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政坛上出现一个新问题:安华是不是应该下台?这是政治评论员黄进发所提出的一个要人民思考的大问题。
他认为希盟的新领袖不一定是安华,也不是除了安华之外就没有其他人选。只要接班人比较年轻,也能在此时组成影子内阁,但先决条件是接班人的表现不能比现任者更差。
黄进发的评论文章中批评安华招引巫统议员过档而失败,不但未能“改朝换代”,而且也背负“不道德”的骂名。因此他要对此负起责任。
挖人被批“不道德”
虽然安华的遭遇有令人同情之处,但也犯上“操之过急”的招兵买马的误判。不过我还是不大同意在此时此刻讨论希盟换领导人的问题。
2008年8月,安华在补选中重新当选国会议员后,第一件事就是扬言要在9·16夺权(9·16是马来西亚成立日)。结果巫统先发制人,将被拉拢的议员送到台湾“度假”,避开了公正党的追踪,但蔡添强与黄洁冰等人也追到台湾却找人不果,留下一个政治笑话。
经过这次失败,安华信誉下跌,人们批评反对党用“不道德”手段挖人。这是安华第一次抓青蛙而遭诟病。但他没有被选民唾弃,依然中选。
2015年,意想不到的是,与安华已成为“死敌”的马哈迪竟然纡尊降贵到法庭与安华握手言和,一笑泯恩仇。选前,希盟已讲好一旦执政,先由马哈迪任相两年,再交棒给安华。眼看安华将梦想成真,却一再被马哈迪拦路,双方只能让矛盾在希盟内发酵。
作为一名经验老到的前首相,理应按议决行事(不论是文字或口头上的),可问题就出在他的固执,结果被党内的另一派趁机起事。这就是慕尤丁在2020年2月的“喜来登政变”。这场政变是否与马哈迪有关?也无关重要,但肯定的是,与安华没有直接关系。
错在依赖巫统变天
安华的错误在于一直依赖巫统支持他的变天,结果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例如2020年的9月和12月,公布已得到巫统的支持将会变天,可惜最后无声无息。在2021年8月又是因慕尤丁被逼宫,安华又与依斯迈争相位失败。安华之争只因为他相信巫统会站在他这边。可惜事与愿违,他再一次得不到巫统的支持。
其实不论是2018年前或2018年后,马来西亚所谓的“改朝换代”不过是皮影戏,没有实质上的改变,依然是巫统的人马在玩转政局,从马哈迪到慕尤丁,再到依斯迈沙比里,有哪位与巫统无关呢?
同样的,也是来自巫统的安华,虽作为巫统旧人,也是逢选必争,即使已年过七旬,魅力犹存,与马哈迪相比还年轻20岁呢!如果马哈迪可二度拜相,为什么具有经验和声望的安华又不行呢?再说安华的从政纪录是不败的长胜军,足见他有其群众的魅力。
如果人民不想改变,就由巫统选出首相人选,希山慕丁可能是未来的接班人;但如果人民希望改变,给安华一个机会来创造一个开放的社会也是可期待的。
这些年来我们只听到安华敢于提倡“人民主权”而不是马来人至上主权。如果有机会在冠病肆虐的时刻,让一位旧人在过渡时期中搞新政,也许是一个突破。
既然历史选择了马来西亚的国家领袖在传统上是老当益壮和老成持重的,马哈迪可以,为何安华不可以呢?说穿了是政敌拦路和政治打压。说什么为疫情奋战,只是文过修饰。在此时转移视线,给政坛添乱,毕竟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