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打垮2000咖啡店结业 见证历史咖啡老店无不幸免

疫情来袭,政府实施行动限制令终究还是打垮了不少老店。(档案照:透视大马)
传统咖啡店不敌时髦精品餐厅,多年来在“时代鸿沟”中浮沉,新冠肺炎疫情再来致命一击,让原本便日渐式微的传统老店经不住风吹雨打,终究走向结业。

疫情来袭,政府实施行动限制令终究还是打垮了不少老店,根据非正式统计,传统咖啡店从3月至今走向结业已高达2000余间,更堪的是陆续有来。

马新咖啡茶业联合总会总会长何子孟感叹说,5月恢复堂食后,咖啡店因遵守标准作业程序必须减少堂食桌子,即使是游客众多的槟城传统咖啡店也难免先后宣布结业,在东马有两家老字号荣休。

“传统咖啡店的营业额估计是难以恢复从前的生意额,至今生意额是限行令前的40%,特别是大城市的租金高企不下,咖啡店为了吸引顾客只能薄利多销。”

何子孟坦言,咖啡店业者若不想破产,只能选择结束营业,避免亏损更多,还蒙受精神上的负担。

他说,根据全国会员回馈,在槟城和砂拉越较多传统咖啡店选择结业。

“我们会员全马有2万间咖啡店,有的在限行令期间暂时停业,有的是直接结业,即使是超过数十年历史的咖啡店也抵不过租金和疫情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致命一击,让原本便日渐式微的传统老店经不住风吹雨打,终究走向结业。(档案照:透视大马)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致命一击,让原本便日渐式微的传统老店经不住风吹雨打,终究走向结业。(档案照:透视大马)

槟城是半岛其中一个吸引游客最多的州属,然而允许跨州,并未就平日依赖游客的传统咖啡店带来兴旺的生意,槟城福州咖啡商公会主席张君余坦言,在5月政府允许餐饮业堂食前,咖啡店就处于半冬眠状态,眼看5月有转机,岂料游客人数不如预期。

“周末和周日才有人潮,也仅限巴刹附近的咖啡店生意才会好,主要是顾客仍担心堂食,多为外带食物回家吃。”

他感叹说,始于1936年为三代人填饱过肚子的西公园老店也不敌疫情必须结业。

张君余说,昂贵的租金、员工薪金和成本开销,每月必须上万令吉,即使马新咖啡茶业联合总会早前派发每一家传统咖啡店业者有500令吉,也是杯水车薪。

“我们眼看允许堂食后生意有转机,槟城80%的咖啡店重开,但是生意不好。在槟城有200间传统咖啡店,估计15%的已结业,不仅是业者受牵连,在槟城也有不少人因工厂关闭而失业,人们不敢出来消费。”

他说,位于巴刹旁的咖啡店生意额稍微好,除了周末平日也是冷清清,从前咖啡店可以营业到凌晨1时,如今上午7时开店,晚上9时就准备关店,最晚是午夜12时关店,人们在限行令期间已经习惯提早回家,如今都很少看到半夜在外吃东西的人。

民都鲁咖啡酒餐公会会长许凤容询时说,疫情、限行令以及外劳人手不足,导致砂拉越的传统咖啡店面临严峻的考验,至今砂拉越地区至少有10%至15%的咖啡店结业。

许风容也是马新咖啡茶业联合总会第一副主席,他说,古晋月有1000多间传统咖啡店,民都鲁有上百间却关了30间。

“我们对中央政府和州政府的执法不统一感到困扰,到底是60岁以上的老人家和小孩可以外出用餐吗?一些卫生局执法说不可以,州政府说可以,我们都感到混淆。民都鲁几乎60%的咖啡店都是租,根本难以支撑停业的租金、员工薪金,本地人不会从事咖啡店工作,我们主要雇佣印尼员工。”

“在禁止聘请外劳,限行令外劳返回印尼后,砂拉越咖啡店面临严重人手短缺,其他费用如全面消毒和购买用具,业者与其提心吊胆营业,不如就结业。”

“以我估计,砂拉越传统咖啡店生意额仅恢复限行令前的50%,因为还有不少人不敢堂食。”

位于加帛走过60年的传统咖啡店选择结业。(图:受访者提供)
位于加帛走过60年的传统咖啡店选择结业。(图:受访者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砂拉越加帛省,砂州最大的省份,总面积3万8934平方公里,人口逾11万人,伊班族占了一半以上,在哪里的咖啡店租金可以媲美吉隆坡的店面租金。

加帛咖啡酒餐商公会主席马鼎富说,位于加帛市区的咖啡店租金,店面2000平方尺的每月租金需要1万2000令吉,但是隔了一条街,租金却下降到每月4000令吉至5000令吉。

“因为这里多人居住,但是咖啡店及店铺不多,靠近市区的店面租金昂贵。”

他自豪地说,即使小地方城镇,但是消费能力不错,至少这一区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只是限行令禁止咖啡店堂食营业受阻。

尽管如此,他说,传统咖啡店没有受到疫情冲击,也不敌时代变迁,年轻人到吉隆坡接受教育后留在大城市工作,没有太多年轻人留在这里工作,因此位于加帛的两家传统咖啡老店也结业,其中一间是侨民茶室(Kiew Ming Cafe)营业超过60年,刚刚在8月1日结业;在加帛有40间传统咖啡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