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今大马》2014年1月15日 凌晨1点12分
大马基督教联合会总秘书赫曼敦促首相署部长依德利斯嘉拉清楚表明立场,内阁是否愿意遵守解决马来文版《圣经》争议的十点方案。
赫曼直率地促请依德利斯嘉拉打破沉默,并称这也是关乎依德利斯嘉拉的基督信仰问题。
“涉及对话者有义务坦白交待立下的承诺或者协议的结果。”
“因此,依德利斯嘉拉身为主要的协商推手,应该挺身表明(他的立场),否则不配做个基督徒。”
依德利斯原是砂州的企业领导,被首相纳吉招揽协助推动政府转型。他也在2011年砂拉越州选以前协助草拟十点方案,以解决马来文版《圣经》争议。
想要知道政府是否履诺
赫曼说,基督教社群不在意十点方案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但想要知道政府是否有诚意遵守其承诺。
纳吉领导的内阁在2011年提出十点方案,其中允许马来文版《圣经》在沙巴和砂拉越自由流通,而在马来西亚半岛则需要有“限于基督徒”盖章。
尽管有第三次的解决方案出台,雪州宗教局在两周前扣押了大马圣经公会的300本马来文和伊班文《圣经》。
赫曼是在前晚于伊斯兰复兴阵线(Islamic Renaissance Front)、社会传播中心(KOMAS) 、社群行动网络(Community Action Network)举办的信仰自由讲座上担任主讲人。
其他主讲人有伊斯兰复兴阵线总监阿末法鲁(Ahmad Farouk Musa)、为正义斗争组织主席塔斯林(Thasleem Mohamed Ibrahim)、教区牧灵学院总监克拉仁斯神父(Clarence Devadass)。
巫统伊党竞争伊斯兰化
阿末法鲁指出,今天出现的阿拉字眼争议以及宗教困局,主要是因为巫统和伊斯兰党相互竞争哪方比较伊斯兰化。
他指出,尽管保守势力以马来西亚是“伊斯兰国家”为由,要求基督教徒接受有关阿拉字眼的决定,但是本邦的最高法律仍然是《联邦宪法》,而不是什么宗教文本。
“做个真正的穆斯林,他们就必须在世俗的国家生活,因此他们的作为将根据他们(自己的)信念和对神的恐惧。”
“他们不应该是害怕星期五没有去祈祷或去酒吧,而被伊斯兰国家内的宗教执法单位逮捕。”
社群之间自行建立互信
教区牧灵学院总监克拉仁斯神父(Clarence Devadass)则说,看了《马来西亚前锋报》的报导,也可以理解为何穆斯林会因为基督徒使用马来文阿拉字眼而生气。
“你该知道,基督徒被塑造成罪恶的模仿者,那些头条相当令人震惊。”
因此,他认为人们不应该依赖从政者,不同社群应该自行建立桥梁,培养信任感。
“让我这么说吧,如果我们不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他强调说,即便是这一代不能看到互信的成果,人民之间也应该积极培养信任感。
无知引起阿拉字眼争议
为正义斗争组织主席塔斯林则认为,阿拉字眼的争议是因为无知而引起的。
他指出,马来西亚禁止基督徒使用阿拉字眼,让国际上的伊斯兰学者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马来西亚2700万人口中的62%穆斯林不可能能说全世界超过10亿的穆斯林是错的。”
“我们必定有些事情是严重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