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久久升学院 作者:戎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场峰会可以用状况百出来形容,拜登需要收拾的不是美洲的人心而是一地鸡毛。

而在这23个国家里,还有多个国家是奔着“面刺寡人之过”来的。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在参加峰会之前大谈美国大选中的欺诈现象,暗示拜登靠作弊上位。结果在峰会召开时,路透社记者表示博索纳罗和拜登坐得很开,且互相避免眼神接触。看来两人私下里的谈话并不顺利。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虽然来了,但是他对媒体公开表示:“会议主办国并不意味着有权限制谁来参会”,他会在领导人早餐会上和其他美洲国家一起讨论美国这种行为。


据《纽约邮报》报道,美洲峰会召开之际,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潮从墨西哥南部出发奔赴美墨边境,队伍绵延51公里,预计人数将达1.5万人。又是一巴掌扇在了拜登的脸上。

1823年,时任美国总统门罗在国情咨文中表示,美国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这看似是帮助美洲国家摆脱欧洲殖民者的控制,但这其实是把美洲当成了美国的“自留地”,将整个美洲划做美国的势力范围。从此之后,随着美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其他美洲国家逐渐被美国拉开,再也无力摆脱美国对自己的束缚。而这一政策也导致整个美洲除了美国之外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都处于“失语”的状态。
也正是因为美国在美洲的超强地位,这些美洲国家的发展空间被不断压缩,逐步沦为了美国经济意义上的殖民地和劳动力后备基地,上文提到的非法移民就是美国这种地位的体现。来自中美洲的非法移民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也迫切想要跑去美国,哪怕是做最底层的工作也心甘情愿,非强制性的手段却造成了洗脑一般的效果,门罗主义“功不”。但是得了便宜的美国居然还要卖乖,试问如果不是这些非法移民承担了美国国内最繁重、压抑的工作,美国人会有如此高的生活质量吗?
而门罗主义的危险,这些美洲国家的领导人必定比谁都清楚。早在去年,尼加拉瓜国会议长波拉斯接受我国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美国在美洲地区长期施行门罗主义,是对他国内政的粗暴干涉,他至今仍能感受到门罗主义的存在。

白宫那么多政治精英,就没想到峰会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吗?想是想到了,但是特朗普时期美国与美洲关系搞得很僵,他们也没办法。特朗普本人极力攻击来自墨西哥的非法移民,还把边境墙当成了他的标志性政绩,此外他还没出席上一届的美洲峰会。因此这场峰会对美国来讲很重要,是展现拜登政府对美洲善意的最佳场合,硬着头皮也要开下去。
保住基本盘
而美国展示善意的现实考量,便是想要保住自己的基本盘,阻止中国在美洲扩大影响力。

但是现在中国在美洲内外都给美国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感。美洲外部的情况我们很熟悉,东亚、东南亚、中亚、欧洲等地区都是中美博弈的重点,美洲内部的情况就比较陌生了。事实上,近些年来中国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到了让美国着急的程度。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年中国和拉丁美洲的贸易总额达4515.9亿美元,同比增长41.1%,其中中方出口2290.1亿美元,同比增长52%。从 2000 年到 2020 年,中拉贸易额增长了26倍。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长期以来被美国视作中国扩大影响力的手段,美国立马感觉到自己的基本盘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时候无论如何美国都需要跳出来展现一下存在感,向美洲国家告诉这样一个消息:美国并没有忽视自己在美洲的利益。果不其然,在这场峰会上,拜登对“印太经济框架”如法炮制,向美洲国家宣布美国要搞一个“美洲经济伙伴关系”,宣称美国要增加自己在美洲的经济存在,促进疫情后美洲经济的恢复。路透社对此的报道一针见血:“来自中国的挑战显然是一个主要的考虑因素。”
当然,鉴于拜登的表现,我们也不好说他是不是单纯地喜欢站在聚光灯之下接受采访,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毕竟从5月中到现在,他已经到访了日韩、接待了东盟,6月底还要去欧洲参加G7峰会和北约峰会,抽空还要声援下乌克兰,这种频率的外交在美国总统中是很少见的,除了“有瘾”,也想不到太好的形容。因为美国的外交工作一般都由国务卿负责,只有比较重大的外交活动总统才会亲力亲为,但是布林肯已经多长时间没有大新闻了?由此也可见拜登部分程度上干了国务卿的工作。而且这也是有数据支撑的,据美联社统计,特朗普在16到18年年底这段时间,总共只进行过8次海外访问。但是拜登在疫情的限制下,出访次数就已经超过特朗普,如果没有疫情影响,拜登“火力全开”会更夸张。
但拜登显然不愿意掏这笔钱。他在会上宣布,美国准备向拉丁美洲拨款6.45亿美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这起码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即美国以往的美洲战略现已难以持续下去,越来越多的美洲国家不愿意接受美国的控制,不愿意一边被美国收割一边给美国唱赞歌,他们有了新的选择,未来中国和美洲国家的联系很有可能再上一层楼。

文章最后,笔者有话说: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更何况现在美国就连峰会都组织不好,“军”也不合,很难说以后美洲国家会再对美国亦步亦趋。这个形势不是中国主动制造的,而是美国主动送上门来的。
归根结底,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美国长期将美洲国家看做是自己的“殖民地”,对这些国家实行经济上的收割与打压,让整个美洲无力反抗自己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是正如秦始皇销毁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金人那样,这种举动并不能让美洲国家彻底丧失反抗美国的决心,只能让他们短暂蛰伏,一旦遇到机会便展开猛烈反扑,这不是就在这场峰会上应验了吗?中国在美洲地区能有现今的影响力,都拜美国的傲慢所赐,我们只是公平公正地和这些国家展开贸易。
也不难想象,在内政外交接连受挫的情况下,拜登总还有“中国牌”可以打,今年下半年为了中期选举,他必定会对中国展开各方面的舆论攻击。但是这张牌已经从特朗普时期打到了现在,美国人民终究还对甩锅给中国的花言巧语有多少新鲜感?和在各路峰会上夸夸其谈那样,拜登作为美国的总统,现在能调动的资源用来执行政策的资源,恐怕剩不下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