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槟城12日讯)针对报道指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以涉强迫劳动为由,多次充公我国进口油棕产品的事件,槟州民主行动党丹绒区社青团认为,中央政府在处理此危机课题上未能展现强悍立场,且选择沉默、回避和软弱无能,导致我国企业任由西方大国欺压,产品莫名被充公。
槟州民主行动党丹绒区社青团秘书周千艺指出,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以涉嫌强迫劳动为由,自2月初至今已4次充公我国总值250万美金的油棕产品,导致我国企业辛苦得来的油棕产品面对欺压,经常莫名的被美国当局充公。
他今日发文告指出,此类事件并非首次发生,2年前的12月,森那美种植产品也曾被美国CBP发出暂扣令,指控的原因同样也是“涉嫌强迫劳动”;此外,在手套产品需求在冠病疫情短缺时,国内至少3家手套制造商也都因类似的指控而被美国当局扣留或直接充公手套产品。
周千艺声称,这些事件不仅让人怀疑到底美国当局的指控是否另有目的,因为以维护人权之名来达到本身经济利益是欧美国家一贯的伎俩,中国的新疆棉花事件也是具争议性的案例之一。
他强调,当企业面对他国政府当局指控时,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态度却是回避国与国之间的交涉,政府里的人力资源部长也只是和受影响的企业代表们会面商讨对策,接着就是让小小的企业直接去面对庞大的美国政府,我国政府这样的操作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形容,既然当局所指控的事件是发生在我国,那么中央政府就应拿出魄力、把事情的真相查个水落实出;若该企业的确有强迫劳动行为,就通过法律途径做出适当裁决,这样不只可打击剥削员工的企业,更可可彰显政府致力维护人权的良好形象。
“若调查后发现美国当局的指控是子虚乌有,就能还我国企业一个公道,而且我国政府也可以根据实情在国际上谴责美国当局的诬告、为我国企业追回之前被充公的物品并且还可索取额外的赔偿。所以,这是个一石二鸟的策略,无论调查的结果如何都能替我国的国际形象加分。”
他指出,社青团呼吁中央政府里的政党领袖能更加积极关注这类国际课题,因为如果在被美国当局标上“强迫劳动”或“剥削员工”之类的标签后,我国政府继续持着不闻不问的消极态度,这后果不只是让那些可能是无辜的企业蒙受亏损,更严重的是会直接让我国的国际形象受损,从而影响国外的订单以及一切相关的经济往来,所造成的经济骨牌效应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