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小强”缅甸,为何如此重要?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25年04月01日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3月28日,发生在缅甸中部的7.9级地震,“如同一把巨刀切入地球”,引发全球关注。

这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17次六级及以上地震,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也是全球近十年来大陆最强地震。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当地时间30日下午2时许通报,缅甸强震已造成全国死亡人数约1700人,另有约3400人受伤、约300人失踪。

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台网

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台网

目前,各方救援力量陆续抵达。而作为全球重要的锑、锡和稀土生产国,缅甸也正在成为相关供应链的焦点。

缅甸处于中国西南和印度洋之间,是中国多种重要矿产的进口来源地。近年来,缅甸稀土占我国稀土进口总量的60%左右,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这次地震,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01

向东北是中国,向西北是印度和孟加拉国,向东南是老挝、泰国,向西南是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缅甸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其国土面积(67.66万平方千米)不大,但是矿产资源却十分丰富。… 阅读更多

缅甸震后现“地下喷泉”?专家:系砂土液化现象,或造成建筑塌陷

来源:封面新闻    2025年03月31日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马晓玉

据缅甸官方消息,截至当地时间今天中午12点,缅甸强震导致全国2056人遇难,3900余人受伤,270人失踪。

缅甸地震破坏力为何如此巨大?在太空中都能看见的实皆断裂带是什么?缅甸村庄出现的“地下喷泉”又是啥?3月31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前总工程师范晓,细数缅甸地震中的地质观。

震中120公里范围疑似受灾点位分布图。图源中国高分观测公众号

震中120公里范围疑似受灾点位分布图。图源中国高分观测公众号

实皆断裂带:一道长达1200公里的“地球伤痕”

据高分甘肃中心对17颗卫星,共计287GB的震前震后遥感数据综合研判:在震中曼德勒周边120公里范围内,识别出疑似受灾点位483处,其中房屋479处、道路3处、桥梁1处。建筑物损毁情况如下:完全损毁占比24.8%,重度损毁占比26.2%,中度损毁占比30.4%,无损毁占比18.6%,就连1000公里外泰国多地建筑物出现裂缝。… 阅读更多

王毅访俄,为何而去?

2025-03-31      来源: 上观新闻   作者:记者

一对老朋友又要见面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3月31日至4月2日对俄正式访问。这将是他与俄外长拉夫罗夫时隔1个月后再聚首。

中俄双方将谈些什么?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给全球带来诸多“变量”之际,中俄关系——这一动荡世界中的恒量——又将如何前行,给世界带来什么?

沟通,对表,打前站?

长期以来,中俄关系高位运行,去年和今年都堪称两国关系的节点年。

去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习主席与俄总统普京三次面对面会晤。

一系列元首互动中,外界不但关注普京访华时的“热闹”,更看出中俄联合声明的“门道”——近1万字中出现130次“合作”,北极航道、图们江合作等均赫然在列。

正如习主席所言,两国携手走出了一条大国、邻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崭新道路。

今年是二战胜利80周年。中俄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巨大牺牲,将共同纪念这一重要历史节点。

此外,随着今年年初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俄美关系有所缓和,乌克兰局势或现转机,种种变化也令中俄高层频密互动,加强协调。… 阅读更多

“中国走在缅甸地震国际救援最前线”,美媒叹息:美国呢?

2025-04-01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7.9级强震,已导致逾2000人死亡。

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迅速响应,中国火速驰援,中方救援队是国际社会中第一支抵缅的救援队。截至3月31日,中方救援队已救出6名幸存者,首批人道主义救灾物资也已抵达缅甸。

这一幕被美国媒体看在眼里。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削减美国对外援助之际,这些美媒感叹道,特朗普颠覆了美国在国际救灾中的角色,现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正主导缅甸地震救援工作。

当地时间3月29日,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抵达仰光国际机场,是抵缅的首支国际救援队。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网站

其他国家已经动员起来,而我们没有

“美国救援队尚未抵达,中国已经救出6名民众,并承诺提供14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31日报道称,这些行动让中国走在了这场美国基本缺席的国际救援行动的最前线。… 阅读更多

特朗普威胁轰炸伊朗,哈梅内伊硬刚美国!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5-04-01

昨天,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番口无遮拦的言论,再次加剧了中东紧张局势。

他在接受NBC采访时扬言,如果美国与伊朗无法就核问题达成协议,那么,美方将对伊朗发动“前所未有的轰炸”,并对其相关产品“征收二级关税”。

美国这是要对伊朗进行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双重打击。

特朗普自上任以来,就一直没有消停过。一会关税,一会俄乌;一会要吞并加拿大,一会要“收回”巴拿马运河;28日还派万斯到格陵兰岛踩点,现在又闹伊朗核问题了……

谁也不知道他这是唱的哪一出,快80岁的老人了,还这么喜怒无常,想到一出是一出,难怪连大女儿都不爱理他。

由于美军刚刚轰炸了也门胡塞武装,他紧接着就对伊朗发出军事威胁,德黑兰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据英国《电讯报》援引伊朗高级将领讲话报道,“一旦遭到美国的任何攻击,德黑兰将打击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

伊朗方面警告称:不管是美国、英国还是土耳其,一旦你们的基地为美军所用,就会成为无差别打击的目标。… 阅读更多

马六甲海峡或迎来:中美关系下的“惊涛骇浪”!

来源:华山穹剑   

当华盛顿在2023年通过《远洋供应链安全法案》时,新加坡港务集团连夜召开战略委员会会议。

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举行最后一场公开听证会时新加坡前总理、现任资政李显龙随即提前调整了他在“新加坡海事周”的演讲主题,谈论中美关系下的惊涛骇浪

——这不是新加坡对某些商务和技术条款的贸易焦虑,而是对全球地缘经济和治理体系剧烈震荡的本能警觉。

近日,李显龙在新加坡海事周进行主题演讲,演讲后与陈庆珠教授进行了一场“炉边对话”,演讲和对话的核心内容,皆事关中美关系和全球地缘变局。

324日,李显龙在第19届新加坡海事周(Singapore Maritime Week 2025)主题演讲(图源网络,侵删)

324日,李显龙在第19届新加坡海事周(Singapore Maritime Week 2025)炉边对话(图源网络,侵删)

李显龙是李光耀的长子,2004-2024年担任新加坡总理,现任新加坡国务资政,是一位久经全球阅历的资深政治家。

阅读更多

总监批评公仆爱用英语 “语文出版局维护国语”

总监批评公仆爱用英语 “语文出版局维护国语”

(八打灵再也30日讯)国家语文出版局前总监说,该局负责人最近批评使用英文时,并没有呼吁在官方活动中只使用马来文。

曾于2019至2022年担任该局总监的拿督阿邦沙烈胡丁向“自由今日大马”表示,国家语文出版局始终优先考虑使用马来文,同时鼓励掌握英文、淡米尔文、阿拉伯文和华语等其他语文。

“这种方法在许多国家都很常见。”

他说,国家语文出版局的目标是加强马来文,就像其他国家维护自己的国家语文一样。他说,使用英文是为了特定目的。

他是在针对现任国家语文出版局总监哈扎米博士受到批评之后发表谈话。

哈扎米上周表示,官方已对大马公民在参加的政府活动中使用英语的公务员发出了谴责。

哈扎米还提到了在公共场合使用英语的情况,包括“Back to School”和“KL Car-Free Morning”等节目的名称。

过分强调英语或损国语地位

阿邦沙烈胡丁表示,过分强调英文可能会损害马来文作为国语的地位,忽视其文化和历史意义。

阅读更多

Hydroshoppe声称拥有30年 吉隆坡塔特许经营权

阅读更多

习近平料4月中旬访马越柬 计划在大马停留3天

阅读更多

【独家】大马2017年落实抗震结构设计规范 地质学家:大部份建筑具抗震能力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