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交易可毁三权/南洋社论

 

大马政坛因陷入宪政危机而再次风起云涌,政治上因时制宜的合纵游戏,会不会是任何一方最终“脱颖而出”的神器,仍有待观察。

5·09大选前夕,当时由前首相马哈迪医生领导的土著团结党,就加盟原本与它对立,但实力却相对更强大的希盟,结果一举扳倒老树盘根的61年国阵政权;合纵之利,由此可见。

政治合纵的功能,往往包括不择手段,大多时候更以打胜仗为唯一目的。因为这样,结盟的双方或多方,在政治理念上,往往就存在根本无法弥合的差异,可在政治利益的分配上,则存在“万事好商量”的空间。

在这个基础上,最常见的“交换条件”,除了官位和高职的分配,还包括个人刑事案件的撤销,或控状改为“没后续行动”(NFA)而就此搁置一旁。

持平而论,政治谈论功行赏,或有无可厚非之处,可要是其可被当作清洗刑事罪名的工具,那么此等国家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以此视之,由立法、行政、司法组成的三权分立,依旧是当今国家权力相互制约的最佳制度,任何一权一旦坐大,国家的健全发展必将失衡。

周三(4日),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在电视直播谈及本身的政治处境时,揭露数位面对刑事罪名指控的“特定人士”曾向他施压,但自己始终不愿对司法进行任何干预。

首相掌政治生杀大权

如若慕尤丁所言不虚,国人必须给赞这位权位相对不稳定,却不屑于为求自保而放弃原则的政府首脑;可想而知,只要其对相信是“自己人”的“特定人士”点一点头,或许就能摆脱个人当下的政治困境。

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慕尤丁这番话无形中在告知国人,首相确实掌握着政治的“生杀大权”,因为只要是当首相的动了“歪念”,司法公正即可在检控这一环节轻易被“动手脚”。

很显然,大马的三权分立非但不尽完善,且大有改进之处;其中最为人诟病的,莫过于总检察长一职属于听命于首相的政治委任,任何大案要控要撤,只要是政治需要,简直易如反掌。

而当政治凌驾一切,政权只剩下交易价值的时候,民主将是黑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