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核威胁都用上!美国视野里的“朝鲜战争”

后沙月光     来源:风闻    2020-08028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伟大意义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都值得铭记。

关于朝鲜战争的书籍、文章汗牛充栋,在网络时代,某些“学者”打着“历史真相”旗号,对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刻意诋毁,最后引导出来的结论不是中国失败就是美国胜利。一些无良大V甚至还有过对志愿军英烈毛岸英、黄继光、邱少云的人身攻击和侮辱行为。

他们如此气急败坏的动机是什么?企图通过诋毁抗美援朝,进而否定伟人,将美国对朝鲜半岛的侵略行径合理化。

这场战争无论从何种角度,何种视野看,美国都是无法洗白的侵略者。

从战争的另一方,也就是美国的视野去看,也许能让我们更深刻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1950年6月24日(美国时间),正在密苏里州度假的杜鲁门于晚上10点左右接到国务卿艾奇逊从马里兰州打来的电话:朝鲜战争爆发了!

25日下午两点,“空军一号”从堪萨斯起飞,三点十五分抵达华盛顿,接到通知的美国政要和将军赶往布莱尔大厦参加紧急会议。

出席者有:陆军部长佩斯、海军部长马修斯、空军部长芬勒特、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利、陆军参谋长柯林斯、空军参谋长范登堡。还有国务卿艾奇逊、副国务卿韦伯、助理国务卿腊斯克、希克森。

人到齐后,杜鲁门先是听取艾奇逊的汇报,信息主要来源是驻汉城大使穆乔的电报。

汇报完毕,杜鲁门没有表态,要求国务院和国防提出对策(要是懂王,早开始“没有人比我更懂朝鲜了”),艾奇逊提了三点:

一、先让麦克阿瑟下令撤离美军顾问团,守住机场和港口;

二、以空投方式为南朝鲜军队提供军火和给养;

三,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白宫同时声明:美军将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要求国民党也不得轻举妄动。

杜鲁门同意第七舰队迅速从甲米地(菲律宾吕宋岛南部)北上,但在到达台湾海峡之前,白宫不发表任何声明。

有人说“抗美援朝”决策,招来了第七舰队。它们是故意混淆时间线,以证明“决策失误”,真是用心良苦。

范登堡主张只给予空军和海军的支援,柯林斯则认为,如果南朝鲜军队被击溃,美军必须使用地面部队。

布莱德利建议美国给战争范围划条线,杜鲁门支持划线,当时美国考虑的是苏联的干预。

杜鲁门下令将第七舰队交给麦克阿瑟指挥,同时在联合国展开活动,准备以“联合国军”名义干涉朝鲜。

26日,南朝鲜大使将总统李承晚求救电报呈交杜鲁门,杜鲁门安慰了这位几乎崩溃哭泣的大使,鼓励南朝鲜坚持到底。

而李承晚一家已经逃离汉城,转移到了大邱,南朝鲜军心大乱。

当晚,杜鲁门在布莱尔大厦继续开会,讨论麦克阿瑟关于南朝鲜军队即将全线崩溃的电报。

会后,杜鲁门命令麦克阿瑟使用海空军去支援南朝鲜,但只限于三八线以南地区。

27日上午,杜鲁门与民主党重要议员会面,通报朝鲜局势,议员们一致支持总统采取的对策,下午,共和党领袖杜威也表态支持。

当天,白宫发表总统声明,指责北朝鲜,并宣布准备军事干涉。

但麦克阿瑟多次拒绝飞回美国与总统面议军事部署及政治问题。

6月29日晚,蒋介石通过“驻美大使”向白宫,愿意派33000名国民党军队入朝作战,杜鲁门表示了感谢。

艾奇逊提醒总统,美国派出第七舰队保护台湾当局,而国民党军队却跑到朝鲜打仗,政策上存在明显矛盾。

6月30日清晨5点,陆军部长佩斯打来电话,转达麦克阿瑟意见:派一个团前往朝鲜,并再准备两个师。杜鲁门同意,但对麦克阿瑟的间接请示行为心有不满。

上午7点开始,杜鲁门边吃烧饼油条,边听取顾问汇报。

八点半,通知军方将领开会,讨论蒋介石出兵和麦克阿瑟增加两个师问题,蒋介石已保证33000人在五天内就可以出发。

另外,杜鲁门请大家研究一下北京可能的反应,还有苏联在巴尔干半岛和柏林、伊朗的行动。

三军参谋长及艾奇逊一致否决了国民党军队参战问题,因为国民党军队比南朝鲜军队好不到哪去。

7月12日,沃克中将在朝鲜建立了美军第八军司令部,并指挥联合国军,但美军仍在节节败退。

7月31日,麦克阿瑟飞往台北,正式拒绝了蒋介石的出兵请求。

杜鲁门告诫过麦克阿瑟在台湾不要谈论政治问题,所以蒋介石一提政治,就被他岔开。

 

麦克阿瑟离开台湾后,蒋介石侍从室放话说双方取得了一致意见。杜鲁门怀疑麦克阿瑟越权讨论了政治问题。

8月14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通知麦克阿瑟:美军目前在台湾只限于辅助行动,不能答应国民党政治要求。

8月26日,麦克阿瑟却向媒体发表《致退役军人协会主席的声明》,主张把中国台湾变成军事侵略据点,暗讽杜鲁门采取的是姑息政策。

麦克阿瑟的声明,不但引起了中国的强烈反应,连英国也要求杜鲁门解释。

国防部长约翰逊发电报给麦克阿瑟:总统命令你收回声明,因为你关于台湾的各项论点与美国及美国在联合国政策相冲突。

麦克阿瑟认为这是杜鲁门对他的羞辱,明显有情绪,杜鲁门只好写长信安慰这位日本太上皇,算是给他一个交代。

9月15日,美军第一陆战师和第七步兵师在仁川登陆成功。接着,这两支部队和阿尔蒙德第十兵团,一路向汉城推进, 第七步兵师与第八军第一骑兵师胜利会师。

9月29日,李承晚迁回汉城。

杜鲁门给麦克阿瑟发去了热情洋溢的贺信,同时指示他,无论如何不得让军队越过朝鲜与中国边界。

麦克阿瑟提出了三八线以北作战方案:第八军沿西海岸挺进,第十兵团在东海岸元山登陆。9月30日,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他的计划。

10月2日,重新整合的南朝鲜军进展迅速,一路顺利。

10月3日开始,杜鲁门却不断收到情报:中国共产党军队要入朝参战。

印度驻北京大使潘尼迦在被周恩来总理召见后得知,中国态度是:如果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将出兵援助朝鲜。如果只是南朝鲜人越过三八线,中国将不采取军事行动。

印度大使向新德里汇报,新德里再向美国通报,白宫再把电文转给麦克阿瑟,另外美国驻莫斯科、斯德哥尔摩使馆也有类似电报。

但杜鲁门忽视了周恩来警告。

一、潘尼迦是主要信息来源,充其量不过是中国的传声筒罢了;

二、 第二天(10月4日)联合国马上就投票表决,联合国军将有权在北朝鲜作战。周恩来只是想对联合国施加压力;

新上任的国防部长马歇尔将军斟酌了一份电报给麦克阿瑟:

“中共如果不事先声明在朝鲜公开或隐蔽使用大量部队,你有权根据自己判断采取行动。但在任何情况下,如果要对中国境内进行军事行动,必须得到华盛顿的批准。”

10月9日这封电报发到了麦克阿瑟司令部,杜鲁门非常希望跟麦克阿瑟见一次面,避免他贸然行动,见面理由很充分:

美国总统,美军最高统帅与美军远东最高司令官应当互相认识一下。

麦克阿瑟呆在日本,向来是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的态度。杜鲁门必须让麦克阿瑟明白谁才是老板?提高一下他的政治觉悟。

在杜鲁门再次召见时,麦克阿瑟仍以军务繁重无法脱身谢绝来华盛顿会面。杜鲁门退了一步,提议在太平洋某个地方见面,麦克阿瑟这才答应见面。

会面地点定在了威克岛(距夏威夷2000海里)时间是10月13日至17日之间。

10月11日,杜鲁门离开华盛顿,在圣路易停留一夜,12日下午降落在加州苏森空军基地,午夜重新起飞,向下能看到军舰的点点灯光。

这些美国军舰在海上为美国总统接力护航,万一飞机掉海里,他们能第一时间赶到。

杜鲁门总统视察完珍珠港基地后,10月15日拂晓抵达威克岛。麦克阿瑟在机场迎接,但没有向总统行军礼,杜鲁门耿耿于怀。

记者拍完照后,两人共坐一车前往机场管理局的一幢房子里,单独会谈了一个小时,然后在另一间大房子举行全体会议。

麦克阿瑟向杜鲁门保证朝鲜战局已经赢定,在圣诞节(12月25日)前就可以把军队撤回日本。

会议结束,杜鲁门请麦克阿瑟共进午餐,阿麦拒绝了邀请,因为东京很忙,他要早走。

杜鲁门保持克制,还给麦克阿瑟的勋章上添加了第四枚橡叶,这就是政治人物跟军人的不同,小不忍则乱大谋。

战局急转直下

就在美国得意洋洋的时候,10月26日,元山地区第十兵团司令部获得确切情报,中国军队在10月16日就跨过了鸭绿江。

11月4日,白宫要求对战局作出重新评估。

11月6日清晨,杜鲁门在堪萨斯城接到了紧急电话,国务卿刚刚收到远东空军司令斯特拉特梅耶急电,麦克阿瑟命令他的部队在下午轰炸朝鲜新义州与中国安东之间的大桥。

五角大楼忙成一乱,11点40分参谋长联席会议传达杜鲁门命令,要求麦克阿瑟:在得到进一步命令之前,一切针对中国边境五英里之内的目标,都不得轰炸

11月7日,麦克阿瑟连发两封电报给白宫,坚持轰炸中国边境。

11月9日,美国国会安全委员会进行了一般性辩论,杜鲁门没有出席。中情局局长史密斯表示:轰炸没有意义,因为再过半个月,鸭绿江就会封冻,中国军队没桥也能过。

最后由艾奇逊作总结,要求麦克阿瑟相机行事,但仍不得轰炸中国东北。另外,派人试探一下能否与北京建立联系。

11月24日,麦克阿瑟命第八军发动一次“总攻势”。

11月28日,杜鲁门收到情报,攻势失败,东岸第十兵团成了“流动状态”。

麦克阿瑟对外公开表达他对杜鲁门的不满,称美军之所以倒霉,是因为华盛顿对他进行了过度的限制。

杜鲁门并非不想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只是时机未到。而麦克阿瑟这“甩锅”言论,令美国政界陷入混乱。

12月5日,杜鲁门签发“禁言令”,

一,政府所有机构成员,未经许可不得发表相关演说和声明;

二,驻外官员,只可以发布与本部门相关的例行声明。

杜鲁门已决心弃用麦克阿瑟,但11月24日总攻失败后,反而不能把他免职,否则会影响军心。

麦克阿瑟的错误已经从骄傲自大变成了政治问题,那么杜鲁门必须政治解决。

11月29日,麦克阿瑟重提旧事,想让蒋介石军队投入朝鲜战场。急病乱投医,杜鲁门的反感可想而知。

老蒋一来,英国就会撤兵,英国一撤,英联邦全撤。英国不可能跟一个流亡政权一同作战,联合国军马上会陷于分裂。

11月30日,杜鲁门在记者会上发表声明:承认联合国军在节节败退,没想到中国人竟然会与联合国军作战,令我们不寒而栗,但美国会坚决献身正义与和平的伟大事业。美国要团结,把分歧搁在一边。顺便说下,希望国会能追加战争拨款……

12月1日,杜鲁门邀请国会议员们开会,想要钱,就得先让这帮大爷满足一下好奇心。

布莱德雷向议员们就朝鲜战局作了报告,杜鲁门请大家畅所欲言。

议员们提出了一些极具深度的问题,比如:

一、从华盛顿到朝鲜有多少公里?

二、在朝鲜飞机有多少架?

三、为什么事先没有收到中国人参战的情报?

CIA局长史密斯摊开一张大地图,告诉议员们,哪里是朝鲜?哪里是东京?哪里是北京?哪里是华盛顿?

议员们反问:请问为什么不能尽全力进攻中国?

史密斯告诉他们,苏军举行了50万兵力的军事演习,针对欧洲。

大多数议员安静了,同意现在拨款极为重要。

美国的打法对付北朝鲜军队是可行的,但对付中国人民志愿军行不通了。美军胜利是渺茫的,而实力不断地被消耗。

英国人坐不住了,他们本来就打算三两下群殴完毕,在边上踹几脚,完美收工。现在战争局势却变了,英国首相艾德礼要跟杜鲁门面谈。

尤其是11月30日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出了令欧洲无比恐惧的话。杜鲁门先大谈中美友好历史,但在记者提问环节时发出了核威胁。

杜鲁门说:“正如往常一样,我们将采取任何必要手段来应付军事局势”。

记者问:“那是否包括原子弹”

杜鲁门:“包括我们(美国)所拥有的各种武器。”

记者追问:“总统先生您说所拥有的各种武器,是否在指正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

杜鲁门:“我们一直在积极地考虑使用它,我不希望有一天使用到它,它是一种可怕的武器,不应该用来对付无辜的男人,女人,儿童,可是原子弹一旦使用,这种情况就无法避免。”

这是对中国赤祼祼核威胁,没有任何掩饰,几个小时后,杜鲁门新闻秘书查尔斯.罗斯发表了另一份声明,称不希望别人“误解”总统的言论。

英国一百多名议员马上写联名信,要求首相抗议杜鲁门的核叫嚣。

如果美国可以对中国使用原子弹,那么苏联也可以对欧洲使用,欧洲的惊恐可想而知。

艾德礼首相12月4日抵达华盛顿,表示不会再增派英军,还有一些内容,美国一直没公开,只能等待将来。

最后,美英发表《联合公报》,美英将尽一切可能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希望世界永远没有使用原子弹的必要。

12月13日,杜鲁门告知国会领袖,他在考虑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

12月15日晚,杜鲁门发表针对朝鲜战争的全国广播演说。

12月16日,杜鲁门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

12月19日,麦克阿瑟催促增援日本,他认为日本可能受到突袭。

1951年1月1日,汉城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攻克。

1月6日,麦克阿瑟催促白宫同意攻击中国东北,并让国民党军队登陆东南沿海。

麦克阿瑟这种态度已接近疯狂。

杜鲁门在1月13日回复麦克阿瑟,最后一条是“全国人民感谢你的卓越指挥和你的军队在万分困难环境下的出色表现。”

准备让麦克阿瑟下台,现在需要的是一个战局好转的时机。

3月初,联合国军将阵线推回三八线。

3月24日晚上,参谋长联席会议去电麦克阿瑟:如果中国军队有停火建议,必须立即报告。

4月6日上午,杜鲁门、马歇尔、艾奇逊、布莱德利,哈里曼(总统特别助理)商讨如何处置麦克阿瑟。

4月7日上午,马歇尔表示,两年前就该把麦克阿瑟革职。

4月9日,布莱德利表示,参谋长联席会议支持把他革职。

下午3点15分,杜鲁门签署命令,解除麦克阿瑟所有军职,由第八军司令官李奇微中将接替。

麦克阿瑟解职回国后,引发美国人巨大的感情冲击,两院议员请他演讲,再举行听证会,有人还要艾奇逊辞职,最终杜鲁门稳住了局势。

1952年5月,驻意大利司令官克拉克替换了李奇微。

1953年7月27日,在打打停停之后,各方于板门店签下了停战协定。

8月7日,国务卿杜勒斯与李承晚签下军事协议,美国取得在韩国无限期驻军权。

11月,李承晚与蒋介石缔结了傀儡军事同盟。

杜鲁门与麦克阿瑟在侵略性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黑手被打疼后缩了回去。

今天的美国又在到处张牙舞爪,有的人会腿软,但腿软,它就会收敛了?只会变本加厉。

正如伟人所说的:“时间要打多久?我想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美国的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