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按】
我们思想上必须十分明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
——习近平
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走过前半程,而后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形容这项工程“极为宏大”,更可见四中全会的重要性。
有些人,特别是国际上的一些言论,简单地认为中国的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今天,我们就要讲明白这个问题,中国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根植于中国大地,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这也是小组联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推出的四中全会精神系列解读文章的第一篇,后续解读请各位组员持续关注。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
历史的选择
历史是现实的源头。我们常挂着嘴边的是,在经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等的失败尝试后,中国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鸦片战争开始,仍依托封建王朝旧的制度体系对世界环境的变革愈发地不适应,国家开始陷于内外交困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