金亮,为此次公祭创作的主题曲《南侨之歌》。

众出席“南侨机工纪念碑七七公祭典礼”的嘉宾,向纪念碑鞠躬。
出席公祭的代表,向南侨机工纪念碑献上献花。

在全体来宾为逝者默哀一分钟后,由南侨机工纪念碑七七公祭典礼工委会名誉主席拿督翁清玉主持焚烧祭文仪式,主办方也在献唱布置了资料展供来宾参观。

今日出席公祭典礼的还包括南侨机工纪念碑七七公祭典礼工委会副主席李振光、隆雪华堂顾问拿督陈友信、华总永久名誉会长丹斯里林玉唐,以及武吉免登国会议员方贵伦等等。

中驻马大使馆公使唐锐 发表致词多次哽咽

唐锐:马来亚华侨也投身抗日,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驻马大使馆公使唐锐在发表致词时多次哽咽;并说:“70多年前,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敌侵略的峥嵘岁月,海内外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无数人不顾生死,浴血奋战,奏响反抗侵略的英雄壮歌。”

他说,当时有30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在爱国华侨陈嘉庚号召下,冒着枪林弹雨在崎岖险阻的滇缅公路上,将国际援华物资输入中国,保障了这条长达1100多公里抗战“生命线”的畅通和抗战物资供应,为中国抗日战争贏得了重要转机。

唐锐在发表致词时多次哽咽。

“1000多人英勇长眠在这条公路上。马来亚华侨也在当地投身抗日,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付出将得到中马两国人民永久的缅怀纪念。”

他也指出,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 国际局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因此,在缅怀先贤的同时,他呼吁侨胞抓住当下有利时机,继续携手努力、守望相助,让中马两国永享和平、发展与繁荣,这是对先烈英魂最好的告慰。

颜登逸:今年公祭主题为“反法西斯战争,谋求世界和平”,借此也提醒各界实施谨记历史的教训。

颜登逸:逾半世纪缄口 “南侨机工”渐被淡忘

隆雪华堂会长兼七七公祭工委会主席颜登逸表示,自南侨机工筹赈会在1952年委托隆雪华堂于每年7月7日举行祭祀纪念活动后,华堂每年都有举办公祭,直到1969年的种族冲突事件后长期停办,并于去年因疫情而在线上举行公祭典礼。

他致词时感慨地说,经过逾半个世纪的缄口,“南侨机工”一词逐渐被人们淡忘,年轻一辈更是对此一无所知。

据他讲述,其中1941年1月中旬,功果桥遭日军战机轰炸,众南侨机工不畏空袭,使用144个汽油桶制成浮筏,将载满军火物资的车辆运送到中国前线,却有约三分之一的机工牺牲于滇缅公路。

“2020年11月,随着最后一名南侨机工的离世,当年浴血奋战的战士们已全数退出历史的舞台。然而,他们的事迹将时时警醒我们,和平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先贤用生命和鲜血堆砌而成。”

他表示,今年公祭主题为“反法西斯战争,谋求世界和平”,借此也提醒各界实施谨记历史的教训,勿让法西斯主义再次盛行,并将爱惜和平反对战争的精神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