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维亚重新选举,一个注定不会被美国放过的国家

10月20日玻利维亚总统大选结果出炉, 玻利维亚最高选举法院公布的数据:莫拉莱斯(现任总统)获得46.86%选票,超出对手梅萨(前总统)10.13%。

根据该国宪法,莫拉莱斯赢得了2019大选。因为投票结果符合两个条件:

一,得票率超过40%。

二,领先优势超过10%。

10月25日,最高选举法院宣布:莫拉莱斯当选玻利维亚总统。

同一天,美国拉上几个南美国家发表联合声明:美国等美洲国家严重关切此次大选过程中的异常状况,呼吁莫拉莱斯与梅萨举行第二轮选举。

这很容易让人回忆起2004年乌克兰大选,美国也是拒绝承认亚努科维奇获胜,要求他与尤先科重选一次,并通过制造街头暴力,达到了这一目的。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10月底向莫拉莱斯发去贺电,祝贺他当选总统。

中国外交部在10月28日表示:中方尊重玻利维亚人民的选择,尊重玻利维亚大选结果,希望玻利维亚有关各方依法和平解决分歧,保持社会稳定。中方也呼吁国际社会尊重玻利维亚主权,尊重玻利维亚人民自主作出的选择,不要干涉玻利维亚内政。

阅读更多

奕兵:“苏格兰独立”有多远?

来源:环球时报   2019/11/11 10:17:28    作者:奕兵

 

近日,苏格兰最大城市格拉斯哥爆发数千人集会,要求2020年举行第二次独立公投。苏格兰地方政府“一把手”斯特金在集会上宣称,“苏格兰独立已近在咫尺”。斯特金是一直追求“苏独”的苏格兰民族党领袖,“近在咫尺”是着眼12月12日大选打出的竞选口号,但“咫尺”到底有多远?

历史上,苏格兰曾是独立王国,在同英格兰数百年血与火的冲突争战中,数度沦陷,又几次获得独立。1707年,苏格兰最终同英格兰合并,但历史恩怨并未就此泯灭。在“日不落帝国”上升期,苏格兰“背靠大树好乘凉”,从工业革命进程和海外扩张中获益颇丰,同时也在民族、文化、宗教甚至法律上始终保持鲜明特色。随着大英帝国盛极而衰,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掀起,欧洲一体化打破国家界限,“单飞”念头开始在苏格兰萌生。主张“苏独”的苏格兰民族党应运而生,逐渐壮大,进而在苏格兰取得执政地位。

阅读更多

俄多地举行活动 纪念“十月革命”102周年

来源:中新社   作者:王修君    时间:2019-11-11

中新社莫斯科11月7日电 (记者 王修君)俄罗斯多地7日举行活动,纪念“十月革命”102周年。

当地时间11月7日,莫斯科民众举行游行,纪念“十月革命”102周年。中新社记者 王修君 摄

当天下午,莫斯科下着小雨,约有上千名民众参加了俄罗斯联邦共产党、“苏维埃军官联盟”、全俄妇女运动等左翼政党和团体组织的游行活动。游行队伍从斯特拉斯大街出发,沿着彼得罗夫卡大街行进,到达了红场附近的马克思雕像。期间,游行者手举“伟大的十月”等标语,挥舞着旗帜,不时高呼“列宁万岁”等口号。

游行后,民众在马克思雕像附近举行了集会活动。俄共主席久加诺夫向新党员颁发了党证。

当天上午,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包括三军仪仗队、军乐队、军校学生以及演员和志愿者在内的4000余人参加,以纪念1941年苏联政府在德国军队兵临莫斯科城下的情况下举行的庆祝十月革命胜利红场阅兵式。

当地时间11月7日,莫斯科民众举行游行,纪念“十月革命”102周年。中新社记者

阅读更多

为庆祝“冷战”结束,西方又想起了戈尔巴乔夫

这几天,美国及其盟友围绕着1989年柏林墙倒塌在德国搞了不少活动,表面上是在为庆祝“冷战”结束,心里却掩饰不住作为胜利者的喜悦。

500

就在蓬佩奥四处咬人的时候,西方媒体却想起了另一个“冷战”大人物–苏联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英国BBC,《明镜》周刊,《世界报》等媒体纷纷对戈尔巴乔夫进行了采访。

戈尔巴乔夫至今相信他是胜利者,因为他是终结“冷战”参与者之一,它只是反对西方将自己称为唯一的胜利者,完全不顾俄罗斯的感受。

500

然而,西方为什么要顾及一个失败者的感受?把双方都称为胜利者,除了天真的戈尔巴乔夫,恐怕没有人会这么认为。

蓬佩奥在意识形态上咄咄逼人态度,说明美国还不满足于当年的胜果,它们还想将俄罗斯切成七块或八块,手段同样是建立“冷战”包围圈。

美国人在意识形态上从来没有放松过,相比之下,戈尔巴乔夫则彻底放弃意识形态阵地,将他领导的国家推向了死亡,将苏联人民推下了悬崖……

阅读更多

英国已到300年来最危险时刻?苏格兰的留欧请求遭拒,或爆发冲突

  “脱欧”如果是一根导火索,那么另一头连着的就是2个药包。一个是“帝国”会加速衰微,另一个就是“帝国”将分崩离析。

第一,脱欧对英国来说是一次伤筋动骨的改变。刚刚卸任的英国下议院前议长Bercow在11月7日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脱欧是英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所犯下的最大的外交错误,导致国家在经济上和外交上都被削弱。尽管不会导致大规模贫困,但英国在贸易方面还是会受挫。总体上看,英国的全球地位和影响力都因此而萎缩,最好还是留在欧盟内部。

他还强调,尽管很多人认为必须尊重2016年脱欧公投的结果,但那次公投并非最终定案。鉴于现在对脱欧的模式始终没有达成共识,如果人民需要,应该进行二次公投。脱欧从人民开始,也应该由人民来结束。

第二,脱欧已经导致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离心力越来越强,“帝国”正走向解体。据民调机构的数据,50%的英国受访民众相信,“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在10年后可能不复存在。在2014年,只有43%的受访民众这么认为。而坚信“联合王国”还会以目前形式继续存在的受访民众只占29%。

阅读更多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发生80余起大火 已致3死5失踪

(原标题:火势蔓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丛林大火致三人死亡)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发生80余起大火 已致3死5失踪

新南威尔士州部分地区肆虐的丛林大火已经燃烧了两天,应急部门表示:已经发现3人死亡,5人下落不明,超过150所房屋被摧毁。

在Glen Innes地区有60栋建筑被摧毁,包括房屋、棚屋和公立学校的一些建筑物。 在Nymboida,丛林大火烧毁了超过49,000公顷的土地。

新南威尔士州的丛林大火从周五上午开始燃烧,并迅速蔓延。截至周六下午4:30,新南威尔士州共发生81起大火,其中36起没有控制。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发生80余起大火 已致3死5失踪

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表示,澳大利亚国防军将在需要时向消防员提供支持,并将为受火灾影响的人们提供经济援助。保险机构宣布新南威尔士州北部海岸森林大火为灾难,保险公司将优先考虑向受火灾影响的人理赔。

阅读更多

阿根廷新总统:美洲国家组织在恶化,IMF要为阿根廷经济危机负责

2019-11-10 09:47:53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张晨静】

“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美洲组织国家(OAS)必须要通过华盛顿来解决自身的国内冲突”,《今日俄罗斯》9日报道称,厄瓜多尔前总统拉斐尔·科雷亚在与阿根廷新当选总统阿尔韦托·费尔南德斯(Alberto Fernández)对话时如是问到,后者认为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并指责美洲国家组织变得过于依赖美国。

与此同时,费尔南德斯还认为,“干涉主义”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要为阿根廷的经济危机承担责任。


《今日俄罗斯》报道截图

在被科雷亚问到对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的美洲国家组织有什么看法时,阿根廷新当选总统费尔南德斯表示他不理解该组织现任负责人路易斯·阿尔马格罗(Luis Almagro)“做出的许多决定”,他认为“美洲国家组织确实在恶化”。

上述媒体报道称,上个月,玻利维亚现任总统莫拉莱斯在总统选举的第一轮中获胜,因其强烈批评美国的外交政策,美洲国家组织

阅读更多

东盟峰会刚结束,有人就要大乱柬埔寨,泰国却出手相救!

2019年11月09日  原创: 后沙      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

第35届东盟峰会11月5日在泰国圆满落下帷幕,之所以称之为圆满,一是美国遭到了外交失败(欧洲和新加坡等媒体评论),二是印度终于主动退出了《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三是中国发起的东盟-东亚一体化合作取了突破。

美国代表团负责人之一,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奥布莱恩在4日离开前,还不忘再次挑拨中国与东盟关系,并攻击中国。他污蔑中国利用恐吓手段阻止东盟国家开采南海资源……称大国不应欺凌小国,美国不是来搅局的,而是受邀请而来……

11月5日,我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美方这番谈话更像是在说美国自己。

奥布莱恩比他的前任博尔顿还搞笑,美国居然能说出“大国不应欺凌小国”这样的话来,简直像卖毒品地在呼吁“健康生活”。

喊归喊,美国在东盟峰会遭到冷落和失败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它要给东盟一点“颜色(革命)”看看。

主子有气,狗狗岂有不叫之理?也是在11月5日,柬埔寨著名“反对派”头目,“民主斗士”沈良西(也称桑兰西)在脸书公开煽动柬埔寨人上街推翻洪森政府,他说:

阅读更多

张树华:柏林墙倒30年,有人在建新墙

30年前的11月9日,柏林墙倒塌,东欧国家政治发生剧变,两年后苏共垮台、苏联解体。1990年,笔者在苏联学习,电视里时常放着一首英文歌曲“Go West”,歌手声嘶力竭,伴奏高亢振奋。当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西方政要和精英们弹冠相庆,高呼西式民主和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站上了历史巅峰,自此可以高歌猛进,无往而不胜。

鼓吹民主泡沫,进行政治扩张

苏联的失败和冷战的结束,为西方地缘政治扩张提供了绝无仅有的理由和动力。在西方战略家和谋士们眼里,“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工具是摧毁社会主义、赢得冷战的“利器”。西方智囊和知识精英们鼓吹,国际上意识形态的争论就此终结,社会主义只剩下几座孤岛,且崩溃为时不远。

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背景下,西方政治谋士们连出三招:首先,在理论和概念上,将西式民主和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推向极致,将其泛化、模式化、神话,认为西方模式是普世的、超民族的、横贯人类历史的。其次,在实践上将推广西式民主外交政策化,对外输出民主,策动“颜色革命”,造成国际上又一轮地缘政治争夺和恐怖动荡周期。再次,在思想和舆论上将民主意识形态化,鼓吹和煽动民族、文明、宗教间的冲突。它们声称民主既为西方文明所特有,又是普遍适用的。为谋求政治霸权和国际话语权、掩盖其地缘政治私利,西方媒体和学术界接连抛出“民主万能论”“民主速成论”

阅读更多

中国专家参与巴黎圣母院修复意义重大

作者:郭喜林 发布时间:2019-11-08 18:05:26 来源:民族复兴网

  法国总统马克龙应习近平主席之邀来我国实施正式访问,从此揭开了中法两国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历史新篇章。在文化合作方面,中国专家将参与法国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应该说,这既是中法两国文化合作的历史新篇章,又是具有历史挑战性的文化深度合作与相互信任的新起点。同时,也充分说明,在修复遭受大火焚烧之后的巴黎圣母院,中国专家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极其精湛的技能。而且,更是中国文物专家向西方学习和开展深度文化交流的很好机会,这对于中国文物的依法保护具有无法估量的促进作用。

据人民网北京11月6日报道,11月6日,中法双方签署《关于落实双方在文化遗产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下称《联合声明》),就巴黎圣母院修复开展合作,中国专家将参与巴黎圣母院修复工作。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中法双方此次合作,将极大拓展中法文化遗产合作的深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积极示范效应。

阅读更多

鹿野:纽约示威与香港暴乱是一回事吗?

发生在纽约的示威游行指向是非常明确的,也就是第一是反对美国贫富两极分化,第二是反对美国的种族歧视行为。纽约的示威游行是针对美国的现实存在的问题,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潮流的,因此也就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难道美国资本势力做的不对,还不允许人民抗议吗?而香港的情况则与此相恰恰相反。其关键并非暴乱的形式,而在于没有指向现实当中香港的大地产商等超级富豪与其背后的西方资本势力,更没有呼吁实行“一国一制”、“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来解决香港现实社会当中贫富分化等严重问题,而是指向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央政府,甚至为西方殖民主义叫魂。这一指向是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如果要是按照他们的计划搞下去,香港现实当中存在的问题不但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好转,还会愈加严重。简单的说,纽约的示威是对的,所以全世界的进步人士都应该支持,香港的暴乱是错的,所以全世界的进步人士都应该反对。
阅读更多

桃花舍主人:林肯总统不要“自由、人权”要统一

西元1862年8月22日,在给《纽约论坛报》编辑格瑞莱的信中林肯写道:“我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既不是保存奴隶制度,亦非摧毁奴隶制度。
如果不解放一个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一个不解放;如果解放全部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就全部解放;如果解放一部份奴隶不解放其他奴隶就能保存联邦,我也照办。”可见,林肯乃是个“大一统”的坚决捍卫者,在“拯救联邦”这个“最高目标”下,黑人奴隶的“自由”和“人权”对于林肯来说只是个可以运用的手段。亚伯拉罕·林肯总统以要统一不要“自由、人权”的“坚强”意志拯救了“美洲联邦”,显然这才是他得以在“最伟大总统”中排第一位的主要原因。我们现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世界历史”教科书对此说明白了吗?

【本文为作者桃花舍主人向察网的独家投稿】

桃花舍主人:林肯总统不要“自由、人权”要统一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在西元2008年以《泰晤士报》的名义搞的一个对美国历任总统的排名活动中,林肯被评为“最伟大总统”之第一位。据参加了这个“排名”活动的《洛杉矶时报》记者克里斯·艾尔斯表示:

阅读更多

王丁楠:柏林墙倒下30年,该对反思进行反思了

2019-11-08 07:30:33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丁楠】

今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三十周年的日子。回忆起2014年冬天参加二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时的情景,我不禁想到来德国已是六年有余。

与五年前的欢乐祥和比起来,如今德国社会矛盾和对立更加明显,内外形势变化也对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本身带来全新挑战。或许基于这些考虑,政府今年加大力度宣传三十年前那场“和平革命”所凝聚的德国共识。早在一个月前,一些部委就在显要位置贴出海报和标语,强调民主、自由、多元、包容是德国的核心价值观。

11月4日晚上,正式的纪念活动在柏林市内的几处纪念建筑前同时启动。曾经背靠柏林墙的勃兰登堡门,身后飘起三万条祝福丝带组成的“云朵”。

勃兰登堡门身后的许愿丝带

不远处接近完工的普鲁士皇宫(东德人民议会旧址,2006年拆除,复建皇宫),墙面上投射着1989年10月东德最后一次国庆阅兵、纪念大会和一个月后新闻节目主持人宣布柏林墙边防开放的画面。

阅读更多

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 | 纪念共产国际100周年的报告

I R N · 2019-11-07 · 来源:国际红色通讯2nd
  【背景资料】2019年6月,30个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了纪念共产国际成立100周年的国际会议,并通过了宣言《共产国际100周年和当前共产主义运动的任务》。宣言内容(含参会名单)见“阅读原文”。下面文章为会议主办方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的报告。

共产国际的经验及当前的目标——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在纪念共产国际成立100周年国际会议上的报告

亲爱的同志们!

请允许我在这片发生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土地上,代表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向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列宁倡议成立并发展了共产国际。

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共产主义政党的代表们,在我们这个会议上齐聚一堂。这里的每一个政党,都对伟大的马列主义革命学说保持着忠诚,他们仍然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科学,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无产阶级性牢记于心。我们为纪念光荣的共产国际成立100周年相聚于此。而我们的任务并不局限于庆祝这个100周年纪念日,我们现在不仅要在反动的条件下庆祝这个日子。在大多数国家,我们一直都在抵御着帝国主义势力的进攻。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任务就是从前人的实践中汲取经验,并且要在当代的斗争环境下运用他们的经验。

阅读更多

基辛格、美防长都出席的人工智能大会上,出现这一幕

2019-11-07 09:26:45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徐蕾】

当地时间周二(11月5日),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华盛顿主办了主题为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的会议。美国现任和前任高级官员们与科技界精英聚集一堂,包括前国务卿基辛格、现任国防部长埃斯珀、现任能源部长佩里、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等。

他们讨论了人工智能对美国的重要意义,埃斯珀还表示,美国需要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像二战期间那样齐心协力,才能使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期间,来自中国的挑战也多次被提起。

为了凸显中国对人工智能的重视,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一位成员还在会上展示了一本中国的人工智能科普书。

会上展示的这本是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为幼儿园小班小朋友们设计的《人工智能试验教材》 图源:美媒

据美国国防部网站,埃斯珀在会议上说,二战期间,“工业巨头”底特律变成了一个“民主军火库”,为美国的战争努力提供帮助。战争结束后,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成立了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国家航空航天局,并“控制了太空竞赛”。

阅读更多

女兵“脚踏两条船” 而且还很享受 美军拼命突围竟是为了这种事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11-07 06:53:22

在叙利亚战场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队伍,那就是由库尔德女性组成的库尔德女兵武装—“女子保卫军”。其实,在传统的库尔德社会里,女性往往不受重视,许多库尔德女性参军,除了抗击“伊斯兰国”外,还承担着传统的社会分工。作战时,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手握冲锋枪与男兵共同作战;休整时,她们则继续照顾老人和孩子,承担着洗衣、做饭等所有家务。

作为库尔德武装的一部分,女兵与男兵一样“脚踏两条船”,而且还很享受在美国和叙利亚之间左右逢源。叙战争伊始,库尔德武装就与叙政府军、美主导的反恐联盟分别展开联合行动。如在2015年西塞克省塔尔哈米斯市的“解放战役”中,库尔德武装就与叙政府军东西合围,合力完成收复任务;而在打击“伊斯兰国”进入战略反击阶段后,库尔德武装更是兵分多路,充当了多国联军的地面主力部队。

特别是在科尼巴之战中,库尔德女兵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尼巴是土叙边境重镇,曾被“伊斯兰国”占领一年之久,叙库尔德武装与“伊斯兰国”之间为争夺该城进行了惨烈的战斗,该城最终被库尔德武装从“伊斯兰国”手中夺回。“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因忌讳被女性杀死而心生忌惮,而即便恐怖分子从此地撤出,但女兵的存在对其始终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威慑。… 阅读更多

唐奇芳:东盟抓住了化解困局的钥匙

第35届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刚刚落幕,美国派低规格代表团与会、印度暂时不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很多人没注意到,与往年相比,今年东盟峰会本身呈现出两个鲜明特点。一是主题上,高度聚焦《南海行为准则》(COC)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两项具体议题;二是态度上,东盟成员对推进这两项议题高度积极和一致。这两个特点集中反映了东盟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判断和对未来政策的考量。

首先,COC和RCEP代表东盟面临的两大课题,它们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背后至少有着三重两两相对的议题,一重比一重范围广阔。第一重是南海和贸易。这是奥巴马时期美国“重返东南亚”和“亚太再平衡”的两大抓手: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加强在南海的介入,以“航行自由”等借口和南海仲裁案等手段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另一方面全力争夺地区和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为工具对冲东亚地区合作,企图将中国排除在外。特朗普政府的亚太战略虽然改名“印太”,而且远不如奥巴马时期那么清晰,但同样借助南海和贸易这两个抓手,只是形式更加直白粗暴。

阅读更多

新加坡转向,那它与台当局绝密的“星光计划”还能活多久?

新加坡虽是一个华人国家,但一直以来给人印象是美国的跟班,无论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甚至文化上都对美国亦步亦趋。与之相对应,新加坡对中国则若即若离。

2003年“非典”时期,新加坡还曾有过“落井下石”举动,跟着美国大呼小叫,在“东盟”内部新加坡也是倾向于配合美国。

500

然而,这段时间以来,新加坡转向非常之明显,总理李显龙多次公开发表“亲中”言论。

如鼓励新加坡青少年学习中文,学说华语,记住根源。针对“香港混乱局面”,李显龙在10月15日就公开戳穿暴徒及幕后支持者的阴谋,并引起了暴徒对新加坡驻港机构和企业的恨意。在中美出现碰撞时,新加坡表示不愿意选边站。在贸易方面, 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10月16日生效。

而新加坡第四代领导人–副总理王瑞杰(他极有可能是李显龙接班人)在重庆结束“中国-新加坡”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第15次会议后,表示要全面加强对华关系。

阅读更多

9名美国公民在墨西哥北部遭杀害 惊动特朗普

2019-11-05 23:09:14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赵挪亚】

据《纽约时报》11月5日报道,当地时间4日,数名枪手在墨西哥北部索诺拉州(Sonora)伏击了三辆汽车,有遇难者家属称袭击至少造成3名妇女和6名儿童死亡,其中还包括两名婴儿。家属称,他们都属于当地的一个摩门教社区,且身份均为美国和墨西哥双重国籍。

此事惊动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他连发三条推特,表示美国将帮助墨西哥,在地球上“抹去毒品战争”。

有当地媒体称,枪手可能是犯罪集团的成员,而袭击可能是因为“认错了身份”。

视频编辑:周千千

据《纽约时报》介绍,遇难者均来自勒巴隆家族(Lebaron),数十年前,由于美国摩门教对于一夫多妻制的“打压”,作为原教旨摩门教的勒巴隆家族迁移到了墨西哥被捕,并建立了一个宗教社区。

如今,这个社区内混住有天主教徒和摩门教徒,他们一直以来都反对当地的毒品帮派和帮派火拼。

报道称,4日,勒巴隆家族中的3名母亲,以及14名儿童开着3辆车,从索诺拉州的巴维斯佩驱车前往临近奇瓦瓦州的拉莫拉,就在途中,悲剧发生了。

阅读更多

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实录全文)

2019-11-05 08:27:53      来源:新华网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上午在上海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视频点此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尊敬的马克龙总统,尊敬的霍尔尼斯总理,尊敬的米佐塔基斯总理,尊敬的布尔纳比奇总理,尊敬的各位议长,尊敬的各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尊敬的各代表团团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这多彩的深秋时节,很高兴同大家相聚在黄浦江畔。现在,我宣布,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开幕!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新老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一年前,我们在这里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天,更多朋友如约而至。本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延续“新时代,共享未来”的主题。我相信,各位朋友都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