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以马来文低落贬华小/许世平

 

吉隆坡高庭驳回挑战华淡小违宪的诉讼,并裁定华淡小应用母语教学的权利受到宪法保障,华社对高庭的判决甚感欢欣喝彩。

可却有华社领袖在闻判后强调,因为有人批评华小的马来文水平低落,因此华小要自强,须以提升整体的马来文掌握能力,以实际行动和成绩对质疑者作出反击。

 

这样的回应,似乎说明,要是华小生在马来文的语文掌握能力媲美国小生,就能得到认同,也才能享有与主流教育配比的利益与地位。

其实,华小的马来语文成绩逊于国小,是正常的,因为在华小,学生是通过无意识的自觉学懂母语,并通过有意识的课堂教学,以第二语文教学的语境学习马来文。

问题是,教育部通过对小学标准课程的检讨与修订,今日华小的国语课文变得愈加深奥,学习的难度提高,有大量的词汇,还有语法与写作技巧,造句及词语填充,阅读和理解,均远远超出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这些深奥艰涩的课文,都给稚嫩的华小生人为设置学习障碍,让学生备感压力,硬要学生学得好却最后没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

为了加强国语教学,就需增加教学课节,还剥夺母语及其他知识科的教课时间;基于华小的特质,华小不可能以沉浸式的教育法给学生提供大量接触马来文的语言环境。

要求华小生像国小的巫裔学生那般熟练掌握马来文,是不符合实际,而且还背离常理,甚至残忍苛刻。

 

马来语作为华小的第二语文,应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层层推进,并通过符合科学的方法和完善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逐渐提高。

更重要的就是,不应以华小生的马来语文能力差来否定及贬低孩子,更不应以借故兴讼蓄意剿杀华小。

因为很多孩子在中学及大学阶段都能蓄势后发,奋力追赶,后来居上。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激情式创造的时代,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辉煌的时代,是一个纷繁术语涌现的后现代化主义的时代,我们都面对新的洗礼,突变式的断裂,旧的终结。

华教要以科学思维与方法论,还击那些狭隘种族主义者无理的责难和偏见,华小生国语能力的低落只是暂时的滞后,因为华校培养有终生学习能力,有成熟人格及创意的学人,因为华教历经险阻却展现雄健的生命活力,这种具有世界意义及未来主义的教育,才最值得赞赏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