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共非彼共,印度共产党,从来靠不住(中)

来源:风闻    2021-04-11

2

1966年,印共(马)内部出现了一个秘密小团体“印度共产党毛主义中心”,该小组织的领导人叫查鲁·马宗达

马宗达认为,印度和1949年前的中国一样,都是被帝国主义、封建反动大地主阶级(包括宗教势力)、反动大资产阶级所压迫,只有走“中国式”的“暴力武装革命”才能救印度。

此时,尼赫鲁政府推进的混合经济让阶级矛盾显现,大量印度农民失去了土地,许多破产的农民自杀。

马宗达的毛主义小组看到这个局面后,认为革命的时机到来了,他们于1967年在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县的纳萨尔巴里地区举行了武装起义,这次起义也被称为“纳萨尔巴里运动”(也是“纳萨尔派”得名的由来)。

虽然起义惨遭镇压而失败,但马宗达并未气馁,他在1968年成立了“共产党革命派全印协调委员会”(简称协调委),意图将全印度的革命进步派别团结起来,进行武装斗争,并建立中共一样的统一共产党。

1968年,协调委吸纳了安得拉邦地方的共产党,双方达成了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共识。可很快,安得拉邦共产党和马宗达领导的协调委再度自己掐了起来,原因在于前者认为印度革命形势远未到来,应该积蓄力量,韬光养晦,先积极动员群众扩大统一战线;可马宗达却觉得机不可失,这时候要和印度当局全面开战,夺取全国政权。

结果,二者再度分裂,马宗达领导的派别在比哈尔邦、北方邦、等多地转战,并在1969年改建为印共(马列),马宗达被推举为总书记。

但是,因为敌我力量悬殊,印共(马列)遭到国大党当局的残酷镇压,损失惨重,马宗达在1971年病逝,纳萨尔巴里运动也走向了失败,印共(马列)也分裂成了两个组织,分别是安得拉邦人民战争集团和比哈尔邦的毛主义共产主义中心(MCC)。

可那个时候,时代却变了。

20世纪70年代后,印度共产主义运动整体走向低潮,印共和印共(马)已经成为合法政党并通过民主选举成为地方执政党,武装斗争在绝大多数党员和印度民众中已经完全失去了基础。

这也让人民战争集团和MCC坚持武装夺权的路线难以做大,已经沦为像各宗教派系武装那样的地方分裂武装组织。

巨大的困难没有让人民战争集团和MCC放弃革命的信仰,拒绝向印度当局投降。1980年4月,人民战争集团与另一个有相似主张的左翼共产主义组织——联合马列合并,形成了印度势力最大的毛主义组织——印共(马列+人民战争集团)。

可是新成立的组织叒一次发挥“传统艺能”——内斗,导致其没能将更多的左翼武装派别吸纳进来,本来就虚弱的实力再次得到削弱。

直到90年代后,印共(马列+人民战争集团)才把自己内部那些破事捋清楚,并在2003年终于将比哈尔邦MCC和印度革命共产主义中心(毛主义)正式整合在一起,成立了印度毛主义共产主义中心(MCCI)。

MCCI在2003年举行“二月会议”,内部达成了共同阶级利益,保证了阶级斗争第一的纲领,即便不同的流派也应停止内斗,走武装派别的斗争。至此,印度最大的两个毛主义派别在2004年完成了彻底合并,成立了全国性的共产主义组织——印度共产党(毛主义)。

印共(毛)在2007年通过了自己的《党纲》、《党章》等五个重要文件,并规定了党指挥枪的纲领,其组织下赫赫有名的“纳萨尔派”(毛派武装)也正式问世,开始了和印度当局漫长的武装作战,并持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