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香港科技大学?3名内地生讲述亲身经历

 执笔/叨叨姐         2019-11-08        风闻

“今天简直就是全校逃难日。”

 “黑衣人来袭,我科大已沦陷,警报轮响得和空袭一样。”

“科大本地毕业生闲庭信步,和父母愉快地拍毕业照;内地学生则惊恐地四处逃窜中。”

今天的香港科技大学,在上演一场内地生的“逃离”?

多么荒诞,都9012年了,光天化日之下,大学生会因为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纷纷逃离学校。这再次说明香港混乱的严重程度,止暴制乱刻不容缓。

叨姐联系了几名港科大学生。在检视过叨姐的证件之后,他们同意匿名接受采访,部分还原了内地生“逃离”港科大的这一天。

01

A同学,今年秋季入学

今天是工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的研究生毕业,毕业同学一千多两千人,家长也差不多这个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内地学生和家长。

我在现场给毕业生发国旗。

没一会,我就收到推送,说周同学已经去世(有关情况请见补壹刀文章:来,感受一下这些香港名校学生的智商!),我当时就觉得情况可能生变。… 阅读更多

斥资1600亿,普京终于抛出天价军火大单,美质问:为何现在才公开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11-09 08:57:41


图为图160M2的发动机舱

近日,据媒体报道,为了提升俄罗斯的军力,普京终于抛出了天价军火大单,斥资1600亿卢布生产一款大杀器,它就是俄罗斯最新型的图160M2轰炸机,据称图160M2是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轰炸机,航程可以直达美国,对美国的威胁不逊于核武器,而为了尽快生产出这一杀器,俄罗斯工厂内上千人也火力全开,加班加点生产,对此美国质问:为何现在才公开。


图为图160轰炸机

图160轰炸机是由苏联制造的,并不是俄罗斯制造的,当苏联解体以后,这款先进的战机便全部被乌克兰继承,虽然俄罗斯多次开出天价想要从乌克兰手中购买这款战机,但是都被乌克兰拒绝了,费了巨大的代价,俄罗斯终于从乌克兰的手中获得了八架图160战机。


图为图160M2轰炸机

这型战机的主要作战方式是高空超音速突袭,在高空中作战时,可以发射巡航导弹攻击敌人,在低空作战时则可以投掷航弹,图160轰炸机有两个旋转式武器挂架,可以携带大量的导弹,并且配备有世界上推力最强劲的军用航空发动机。… 阅读更多

继“死亡货车”后,英国再次查出卡车货柜藏有15名非法移民!最小只有16岁

就在人们为英国“死亡货车”39条生命伤痛之时,非法移民越境活动仍在进行中。

当地时间11月6日晚,英国警方在威尔特郡南部小镇奇彭纳姆附近的高速公路上,发现了一辆卡车货柜里藏有15名非法移民。根据警方的书面声明,这15人都是男性,年龄在16岁至30岁之间,他们因涉嫌非法进入英国而被捕,他们的国籍目前还不清楚。

警方公布的视频显示,在卡车被开走之前,现场有警察和紧急服务人员。

警方表示,这辆卡车的司机是一名50多岁的男子,据说来自爱尔兰,因涉嫌协助非法入境而被捕。

同样是在6日,据幸存者证实,一艘非法移民船只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兰萨罗特岛海岸附近触礁倾覆,有9人确认死亡,2人失踪,失踪人员的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

据当地媒体报道,5天前,这艘小船从摩洛哥的阿加迪尔出发,当时船上至少有15名非法移民。

为了谋求一份收入较高的工作,很多贫穷地区的人们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前往欧洲。不过,路透社报道说,在非洲国家塞内加尔,很多当地人表示,相比前途凶险的赴欧之行,他们宁愿留在国内,通过提高自身本领,在家乡谋发展。

阅读更多

社评:当新德里的雾霾遇上北京的蓝天

印度首都新德里连日来被浑浊的雾霾笼罩,英国媒体形容其“宛如毒气室”。根据美国驻印度使馆公布的消息,新德里空气中的微尘含量比世卫组织规定的标准高出19倍。另据联合国报告,世界上15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14个在印度。西方多家机构还引用了一个更触目惊心的数据,说每年有100多万印度人因空气污染死亡。

不少印度网友在吐槽政府治理雾霾不力时,都提到了中国治理雾霾的成效。这几天,中国的首都北京蓝天白云、秋色宜人,确实和新德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在2013年打响了史无前例的“蓝天保卫战”。当时包括北京在内的多座城市已经有数年遭受重霾污染。同样是美国使馆公布的PM2.5数据,常成为中国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引发大量的不满和抱怨。如果那时有一个人预测说,中国的空气污染在5年后就会得到有效遏制,大家都会认为他在吹牛。

空气治理的效果怎么样是无法吹牛的,老百姓有目共睹。在雾霾最严重的那几年,连中国发展的模式都受到了各种质疑,相应地,中国发展的成绩也在舆论场被打了折扣。后来印度的雾霾日渐严重,中国的雾霾则逐渐变轻,这种用雾霾来否定中国体制的流行论调才逐渐蔫了下去。

阅读更多

马克龙称北约已“脑死亡”,默克尔反驳: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对我们来说不可或缺

【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朱海逸】


“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对我们来说不可或缺”,德国总理默克尔7日明确反驳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北约脑死亡”言论。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默克尔和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都一致认为,北约依然活跃,而且是欧洲防务安全的必要组成部分。

RT报道截图

报道称,默克尔和斯托尔滕贝格当天在柏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观点。默克尔表示,马克龙的“激烈言语”没有必要,称“即使我们真的有问题,也必须团结一致”。

斯托尔滕贝格也支持默克尔的表态说,“欧洲团结无法取代跨大西洋国家的团家。”此外,他还警告称,欧盟无法在没有外部支援的情况下防卫欧洲,当英国最终离开欧盟后,约80%的北约防务费用将由非欧盟国家承担。

默克尔和斯托尔滕贝格出席新闻发布会。图源:路透社

谈及德国政府增加防务费用一事,斯托尔滕贝格还称赞了默克尔政府的贡献,并称德国是“北约心脏”。7日当天,德国宣布将于2031年前实现防务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目标。

阅读更多

马克龙:美国在背弃我们,北约正经历脑死亡

2019-11-07 21:58:19字号:A- A A+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齐倩】

“现在我们经历的是,北约的脑死亡。”

日前,法国总统埃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接受采访时警告欧洲国家,北约成员国与美国之间缺少战略协调,不能再依靠美国来保卫欧洲,否则将“不再掌握自己命运”。

他甚至直言欧洲正在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局面: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之间的分歧、变化莫测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削弱着欧洲。

《经济学人》认为,马克龙在暗示欧洲要进行战略调整,第一步将从重获“军事主权”开始。

马克龙:北约正经历脑死亡,报道截图

“美国正在背弃我们”

10月21日,马克龙在巴黎爱丽舍宫就欧洲战略问题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此采访稿于11月6日刊出。

据报道,当记者询问他是否信得过北约“第五条(Article Five)”时,他回答“我不知道,但是谁知道第五条未来意味着什么呢?”(观察者网注:北约“第五条”,即如果一个北约成员国受到攻击,所有成员国都会出手相助。此前此条款被认为巩固了北约的威慑作用。)

阅读更多

美国、北约利用“灰色地带”加紧反俄混合战争

美国、北约不遗余力在南部从非洲西海岸到中亚的整个“不稳定弧”建立混合战争行动区(灰色地带)。未来美国、日本将在北极、远东边界建立新的混合战争行动区。这样一来,将在俄罗斯周边地区建立面向长远未来的“灰色地带”——混合战争行动区。
其中混合战争资源的使用强度、行动准备程度各不相同。形象地说,敌人建立的不同灰度“灰色地带”覆盖俄罗斯整个领土:从冰天雪地的北极群岛、与北约国家相邻剑拔弩张的俄罗斯西部边陲一直延伸到外高加索、中亚。对俄罗斯的威胁还来自另一个方向——远东,日本越来越频繁地提出“北方领土”要求。

美国、北约利用“灰色地带”加紧反俄混合战争

一、“灰色地带”

近年来,美国、北约对战略环境中的“灰色地带”进行了大量研究。“灰色地带”中,世界规则、国际体系发生了变形,规范法律基础、体制、国家利益、优先性显著变化。“灰色地带”的行动采用现代混合战争技术实现强制遏制战略。可以在不爆发常规战争、不会引起国际社会激烈反应的情况下对敌对国家施加巨大影响。这正是术语“灰色地带”的来历:处于黑与白、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地带。“灰色地带”行动的目的、规模受限,存在一条明显的“红线”,即不允许事件升级到下列水平:联合国可能基于1974年12月14日关于“侵略”的决议进行干预,有关军事组织启动集体安全条约相关条款,可能引发激烈的军事对抗。

阅读更多

俄媒:调解阿富汗危机需要中国智慧

俄罗斯《独立报》11月6日文章,原题:用于解决阿富汗危机的中国智慧  通过参与调解阿富汗冲突,中国与喀布尔建立了新关系。目前,中国在阿富汗越来越活跃。中国投资者对有前途的阿富汗经济项目感兴趣。中国提出建议,寻求和平解决阿富汗多年来的危机。实际上,中国在该地区的积极活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也许,今天我们正在目睹“北京重返”,不仅是阿富汗,而且通过阿富汗重返大中亚地区。

中国领导人认为,中国正在实施的政策将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国政府的纲领性任务之一是使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的地缘政治家们认为,中国提出的引发轰动的“一带一路”倡议实质上就是恢复古代的交通运输线。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把自身定位为一个大国。

显然,中国作为一个努力成为强国的国家不能不关注自己的邻国,包括阿富汗。中阿两国有近80公里的高山边界。今天,中国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阿富汗。国际惯例表明,大国通常都支持其邻国保持稳定。“一带一路”项目也只有在相关地区局势稳定且可预测的情况下才能成功实施。

阅读更多

脸书有毒,扎克伯格有鬼!

十年前,如果你说脸书是美国的政治工具,是美国操纵舆论的平台,或许会被嘲笑,被攻击。

十年后,你再看脸书和扎克伯格,这位曾被中国人亲切称为“小扎”的互联网巨头,已经毫不掩饰地在展示他和他公司的政治能量,展示操纵舆论的能力。

500

在香港社会持续混乱这段时间内,脸书等美国网络巨兽,每天都在吞噬为中国香港警察说话,为香港真相说话,为中国发声的爱国者帐号。

同时,扎克伯格却在大言不惭地讲什么“捍卫言论自由”,并倒打一钯。

10月22日扎克伯格在接受NBC News采访时公开表示: “我们看到,俄罗斯、伊朗和中国试图干涉美国大选,使用的方法越来越复杂。我们从2016年开始对法国、德国、整个欧盟、印度、墨西哥、巴西等世界每一场大型选举免于干涉都发挥了某种作用,随着2020年临近,我已严阵以待。”

要隐藏自己的罪行,先把受害人说成施暴者,是美国几十年来不变的套路。扎克伯格这番言论恰恰证明,脸书是美国的政治宣传工具,因为,这是老配方,老味道。

阅读更多

对英国脱欧感到失望,约翰逊:沮丧得想“咬领带”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温家越】   

当地时间11月6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英国将于12月12日举行大选。英国广播公司(BBC)、《地铁报》等多家英媒11月6日报道称,约翰逊当天在演讲中直言,对脱欧感到失望,沮丧得想“咬自己的领带”。

BBC报道截图

据BBC报道,当地时间11月6日,与女王会面并正式解散议会后,约翰逊在唐宁街10号发表讲话,称由于议会“瘫痪”、“一成不变”,他“别无选择”,只能举行大选。

《地铁报》援引约翰逊的话说,议会已经“瘫痪”,在过去三年里一直“一成不变”,“我已经沮丧得想咬自己的领带”。不过他又补充说,“但我们已经快成功了,”已经达成一项协议,可以在几周内离开欧盟。

10月31日,蓝底黄星的欧盟旗帜依旧在伦敦上空飘扬,英国没有“脱欧”。此前一天,英国议会下院投票通过了英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法案,同意在12月12日提前举行大选。该议案将提交给女王进行批准。

接下来的6周,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即使对于行情看涨的保守党,此次大选也意味着一场豪赌。可能的结果包括约翰逊继续执政,但在野党议员都拒绝与其合作。约翰逊需要一个多数党议会完成脱欧,但这很难实现。即使此次大选产生的议会投票通过脱欧协议,有关英国和欧盟关系的磋商也需要数年时间,其间或将产生数次经济动荡。… 阅读更多

纽约地铁示威打了谁的脸?

来源:央视 时间:2019-11-06

11月1号晚上,在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中心区域,大约有1000余名示威者走上街头,抗议纽约警察局执法过当。随后,部分示威者开始对警察进行侮辱,对警车进行涂鸦,硬闯纽约地铁系统,甚至打砸公共财物。根据纽约本地媒体报道,当晚有示威者被警方逮捕。

这场示威的理由,源于近期在美国社交网站上出现的一段视频,视频中执法的警察在地铁站里对一名据称只有15岁的男孩大打出手,引发部分布鲁克林居民不满,他们认为纽约警察局存在执法过当的情况。

随后和平示威演变成部分人的破坏行为。包括因为要抗议警察在地铁站过度执法,于是一些示威者不买票硬闯地铁站。但这看似有联系的行为实在经不起琢磨——除了都是地铁站,两者还有什么联系?

比这场示威的小部分破坏者更耐人寻味的是媒体。除了纽约本地媒体对示威进行了报道外,包括美国收视最高的福克斯新闻、自称是“新闻界最值得信赖的名字”的CNN等在内的媒体都自动忽略了这件事,或者只在网站上短短引用了本地媒体的一点报道。全然没有讨论香港时那种五六分钟大连线、动辄好几个窗口连线的激情和干劲。

阅读更多

总统亲自参观枭龙后,转头却宣布购大批F16,终究不如美战机先进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11-06 06:37:31


图为印尼总统参观枭龙战机

近日,据媒体报道,枭龙战机失去了一个重要市场,此前印尼总统访问巴铁时亲自参观了枭龙战机,对它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但最近印尼却拍板订购了美制F16战机,最终没有选择枭龙,这让很多军迷感到疑惑,总统亲自参观枭龙后,为何转头却宣布采购大批F16呢?或许,终究并不是因为枭龙不如美制战机先进,而是另有原因。


图为F16

当然,以上并不是印尼最终选择订购F16战机的真实原因,印尼选择继续购买F16,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毕竟,一旦印度尼西亚转身订购枭龙,美国就会立刻断绝现有F16战机的零配件供货,除非印尼做好了立刻放弃现有全部F16战机和所有相关配件的准备,否则,印尼最终还是得从美国选购F16战机。


图为坠毁的印尼战机

早在80年代,印尼已经决定了将F16战机作为这个国家的空军主力战机,除了在90年代因为印尼国内的一些暴力事件,使得印尼这个国家遭遇到了美国的军事援助禁令,导致F16战机的战备状况受到严重影响,从而迫使印尼外购苏式战机保平安的十几年之外,印尼的空军主力战机一直都是F16,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阅读更多

牛弹琴:普京很生气,这一次后果相当严重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11-06 06:38:27

​普京很生气,这一次后果相当严重。

11名将军立刻被解除职务,其中包括一名中将、10名少将。
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

1,普京11月4日下达了解职这些将军的总统令。

2,这11名将军,分别在俄内务部、紧急情况部、侦查委员会等俄罗斯强力机构任职。

3,这是普京今年第三次解除内卫系统高级将领职务,今年2月5日,还有多名将军被解职。

为什么会这样?

总统令没有提及人事变动原因。

但按照俄罗斯媒体的分析,还是这些高级将领涉及腐败等严重问题,比如,其中一位担任俄内务部公共秩序保卫局第一副局长的梅尼科夫少将,被指控敲诈1亿卢布(约合1100万人民币)。

在梅尼科夫的高压下,对方被迫支付了3000万卢布的贿赂,但在自己的刑事案件被取消之后,商人立刻联系俄内务部进行举报。

腐败,一直是威胁俄罗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严峻问题。2008年,俄罗斯在透明国际清廉指数排行榜上排名第147位(共180个国家和地区)。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2008年的总统国情咨文中指出:腐败是现代社会的“一号公敌”。… 阅读更多

轮到纽约地铁了,美国网友的反应竟然是这样!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示威者虽然有些表现和香港暴徒类似,但比香港暴徒相比温和多了,而且也有具体的理由。那么,他们的示威活动,在美国社会是不是被支持或者鼓励呢?纽约警察是不是遭到谴责呢?实际情况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巧合的是,当天早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纽约警察表达了无比坚定的支持。他连续发推,表示“纽约市再度变得肮脏和不安全,因为我们的伟大警察没有得到不尊重,他们身上被倒满了水。”他呼吁,必须珍惜、尊重和喜爱这些“纽约最美好的人(指警察)。”

这次轮到纽约地铁了!一家国内媒体如此感慨。

当地时间1日晚7点左右,在纽约地铁,我们看到了在港铁多次发生的熟悉场景:一大群示威者(CNN报道几百人,《纽约邮报》报道近千人),有不少带着口罩,冲击地铁,跳下了地铁旋转门,并进行了故意破坏行为。

轮到纽约地铁了,美国网友的反应竟然是这样!

示威者挥舞着标语,上面写着“别让这些猪碰我们”、“别碰黑人孩子”、“揍那个警察”等等,高呼“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与警察对峙。一辆警车和公交车也被示威者涂污上对纽约警察的侮辱性语言。据《纽约邮报》报道,当乘客上车时,看到一群抗议者围着公共汽车,一个“戴着白色面具和连帽衫的孩子”用记号笔在上面写着反警察涂鸦。

阅读更多

警告极右翼主义崛起,德国德累斯顿市宣布进入“纳粹紧急状态”

德国今年以来已发生数起涉极右势力袭击事件。今年6月,黑森州卡塞尔行政区政府主席瓦尔特·吕布克遭枪击身亡,德国联邦总检察院随后表示,此案疑为极右翼分子所为。上月9日,德国东部城市哈雷一犹太教堂外发生恐怖袭击案件,造成2死2伤,嫌疑人持右翼极端主义观点。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侯佳欣】


历经多年的“右翼极端主义、种族主义”活动后,德累斯顿市上周宣布进入“纳粹紧急状态”。

警告极右翼主义崛起,德国德累斯顿市宣布进入“纳粹紧急状态”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1月2日报道,德累斯顿市议会本周三(10月30日)以39票赞成、29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一项决议。《独立报》详细报道了决议的具体内容。决议中提到,“反民主、反多元化、反社会和极右极端思想的活动,包括暴力行为,在(德累斯顿市)日益频繁地发生。”该项决议呼吁加强对少数族群及极右翼暴力的受害者的支持和保护,并且着力发展文化和政治教育。

警告极右翼主义崛起,德国德累斯顿市宣布进入“纳粹紧急状态”

CNN报道截图

阅读更多

见钱眼开? 美国强占叙油田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11-05 08:46:56

日前,美国宣布从叙利亚撤军,但实际上美国仍在叙东北部地区留有驻军。按照美国的说法,驻留美军的任务是“保护”叙利亚油田。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甚至还公开划出红线称,无论任何势力接近美军驻守的油田,都会遭到强烈的反击。那么,对于这件事情应该怎么评价呢?我们不妨听听美国大统领的看法。

日前,美大统领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国只喜欢石油,我们留在叙利亚的原因也是因为石油。很明显,美国在叙利亚的利益诉求已经发生了改变。叙利亚内战爆发后,美国多次以叙军使用化学武器为幌子打击叙政府军,并谋求推翻巴沙尔政权。但随着俄罗斯的军事介入,美国在叙利亚的利益诉求又从推翻巴沙尔政府变成推动叙利亚领土的分裂。在此期间,美国扶持叙库尔德武装,后者趁机做大,引发土耳其的军事打击。

尽管美国不愿土耳其消灭境内外库尔德武装,但更不愿因庇护库尔德武装而与土耳其交恶,美国直接放弃了库尔德武装,力保叙利亚油田。俄罗斯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对叙利亚的石油进行了大量非法开采,每月可从中获取超过3000万美元的经济利益。俄罗斯将美国对叙利亚油田的管控称为强盗行为。… 阅读更多

特朗普:约翰逊和法拉奇联手搞无协议脱欧,英美可做更多生意

2019-11-04 15:34:38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霍思铭)

特朗普又在“干涉英国大选”了,他再次鼓励“他的朋友”——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和脱欧党领袖奈杰尔·法拉奇联手进行“无协议脱欧”。然而在此前提下达成的贸易协定,对英国医疗体系却是“破坏性的”。

卫报11月3日报道称,特朗普接受采访时被问及更支持哪位英国政客,他认为约翰逊是个“好人”,但希望他能和法拉奇统一战线。

他称赞了约翰逊:“他是这个时代最合适的人选,一个伟大的绅士和一个好人。他坚强而又聪明,我相信他会有所作为的。”

但同时特朗普表示:“他们俩我都喜欢,都是我的朋友。希望法拉奇和约翰逊能联手,我觉得这有可能。”

视频来源:观察者网 刘易斯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提到这个想法了。上周四,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采访中特朗普就曾称如果法拉奇和约翰逊联手,将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

然而,这个提议之前却被特朗普的“朋友们”拒绝了。约翰逊称,他很感谢特朗普的建议,但自己绝不会和法拉奇联手。

阅读更多

港媒:美国会抛弃香港“示威者”,就像库尔德一样

2019-11-04 20:52:09      来源:观察者网

【编译/观察者网 赵挪亚】

颇为讽刺的是,就在美国众议院10月通过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之际,美国也出卖了叙利亚的库尔德人。

以这一“巧合”为引子,香港《南华早报》11月3日刊登评论文章,回顾美国抛弃盟友的历史,指出美国并非香港抗议者的“朋友”,它会随时抛他们,并迎来悲惨的结局。

而美国上述做法,也让人想起一句老话:在国家之间,没有朋友,只有利益。

《南华早报》评论标题:美国不是香港抗议者的朋友,它会像库尔德人一样,一有机会就抛弃他们

文章认为,历史上,面对那些不再有利用价值的盟友,美国向来有着抛弃他们的肮脏传统。

当香港一些“幼稚”的大学生看到他们之中某些人与美国副总统彭斯和国务卿蓬佩奥等人合影以后,都非常“激动”。

但他们应该好好看看历史的教训,美国曾数次因政治原因背叛盟友,牺牲学生。仅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内,这样背信弃义的例子并不难找。

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爆发了美西战争,战斗除了发生在美洲以外,也发生在亚洲的菲律宾。为了民族的解放,许多菲律宾人,加入了对抗西班牙的大军。

阅读更多

6名记者头戴示威标语闹场,港警首次取消记者会

2019-11-04 19:37:36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

香港警方原定今日下午4时召开例行记者会,然而记者会一开始,便有“黄媒”记者头戴示威标语在现场搞事。警方多次要求搞事记者离场但遭拒绝,局面僵持逾20分钟后,警方宣布记者会取消。

这是警方自8月举行例行记者会以来,首次取消记者会。

“黄媒”记者会现场搞事,图自港媒(下同)

香港文汇网11月4日报道,记者会一开始,警方高层就座后,坐在记者席第三排的6名记者便戴上有示威标语的头盔,头盔上分别贴有“查、警、暴、止、警、谎”6个单字,意图以此污蔑警察,一度引起现场骚乱。

警方表示记者会并非示威场合,亦非公众地方,并请6位有关人员离开。警方媒体联络人员到场处理事件,但6名搞事者完全无视警方的呼吁,拒绝离开现场。

主持记者会的警察公共关系科警司高振邦说:“这不是你们示威的地方,其他记者还想知道警方有什么消息要发布,你们没有权力阻止其他记者采访,也不能剥夺公众了解警方发布消息的机会和自由”。

阅读更多

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普京做到了吗?

来源:察网      2019- 10-31     十郎观察

500

二十年来,普京在国际舞台上有过受人歧视的屈辱经历,也有过令人胆寒的铁血手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二十年来,俄罗斯联邦已经渡过了几乎再次崩溃和瓦解的最艰难时期,普京还给了俄罗斯人民一个有尊严、有安全感的俄罗斯,他的强硬,他的孤独,都给俄罗斯人民、给世界媒体留下了深刻印象。

前苏联的崩溃与解体,俄罗斯经济遭遇到的休克疗法似的雪崩,七十年积累的财富一夜之间被瓜分、被洗劫、被掠夺,前苏联人民英勇牺牲取得的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荣耀,都在那红旗落地的那一刻黯然变色,以新思维摧毁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成为了俄罗斯民族的罪人,叶利钦同样是瓦解分裂前苏联的罪魁祸首,正是在西方集团举起屠刀要将俄罗斯联邦再次解体的时刻,普京走上了俄罗斯历史舞台,也走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大家不会忘记,普京上任时俄罗斯面临的最大问题或许还不是经济和金融崩溃,而是恐怖活动笼罩着整个俄罗斯,2002年10月23日发生的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最终造成129名人质死亡,2004年9月1日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制造一起人质事件,最后造成333名人质死亡,这两次人质事件使俄罗斯遭遇了从未有过的黑暗与恐怖,那绝不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所宣传的所谓民主社会,而是比黑暗的中世纪还要恐怖的时期,来自车臣共和国的黑寡妇军团的气息浮游在整个俄罗斯的空气中,渗透进所有俄罗斯人的生活里。此前俄罗斯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付出惨重代价后失败,使得俄罗斯民族的精神面临崩溃。普京上任伊始,就面临着正在进行的第二次车臣战争,有一部名叫《炼狱》的电影就是描写车臣战争的惨烈与残酷,俄罗斯军人付出了巨大牺牲,然而普京以坚定的决心和意志取得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第二次车臣战争后虽然俄罗斯境内仍然发生了多起恐怖袭击,但俄罗斯人民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俄罗斯人民的精神得以重建,俄罗斯人民重新看到了国家的光明与前途。…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