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名烈:柔州选马华寻求突破的可能

马华在甲州选举原本看好可拿下吉里望,没想到选举中被人做局,只能在“局里望”,结果望到千山万水,最终让土团把榴莲捡走。如今马华又在柔州画饼。画了5张最有希望吃到的饼分别是:巴罗、巴力安尼、埔来士巴当、永平,以及柏码尼斯。这5席的头一个字连在一块正好是“巴巴埔永柏”,念快一点就会被听成“爸爸不用怕”。

想来想去,“巴巴埔永柏”应是马华经过计算过最可能突破的选区。恰好也符合马华向巫统表达出战上述5席的意愿。但除了永平,相信巫统也未必会轻易“出让”马华在上届表现不佳的选区。巫统放话要攻打42席,较上届选举的37席多了5席。若以选区的选民结构做参选标准,巫统早已觑觎国大党输掉的两席中的甘蜜、民政党败北的柏玛尼斯,以及马华输掉的巴力安尼、埔来士巴当和巴罗。

如果不幸巫统强行把上述选区占为己有,或者以国大党输掉的士姑来,民政党败得凄惨的武吉峇都,以及巫统败北的优景镇等等华人票占了50%以上的炮灰区来和马华交换,马华要翻身的远大宏愿可能就此受挫。

马华在上届大选上阵15席,但其中3席是马来区(埔来士巴当、巴力安尼和北干那那),4席是混合选区(东甲、巴罗、柔佛再也及柏岭),剩下8席是华人票过半的选区。上届大选马华抱蛋而归,这一次要取得零的突破,仍需寄望马来区靠马来票突围。唯有划下坚决不换选区的底限,才能增进胜选的机会。

按马六甲州选的经验,如果土团在混合选区也插上一脚,顺势挖走了三成马来票原本有得打的东甲,永平、彼咯和利民达局势就会反转。巴罗、柔佛再也及柏岭的战情也会变得不乐观。

随著柔州年轻选民激增,虽然土团可能会因成员离心而威胁不了巫统,但赛沙迪的MUDA可能会吸引大部份新选民的支持,国阵若太过乐观的把一些不确定的票源也估算在自己的得票内,也可能因此而翻船。马华若能取得3至5席,那已经是大胜。如果只获得1至2席也算正常。倘若继续饮恨抱蛋,那是马来人分裂让马华再吃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