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华小师资问题/小二

再谈华小师资问题/小二

吉隆坡各华小最近因自聘临教问题而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像往常一样,经过一番吵吵闹闹,有人出来灭火,也有人出来当和事佬,又是什么什么的误会。最后在没有彻底把基本问题解决下而草草了事。

笔者从当华小临教开始,后来进入假期师训班,一直教到退休,至今不少过半个世纪的历史,华小师资问题从来就没有解决过。在七、八十年代,华小师资荒达到巅峰,估计全国华小缺乏两三千名教师。

当时的临教还成立了临教工会,积极向政府争取受训,甚至集合在首都展开请愿行动,以唤醒社会人士的支持。

其实,在处理华小师资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表露出政府的偏见、歧视、傲慢、敷衍及毫无诚意的心态。政府一直就是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策略,完全没有制定一套长远、有效的全盘计划,来解决华小师资短缺。

副教长仅属高级邮差

每一位在任教育部副部长,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位高级邮差,本身没有多大权限。因此,同样的问题年复一年延续下去。如今现任的教育部副部长还是扮演同样角色,对问题的根本没有多大帮助。

其次,教育部或是教育局出现许多小拿破仑。这些小拿破仑时不时就滥用权力,拿着鸡毛当令箭,呼风唤雨,为所欲为。

就像这一次吉隆坡教育局突然发函给各华小,不准其他团体包括董家教自聘教师,而必须通过MyStep系统向教育部申请。

本来董家教也就是因为向教育局申请教师,但往往都是石沉大海,毫无下文,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课业,才自掏腰包聘请教师解燃眉之急,每年耗资数百万令吉,可说是哑子吃黄连。

不料,当局不但不领情,反而阻止校方这样做。经过一番交涉后,又改口说没有这回事。难道白纸黑字会看不懂吗?根本就是官字两个口。

再下来,政府一向都用同样理由来回应华小师资缺乏问题。比如华人子弟对当教师不感兴趣,所以极少人申请。其实,大家都知道,目前当公务员的待遇非常不错。但是笔者有许多符合资格的学生申请师训学院都不成功,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也有一些学生因面试不及格而被割爱。然而这些学生不但成绩优秀,课外活动也非常特出,但却没被录取。很明显的,这批落选的学生又是固打制度下的牺牲者。

教师分配制度不平衡

另外,教育部每年所公布的教师数据也令人感到莫名其妙。根据政府的报告,全国教师人数足以应付全国学生的需求,甚至还有过剩的教师。不知政府是根据什么数据来做这项宣布。摆在眼前的事实,全国华小确实缺乏教师,这又作何解释呢?

因此,有消息来源指出,政府是以全国教师的总人数与全国学校总数目做比例。如果以这种比例计算,应该是不会缺乏教师。然而,实在情形是,国小的教师人数过剩非常多,而华小的教师却严重缺乏。

这种不平衡的教师分配制度又衍生了其他问题。曾经发生过政府把国小一些过剩的教师调过去华小,当时又引起一片抗议和争议。所以华小师资问题一直可说是多灾多难,没完没了。

总而言之,政府在解决华小师资问题方面毫无作为,也毫无诚意的。可幸的是,本国华社对华文教育的热爱自古以来坚持不懈,不离不弃,前仆后继。大家同心一意,出钱出力,誓把华文教育在本邦发扬光大,生生不息。为国家,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