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2021-07-02 20:00:00
雪兰莪及吉隆坡“连在一起”,居民也分不清界线。很多人住在雪州却到吉隆坡工作,或者是近亲分居两地,因此冠病疫情一旦恶化,就会因为两地居民的密切往来而蔓延。
雪隆在7月1日分别新增2885宗及988宗病例,占全国新增6988宗的55.42%。在这之前,一些非雪隆人就埋怨是雪隆的病例造成其他州无法进入国家复苏计划的第二阶段。在国家安全理事会讨论依据各州疫情制定门槛的情况下,雪州8县多区及吉隆坡14个地区从7月3日至16日实施加强行动管制令(EMCO)不令人意外。
其实,雪州疫情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第三波疫情是去年9月26日的沙巴州选举引发的,去年11月1日,全国新增957宗病例,沙巴居首(644宗)、雪州225宗,但在11月21日,雪州新增病例首度超越沙巴后,就一直占据前列位置,而且日益严重,譬如11月24日全国新增2188宗病例,雪州占1623宗或74.2%。
从去年年尾至今,雪州疫情一直胶着,又不断爆发工厂和社区感染群,惟基于雪州是工业重镇,当局投鼠忌器,迟迟没有封锁、展开抗疫行动。
雪州大臣阿米鲁丁披露,6月份的数据显示,雪州91%的感染群源自职场,即80%是工厂感染群,另外11%是建筑工地感染群,两个领域的感染群总数是125个。这也就是说自6月1日全面封锁后,雪州最大感染源头是工厂,这是贸工部无法否认的事实。
有迹象显示工厂感染群引发社区感染,比如去年年尾巴生县的多间工厂爆发疫情,开始时确诊者多数是外劳,过后感染了本地人,当时估计确诊人数中有30%是大马公民。
此外,雪州无拉港工业区最近爆发感染群,附近住宅区也传出疫情(也有说是部分确诊员工把病毒带回工厂),比如无拉港布迪曼组屋区的一家九口全部确诊,家中70岁和66岁的夫妇在同一天离世。无拉港斯迪亚组屋区也是重灾区,至今累计42宗病例;在天桥悬樑自尽的53岁华裔男子也是住在无拉港。
所以,阿米鲁丁认同雪州实施EMCO,让非必需领域的工厂、商家、建筑工地停工两个星期,以控制疫情。
从去年杪开始,雪隆医院就在苦苦支撑,当时就有医护人员染病,如今在变种病毒的肆虐下,已经是不胜负荷。吉隆坡中央医院的医生揭露,因为病床供不应求,病人被迫坐在椅子和轮椅上接受治疗,许多病人滞留在急诊室,医生甚至被迫在地上为病人进行心肺复苏(CPR)。为了避免医疗体系崩溃,未来的两周非常关键,只有压平感染曲线、阻断传播链,才能解救雪隆人民的生命和生计。
在加强行管令期间,联邦政府必须与州政府合作,双管齐下,展开大规范筛检及加速接种疫苗。
雪州政府已分阶段在56个州选区展开为期逾一个月的大规模社区筛检活动,检测了9万7565人,揪出3342名初步检测呈阳性者。如果联邦政府能够调动更多人力和资源,将可以找出更多社区内的隐形患者。
吉隆坡的疫苗接种率已经超过50%,疫情最严重的雪州却落后。雪州将在7月收到400万8710剂疫苗,希望当局优先为老人及弱势群体接种,以降低死亡率,缓解疫情。
基于实施EMCO的范围太大,政府不可能把整个雪隆都围起铁蒺藜网,因此雪隆居民必须保持高度自律,展开两个星期的自救大作战,牺牲14天来换取安全的居住环境。
“挂白旗运动”获得巨大回响,反映疫情把低收入群体压得喘不过气来,而雪隆实施EMCO,对城市贫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他们平日必须承担高昂的生活费,没有积蓄,一旦收入中断将手停口停,因此必须加大援助力度,以免发生悲剧。
雪隆是国家经济的命脉,这场战役必须赢,因为我们输不起!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