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辞相是最大错误 历史会严厉评价敦马

(吉隆坡7日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的辞职,是现代政治史最大的计算错误,历史自有毫不留情的公论!”

前总检察长丹斯里汤米托马斯坦言,迄今仍不明白为何马哈迪要辞职,并指直到本身步入坟墓前,都会记得这事。

马哈迪是于2020年在“喜来登行动”后宣布辞去希盟政府首相职位,投下震撼弹,而也使希盟政府倒台。对于他的辞职坊间众说纷纭,布局、阴谋、失算等等,而他曾在视频中自揭当时决定辞职,是为了不让巫统主导政府。

 

希盟执政期间关系佳

无论如何,对汤米托马斯来说,马哈迪的这个决定是不应该发生的,一如他在其著作《我的故事:荒野中的正义》中,用了颇长篇幅论及此事。

配合其著作中译版面市,汤米托马斯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侃侃而谈,他说,在希盟执期20个月期间,他和马哈迪的关系良好,两人每周或每两周就会会面,或者电话联系,以向他报告重要的事项和提供法律意见。

敦马辞职原因仍是谜

“在著作最后两三章提到希盟倒台时,那是很痛心的,但我必须直言不讳,我到死去的时候都会记得这一天。2020年2月24日,当马哈迪辞职时,希盟政府倒台的日子,我对他是蛮批判的。迄今,我还是不明白为何他辞职。

“在21世纪的全球政治或政治科学基础课程,都不会发生上述情况。在没有与任何人交谈过或咨询任何人的意见下,一名舒适且拥有多数人民委托的首相竟会辞职,这是可以避免的。”

他说,马哈迪辞职的后果很糟糕,有的可以预测,更多是意料之外,因此历史会非常严厉地评估马哈迪。

不解希盟没划清界线

此外,他也对希盟部长和领袖们,并没有对马哈迪这项决定感到愤怒,也没有和马哈迪划清界线,表示不解。

“在出版自传后,没有刊物对马哈迪的辞职表达看法,而其他希盟的内阁部长于当年2月24日星期一打卡上班,但到下午5时即被解除职位,成为失业人士,却没因此感到愤怒,我对此也是感到费解。”

 

没多数支持也不必辞相

汤米托马斯指出,对于希盟政府的倒台,每个人都说“喜来登行动”、有人叛变、联盟政党之间的移动等等,事实上,在联盟政治里头,这些情况都是很正常的。

“全世界150个民主国家政治中,大部分是由联盟政府管理,英国、欧洲、日本、印度、法国、澳洲等国家都是如此,大马自独立以来就是由由联盟管理,联盟政治本身就有问题,但是,如果你是联盟的领导,特别是联盟政府的首相,就有拥有很大的权力,而且是安全的。”

他说,马哈迪在当他没有多数议员支持下辞职,但他是可以生存下来的。就算他没有多数,也是可以生存下来的,就像他之后的2名首相。

“他之后的两名首相即丹斯里慕尤丁和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没有经历过信任动议,至今也无法确定他们是否拥有有112名议员支持,但马哈迪却觉得他本身不获这么多议员支持,这是根据什么基础?

“所以,请向我解释,如果之后的两个政府都可以生存,为何马哈迪和希盟政府不能生存?基于没有客观的辞职因素,我认为这是政治课程的基础错误。”

若咨询顾问必遭阻拦

汤米托马斯认为,马哈迪辞职,或和他没有咨询政治圈内外的顾问有关。

“例如,希盟、政府顾问理事会主席敦达因、他的商界朋友等等,如果他问他们,任何人,肯定会说‘敦,请勿辞职’。”

“他不会问我,我不重要,我是律师,也是公务员,不能要求他问我,但若他真的问我,我一定会告诉他:‘不,敦,勿辞职。’他应该守着此职,他有这权力。”

不接受没让安华接班

马哈迪曾承诺将安排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安华接班,但最后这个承诺没兑现,对此,汤米托马斯表明是无法让人接受的。

“针对此事我有两点要说明,其一是希盟在竞选时,有52%选民支持,而在5年的执政期内会有两任首相, 当时安华在坐牢,但他会获得赦免及竞选国席,虽然并没有说明确实的期限,但知道他会在5年内取代马哈迪。

“我不能接受马哈迪贬低安华是不合格的,我不接受。这是你向国家人民说的,在2016、2017年时。但是,当你获得了首相职位之后,你却说你不要他(当首相),这是不能接受的。如果你在竞选时这么说,你就不会获选。”

他说,另一点是在“喜来登行动”前,星期五晚的会议后,安华说让马哈迪决定日期,但翌日却有不同的故事,事情怎么会在一夜间就改变了呢?

“这些在事件后的解释是脆弱的,对于一个如此决定,历史会惩罚他。”

 

反对党应拟共同议程

先赢大选才商选首相

汤米托马斯说,反对阵营应暂搁首相人选的课题,反之以一个共同议程来争取选民支持。

他说,目前,反对党无法针对首相人选达成共识,因此无法协商合作,乱成一盘散沙。

他指出,政治人物都是傲慢的,这是他们的天性。与其反对党政治人物一直争做首相,不如先拟定一份竞选的议程,承诺胜选后,立刻为人民带来改革,以吸引选民的支持。

可列大选5诉求

他举例,可列出简单5点大选诉求,如涵盖经济、卫生、民生、食品安全、教育、改革、住宅等等,并持续向选民宣导,让选民有明确的选择。

汤米托马斯针对反对党在希盟特立独行和大帐篷论述中摇摆的课题这么说。

他说,反对党政治人物应该坐下来,一起草拟像上述5项实质的建议,先赢得大选,才谈论首相的人选。

“如果被选,有足够的议席组建联合政府,就在这些建议上签署并承诺组建政府后,在首6个月执行这些项目。

“例如,我们将处理通货膨胀问题、失业问题、外劳问题,教育和法律等,只需要一页纸就可以写下。获得权力后就会实行。如此,选民将有选择。”

他说,当反对党赢得大选之后,再根据各自政党所持有的议席,建议首相的人选。

忙政治斗争忽视民困

汤米托马斯声称,如今国家面对许多问题,如通胀问题造成人民生活越来越困难、劳工短缺造成许多行业包括旅游业、酒店业、种植业,面对存亡之战,而更可悲的是,过去数周竟然面对鸡肉短缺问题。

“这是食品安全的课题,我国自独立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然而,政治人物却没有为此寻找解决方案,让人民感到非常地失望。”

他认为,政治人物为了自己的位置、议席的分配,政治生涯的延续而相互斗争,无法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共同方案,造成人民相当反感、厌恶,这个情绪充斥在每个地方。

他说,因此无论是大帐篷,或者希盟特立独行,反对党的持续分裂将让政治混乱,对于在选前合作或选后组织联合政府,都会让政局持续不稳定。

应禁兼攻国州议席

汤米托马斯认同,国会议员和州议员的候选人不应该重叠,国会应该要立法,规定一名候选人只可以竞选国或州议席,不能同时身兼国州议席候选人。

他说,国会议员和州议员要服务一个选区,工作相当繁忙,他不认为一个人可以同时兼顾国和州议席。

“应该让有能力的人去竞选,专注服务一个选区。”

针对是否应该限定国州议员的任期,或者设定年龄上限,他说,美国总统也有限期2届,希盟政府也曾经要限制首相任期2届,但却在希盟政府倒台后不了了之。

“限制国州议员任期是很好的建议,如此,可以让更多人有机会发展本身的潜能。一些国会议员担任了40至50年的议员,让年轻人没有机会。”

他个人认为,如果只限制2届,那么有关国州议员可能无法好好表现,把国州议员的任期限制在20至25年是合理的,但这样的建议,或会面对很大的反扑力量。

采访手记1:有问必答绝不含糊

报道:官泰发

或许是适逢公共假期,也或许是另有原因,前总检察长丹斯里汤米托马斯一身便服,缓步踏入《南洋商报》大厅准备接受访问。衣着的随性程度让人感觉他犹如一名“路人甲”。

如果我不是新闻从业员,肯定会认为映入眼帘的这位仁兄,只不过是一名每天都会在街上与你擦肩而过的大叔,而非那位曾经掌握国家检控大权,统领逾千名顶尖律师的总检察长。

打开话匣子,托马斯尽显坦率和随和个性,访问过程不仅有问必答,且思路逻辑清晰,完全没有似是而非的模棱回应。

逾1小时半的交流,我由衷感觉托马斯是一位非常尽责的人,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当被问及是否考虑从政时,他立即坚定表示不会,因为对他而言,照顾选区与选民的责任重大,非他个人能力所能胜任。

基于个人的职业习性,我总喜欢在访问中询问成功人士的成功秘诀,而托马斯一句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1%天分加上99%努力”的回应,予我当头棒喝,原来成功秘诀早在我小学阅读过的一篇课文出现过,差别只是他记得,我则是读了就忘记了。

事后回想,或许正是因为卸下了肩上的巨石,托马斯才可以再次过着无“责”一身轻的生活,行为举止皆可回归自我本色。

采访手记2:回忆录记载一个时代

报道:张永麒

前总检察长丹斯里汤米托马斯回忆录《我的故事:荒野中的正义》出版中文版,把多年的律师生涯,特别是在希盟政府期间担任总检察长的内部故事,公诸于世。

有时候很赞叹写回忆录的领袖,他们的记忆库容量应该是超级大,好比“超级电脑”,从中摘取所需资料后,非常有条理地呈现出来。

汤米托马斯随着希盟政府,在没有预料下上台,在充满震惊下下台,非常戏剧性。

他已经70岁了,但是,在访问中,感觉到他心中的怒火并没有熄灭,对于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突然辞职,导致希盟政府垮台,以及随后2年发生的乱象,显得义愤填膺。

访问比预定时间长,谦虚、平易近人的汤米托马斯谈论了广泛的政治、法律、时事等课题。他非常睿智、有技巧地解答记者的问题。

曾经作为日理万机的总检察长,在卸下职务后即著书论述,把一个时代记录成册,让历史作证,能够和他对谈交流,受益良多。

他鼓励国人应该要多阅读、写作,然后出书,并且要时刻对任何事都保有好奇心,唯有这样,人民才会更加聪明,国家才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