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前贤路更宽/陈春福

中国五中全会举行4天后落幕,规划了中国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和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和目标。

5年前的十三五计划,中国致力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回首过去5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沿着正轨稳步前进。5年后的今天,中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制定的“十四五”规划,比之前的几个规划更有前瞻意义。

中国到2035年的现代化远景,将大幅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

民为国之本,未来5年规划目标当中,老百姓是悬在政府心中最大的那一块石头。中国要改善老百姓生活,从小康进入富裕,将人均收入提升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标准,人均收入超过2万美元,即纳入最低标准的发达国家,而“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人均收入要达到4万至6万美元,人均收入达到8万美元的国家则列为高等发达国家。当前,全球有约30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超过2万美元,中国以1万美元左右还未踏入门槛。

不过,中国共有14个城市的人均收入超过2万美元,符合最低的发达国家标准,其中深圳的人均收入最高,约为2万9500美元,最低的厦门则刚刚超过2万美元。

这1年来,从中国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到中国农业农村振兴工作进行得风风火火,全国各省穷乡僻壤的农村,充分利用各自的特殊资源,借助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规划各具特色包括农产品、旅游和环保等发展项目,摆脱贫困改善生活。

十四五的规划,只将目标列为经济发展的指引而没列为硬性指标,显然意识到世界局势瞬息万变,目标不宜定得太高太硬。不过,以中国向来实事求是的作风,还是会硬啃这块硬骨头。

2012年,中国贫困人口达9899万人,至2019年底已减少至551万人,贫困率由10.2%降至0.6%,平均每分钟约20人摆脱贫穷。1986年,中国的贫困标准是人均收入206元,2015年底提高到2855元。

中国强化农业发展,采取工补农、城带乡,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建立起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相信已经不远了。

全球最大出口国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引发西方国家保护主义的阻扰,中美贸易战是中国最大的警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在维持经济增长及防范被掐脖子困扰,刺激内需成了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14亿人口的中国,一旦内需调动起来,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双循环的发展模式,是防御国际压力和减少依赖的战略。

中美贸易战中,中国面对美国的多方制裁,科技信息更受到严重打压,华为、中兴、字节跳动、微信等的遭遇肯定是中国人心中的痛。敌强我更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必会奋起直追,成为全球的领导者,摆脱受制于人的窘迫局面。

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推行以来,中国创造了震惊全球的经济奇迹,即使在抗击新冠疫情时刻,中国经济趋势也呈现得蓬勃有力。中国拥有大市场的优势,今后对外开放会更全面,促进国际友好伙伴的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更自由和便利,更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

带路成亮丽王牌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至今,是中国经贸发展及国际合作的一张王牌,这张亮丽的王牌在往后将会继续绽放耀眼的光芒。

南海风不平浪不静,地缘政治风险近年来持续凸显,两岸关系后退引发的风险不断升级。西方霸权和盟友在区域内撺掇挑衅,中国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自然的防卫政策。

组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能打胜仗的军队,是抗击外侮和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绝不是西方描绘和抹黑的威胁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在全球霸权横行、疫情纷乱局势中,中国本着对百姓和对世界的担当,本着和谐共处的精神,致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体中华民族也展现自强不息的奋进和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为民族伟大的复兴努力拼搏。

诗人郁达夫的乱离杂诗有这样的两句: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中华民族的前路,会更宽敞也更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