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昂莱低调访华,接受“联合安保公司”,中国保护海外利益有望零突破

来源:风闻    作者:司马平邦     2024-11-25

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大将11月中旬在中国的云南及重庆进行了访问,参加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并对一些中国优秀的制造业企业进行了“低调”参观,其动向因缅甸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尤其是引人关注——

中缅经济走廊图示

现在,中国在全世界的投资影响力正在迅速提升,但与此同时,另一个巨大的障碍也随之突显,即中国的海外企业和海外利益与某些国家的所谓民族主义力量的矛盾也在不同程度提升,之前我们报道过中国在“巴铁”的投资的严重安全问题,其实一直以来缅甸的中资企业受到的安全威胁同样相当严重,现在到了必须全面解决的地步。

缅甸本身就是亚洲安全形势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1948年缅甸实现独立后就一直存在着许多支民族主义反政府武装,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961年成立的克钦政府军,其与缅甸政府军的冲突造成过10万人死亡。且至今双方的冲突还在不断加剧,关键处还有,缅甸的某些反政府武装一直顽固反对中缅政府间的经济合作。… 阅读更多

默克尔:当初若不是我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早就爆发了

2024-11-26   来源: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如果默克尔没有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俄乌冲突还会爆发吗?”英国广播公司(BBC)11月25日发表了对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专访报道。默克尔在采访中说,她任内与俄罗斯达成的天然气协议是为了帮助德国公司,并维护与俄罗斯的和平。默克尔坚称,如果她没有在2008年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早就爆发了。

“我们早就预见了军事冲突。我完全清楚,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会袖手旁观,放任乌克兰加入北约。”默克尔说,“在那个时候,乌克兰这个国家肯定不会像2022年2月那样做好(战争)准备。”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抨击默克尔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是明显的“误判”,他抱怨这一决定促使俄罗斯更加“大胆”。

默克尔接受BBC采访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默克尔2022年12月在德媒《时代周报》发表的采访文章中坦言,德国和法国在2014年推动明斯克协议谈判是为了“争取时间”,让乌克兰得以“增强军事力量”,“所有人都清楚,冲突已暂时冻结,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但这给了乌克兰宝贵的时间。”… 阅读更多

又一个国家出兵增援俄罗斯,全是山地战精锐:专门善于打美械精锐

2024-11-25     来源: 平君说事

又一个国家出兵增援俄罗斯,全是山地战精锐:专门善于打美械精锐

中东局势再次发生重大变化。继朝鲜派遣部队支援俄罗斯之后,另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也门胡塞武装——已派遣精锐部队加入俄乌冲突,为俄罗斯在战场上提供了新的助力。也门胡塞武装不仅实战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山地作战和反美械战斗,其参战将对战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从胡塞武装的作战特点、俄胡联盟的背景、战局可能的发展方向等方面,探讨这场多国参战的复杂局势。

也门胡塞武装:从中东内战中崛起的精锐部队

也门胡塞武装,又称安萨鲁拉运动,是近年来中东地区最为活跃和顽强的武装力量之一。在也门内战中,胡塞武装面对的是沙特联军、美国支持的哈迪军队等强大对手。然而,这支武装力量在装备和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依靠对地形的熟悉和顽强的作战意志,多次重创敌军,展现出超强的战斗能力。

胡塞武装擅长多种作战模式,特别是在山地和复杂地形作战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他们的战术特点包括高效的狙击战、反装甲作战和精准的炮兵支援。在过去的也门内战中,胡塞武装使用反坦克导弹击毁了大量沙特的主战坦克,包括M1A2S艾布拉姆斯坦克。此外,他们在防空作战中表现优异,通过埋设地雷、路边炸弹和狙击行动,有效削弱了对手的进攻能力。这些特点使得胡塞武装能够在阵地战和游击战中游刃有余。… 阅读更多

普京把枪顶在欧洲国家脑门上!

2024-11-25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北风

前天,俄罗斯军队一枚弹道导弹对乌克兰进行轰炸。

乌克兰第聂伯罗市一家兵工厂被炸,几人受伤。

  之所以今天才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过去两天,这枚导弹引发的猜测和争议太多,各方反应也太过强烈。

到今天,各国官方有了正式回应,对这枚导弹袭击,也就有了更精准的定性。

咱们国内许多网友会感到奇怪,过去几年俄罗斯几乎每隔一周,都会对乌克兰境内重要军事目标及能源目标进行导弹攻击。

  也就是过去几年这样的袭击我们见过几十上百次,俄罗斯使用的导弹数千甚至上万枚。

如此频繁的轰炸,为什么偏偏这一次仅仅一发导弹就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呢?

大家如果刷一刷过去两天的一些时政头条,就会发现有:人类史上首次,世界军事史首次,第3次大战可能要来等标题。

这些网络媒体的报道声称俄罗斯是人类史上首次在实战中使用了洲际弹道导弹,攻击敌国目标。

这显然是二战之后,一次战争史的武器跃进与升级。

二战是人类历史距离当今最近的一场世界级的战争,而在这场战争里,除去最后时刻美国投掷了原子弹之外,在此之前,基本上是靠火炮来袭击射程几十公里以外的目标,出动战机袭击几百公里或者是夺取敌国制空权之后能够轰炸敌国本土。… 阅读更多

普京签署法律:新兵赴乌参战,最多可免除1000万卢布债务

2024-11-25   来源: 观察者网

据路透社援引俄罗斯政府网站报道称,11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法律,免除签约参加对乌作战的新入伍士兵的债务。

该法律规定,从12月1日开始,与俄国防部签订了在乌克兰作战至少一年合同的人,最多可免除1000万卢布(约合69.4万元人民币)的债务。

今年11月,200名俄罗斯士兵宣誓入伍,将被派往顿巴斯地区。视觉中国

这项法律适用于所有在12月1日前已被提起债务追讨诉讼的潜在新兵。

报道称,为支持征兵工作,俄罗斯向那些愿意在乌克兰作战的人提供越来越多的奖励, 这一策略使俄军能够在冲突地区增加兵力,同时避免了另一轮的大规模动员。… 阅读更多

国际识局:自曝有“仁爱礁特遣队”,美国在南海意欲何为?

2024-11-2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25日电(记者 陈彩霞)日前,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访问菲律宾,在参观位于巴拉望省的西部司令部总部后,在社交媒体上疑似承认“美国仁爱礁特遣队”的存在。

图片来源: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社交媒体截图

彭博社11月21日更是直言,“美国表示其军队支持菲律宾在南海有争议地区的军事行动。”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陈相秒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南海安全形势正逐渐朝着动荡的纵深方向发展,发生潜军事冲突的风险日益增高,“令人不安”。

美国首次公开承认“仁爱礁特遣队”

南海局势走向何方?

据彭博社21日报道,奥斯汀日前访问菲西部的指挥和控制中心后,在社交平台X上的一篇帖子里写道,“我会见了一些部署到美国仁爱礁特遣队的美国军人。”

报道指出,“这似乎是美方第一次公开承认该特遣队的存在。”

分析称,近来,菲律宾在南海针对中国搬弄是非、美国军舰在南海侵权挑衅,在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安全形势下,“南海局势恐进一步升温”。… 阅读更多

6天访问3座城市,李显龙卸任新加坡总理后首次访华

【环球时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 辛斌 环球时报记者 梁睿】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24日起对中国进行为期6天的正式访问。他将到访江苏苏州、北京和上海,并出席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新加坡亚洲新闻台24日称,这是李显龙自今年5月卸任新加坡总理以来首次访华。

李显龙 资料图 图源:视觉中国

李显龙 资料图 图源:视觉中国

根据新加坡总理公署24日发布的消息,李显龙将在苏州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一同出席苏州工业园区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据介绍,这是新中两国首个政府间合作项目的重要里程碑。在访问北京期间,李显龙将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在上海期间,李显龙将与上海市领导会面并与在沪新加坡人见面。陪同李显龙访华的包括其夫人,以及外交部长维文,负责苏州工业园区项目的教育部长陈振声,外交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等政府官员。

据新加坡亚洲新闻台、《海峡时报》24日报道,李显龙上次访华是在2023年3月,当时他作为新加坡总理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将中新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自2004年起,他担任总理的20年间曾14次访华。在此次访华前,李显龙刚结束对美国波士顿和纽约的工作访问。

阅读更多

马来亚制片组:冷战影像的制造者

来源:风闻     作者:爽爽的南洋    2024-11-24

在冷战的历史风云中,马来亚制片组(Malayan Film Unit,简称MFU)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MFU是由英殖民政府于1946年在马来亚成立的一个制片组织,主要负责拍摄和制作反共宣传和社会教育影片。它通过影像塑造了战后马来亚的国族意识,并为英殖民政府提供了一种控制与宣传的工具。自1946年成立以来,MFU的影片成为了殖民当局对抗共产主义、推广西方现代化价值观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些影像不仅记录了历史,更深刻地塑造了当时马来亚人对自我、国家与世界的理解。

​殖民地的镜头:反共宣传与“马来亚化”

1948年,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殖民政府开始利用MFU作为反共宣传的有力工具。在亨利•葛尼爵士的推动下,影片成为英殖民政府对抗马来亚共产党(以下简称马共)的最强宣传武器之一。影片通过一系列的叙事策略,将马共刻画为恐怖主义的象征,而将政府对新村的建设描绘成民众生活走向现代化与安全的保障。… 阅读更多

菲律宾,开始摊牌了

来源:凤凰网    作者;牛弹琴    2024年11月24日

菲律宾,图穷匕首见,开始摊牌了。

一方是现任总统小马科斯家族,另一方是前任总统杜特尔特家族。

菲律宾两个最有权势的家族,不仅仅是政见分歧,现在涉及到肉体消灭了。

11月23日,杜特尔特的女儿、也是现任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在一个记者会上公开表态:她已向他人下令,如果自己被害,那就去找马科斯和妻子报仇。

她说:“我已经和一个人(杀手)谈过了。我说,如果我被杀了,就去杀了马科斯、丽莎·阿拉内塔和(议长)马丁·罗穆亚尔德斯。这不是开玩笑,不是开玩笑。”

丽莎是马科斯的妻子。罗穆亚尔德斯是马科斯的堂表兄弟,是他将莎拉的副总统办公室预算砍掉了三分之二。

莎拉还指控:“这个国家正在走向地狱,因为我们是由一个不知道如何成为总统的人领导的,他就是个骗子。”

此前,有网友提醒莎拉,必须注意安全,因为她和她的办公室主任夜间逗留在众议院,就是进入“敌人的领土”。… 阅读更多

笑死,她居然在怀念大清!

来源: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24-11-24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美国盟友心里都惴惴不安。

对内,是“至高无上”的价值观问题,要不要再大张旗鼓地强制推行LGBT的教育和宣传?这代表着它是否向美国看齐。

对外,对华关系是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是借助中国力量来抗衡美国即将发起的全球贸易战,还是加入美国跟中国打贸易战?

留给它们的时间不多了。

离美国最近的盟友-加拿大,这段时间倒是跳得很高。懂王还没亲政,它却叫得很凶。

11月15日,在秘鲁APEC峰会上,特鲁多恐吓墨西哥总统,说加拿大对中国在墨西哥的投资感到担忧,需要解决。宣扬“中国威胁论”,要找墨西哥麻烦……

这就像主人在跟别人吵架,狗子在边上叫得比主人还大声。

11月20日,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弗里兰也出来讲话,她在一段视频连线宣称,加拿大与美国对中国展开联合贸易抵制后,加拿大的经济迅速回升,10月加拿大通胀降为2%,短期内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阅读更多

蒙古国收到坏消息:中俄天然气管道接通,全程不穿蒙古国境内

来源:华山穹剑   

在期待了多年之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终于竣工,进入正式通气前的最后准备阶段。

该管道起终点位于黑龙江和上海,全长5111公里。全线建设分为三段进行:南段、北段以及中段。

本次完工的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最后一段工程。预计在今年年底之前,就能实现全线贯通。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完工

对于中俄而言,这次管道的完工意义重大。

首先,从中国的角度来看——

这条管道覆盖我国东三省、京津冀、长三角等关键经济区域,一旦全面投入运营,每年可稳定供应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足以满足约1.3亿户城市家庭的年度用气需求。

此外,该管道是继中亚天然气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之后,第三条向我国供气的跨境天然气长输通道,为我国的能源安全提供了更大保障。

当前,中国能源进口主要依赖海上运输,而马六甲海峡、南海等重要通道长期受制于地缘政治复杂性,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布局更让这些航线面临严峻挑战。

从马六甲海峡到宫古海峡、巴士海峡,美军的军事基地几乎出现在了中国能源运输的每个关键节点。… 阅读更多

中国动真格,这件事干得漂亮

来源:凤凰网   作者:牛弹琴   2024年11月23日

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接到过诈骗电话。

但我也相信,对大家深恶痛绝的电诈问题,中国确实动真格了,而且最近干得格外漂亮。

看公安部最新通报,近日,我云南公安机关与缅方执法部门合作,首次在缅甸当阳地区抓获1079名电诈嫌犯,其中中国籍嫌犯763名。

一抓就是过千,可见猖獗。

但再多也要落网,看公安部的说法,这是我打击电诈在缅甸纵深地带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不仅仅是边境,而是缅甸纵深地带。

更重要的,看公安部通报,自去年部署开展相关专项工作以来,中缅已累计抓获5.3万余名中国籍嫌犯,临近我边境的缅北地区规模化电诈园区全部被铲除。

原来深恶痛绝的犯罪窝点,被一锅端。

原来不可一世的众多大佬、保护伞,要么被击毙,要么引渡中国受审。

等待他们的,必将是中国法律的严惩。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彻底根绝电诈,还需要艰苦的努力,也不排除,在某个隐秘的角落,又死灰复燃。… 阅读更多

墨西哥总统:我们不是中国产品进入美国的后门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1月22日,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在早间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墨西哥不是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和加拿大的“后门”,“在我们与加拿大和(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会晤中,我们将证明(中国)产品通过墨西哥进入的想法是错误的”。

辛鲍姆资料图 路透社

辛鲍姆资料图 路透社

在特朗普将重返白宫之际,加拿大政府近期频频附和其贸易政策,宣称对中国在墨西哥投资感到“担忧”。一些政客还希望将墨西哥排除在“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之外,以免该国成为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和加拿大的“后门”。

美联社此前报道显示,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近日还询问了辛鲍姆中国车企比亚迪在墨西哥建厂的事。

报道称,美国和加拿大的政界人士担心,根据USMCA,中国企业可以在墨西哥组装汽车,并将其运往美国和加拿大,从而避免被征收关税。今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加拿大也紧随其后,于8月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

阅读更多

“无限期推迟”,特朗普团队:决定性胜利!

【文/观察者网 齐倩】当地时间11月22日,美国纽约曼哈顿法官胡安·梅尔尚宣布,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封口费”案量刑宣判日期,将无限期推迟。特朗普团队称,这是特朗普获得的“决定性胜利”。

因在2016年竞选期向艳星丹尼尔斯支付“封口费”一事,特朗普在成为首个面临刑事指控的美国前总统后,又成为首个被判有罪的美国前总统。但受美国大选影响,此案件量刑宣判日期已推迟过两次,此前曾从原定的7月,推迟至9月18日,并再次推迟至11月26日。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政客新闻网(Politico)报道,胡安·梅尔尚在当天发布的声明中表示,原定于11月26日的量刑宣判日期“将被推迟”。声明没有提及新的宣判日期。

同时,梅尔尚还依据美国最高法院裁决,批准了特朗普团队提出“撤销案件动议”的请求,命令其法律团队在12月2日之前提交申请文件,并将在一周内就此做出决定。

今年7月,美国最高法院曾就特朗普被诉一事做出“历史性裁决”,裁定特朗普可以因其总统任期即将结束时采取的一些行动而获得刑事起诉豁免权,但无权因以私人身份采取的行动而免于起诉。

阅读更多

美元霸权不能美国独享,以后中国要分一半

来源:华山穹剑     

为破解美元霸权我们想出了很多办法,如今又多了一种,而且是极其巧妙的那种。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财政部将于2024年11月11日在沙特利雅得发行美元主权债券,规模不超过20亿美元。

一个国家的主权国债正常来说只能借本国货币,比如美国主权国债是借美元,中国主权国债是借人民币。

而如今中国发行的主权国债却开始借美元,这事你一看就知道有点不太对劲。

虽然隐隐约约感觉到中国发行美元国债这事好像有点不太对劲,但到底哪里不对劲呢?

这世界上的普通民企可以发行美元债,甚至小国也可以发行美元债,这都很正常,不过中国发行美元债那就不正常,尤其是定向发给沙特美元债就更不正常。

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理解美国是怎么通过美元霸权收割世界的。

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后,全世界的国家想做贸易手里就要囤积一定的美元不能动,这部分美元对应的资源和产品等于就白送给美国了。

然后美国还可以利用美元通胀等一系列的手段来不断薅羊毛,隐形掠夺这些国家的财富。

阅读更多

中国介入,美国有苦难言,土耳其又狠插一刀!

来源:华山穹剑   

中国介入,美国有苦难言,土耳其又狠插一刀!

在所有中国美国痛彻心扉的事件当中,这绝对是最让美国有苦难言且无可奈何的一件!这么一说,可能很多人立刻就来精神了,到底什么事这么能吊人胃口?咱们先来看一条新闻。

11月20日,外交部网站发布了一则新关于中国、沙特、伊朗三方联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联合新闻稿。

新闻稿开篇点明一件事,为跟进落实《北京协议》,中国、沙特伊朗三方联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11月19日在利雅得举行。也就是说,中国、沙特、伊朗三国又开三国协调会了。

对,你没猜错,所说的这一件让美国最有苦难言又痛彻心扉的事就是这件事,中国悄无声息地拉上沙特和伊朗,实现了两个千年仇人的大和解。

双方从过去千年的仇人,直接变成了“兄弟”国家。你说,这事干得漂不漂亮?打死美国也没想到,中国抄了这个后路!

美国为啥对这次事件是痛彻心扉有苦难言又无可奈何?原因很简单,美国在中东之所以能够控制整个大局,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把伊斯兰国家给分化开了,让什叶派和逊尼派斗得你死我活,然后他就可以渔翁得利,仅仅用一个小小的以色列,就能把中东几亿人的伊斯兰国家收拾得服服帖帖。

阅读更多

打脸铁路私有化,英国折腾一圈,回到原点!

2024-11-22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后沙

作为全球最早开通铁路的国家,英国铁路在这几十年却频频为人诟病,欧洲最高的票价、火车晚点、班次取消、空调欠缺,这都不算什么,更严重的是脱轨、撞车等安全事故。

  BBC曾在火车上采访了一名奔波于布莱顿–伦敦之间的“通勤族”,他说自己花了4000英镑买了来往于霍夫站-维多利亚站的年票(两地相距约80公里,耗时约1小时),这笔开支占他总收入的8%。

4000英镑听起来并不便宜,但他如果不买年票,费用将达到7000英镑以上。

一些老年人则在BBC镜头前回忆起过年的好时光,那时,英国火车准时,廉价……

还有很多人在抱怨英国火车“冬凉夏暖”,尤其是在酷暑,有的车厢内温度接近40度。

而根据欧盟标准,超过35度的密闭车厢,只能用来运送牲口。英国网友就在各种自嘲。

英国政府官员不是不知道铁路的问题。

  2013年10月,时任伦敦市长约翰逊到北京地铁考察后,他的形容词是“真棒”、“真干净”、“真便宜”、“人真多”……… 阅读更多

乌克兰,让全世界虚惊一场

来源:凤凰网    作者:牛弹琴    2024年11月22日 

资料图

资料图

这个大乌龙,可以说让全世界虚惊一场。

此前,乌克兰方面言之凿凿,俄罗斯一枚洲际弹道导弹,袭击了乌克兰第聂伯罗市的“企业和关键基础设施”。

请注意:洲际导弹。

如果属实,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实战中使用洲际导弹。

一般来说,洲际导弹都是国之重器,属于战略性武器,主要作为核威慑力量存在。

但俄罗斯,真投入实战了?

看现场视频,俄罗斯导弹袭击第聂伯罗市时,天空出现了火光。

俄罗斯为什么要使用战略性武器?

毕竟,如果不搭载核弹头的话,效果毕竟有限,考虑到洲际导弹的造价,这完全属于大炮打蚊子。

这就不得不考虑当下的俄乌冲突新进展。

就在几天前,西方终于向乌克兰开放绿灯,允许乌军使用西方远程导弹袭击俄罗斯;俄罗斯以此进行报复,暗示会发动核打击?

反正,全世界都大吃一惊。11月21日的西方股票市场,早盘一度处于下跌状态。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强烈抨击俄罗斯,指责普京“将乌克兰作为试验场”。… 阅读更多

普京和朝鲜将军住所被击中?乌军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来源:华山穹剑    

乌军6枚导弹袭击俄本土的事,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来自彭博社的消息,11月20日当天,乌军向俄罗斯境内发射了英国“风暴之影”巡航导弹。

这是俄乌开战以来,乌军首次使用该导弹。而且,导弹的落点非常蹊跷。

据多家媒体报道,导弹袭击的目标是俄罗斯赫赫有名的巴里亚京斯基王子庄园。

它是库尔斯克的地标建筑,内部设有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行政疗养院。鉴于其特殊性,这里也被外界认为是朝鲜援俄高级将领的临时住所。

此前,韩国和乌克兰情报部门都表示:朝鲜派往俄罗斯的是第11军团“暴风军团”,而该军团的指挥官就是鼎鼎大名的朝军副参谋长金永福,他在朝鲜国内非常有威望。

乌军6枚导弹袭击俄本土的事,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来自彭博社的消息,11月20日当天,乌军向俄罗斯境内发射了英国“风暴之影”巡航导弹。

这是俄乌开战以来,乌军首次使用该导弹。而且,导弹的落点非常蹊跷。… 阅读更多

中国打完缅北反诈,巴铁反恐战争启动!

来源:华山穹剑     

打完缅北反诈战争,巴铁反恐战争启动!

有两个信号: 一是,巴铁那边宣布,全面启动“反恐清剿作战行动”。二是,中巴“勇士-8”联合反恐演习开始。

也就是说,巴铁启动针对“俾路支解放军”的反恐作战,咱们西部战区也派人空投过去了。名义上是“演习”,但演着演着,说不定就实战了。而且,英国金融时报爆料,中方对巴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相互派兵巡逻协议。什么意思呢?就是治安反恐,巴铁派点兵来中国巡逻,中国呢,也派点兵去巴铁巡逻。

由于咱们这边,治安很好,巴铁派兵过来就是度假的,走走流程就行了。但巴铁那边,治安就比较恶劣了。中国派兵过去,就真的要打反恐战争了。但开战之前,先搞一波“预演”。毕竟,中巴双方官兵语言不通,战术不同,武器装备也有比较大的差异,得先练习一下反恐协同。这不只是战术上的协同,还包括信息共享,情报共享,谁来统一指挥等。

总的来说就是,我们将像打击缅北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