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局拨1000万赈灾惹议 各界不满擅用人民储蓄

 

报道:黎添华

(吉隆坡24日讯)大马雇员公积金局(EPF)日前宣布将拨出1000万令吉,用作赈灾及协助受影响的社区复原,然而此举引起一些人不满,质问这笔捐款是否来自公积金局会员的储蓄?

有者更直言:“若社会都是‘罗宾汉’,那根本就无需法律约束了!”

不该开先例

马来西亚数字经济总会总秘书陈纪源向本报指出,公积金局是人民的储蓄机构,因此需厘清上述捐款是否来自公积金会员,若是如此,捐款前则需先询问会员,尤其这还可能影响到会员的派息率。

他也担心,若今次先例一开,当局未来可能陆续为疾病或天灾发放款额赈灾:“不应该开此先例,何况政府应该有储备,也有相关部门理应发放援助金额。”

较早前,人民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安华就公积金局被指未经过民众同意下,拨出1000万令吉赈灾表示不认同。他认为当局应该在人民的要求下才可动用这笔钱。

根据公积金局的文告,这项援助将发放给协助赈灾,以及与官联公司及官联投资公司灾害反应网络(GDRN)合作的非政府组织。

公积金局不是慈善机构

JP ASIA创办人方翰杰博士也质疑当局的做法,因公积金局本质上就不是慈善单位,更不是福利机构。

他表示,政治人物或政府官员要行善是可取的,但必须以个人方式捐款,甚至以“扣薪”方式给予协助,而非以公积金局的钱来赈灾。

“更何况,我们也有相应的部门应对赈灾事务,而公积金局是国人委托的储蓄机构,里头的钱不应该这样使用。”

他以公司作比喻,若老板拿员工应得的花红来赈灾,影响了员工应得的部分,这就很不应该。

他提到,当局一旦在未经同意下挪用人民的钱来行善,那么就可能会引发法律问题。

询及1000万令吉对公积金局或许微不足道,他认为这是原则与制度的问题,与金额多寡无关。

民众更不愿储蓄

社会福利工作者锺星威也担心,当局一旦这么做,可能会导致民众抗拒在公积金局储蓄。

 

“过去民众除了获得派息,就看不到更多的保障,如今大家也可能会担心其储蓄在未经同意下被挪用,不排除会更抗拒通过公积金局储蓄了。”

应检视现有金融体系

锺星威认为,从公积金局拨款的举动看来,凸显我国金融体系无法为人民提供完善的保障,更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

 

“为何我们的汽车或房屋买了保险却还是无法获得完善保障? 为何还需要追加贴钱,才能获全面赔偿?”

他强调,若受灾者都获得保障,公积金局就不必拨款赈灾,因此国家银行有必要检视现有金融体系是否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