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魔咒被破解的日子不远了!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11-21

拉丁美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全球如此高的关注度,APEC峰会刚在秘鲁落下帷幕,G20峰会又在巴西相约而至。

两场峰会的主题都反映了拉丁美洲人民的心愿,“赋能、包容、增长”,“消除饥饿和贫困、可持续发展和进行全球治理……”

合作,而不是对抗;开放,而不是封闭。

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权。

对于拉丁美洲,我们了解的其实并不多,这片大陆往往被认为带有魔幻色彩–“魔幻现实主义”。

拉丁美洲,简称拉美,通常是指以美国以南以拉丁语系为官方语言的美洲地区。

这里最广为人知的是足球,所谓“南美无弱旅”。

而在国家层面上,却是“南美无强国”。

它们的社会总是与破产和动荡相伴,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现在连一个富裕稳定的国家都很难出现,阿根廷甚至是逆向发展,由富转穷。

一个个就像是中了魔咒一般,为什么会这样?

先说说拉美国家是怎么来的。

在殖民地时代,除了巴西(横条地区),其余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阅读更多

米莱最新对华表态,让西方大吃一惊

来源:凤凰网    作者:牛弹琴    2024年11月21日

资料图

资料图

全世界都知道,阿根廷总统米莱,是一个很特殊的领导人。

但米莱对华的最新态度,还是让世界,尤其是很多西方人大吃一惊。

为什么吃惊?

米莱,不是原来那个米莱了。

因为在竞选期间,对于中国,米莱一直采取某种敌意的态度,反正,怎么强横怎么来,甚至他还宣称,不再和中国做生意……

可能吗?

不仅不可能,反而继续在加强。

这次里约G20峰会期间,他更是同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见面。看央视的视频,会面气氛格外得和谐。

看新华社的报道,米莱表态很是积极。

他说,我非常高兴结识中国领导人,感谢中方为阿根廷稳定国内经济金融形势提供的宝贵帮助。

接下来一句,尤其有内涵。

他告诉中国领导人:阿中传统友谊深厚,阿根廷希望成为中国可靠和稳定的合作伙伴。

请注意:可靠的、稳定的,合作伙伴。

别急,米莱还有更进一步的想法。

他说:阿方希望进一步密切同中国在经贸、能源矿产、金融等领域合作,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阿投资合作,愿为在阿投资企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依法保障企业的正当权益。阅读更多

最新重大报道:为阻止特朗普上任,拜登开始把美俄推向核战争!

作者:民族复兴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4-11-21  来源:民族复兴网

  根据各方面最新情报,美国民主党为阻止特朗普上台,在最新一轮暗杀计划失败后,美国总统拜登已签署总统令:宣布解除对乌克兰的武器限制,开始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用来攻击俄罗斯本土。这是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标志着美国已准备直接参与俄乌战争,并且一开始就准备挑起核战争。要知道,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曾明确警告过,任何北约国家,包括美国,若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武器攻击到俄罗斯本土,将被视为直接参战,俄罗斯将会动用核武器反击。目前拜登无视俄罗斯的警告,开始有目的有计划推动俄乌战争升级,并操纵英国和波兰也紧跟美国宣布,允许本国远程导弹攻击俄罗斯本土,就是要把俄乌战争变成世界大战,刺激俄罗斯率先动用核武器。

面对核战争一触即发的危机状况,整个世界却麻木不觉,天真地以为拜登推动俄乌战争升级,目的是在下台之前孤注一掷地做最后挣扎,挽救泽连斯基,阻止乌克兰彻底失败。不知道其中的实际原因和内幕是美国民主党和拜登、哈里斯不甘心失败,在用这种手段阻止特朗普上台,避免他们这些人和民主党成为清算对象。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都表明为了阻止特朗普上台,美国民主党不惜豁出一切与特朗普拼了。… 阅读更多

米莱与特朗普会师,阿根廷的最终报应来了!

来源:风闻    作者;坏土豆     2024-11-20

坏土豆官方账号

坏土豆,用不同的视角,陪你聊聊有趣的世界

本文来自公众号:一个坏土豆

 坏土豆 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一个坏土豆

陪我的国一起逆袭

特朗普是全球右翼的扛把子,当选美国总统之后,阿根廷米莱就屁颠屁颠第一个跑过去庆祝,与特朗普胜利会师。

这个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所以我昨天写特朗普的改革,就有不少人留言:

阿根廷的改革已经成功了,美国也一定会成功。

看到这句话我都笑了,持这种观点的人真的是屁都不懂,基本的认知能力都没有!

我们姑且不论阿根廷改革是不是成功了,就当它已经成功了吧,你知道阿根廷改革成功意味着什么吗?

这是谁的成功?而谁又是代价?

居然还有人说要学阿根廷,你知道怎么学吗?就在这里胡咧咧。

你是注定被牺牲的代价,要为财阀的胜利而欢呼吗?

那我告诉你怎么学。

第一,把不挣钱的国企全部卖掉,全部私有化。

比如国家电网、比如中国铁路,比如中国水力,比如中国邮政……… 阅读更多

布林肯先生最后的倔强–用铁路对冲钱凯港!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11-20

在秘鲁举行的2024年APEC会议上,美国连一点点“带头大哥”的架式都看不到了。

拜登在大合影时被安排在了后排位置,他进场时还两度确认“我是站在这里?”

美国媒体称,“拜登总统被安排在后排的角落里”,抱怨之情溢于言表。从这些花絮也能看出,如今美国在拉美的尴尬处境。

作为美国国务卿的布林肯,当然要想办法找补一下。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家都在谈论钱凯港,而美国却无所作为。

在APEC CEO论坛上,布林肯发表了演讲,但脸色不太好看。

他讲到了性别问题、气候问题、人工智能问题、清洁能源问题、原住民社区……这些内容空洞而乏味,对与会者来说,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布林肯也不得不谈及大家最关心的议题之一:基建问题。

他说:我们将通过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伙伴关系,在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新的投资,释放6000亿美元的私人资本,为世界级的可持续项目提供资金。

6000亿美元,这个大饼,美国已经画了四年了,在中东画、在东南亚画、在印度画、在非洲画……… 阅读更多

“趁着美国、法国和德国领导人都不在场,卢拉批准了G20公报”

【文/观察者网 齐倩】当地时间11月19日,巴西总统卢拉宣布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巴西峰会闭幕,并将主席国转交给南非。值得注意的是,G20巴西峰会最终公报提前一天(18日)发布,其中强调了消除饥饿和贫困、可持续发展和进行全球治理机构改革的重要性,有关俄乌冲突的表述寥寥无几。

据路透社当天报道,多名知情消息人士透露,公报通常在峰会结束时发表,但卢拉此次却决定提前一天。对此,出席峰会的欧洲代表感到不满,认为此举是为了减少有关俄乌冲突的棘手讨论。

消息人士还说,卢拉18日晚在全体会议上批准公报时,美国、法国和德国领导人都不在会议现场。

19日,卢拉将G20主席国移交给南非 视频截图

19日,卢拉将G20主席国移交给南非 视频截图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G20会议上有关乌克兰问题的措辞一直很棘手:美西方国家希望谴责俄罗斯,但俄罗斯代表就在谈判桌上。俄罗斯总统普京没有出席此次峰会,由外长拉夫罗夫代表出席。

据透露,当地时间17日凌晨,经过紧张的谈判,各国代表就公报内容达成一致。当天下午,法国和德国开始向巴西施压,要求巴西鉴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空袭而重新商定具体表述。巴西拒绝了。

阅读更多

“大家决定,不等拜登了”

来源:凤凰网   作者:牛弹琴    2024年11月20日

资料图

很戏剧性的一幕。

巴西里约G20峰会,领导人拍“全家福”,大家最后发现,美国总统拜登不见了。

别忘了,G20峰会,可以说是全球最重要的一次峰会,这也是拜登最后一次出席G20峰会。

“拜登去哪了?”很多媒体都在发问。

我看到,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有人就调侃说:

G20全家福,东道主巴西总统卢拉站中间,身旁是印度总理莫迪、南非领导人拉马福萨、中国领导人以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第二排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

拜登迟到了,大家决定不再等他!

欢迎来到多极世界

很戏剧性,但确实也是很有象征性的一幕。

这一次,拜登真迟到了。

根据西方媒体的报道,拜登去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举行会谈,不知道是不是没算好时间,反正,拍“全家福”的时候,他们两人正在匆匆赶来的路上。

美联社就报道,当他们匆匆赶到现场时,发现“全家福”已经拍完,“姗姗来迟”的拜登和特鲁多,还站在那里观望了一会。… 阅读更多

习近平开启巴西之行 引领中巴勇做“破风者”和“逐浪者”

来源:中华网  2024-11-19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开启巴西之行 引领中巴勇做“破风者”和“逐浪者”

当地时间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从秘鲁利马飞赴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

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从南美洲西岸到东岸,跨越山海,步履不停。习主席巴西之行承载哪些期待,释放哪些信号?《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01

“有缘千里来相会”

10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国会发表演讲。他说,中国人认为,如果有缘分,再远也能相会,叫作“有缘千里来相会”。

中国和巴西是东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距离遥远,但缘分很深。习主席这次在抵达机场的书面讲话中说,我曾4次到访巴西,亲眼见证了巴西近30年来的发展变化,再次踏上这片热情的土地,我倍感亲切。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开启巴西之行 引领中巴勇做“破风者”和“逐浪者”△巴西里约热内卢。(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早在1996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首次到访巴西。2009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再访巴西,曾会见时任巴西总统卢拉。

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习主席曾两次访巴。2014年7月,他出席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2019年11月,他赴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阅读更多

重拳出击!特朗普要下狠手了!

来源:风闻    作者:坏土豆     2024-11-18

坏土豆官方账号

坏土豆,用不同的视角,陪你聊聊有趣的世界

本文来自公众号:一个坏土豆

 坏土豆 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一个坏土豆

陪我的国一起逆袭

我上篇文章说希望美国改革成功,很多朋友以为我在说反话,其实我是很认真的说这句话的,是真心希望美国能比好而不是比烂。

纲子那句话说得很对:成功需要朋友,巨大的成功需要的是敌人。

只有优秀的竞争对手才能让我们复兴的含金量更高。

总有人在后台留言,说其它国家和我们没关系,我们只要埋头做事情就可以了。

这个话简直就是搞笑,是大清闭关锁国的思路。

最简单的例子,你让小孩去读书,环境对他不重要吗?他去火箭班和摸鱼班能一样吗?

在付出同样努力的前提下,效果会天差地远。

这就是我说的复兴含金量,火箭班的第一名和摸鱼班的第一名完全没得比。

在美苏争霸的时代,美国和苏联是正向竞争,美国看到苏联科技领先,加加林太空行走,急的那上窜下跳,不顾一切投入巨资的发动了阿波罗计划,你甭管人家究竟登月成功了没有,但好歹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阅读更多

提出德国对华“不再天真”的她,又污蔑中国

来源:凤凰网   作者:牛弹琴    2024年11月19日

资料图

资料图

还是让人叹气,她又在污蔑中国。

谁啊?

曾经的德国女蹦床运动员,现在的德国女外长贝尔伯克。

看德国媒体的报道,最近一些欧洲政客引述所谓“情报”称,中国有一家工厂生产无人机,这些无人机运送俄罗斯,用于乌克兰战争。

贝尔伯克来劲了,宣称:“这必须,也将产生后果。”

什么后果?

磨刀霍霍,要对中国制裁。

证据?

没有证据,只有所谓的情报。

看媒体的报道,欧洲人也承认,在采取行动前,还必须确认三件事,1,查证中国工厂是否真在为俄罗斯生产无人机;2,无人机是否已经出库;3,中国当局对这件事的知晓程度。

八字都没一撇的事,德国女外长却按捺不住,叫嚣起来了。

我看到,11月18日的外交部记者会,有这样一则对话。

芬兰《赫尔辛基新闻》记者:欧洲国家情报机构称获得了关于中俄合作生产军用无人机的信息。这些无人机是否用于在乌克兰的冲突?中方对此持何立场?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类似问题中方已多次作出回应。我愿在这里重申,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同一些国家搞双重标准、在乌克兰危机中拱火浇油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 阅读更多

“如果美俄总统有,而欧洲没有,这就不好”

来源:观察者网    2024年11月18日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断联23个月后,德国总理朔尔茨上周给俄罗斯总统普京打了个电话。

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朔尔茨17日在里约热内卢举办的G20峰会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两人通话的细节。他称,如果美俄之间恢复直接联络,而欧洲国家放弃对俄罗斯交流的渠道,“将不是一个好主意”。

“这次谈话内容非常详细,但我意识到,普京对俄乌冲突的看法没有太大的改变——这不是个好消息。”朔尔茨同时强调,德国对乌克兰的支持也不会改变。德国是乌克兰的主要资金支持者,也是继美国之后最大的武器供应国。

朔尔茨表示,他相信与普京对话的重要性,尽管其中涉及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重要的是告诉他(普京),不要指望德国、欧洲国家减弱对(乌克兰)的支持。”

此次通话引发欧洲盟友对朔尔茨的批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予以强烈反对,称此举“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面对质疑,朔尔茨驳斥称,外交渠道应保持开放,“一些人认为不与普京谈判是个好主意,但我不是其中之一”。… 阅读更多

中方强调七点经验启示,美方表示不寻求“新冷战”,世界聚焦中美元首会晤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唐亚 赵觉珵 陈欣 柳玉鹏  2024-11-18

【环球时报赴秘鲁特派记者 唐亚 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 陈欣 柳玉鹏】当地时间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利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习近平指出,过去4年,中美关系虽然历经跌宕起伏,但也开展了对话和合作,总体实现了稳定。习近平强调,中方愿同美方继续保持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延续中美关系来之不易的企稳势头。拜登表示,美中关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不仅事关两国人民,也事关世界的未来。确保美中竞争不演变为冲突,这是美中两国政府对于两国人民和世界肩负的责任。新加坡《联合早报》17日称,在美国总统权力交接期,中美元首致力于为两国关系注入稳定性。当地时间16日上午,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法新社称,中国领导人呼吁亚太经济体在面对保护主义上升等挑战时“团结协作”。习近平此前一天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书面演讲同样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早报》说,中国领导人的讲话着眼于全球经济前景,明确支持经济全球化。17日至21日,习近平赴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中国领导人在巴西开展的多边及双边活动,以及中国为国际事务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将继续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阅读更多

【环时深度】听秘鲁人谈:对钱凯港建成感到自豪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唐亚    2024-11-18

【环球时报赴秘鲁特派记者 唐亚】编者的话:“报告主席、报告总统,钱凯港建设已经完工,具备开港条件,请指示。”“开港!”当地时间11月14日晚7时许,随着中国和秘鲁两国元首共同下达开港指令,“腾飞轮”的鸣笛声响彻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约80公里的钱凯港。与此同时,高达85米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岸桥)开始自动作业,有条不紊地从中远“秘鲁轮”“新上海轮”卸载货箱。在岸桥下,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开始装载货物,并在港区内忙碌穿行。伴随标志着正式开港的鸣笛声,《环球时报》记者身后的秘鲁记者激动地对着镜头播报:“从钱凯到上海,这是足以改变秘鲁历史的一天。”钱凯港,这个凝结中秘两国工程技术人员心血、吸引世界关注的港口,为秘鲁民众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改变?当地人对于钱凯港未来给中秘及中拉合作带来的新机遇又有哪些期待呢?

“很多当地人都在钱凯港工作”

“很多当地人都在钱凯港工作,大家为此感到自豪。”14日下午,在从利马前往钱凯港的媒体大巴上,秘鲁小伙子理查德和哈伊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住在利马,几个月前被秘鲁本地客运公司录取,这次特别前来支援钱凯港开港仪式的工作。

阅读更多

秘鲁911,“光辉道路”领袖与日本死对头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11-18

前天写了秘鲁钱凯港(Terminales Portuarios Chancay)正式开港。

本来写了一些秘鲁“府院之争”起因,以及日本裔总统阿尔贝托·藤森(Alberto Fujimori)

发布时觉得偏离了钱凯港主题,而且内容越补越多。于是,干脆删掉这部分。

今天就专门说说秘鲁的“黄金十年”(或说“地狱十年”)

这是藤森执政的十年(1990-2000年)

对极少数人来说,这是遍地黄金的十年。

而对秘鲁广大劳苦大众来说,这是地狱般的十年。

要说这十年,就绕不开秘鲁的革命组织“光辉道路”。

“光辉道路”领袖阿维马埃尔·古斯曼(Abimael Guzmán)与藤森是革命与反革命阵营的代表人物,是爱国者与卖国贼的斗争。

两人是死对头,然而,冥冥之中似乎有股力量将他们的死亡时间都安排在了9月11日,而且都是86岁。

古斯曼于2021年9月11日在狱中逝世,享年86岁。

藤森死于2024年9月11日,终年86岁。… 阅读更多

NASA在准备紧急撤离!国际空间站怎么了?

来源;枢密院十号    2024年11月17日

超期服役近10年的国际空间站可谓是多灾多难:先是迎来了故障百出的波音“星际客机”飞船,最近又传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始准备紧急撤离的消息——国际空间站上面到底怎么了?

其实答案很简单——国际空间站持续了5年的漏气“顽疾”有加剧的风险,NASA专家团队担心情况进一步恶化,将出现灾难性故障,甚至可能导致空间站解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透露,初步调查显示,问题很可能出在俄罗斯“星辰”号服务舱与货运飞船对接口的转移通道上。NASA报告称,目前国际空间站存在4处裂缝以及50处“令人担忧的隐患”,每天有超过正常标准2-2.5磅的空气泄漏。今年4月,国际空间站的空气泄漏速度一度达到每天约3.7磅。随后俄罗斯宇航员用密封剂和打补丁的方法覆盖了所有已知裂缝,“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中”,如今每天的空气泄漏量减少了约1/3,但仍没有停止。

由于俄罗斯此前也多次尝试对泄漏部位进行修补,但效果并不理想。这表明国际空间站要么还有其他裂缝未被发现,要么情况更糟糕——新的裂缝正在不断出现。NASA监察长办公室已将国际空间站的风险评估等级提升至最高。NASA在14日发表的声明中透露,由于疑似裂缝非常小,肉眼不可见,而附近密布支架和管道,宇航员很难将工具伸入这些区域,从而增加了寻找漏点的难度。… 阅读更多

“我们才是加拿大的主人”! 印度示威者爆炸性言论激怒全网!极端复仇威胁曝光!

来源:风闻    作者:大眼联盟      2024-11-17

加国报告

简直疯出了新高度!

近日,加拿大街头的一场游行中,大批印度示威者围聚,其中有人高喊爆炸性言论:

“我们才是加拿大的主人”,

“白人应该滚回欧洲和英国”…

着实令人乍舌!

据加拿大媒体报道,这场“Nagar Kirtan”游行发生在BC省Surrey的某个社区。

周四(11月14日),当地记者Daniel Bordman在社交媒体X上发布的消息显示,游行现场环绕着印度音乐,数十名男子挥舞着卡利斯坦旗帜。

图源:X

与此同时,一名极端分子在队伍中大喊:“我们每个人都爱这里。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是加拿大的主人,我们是自豪的加拿大人,这是我们的国家。”

图源:X

听到这里,大家可能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接下来的一顿输出是真的炸裂。

只见这名男子逐渐咆哮化,谴责加拿大白人是“侵略者”,并要求他们离开:

“你们应该滚回欧洲,滚回英国。你们不是加拿大人,我们才是加拿大人。你们白人应该滚回欧洲。”… 阅读更多

加拿大梦破灭!拒签率达80%,120万人将被迫离境

来源:温哥华港湾     2024-11-16 

温哥华港湾(BCbay.com)原野综合报道:最近这段时间,加拿大移民部非常硬气,一连串出台了若干政策,旨在收紧签证管理,特别是针对临时居民和永久居民申请者。

本地媒体报道显示,超过120万临时居民的身份将在2025年到期,届时他们必须离开加拿大。

本地媒体报道显示,加拿大政府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逐步降低接受移民人口,在2025年将永久居民的年度配额从48.5万人减少到39.5万人,同时将临时居民的人数将从目前的296万人减少到252万人。

尽管这一计划预计明年会可以让加拿大人口下降0.2%,但要知道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126万临时居民在其身份到期后,能够自愿且顺利离开加拿大。

但这些人真的会离开吗?

移民顾问Kanwar Sierah指出:“期望大多数人自愿离开是不现实的,如此大规模的集体离境从未发生过。”

移民部明确表示:“临时居民应遵守其访问、工作或学习签证的条款,并且必须在授权停留期结束后离开加拿大。”这样的规定使国际学生和外国工人(临时居民中最大的群体)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也直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计划通过寻求庇护,以此来延长在加拿大的停留时间——因为有些家庭为了来到加拿大已经倾其所有甚至债台高筑,他们无路可退。… 阅读更多

“弗吉尼亚”号核动力攻击潜艇被渔网“捕获”

来源;央视新闻     2024年11月16日

一艘不到10米挪威渔船居然“捕获”了一艘比足球场还长的美军核动力攻击潜艇?

但对渔民来说,这“史上最大”的渔获却让其损失了近2.6万元人民币,美方赔偿更是遥遥无期。

“捕获”美军核潜艇 渔获成“渔祸”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等多家媒体近日报道,这艘32英尺长(约合9.75米)的渔船11日在返回挪威北部港口特罗姆瑟的途中,发现自家渔船放置的渔网居然“捕获”了一艘潜艇

△“弗吉尼亚”号核动力攻击潜艇(资料图)

△“弗吉尼亚”号核动力攻击潜艇(资料图)

船长哈拉尔·恩根(Harald Engen)对挪威广播公司表示,当天他们刚清空渔网并重新放出后,在返港途中“接到了海岸警卫队的无线电呼叫”。

原来,长约377英尺(约合115米)、重达7800吨的“弗吉尼亚”号核动力攻击潜艇将挪威渔船放置的渔网拖到了两海里外的海域。渔网被卷进了该核潜艇的螺旋桨中,最终只得靠海岸警卫队帮助其切断渔网。

渔民:一天白干 但开眼了

有媒体称,恩根当时正在向挪威西海岸的一个村庄运送比目鱼,而这笔意外“渔获”不仅让恩根这一天白干了,甚至还得倒贴钱。恩根估计,渔网的损失大约在4万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2.6万元),… 阅读更多

泽连斯基:确保明年战争结束

来源:观察者网    2024年11月16日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他确信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后俄乌战争将“比原本更快结束”,并表示乌克兰将“竭尽全力确保战争在明年结束”。

泽连斯基当日在乌克兰公共广播公司(Suspilne)采访时称,在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他与胜选总统特朗普在电话中有过 “建设性的交流”,“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即将领导白宫的特朗普团队推行其政策,这场战争将会更快结束。这是他们的做法,也是他们对本国公民的承诺。”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多次表示,他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结束俄乌战争,并停止对乌军事援助以免不断消耗美国资源,并宣称其有能保证结束俄乌冲突的非常具体的计划。然而,截至目前,特朗普只字未提他的计划,仅反复批评拜登政府持续援乌的政策。

泽连斯基没有透露特朗普是否要求乌克兰与俄罗斯展开和谈,仅表示自己没有从特朗普那里听到任何与乌克兰立场相悖的言论。… 阅读更多

秘鲁钱凯港开港,真正的文明正在向拉美走来!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11-16

据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月14日,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钱凯湾内的钱凯港(Terminales Portuarios Chancay)正式开港。

中远“秘鲁轮”“新上海轮”分别开始卸装作业,“腾飞轮”鸣笛远航,无人集装箱卡车忙碌穿行……

从开港仪式规格也能看出来,钱凯港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港口。

拉美媒体之前就说过,这是秘鲁乃至整个南美洲的一个历史性时刻,钱凯港将成为“南美通向亚洲的门户”(the gateway from South America to Asia)

钱凯湾位于秘鲁首都利马北面,两地距离约65公里,是秘鲁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

如果能在这里建起一座面向太平洋的深水良港,这里最大水深17.8米,建成后可停靠20万吨级集装箱船。

它可以让南美直接与中国相连,巴西人也说过,有了钱凯港,不用通过巴拿马运河,就能把货物运往亚洲了。

秘鲁有识之士,比如海军上将里博多早就想把梦想变成现实。…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