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开始,乱港分子又在蠢蠢欲动

昨夜到今天,两个互相矛盾的信息,让港岛的气氛又复杂起来。

一个是今天中午,香港警方结束对理大的清理工作,宣布结束包围。

过去十多天来,港理大成为暴徒与警方对抗最激烈的前线。校园解封被认为是区议会选举以来,港岛秩序稍显恢复的标志。

另一个是示威者昨晚再次集会,对美国签署生效涉港法案表达“感谢”。他们不容香港就此恢复平静,今晚开始,新酝酿的一系列抗议又将接连上演。

1

连续3天,港警进入理大校园搜证和清除危险品。29日上午,警方宣布行动完成并将安全的校园交还校方,同时重开学校附近被封闭的道路。

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警方公布了理大行动中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

500

警方共查获3989枚汽油弹、1339支压缩气体,其中100支已被绑上汽油弹。另外还检获601支化学品、573件攻击性武器,包括锤子、弓箭、大型投掷器及气枪等。

加上之前在港中大等其他地方缴获的汽油弹,加起来已超过1万只。

阅读更多

“黑五”当天,巴黎示威者围堵亚马逊

2019-12-01 23:05:14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赵挪亚】

时值“黑五”,正是欧美消费者抢购商品的日子。但今年,一股抵制这一“人造消费节”的活动,正在欧洲大陆悄悄蔓延。

本周“黑五”前后几天,环保主义者及“反资本主义”者们在巴黎、柏林和罗马等地开展示威活动,抗议以“黑五”购物狂潮为代表的“消费主义”,以及随该节日而来的“环境危害”。随着“黑五”的售卖逐渐走向线上,抗议者们也将矛头对准了电商巨头——亚马逊。

他们的抗议也获得了政界的支持,本周法国国民议会下属的立法委员会通过一项修正案,旨在打压从美国“漂洋而来”的“黑五”,在该修正案的文案中,将这一节日描述为一场“美化从美国而来消费主义的大规模行动”。

“对亚马逊和它的世界说不”

据路透社29日报道,当天数十名抗议者聚集在巴黎克利希区亚马逊总部大楼外,在大门外静坐。他们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对亚马逊和它的世界说不。”

法国抗议者在亚马逊总部发起的活动

阅读更多

布基纳法索一教堂遭武装分子袭击,至少14人被杀

2019-12-02 09:02:02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 讯)

据路透社12月2日报道,当地时间12月1日上午,布基纳法索东部的一座教堂遭到持枪武装分子的袭击,至少有14人在袭击中遇害。

该教堂位于一个名为“汉图库拉”(Hantoukoura)的村庄,靠近布基纳法索与尼日尔的边境。袭击发生时间正值基督徒每周的“主日”仪式,法新社援引该国安全部门消息人士的话称,武装分子在袭击中“处决了包括牧师与儿童在内的信徒”,并在之后骑小型摩托车(Scooter)逃走。

袭击发生地靠近布基纳法索与尼日尔边境

目前,袭击者的具体身份与动机尚未确认。不过近年来布基纳法索的宗教冲突有愈演愈烈的倾向:就在今年10月12日,一群武装分子袭击了位于布基纳法索与马里、尼日尔两国边境地带的萨尔莫西(Salmossi)的一座清真寺,有15人在那次袭击中遇难,另有2人受重伤。没有任何组织在事后宣布对此事负责。

11月26日,法国总统赴曾发表声明称,在萨赫勒(Sahel)地区25日晚进行的一次反恐行动中,两架直升机在马里相撞,导致13名法国军人身亡。11月2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会谈后呼吁北约盟国更多地参与在非洲萨赫勒地区的反恐行动,并表示当前北约的首要工作是反恐斗争。

阅读更多

港理大解封,警方检获汽油弹及武器等逾6500件

2019-11-29 14:19:56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

早前被逾千暴徒“占领”、在警方包围下封校13天的香港理工大学,11月29日中午宣布解除封锁。

此前的28日,警方及消防等部门组成的安全小组已进入校园,两天的搜索共检获包括3989枚汽油弹、大量腐蚀性液体及攻击性武器等,合计超过6500件危险品。警方同时表示,未在校园内发现留守者。

包括理大在内的几所香港高校轮番遭到暴徒洗劫,香港前特首梁振英29日在Facebook账号质问,大学被暴徒严重破坏,谁来买单?

据理大官网消息,校方29日中午12时许发声明称,消防及相关的政府部门已于今早(29日)完成清除危险品的程序,警方也已宣布解封校园。理大接收校园后,会实时进行盘点和全面的环境及安全评估工作。

警员把最后一批检获的化学品运离校园  图源:东网

校方表示,由于目前校园情况仍存在不安全因素,而且清理、盘点及修复工作需要时间,因此校园仍需关闭,只限校方授权人士进入,直至另行通告为止。

阅读更多

牛弹琴:伦敦又发生恐怖袭击,暴露出英国治国的五点软肋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11-30 09:39:33

(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

最近几天,中国互联网上,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就是2017年和2019年的对比。对比中,有进步,有沧桑,有调侃,有眼泪。

对欧洲来说,这两年,或许更多是迷茫。

2017年,是欧洲恐怖袭击迭发的一年,英国、比利时、西班牙,一次又一次的刀光血影。

2019年11月,类似一幕又来了,又是伦敦桥,又是持刀伤人,又上演了一次人间悲剧,就在刚过去的黑色星期五。

综合西方媒体的消息:

1,11月29日,一名男子持刀在伦敦桥上行凶,见人就砍,如同当年昆明砍人事件一样,造成至少两名无辜平民死亡,多人受伤。

2,万幸,当时多名路人奋起反抗,与凶手扭打在一起,并控制住了对方。警方赶到后,可能是看到凶手还缠着炸弹,当即开枪将其击毙。事后发现,他身上绑的是假炸弹。

3,警方已将此认定为恐怖袭击,并正展开大规模搜索。

看了一小段相关视频,凶手持刀行凶时,大批民众疯狂逃离。… 阅读更多

马晓霖:“什叶派之弧”内乱与外力裹乱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9/11/30 10:56:31作者:马晓霖

 

11月28日,伊拉克示威者抗议伊朗干涉内政并焚烧伊朗驻纳杰夫领馆,引发冲突并造成47人受伤。这个事件因具有典型的什叶派内讧色彩而充满戏剧性,甚至被人形容为伊拉克什叶派国家认同的重新回归。一个多月来,从黎巴嫩到伊拉克再到伊朗,打通地中海与波斯湾的“什叶派之弧”相继陷入大规模反政府骚乱,“内因说”与“外因说”不一而足,众说纷纭。

尽管美国支持街头革命从来都不阴谋而是阳谋,也一直希望拆散伊朗主导的“什叶派之弧”,但是,这场空间与时间跨度均较大的地区动荡,既有内生性草根革命的驱动,也有外生性煽风点火的发酵,无法用“阴谋论”简单而论。纳杰夫的反伊朗暴力行为则进一步表明,中东当前派系和阵营博弈是主要特点,但是,并非所有冲突都可以简单地用派系与阵营视角来判断。

“什叶派之弧”三国动荡一波又一波,既有内部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又有外部地缘政治因素,而导致动荡的根本性因素是内部矛盾而非外部矛盾,内部矛盾中经济问题又是关键,然后才是社会和政治问题,或曰经济危机引爆社会乃至政治危机。外部的地缘关系撬动只不过是社会动荡的催化剂,是辅助作用而非决定性作用。

阅读更多

港警第二日进入香港理大处理校内危险品及搜证,副校长预期校园今日可解封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尹艳辉】

据香港《星岛日报》、“东网”等港媒报道,香港警方和一批消防员今(29日)早上第二日进入理大校园处理危险品及搜证,理大副校长杨立伟接受媒体采访时预期校园今日可解封。

29日,香港警方检获一箱罐装气体(图片来源:香港“东网”)

报道称,29日早上7时30分许,约80名警员和一批消防员进入理大。至9时16分,警方在理大校园内检获大批罐装气体、胶水等物品。此外,还有警员处理多个疑似汽油弹,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高级警司李桂华也到场监督。

香港警方已表示,有信心今日完成搜证工作,解封现场。杨立伟称,解封后会随即开展清洁工作,但由于校园受破坏程度高,预计修复需要时间。

消防人员第二天进入香港理工大学(图片来源:香港《星岛日报》)

由香港警方及消防等人员组成的安全小组,28日进入校园搜证及处理危险品。28日晚间21时,香港警务处助理处长(行动)周一鸣、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高级警司李桂华和消防处副消防总长(牌照及审批)黄镇业会见记者,说明最新情况。

阅读更多

港警“一哥”邓炳强:美国不卖装备,我们可从其他地区购入

2019-11-29 09:32:42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

美国国会及政府频频给自己“加戏”,通过两项涉港法案干涉中国内政。谈及美国的“针对”,港警新“一哥”昨天(28日)提醒指出,即使美国不供应装备,警方也可在其他地区购入。

图自“东网”

据香港“东网”11月28日报道,新任警务处处长邓炳强当天与传媒茶叙时表示,示威者所用的武器层出不穷,警方需改良装备以保护前线人员。其中包括有防御性的装备,以及有适当武器可让前线人员与示威者保持距离。

而美国参众两院19日、20日前后脚搬出所谓“2019年香港人权和民主法案”的同时,还分别针对真正保护香港的香港警察,“一致同意”通过了所谓“禁止商业出口涵盖军用品给香港警方法案”。这一法案源自众议院所号称的“保护香港法案”,试图禁止美国公司向香港执法部门出口某些“非致命”人群控制装备,包括催泪瓦斯、胡椒喷雾、橡胶弹和电击枪等。

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这两项涉港法案,邓炳强指出,香港警队也有来自亚洲及欧洲等地的装备,即使美国不供应,警方也可在其他地区购入装备。

阅读更多

陈力简:布隆伯格参选不过是试图把民主党拉回主流的徒劳尝试

2019-11-28 08:00:25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力简】

早在2019年初,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曾经是民主党热门总统候选人之一。而布隆伯格在三月初非常肯定地说,不会寻求民主党提名,也不会独立参选总统。

可是,就在短短八个月以后,距离爱荷华州初选不到四个月时,布隆伯格却宣布披上战袍,跳入仍有18个民主党人的初选旋涡。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布隆伯格变卦?这要从民主党候选人的政见说起。

沃伦参议员丧失了华尔街和媒体的支持

现在民主党初选角逐中,马萨诸塞联邦参议员沃伦(Elizabeth Warren)依靠强大的草根组织能力和旺盛的精力,已经脱颖而出成为民主党的领先者。

沃伦参议员给人的印象就是:这人太革命了,革命得让人心慌。下面我们就举例说明沃伦的革命纲领。

沃伦参议员为了保证全民的医疗福利保障计划,决定拨款69万亿美元进行补贴。可是早已捉襟见肘的美国财政哪里能挑起这样沉重的负担?于是沃伦参议员提议,对于资产超过5000万美元的富豪每年征收2%的资产税。

阅读更多

耿爽问了三次:这样的美国,能和中国相提并论吗?

来源:外交部网站       时间:2019-11-28

aa18972bd40735fadb2496977671dfb60e2408ea.jpeg

2019年11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召开例行记者会,部分实录如下。

记者问:据报道,25日,美国驻德国大使格雷内尔发表声明称,中美无法在道德上相提并论。格还表示,把美国政府同中国共产党进行比较,这是对美国的侮辱,也是对中国民众的侮辱。你对此有何评论?

耿爽回应称:美国的一些政客和官员隔三差五就要出来叫一叫、跳一跳,攻击抹黑中国。他们的拙劣表演充分暴露出其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和政治企图。

美国确实无法在道德层面同中国相提并论。在国际社会大家庭里,中国始终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坚守道义,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国却损人利已,唯我独尊,背信弃义,在世界上大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第一,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智慧力量。截至去年底,中国累计派出联合国维和人员近4万人,成为安理会五常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中国坚持相互尊重、不干涉内政原则,推动各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朝鲜半岛、伊核、阿富汗、若开邦等热点问题,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日益成为世界和平的稳定之锚和信心之源。

阅读更多

全民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真的敢给!

导语

曾几何时,人们刻板印象中的古巴还是那个被封锁经济的“落后”国家,但是其在全民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上的成就却彰显了古巴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超前和优越性,全民社会福利令诸多资本主义国家深愧不如。而同时,优质的医疗服务也为古巴打开了外交的一扇新窗口。

500

前驻古巴大使讲述古巴人民的幸福生活

2013年,古巴的GDP总量约771.50亿美元,还不及中国的一个省。

  但古巴对老百姓却很大方,全民免费医疗,全民免费教育,古巴政府预算的50%以上都实打实的用在了教育和医疗上……

这在我们看来,简直是个梦!

古巴被美国人制裁及封锁长达半个多世纪,给全世界的印象是古巴穷得快死了。

2016年3月份,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大张旗鼓地去了古巴,古巴顿时成为了世界的榜样,连奥巴马都赞不绝口地夸奖了古巴的医疗和教育制度,这事有点儿峰回路转,让人实在颇感意外。

现代社会的三大保障医疗、教育、养老,我以为医疗应排第一(此处指中国前驻古巴大使徐贻聪),原因是疾病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权贵还是平民,说来就来,谁赶上谁都束手无策,只能依靠社会的保障系统。

阅读更多

抗议马克龙政策 1000台拖拉机涌入巴黎

2019-11-27 23:08:33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 讯)

继德国后,法国也出现壮观一幕:一眼望不到头的拖拉机车队阻塞了通往巴黎的高速公路。领头的拖拉机上挂着条幅:马克龙,回答我们!

据路透社27日报道,当天农民驾驶着约一千台拖拉机从法国的南北部出发,涌入巴黎抗议马克龙的政策和欧盟的国际贸易协定,称这些政策影响了他们的生计。

视频截图

法国农民来到巴黎市中心,他们聚集在香榭丽舍大道和凯旋门附近的福煦大道,还占据了通往协和广场的小巷。在他们的另一边,防爆警察敦促农民们散开。

农民聚集在巴黎市中心,防爆警察对其进行看管 视频截图

该抗议由法国两大农业工会组织,他们要求与马克龙会面,以表达对其政策的不满。他们表示,这些政策正在损害农业,威胁他们的生计,其中一项便是逐步淘汰常见的除草剂草甘膦。

法国农民们还抱怨在媒体和政治领域普遍存在的“对农业抨击”论调,在这些领域,农业已成为环境问题的“替罪羊”。

阅读更多

香港象一面镜子,映照出执政的风险

作者:叶方青     发布时间:2019-11-27 09:24:44     来源:作者来稿

  香港的区议会选举结束了,从选举的结果看,有官方背景的人基本上被选民逐出了区议会,这个结果令人吃惊,也令人深思。

香港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失败治理模式的典型,观察这个典型,可以得出很多治理方面的深刻教训,站在执政的高度看,回归后,一步步失去民心,是香港今天发生一系列严重事件的总根源。

回归后,顶层设计一直坚持着自以为是的导向,直到现在,这种导向仍没有得到根本纠正。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香港爆发严重事件的前夕,主流舆论仍然充斥着香港政通人和、欣欣向荣、形势大好的基调。

回归后,一步步失去民心,不是很短时间发生的,也不是一两个因素导致的,根本上讲,对港方针政策只把注意力放在有地位、有身价的人身上,而完全漠视几百万香港普通民众的存在,才是回归后一步步失去民心的真正原因。

香港普通民众仇视有官方背景的人,是因为他们发现,回归后,有官方背景的人从来没有为普通民众着想过,没有谁在乎过普通民众的生存,没有谁考虑过普通民众的感受,有官方背景的人永远都是和那些名人、富豪打得火热,二十多年来,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从来没取得任何改善。

阅读更多

社评:泛民也需做维护国家安全的配合者

在香港政治环境很不正常的大背景下,香港区议会选举顺利举行了,而且反对派获多数席位,这一结果得到承认。这充分显示了国家信守“一国两制”的诚意。

更多泛民人士走进香港的基层建制,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对自己的选区承担起责任。泛民通过民选途径整体上获得了更大影响,这也要求他们承担起维护香港秩序的更大责任。法治是香港的核心价值,无论追求什么都不能以破坏香港的法治为代价,泛民新当选的区议员应当为引导香港社会重建这一共识做出他们的贡献。

忠于基本法,应是所有港人从政的前提。这首先意味着大家都要通过基本法规定的渠道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并且对基本法的宗旨予以尊重。

基本法规定了香港的高度自治,同时对“一国”在香港的机制化落实提供了坚实保障。香港的泛民主派要有推动“两制”与“一国”在香港政治实践中协调起来的强烈意识和责任感,不能把香港社会朝着与国家对抗的方向推,尤其不应借助外部力量与中央博弈。我们相信多数泛民主人士是有“一国”意识的,不会让香港成为西方向中国战略施压的桥头堡。这是他们应当恪守的基本政治伦理。

阅读更多

观察者网评论员:为什么颜色革命在中国注定失败?

2019-11-27 09:34:20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评论员】

香港近几个月来的“修例风波”早已变质为一场针对中国的颜色革命,24日区议会选举之后出现的新局面,并未改变这一基本形势。

无论选举之后泛民派和建制派各自的基本盘如何,也无论议会道路和街头道路未来各自走向如何,颜色革命的终极目标和基本套路都不会改变。

颜色革命以颠覆现政权为中间结果,以改变地缘政治版图为终极目标;具体到香港,就是以推翻特区政府、夺取香港政权为中间结果,以分裂甚至瓦解中国为终极目标。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香港的背后没有中国,如果中国没有被美西方战略家视为当今最大的战略威胁之一、最大的地缘政治问题之一,香港的反对派本不会是这样一个闹法,香港的动乱本不会是这样一个模式。

那些一味强调香港动乱的本土性质,一味强调港人自身的情感、文化、历史等诸多特殊性的分析,其实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香港反对派尽可以大打“身份政治”牌,操弄选举,甚至凭空虚构出一个“香港民族”来,但他们终究会明白,如果香港不是正好既身处中国的“一国”之内又享有特别的“两制”的安排,正好可以作为一个对中国发起颜色革命攻势的前进基地,他们本不会有任何机会进入大国地缘政治棋局中成为一枚棋子的。

阅读更多

田飞龙:区选之后,香港各界应冷静想一想

2019-11-25 17:30:08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田飞龙】

11月24日的区议会选举是香港政治的重要转折点,“泛民”取得了过半议席。这是香港理性精神进一步陷入迷惘的征兆。这是一次暴力氛围下的特殊时期的选举,其结果受到一定的扭曲,但大体上可以作为测试香港所谓“主流民意”的民调依据。

但我的忧虑在于,这样的“主流民意”与中央确定的止暴制乱、恢复秩序的理性管治方略相距甚远。我相信多数香港人并不愿意香港持续暴乱下去,但他们确实希望改革命运,可是又根本没有能力和意愿想好怎么去改变。他们的愤怒与政治不审慎,很可能是导致香港进一步撕裂和沉沦的助力。这种结果,也让外界很容易以为香港“主流民意”是支持暴力、支持对抗、恐惧融入内地。

在这个民主价值“泛化”的时代,任何对民主有意义的讨论或批评都会遭致不悦,对香港区选结果的分析同样如此。内地有媒体社评委婉道出了对香港区选结果及其后续政治演化的忧虑,也包含着某种微茫但热烈的期待。但我更担心的是,香港陷入此种精神迷茫周期过长,以“民主”方式自我封闭和边缘化。

阅读更多

观察者网评论员:香港问题的要害还是颜色革命

2019-11-25 19:41:12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评论员】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区议会选举在25日中午完成了计票工作,据选举管理委员会宣布,18个选区452个区议会议席全部产生。

此次选举在持续已有5个多月的“修例风波”过程中举行,因此实际上是整个风波的一部分,也可是说是一个新阶段。

投票率达到了创纪录的70%多,导致泛民主派首次在区议会取得超过一半的议席,这正反映了“修例风波”的显著影响。

至于“修例风波”的性质,中央明确指出过,早已远离了它最初“反修例”的原点而发生了变质,“明确地出现了颜色革命的特点”。这一基本定性,至今仍未改变,当然也不会因为此次选举的过程和结果而改变。

所谓颜色革命,并不新鲜,无论是在东欧、中亚还是在中东,也无论是走街头路线还是走议会路线,目的就是一个:推翻当地的现政权。

众所周知,颜色革命是冷战之后以美西方在国际政治上的一大发明,此类革命的一大特点是,其深层目的隐藏在表面运动之下,可以称为“种豆得瓜”,也可以称为“戴白手套干黑勾当”,就是从冠冕堂皇的民主化运动开始,通过政权更迭,最终导致地缘政治版图发生有利于美西方的改变。

阅读更多

印尼华人领袖呼吁全球华人支持中国政府,支持港府严惩暴徒

中新社雅加达11月25日电 印尼著名华社领袖、印尼工商会馆中国委员会总主席、印尼总统香港投资事务特使翁俊民在25日出版的该国最大华文报纸《国际日报》撰文,呼吁全球华人团结起来,声援支持香港政府严惩暴徒;坚决支持中国政府立场,不容任何人侵犯中国国家主权。

500

资料图:印尼知名华裔企业家、慈善家翁俊民。顾时宏 摄

在题为《香港是中国的香港!》文章中,翁俊民说“昔日国际金融中心之繁荣有序,今日之纷争混乱,让海外华人深感痛心,不忍直视”。

文章说,身为印尼华裔公民,为一小撮香港败类感到羞耻,他们数典忘祖,甘为洋奴,竟然在中国香港的国土上拿着别国国旗,奏他国国歌,乞求他国通过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他们忘记了中国百年屈辱,忘记了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他们用意识流去绑架普通民众,口口声声自由民主,却容不下他人反对意见,甚至向法院扔燃烧瓶,扔汽油点燃与他们争辩的普通市民。

文章对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所谓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表示“可笑”。翁俊民说,作为有华人血统的印尼公民、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试问西方国家这些“人权卫士”:如果在美国,有人胆敢焚烧白宫、五角大楼、国会山庄,美国的警察会怎样对待?如果在美国,有人胆敢设置路障、毁坏公共设施、打砸甚至丢汽油烧人,美国警察是否也能容忍对待?

阅读更多

基辛格来华或担负使命,为犹太财团传递信息,两国前景并不乐观

基辛格博士,全名为: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原名:海因茨.阿尔弗雷德.基辛格,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犹太裔政治家,外交家。或许是海因茨这个名字太具有“德国味”,所以他父亲给他改名亨利。

他曾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又在尼克斯政府中担任过国务卿之职。

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基辛格在1969年到1977年之间在美国外交政策中发挥了中心作用。在这段时期内,他倡导缓和政策,使美苏之间紧张的关系得到缓解,并在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促成了中美握手和解。凭此两项功绩,便足够他永载史册。

对于中国,基辛格研究了几十年,也观察了几十年,此次他在90多岁的高龄再次来华访问,也许是他最后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算是为他的中国情缘画上一个句号,但更重要的是,他此次访问与最高层会面,或担负一个不可言说的使命,那就是作为美国犹太人集团的杰出一份子,或带来了犹太财团释放给中国的信号,或是口信。

阅读更多

香港区议会选举建制派雪崩 民主派大胜无悬念[图]

多维新闻       2019-11-24 18:58:34
当地时间11月24日,香港2019年区议会换届大选举行,25日清晨开始,452席的议席结果将会陆续公布。截至25日晨2时,在已知结果的104个选区中,建制派仅夺9席,民主派胜出95席,胜率逾九成,预料民主派可夺取逾400议席。

据港媒《星岛日报》11月25日消息,民主派候选人当中包括民阵召集人岑子杰、前中大学生会会长张秀贤、前学联副秘书长岑敖晖、前众志成员袁嘉蔚等均告捷。 建制重量级双料议员包括田北辰、何君尧、张国钧、郑泳舜、何启明均落败,周浩鼎的对手王进洋评估自己有六成胜算,周浩鼎或保不住“超级区议会”入场券。

李慧琼则仅胜梁国雄300票。而泛民主派的林卓廷、许智峰、尹兆坚、邝俊宇等胜出。 截至25日8时48分,建制派共取得47个议席,泛民取得370个议席,其他阵营取得5个议席。

在反修例风波阴影下,24日区议会选举的气氛罕有平静,但投票率则创历史新高。在投票率大增下,建制派阵营民建联、工联会及经民联24日均先后告急,呼吁支持者投票守护秩序及稳定社会,不要纵容暴力、堵路及破坏。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