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部长指潘多拉文件混淆视听!安华:若无包庇敢否设调查时限?

旺祖乃迪指出,潘多拉文件的内容不准,而且也没考量到“鹿特丹效应” (Rotterdam effect) 及整理非法现金流数据时出现的疏忽。-马新社-
旺祖乃迪指出,潘多拉文件的内容不准,而且也没考量到“鹿特丹效应” (Rotterdam effect) 及整理非法现金流数据时出现的疏忽。-马新社-

(吉隆坡25日讯)掌管国会及法律事务的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旺祖乃迪指出,潘多拉文件的内容不准,而且也没考量到“鹿特丹效应” (Rotterdam effect) 及整理非法现金流数据时出现的疏忽。

据了解,“鹿特丹效应” 是指欧盟在录入贸易数据时,仅按照货物始发港和终到港之间的吞吐量计算,而不考虑货物原产国和目的国。

旺祖乃迪说,将潘多拉文件公诸于世的两个机构,即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CIJ)和美国洗黑钱监控机构“全球金融诚信组织”(GFI),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计算,而且没考量到数个重要因素。

“GFI的报告是夸大其词了,因为它没考量到鹿特丹效应,以及整理现金流数据时会发生的错误和疏忽,还把这与非法资金流动挂钩。

“把ICIJ的报告跟GFI公布的事做个联想,是既不准确又混淆的,因为两个机构采用不同方式做报告。

“再说,反贪会也在调查,而政府不会干涉。”

旺祖乃迪说,ICIJ是一个集合全球记者的单位,而GFI是一个经济分析师团体,两者用不同方式去报导或汇报金融活动。

对于旺祖乃迪的说法,国会反对党领袖拿督斯里安华认为,政府不愿调查潘多拉文件中的人物(大马政要和富商),似乎在使一种拖延战术。

他说,GFI报告显示,亚洲最多非法资金流动问题,而大马是30个国家之最。

“在2015年,3370亿美元,也就是超过1亿令吉被人吸走了,但部长说可能有失误或报告不准等。

“既然如此,那就开档调查。我要首相下指示,表态他会立即采取行动,不会袒护这些人。

“都快10年了。这些是大人物。若他们是无辜的,而且是中了彩票才获准把9亿令吉带出大马,那就让我们知道啊,来澄清一下。

“政府怎么不给反贪会、商业罪案组和其他机构一个调查的时限?”

根据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CIJ)掌握的“潘多拉文件”,财政部前部长敦达因妻儿和亲信被揭露,在被称为海外避税安全港的公司或信托,拥有总值超过2500万英镑(约1亿4100万令吉)资产。

不仅如此,潘多拉文件上被点名的领袖,包括财政部长东姑扎菲鲁、第二财政部副部长雅马尼哈菲(Yamani Hafez)、巫统峇眼拿督国会议员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公正党士拉央国会议员梁自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