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案虽过关,政争未结束

财案虽过关,政争未结束

2021年财政预算案昨天三读通过,同时检验了慕尤丁领导的国盟政权和希盟领袖安华在国会的支持人数,赞成与反对票数111:108。这次投票结果暂时稳定了慕尤丁政权,也化解政府因预算案无法通过,而陷入管制危机及国会解散的窘境。所以,2021年政府将可依预算推动各项政策。

2021年财政预算案总金额高达3225亿4000万令吉,但政府收入仅有2369亿令吉,预算赤字856亿令吉,约占国内全年生产总值(GDP)的6%,这是大马史上预算金额最高、赤字最多的扩张性财政预算案。

本次财政预算案中的行政开销高达2365亿令吉,这笔用于公务薪资和偿还外债或利息的金额,占总支出的73.3%,而用于发展用途的只有690亿,只占预算的21.4%,这不是健康现象,公务员冗员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会形成国家长期的财政负担!

财政总预算包括27个部会,涵盖三大诉求主轴,亦即“关怀人民福祉、企业永续经营、推动经济复苏”。不过,希盟一方则认为预算案“不符合对抗冠病、帮助人民及复苏经济”等宗旨,由于不符合国会议员和人民的期待,所以决定在昨天三读时,予以否决,但最终预算案顺利过关。

针对希盟反对的理由,财政部副部长阿都拉欣巴克昨日在国会有做解释,政府今年在振兴配套方案下,9个月内已经拨款150亿令吉作为企业和员工的薪资补贴,有270万名员工和33余万家企业受惠,有效控制了可能因疫情引爆的失业潮。

另外,在疫情之下,政府多次拨放包括生活援助金、国家关怀援助金、微型企业辅助金、提前提取公积金存款等多项措施,金额数以百亿计,至少暂时性协助了数百万家庭解决燃眉之急。

这些都是2020年的对策,接下来2021年疫情走势不容乐观,政府要同时维护民众基本生活、控制疫情和失业率、复苏经济,确实是一项沉重艰难的任务。

回首11月6日,财政部长东姑赛夫鲁丁向国会下议院提呈2021年财政预算案,并通过一读。11月26日的二读,由于安华临时授意,以致在只有13名议员发起记名投票,未达到15名的门槛,国盟成功以声浪方式通过二读。

11月30日至12月14日针对各部会预算案进行讨论,除了以声浪表决的部会外,记名投票表决票数最接近的部会中,“国际贸易与工业部”的预算案,赞成和反对的差距最小,以110:104通过。这意味着希盟能掌握的最多数票,暂时实不足以推翻慕尤丁政府,而财政预算案也顺利通过三读。

财政预算案顺利通过,并不意味着国内纷扰的政治斗争就此打住,慕尤丁之前已经表态,解决疫情危机后,将举行全国大选,用选举终止政争,但万一选举结果又是平分秋色,青蛙议员跳槽依旧,国家的前途真的令人忧心!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