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相慕尤丁周一中午正式向元首呈辞获准,内阁也同步解散,国盟政府结束了短短17个月的任期。
国家元首苏丹阿都拉陛下也下达谕令,慕尤丁会继续以看守首相身分履行职务,直到在符合联邦宪法第40(2)(a)及第43(2)(a)条款下委任新首相为止。由于疫情严重,所以解散国会举行大选,不列入考虑。
回首慕尤丁的任相之路,去年3月一上台就面临冠病疫情开始肆虐,原本看似危机却也可能是机会,但抗疫工作没把握好,注定失去民心,这给了巫统主席阿末扎希拉他下马的机会。如果慕尤丁和他的班底成功抗疫,无论巫统或希盟想要反慕也师出无名,真是时不我予。
老慕下台后,立即举行全国大选的选项已被排除。那么由谁接任首相组成新政府?希盟的安华机会不大,所以才会出现由巫统人士任相,土团成员出任副首相的版本。
新首相人选,阿末扎希除了自荐,名单上还有姑里、纳吉,以及提前布署,拜会敦马寻求支持,有点操之过急的副首相依斯迈沙比利。
以大马当前的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态,如果从政者的思维不改,其实谁来当首相都一样。希望上天垂怜,国内政坛的朝野角力和权力斗争,能在换相后暂时打住;在朝官员、在野议员能和百姓一起携手抗疫。我们也呼吁了许多回,当下共同的敌人是冠状病毒,不是政见相左的政治对手,否则抗疫效果势必打折扣。
新首相走马上任后,一定要将过去施政及抗疫失败的经验引为殷鉴,不要重蹈覆辙,这正是“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人民会期盼新政府不要有包袱,新人能有新的气象,谨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治国之道。就如同抗疫期间,很多专业人士提出许多建议,但多不被采纳,最终交出了几乎是全球最差的“抗疫成绩单”,每日新增确诊2万余人、200余人死亡、医疗体系濒临崩溃……
我们对新政府有以下期许(虽说很是困难):
放弃权斗,以民为本:509换政府之后,纠缠了3年多的政治斗争必须就此打住,当下疫情严峻、经济凋敝,朝野政党要有“以民为本”的共识,把权斗放两旁,百姓摆中间。
跨越党派,用人唯才:慕尤丁临别秋波的7项建议中有提及“跨党派合作”,希望新政府在没有包袱下,能到在野阵营或民间去寻觅一些经世治国的专业人才,别再将部长高官职位当成政治酬庸的筹码。
唾弃青蛙、导正政风:政治人物靑蛙跳槽是民主政治的硬伤,所以新任政府必须拒绝青蛙议员投靠,更不能安排入阁,否则大马政坛永无宁日,沦为机会主义的政客治国!
精准抗疫,摆脱疫情:慕尤丁政府虽然努力抗疫,却彻底失败,显然出现防疫漏洞。新政府必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严谨检讨抗疫失败的原因,加以改进。唯有精准的科学专业抗疫,方能摆脱疫情。
复苏经济,兼顾民生 :目前,我国的情况处在生命生计“两不全”的窘境,抗疫工作和振兴经济同时失败。慕尤丁最近连续“阶段性”解封,或许可以舒缓经济压力,但却也存在风险。我们希望接下来能以国外“疫苗接种率”、“重症病患率”的经验作为解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