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美法案“补贴反击”,承诺和中国合作

2023-01-19   来源: 华山穹剑

据悉,上月初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华盛顿并和拜登会晤,双方协商了引发争议的《通胀削减法案》的具体内容。按照记者会上的公告,两人交谈后拜登表示他们“不会以牺牲欧洲为代价”,并口头答应法案可作“微调”,让欧盟企业更容易符合补贴条件。但现在距离马克龙回国已经超过一个半月,美方从未提及对该法案做任何修改,且国会也没有相关议程。

消息提到,欧盟多次扬言要采取反制措施,本月初该组织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还警告美国“不守规矩”,也没有得到美方的回馈。与此同时欧洲的企业还在加快流失,很多公司因为美国大额补贴款项的影响选择搬迁,或是将生产线部分转移。法媒在本月中旬的报道称,尽管美国的承诺已经“变馊了”,欧盟也没有等到一口饭吃,如果再等下去无疑要面临“饿死”的结局。这意味着欧盟必须要做出反击了,哪怕此举会影响和美国的关系。

17日,欧盟正式宣布开始对美国的法案做出“反击”。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达沃斯论坛称,他们现在不得不改变一些规则,提出一项“净零产业法案”同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竞争。该法案的基本结构就是仿照美国的方式,在各个领域尤其是绿色产业提供资金援助、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除此之外,欧盟将向企业在本土新建的产业基地投入大量资金,防止这些企业外流。后续她又主动提及中国,表示如果是在清洁技术的领域,欧盟“需要与中国开展合作和贸易和推动公平竞争”,不可能寻求和中国脱钩。… 阅读更多

突发,乌克兰内政部长机毁人亡!泽连斯基要小心了

来源:乌有之乡  作者:后沙   2023-01-19

1月13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公告称,俄军地面部队和“瓦格纳集团”战士已经控制了乌东重镇索列达尔全境。

  乌军失守索列达尔意味着乌东战场主动权已经完全掌握在俄军手中,而难以突围的两万多名乌军将面临被全歼或者投降的结局。

一些乌克兰老百姓为此痛哭,在镜头前为自己从军的亲人哭诉。

索列达尔战事不利,对乌军士气是一个沉重打击,他们原本计划在3月份开始的“春季攻势”也将难以展开。

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与总统泽连斯基的矛盾也因此进一步公开化,扎卢日内在1月9日就建议部队撤离乌东,以免陷入被围险境。

但泽连斯基坚持要求部队死守巴赫穆特一带, 以致在短短几天之内就酿成了索列达尔大祸。

  乌克兰最高拉达前议员伊利娅·基瓦前日透露,泽连斯基正在计划清算扎卢日内,以免军队向他发难。

乌军也打算对泽连斯基采取行动,索列达尔失守将是所有矛盾的引爆点。

今天,乌克兰又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突发事件,泽连斯基心腹,内政部长莫纳斯特尔斯基乘坐“H225… 阅读更多

政治密友坠机身亡后,泽连斯基称不担心自身安全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01-19

中新网1月19日电 五天之内,乌克兰发生两起令人焦心的平民伤亡事件,先是第聂伯罗住宅楼突遭导弹袭击45名平民殒命,接着就是内务部长乘坐的直升机在首都基辅近郊幼儿园附近坠毁,造成包括儿童在内十余人遇难。

忙着在达沃斯论坛视频讲话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边表示不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一边暗示俄罗斯发起军事行动才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最后不忘继续催促西方盟友加快军援。

“雾很大没有光……在幼儿园附近坠落”

乌克兰国家紧急情况局18日下午发布最新消息说,当天在基辅市东郊布罗瓦雷发生的直升机坠机事件共造成14人死亡、25人受伤。国家紧急情况局将此前的18人遇难,修改为14人死亡。

直升机上的9人全部死亡,包括内务部长杰尼斯·莫纳斯特尔斯基和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叶夫根·叶宁等几名乌克兰政府高级官员。

直升机坠毁后爆炸起火,地面建筑受损,死伤者中也包含坠机现场附近的儿童。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援引当地居民Volodymyr

阅读更多

为什么1%的亿万富豪能赚走全球2/3的增量财富?

来源:乌有之乡   作者:牲产队长   2023-01-19

在危机之中时,保住一份工都很不容易。

达沃斯经济论坛即将召开。

国际发展及救援组织乐施会却在会前警告称:全球不平等现象正在加剧,极端富有和极端贫穷在25年来首次同时增加。

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都有数百万人支付不起食品和能源费用,但德国的亿万富翁却赚取了超额的暴利。

  这种贫富差距有多大呢?队长给大家列几个乐施会发布的数据:

一,自2020年以来,全球亿万富翁平均每天增加27亿美元。和世界90%的较为贫困人口收入对比,穷人美赚1美元,亿万富翁能够赚到170万美元。

也就是说,亿万富翁用一个穷人赚1美元的时间,就可以赚够一个穷人一辈子赚的钱。在这种财富获取效率上,穷人永远也追不上亿万富翁。放在我们中国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一辈子赚的钱可能还不如王思聪泡一个嫩模赠送的礼物,随便一辆宾利就价值数百万,更别提其他的了。

二,食品和能源两大行业成为超级暴利行业。全球95家食品和能源公司的利润在2022年翻了一倍以上,产生3060亿美元可分配利润。其中,有2570亿美元被分给了股东。… 阅读更多

45人死亡!他只因说了这句话引咎辞职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01-18

乌克兰第聂伯罗市居民楼突然遭导弹袭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目前死亡人数已升至45人。

这事儿到底是谁干的,不仅俄乌各执一词,乌方甚至还闹起“内讧”。

俄方表示这场悲剧是乌克兰防空导弹行动的结果,乌方则坚称是俄方发射的巡航导弹击中了公寓。但是乌克兰总统顾问阿列斯托维奇的“失言”一不小心将责任推到了乌方,引起乌军方强烈谴责,这场风波也让俄方看了笑话,阿列斯托维奇只能辞职以平息国内怒火。

截图来源:中新视频

“最致命的平民伤亡事件”

乌克兰第聂伯罗市公寓楼14日突然遭遇导弹袭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据乌通社17日报道,袭击事件中的死亡人数已升至45人 。警方称,已有39人获救,79人受伤,仍有20人下落不明。

路透社称,这是乌克兰危机以来“最致命的平民伤亡事件”。导弹瞬间将九层楼的建筑夷为平地。

“我们都住在这样的建筑物里,我们都在想象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身上会怎样。这太可怕了。”附近的居民波琳娜说。

阅读更多

“环保少女”突然现身德国抗议

2023-01-17   来源: 华山穹剑

原标题:“环保少女”突然现身德国抗议,引发骚乱并造成70多名警察受伤


环保少女被带走时仍然露出微笑

据悉,在去年欧洲多国发生“能源危机”后,欧盟决定放宽煤炭能源的限制政策,允许各国有“指标”地开采煤矿。显然该决定让一直打着减排旗号并对外输出环保思想的欧洲无法自圆其说,一些媒体就开始否定之前提出的“环保优先”理念。就在这一时间段瑞典的“环保少女”格雷塔·通贝里也遭遇了舆论指责,因为有匿名人士披露她是受到了俄罗斯的资助,故意让欧洲国家置身于能源危机下,该说法遭到了俄外交部的驳斥,并回击称这种行为不过就是想将她“使用完了再扔掉”罢了。


德国启动新一轮的煤炭开采计划

15日,德媒报道称这位“环保少女”因为不明原因出现在德国境内,并鼓动示威者搅黄了开采计划。事情的起因是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加兹韦勒露天褐煤矿被纳入德国政府的开采计划中,这里也将用作“储备煤”来保证能源安全。政府想拆除一个名为吕策拉特的废弃村子时,突然遭到了大批环保人士的抗议,有很多人甚至直接搬了进来阻止政府继续“破坏环境”。但鉴于环保人士的规模不大,政府一直是采取拖延,局势尚在可控。… 阅读更多

发生“反土”大示威行动后,埃尔多安最后警告瑞典:必须赶快交人

2023-01-17     来源: 华山穹剑

据悉,瑞典和芬兰两国加入北约的下一次“门槛时间”已经临近,但瑞典仍然没有取得土耳其的谅解备忘录。此前埃尔多安告诉瑞典政府,如果想加入北约的话,必须将名单上的33人(现在已经扩大到48人)交给土耳其,这些人都是和库尔德势力、居伦主义者有关的“恐怖分子”;相反如果做不到这些,他们也不用指望土耳其能批准。鉴于国内面临的巨大压力,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已经在上周明确拒绝,认为和土耳其没什么好商量的。

近日,瑞典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埃尔多安运动”。很多人在社交网络上指责埃尔多安是“独裁者和恐怖政权”,并强烈抗议政府向其妥协,遣送回去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面临处决(实际上土耳其已经废除死刑)。很多激进者还走上街头向埃尔多安示威,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库尔德工人党支持者做出侮辱埃尔多安的行为。这引起了土耳其当局的强烈不满,并在上周警告瑞典“将会采取行动”回应,在瑞典想加入北约之际,他们和土耳其的关系正在越来越差。… 阅读更多

欧盟推新法案与美国“拼补贴”,还提到中国

2023-01-18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欧美围绕《通胀削减法案》的博弈还在继续。当地时间1月1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达沃斯论坛表示,美国对绿色产业的补贴计划引发了欧盟担忧,欧盟将调整国家援助规则,提出一项净零产业法案同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竞争。这项计划包括为绿色产业提供资金援助、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欧盟还将向产业基地投入资金,防止企业将产能迁往美国。

冯德莱恩在提及中国时说,欧盟需要与中国在清洁技术方面开展合作和贸易,推动公平竞争,而不是寻求与中国这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钩。

路透社及“政客”新闻网报道截图

据“政客”新闻网和路透社报道,冯德莱恩在会上直言,美国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引发了欧盟方面的担忧,“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为了保持欧洲工业的吸引力,欧盟需要与其他地区的优惠和激励措施保持竞争。这项新推出的法案的目的在于“将投资集中在整个供应链的战略项目上”,欧盟将特别关注简化新清洁技术生产基地的许可程序,“让计算更容易、程序更简单、批准更快速”。… 阅读更多

普京不打算参加明年大选

2023-01-16   来源: 华山穹剑

俄罗斯总统普京

据悉,随着俄军瓦格纳集团在上周拿下乌东城市索列达尔以来,整个战场的局势的走向仍不明朗。消息称虽然索列达尔是进攻巴赫穆特的跳板地带,但瓦格纳集团经过大战后需要修整和补充恢复,俄军目前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占领巴赫穆特。且乌克兰已经放话将在这座城市部署重兵,和俄军继续展开类似的“绞肉机”战役;在当前的现状下,俄方想再取得任何进展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瓦格纳军团

15日,多家外媒突然报道了一则消息:随着战场局势不利,俄总统普京即将以不参加下届选举的方式“主动下台”。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称,他们从消息人士那里获悉到普京本人决定不参与在2024年举行的俄罗斯总统选举,在下台后他将退休回到黑海附近的私人住宅“隐居”起来,以躲避风险。战争持续不定给他带来的风险就是普京政府可能会遭遇一场军事政变,将自己的政权推翻,但这名消息人士并未提到政变者是谁。

英媒称普京“面临巨大的危机”… 阅读更多

沙特有能力促进中美沟通,弥合分歧

来源:环球网     2023-01-17

原标题:沙特财政大臣:地缘政治紧张之际,沙特有能力促进中美沟通,弥合分歧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消息,沙特阿拉伯财政大臣穆罕默德·贾丹当地时间16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之际,沙特可以提供帮助,充当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沟通渠道。

报道说,贾丹是在接受CNBC采访被主持人问及2023年最担心什么问题时做出这一表态的。对此,贾丹呼吁各方保持冷静与合作,他认为,在俄乌冲突、美中竞争以及能源市场动荡的情况下,他的国家沙特有能力与所有主要政治大国保持公开对话。

沙特财政大臣穆罕默德·贾丹接受CNBC采访 视频截图

“我真的认为我们需要专注于协作,合作,避免更多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并呼吁冷静且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贾丹在回答上述问题时表示,“在这些问题上,无论是在联合国大会上,还是在其他论坛上,我们的立场非常明确。”… 阅读更多

因“侮辱”乌,德国防部长被迫辞职

2023-01-16   来源: 华山穹剑

据悉,最近几个月因为拒绝向乌克兰援助“豹2”坦克等先进装备,德国总理朔尔茨正在面临激烈的舆论抨击,目前危机已经殃及到他任命的国防部长。

事情的起因是德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向来不积极,在俄乌冲突一开始只向乌克兰提供数千顶头盔、一些老式的东德军备等(后来也提供一些防空武器,但数量很少);去年年末赶上西方对乌克兰援助“大升级”的热潮,德国国防部也宣布对乌提供部分“黄鼠狼”步兵战车,这种落后的装备立刻引发欧美国家不满,认为德国政府正在有意地“拒绝帮助乌克兰获胜”。

这其中涉及的重要人物就是德国国防部长兰布雷希特。作为军方的代表人物,兰布雷希特和朔尔茨保持相同观点,拒绝对乌克兰提供武器,还曾多次宣称“德国装备库存没有盈余”。

在“豹2”事件发生后,法国、波兰甚至组成了一个“小联盟”要求德国立刻向乌克兰提供先进军备,对此兰布雷希特同样是态度强硬,没有任何松口的余地。有很多人认为,兰布雷希特就是朔尔茨的“影子下属”,所以她对乌克兰的态度也是德国总理对乌克兰的态度。… 阅读更多

俄罗斯“断气”已无法对德国构成威胁

来源:网易首页    2023-01-17

原标题:俄罗斯“断气”已无法对德国构成威胁,普京“天然气战争”已失败

继威廉港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码头建成后,德国第二个液化天然气码头在吕布明落成。

德国总理出席仪式

冬天已经过半,德国的天然气库存仍有九成满。德国负责部门称,甚至下一个冬季,德国也无需再为燃气不足而发愁。

去年12月,德国首个液化天然气码头在威廉港建成,开始接收船运的液化天然气。1月14日,第二个LNG码头在梅前州的卢布明落成。今年年底前,德国还将在北部沿海建造三个LNG码头。

另外,德国还可以额外最多租用5个浮动液化气接收平台,年处理能力约200亿立方米。

那么,除了大建液化气接收站,德国是怎么摆脱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呢?

降低消耗

德国天然气消耗量下降的两大主要原因:一是今年是暖冬,二是德国政府号召大家一起节能。

与2021年相比,2022年德国的天然气消耗减少了14%。“这是所有节省用气的人共同做出的巨大成就”,德国负责能源和通讯市场监管的联邦网络局负责人穆勒说。… 阅读更多

2023,中美交锋,图穷匕见!

2023-01-13  来源: 华山穹剑

坏土豆 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一个坏土豆

陪我的国一起逆袭

不仅是旅游事件,日韩在全方位穷追不舍,步步紧逼。

时间以天为计算单位。

韩国总统尹锡悦在11号表示,韩国可能会用核武器武装自己,或者要求美国重新在朝鲜半岛部署核武器。

而就在同一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问英国,签署了两国防务协议,根据这项协定,英日两国将允许对方的武装力量在本国领土领海进行部署集结。

也就是说,在未来的某一天,韩国可能会部署核武器,而英国即将在日本本土驻军。

两国为什么这么做,岸田文雄已经说过了,要防止某国单方面武力改变现状。

而他们的主子美国,更是一刻也不停息。

蛙媒1月9日报道,民进党当局宣布役期延长至1年,美国宣布军售蛙岛地区1.8亿美元的M136 「 火山 」 布雷系统,而美已同意蛙岛增购便携式 「 毒刺 」 导弹及 「 海马斯 」 多管火箭炮。

台媒认为,一旦台海情势出现重大变化,美方已将战场 「 设定在蛙岛本岛 」 。

其实,今天的日本,比美国更有主动性,反华无需自己的主子吩咐,岸田文雄访问英国、法国、意大利,意图已经非常明确,希望自己成为亚太地区反华的… 阅读更多

跑不了!30万乌军被俄军装进口袋阵!

2023-01-15      来源: 环球参考

俄乌战场俄军总司令苏罗维金大将已经被降职。由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大将担任俄乌战场俄军总司令。

这是这两天中国V炒作的一个话题。

最高兴的是乌克兰,他们说,俄军对乌克兰的大轰炸失败了。可是话音刚落基辅的发电厂又挨了俄军3枚伊斯坎贝尔导弹,又停电了!

其实,苏罗维金是升职了。

格拉西莫夫大将是俄军总参谋长,苏洛维金只是空军司令员,前面的战场总司令也只是统帅战场上的20万俄联军和调动空军。但现在格拉西莫夫担任战场总司令,调动的就不是20万俄乌联军,而是150万俄军。俄军战场总司令升格了,就好比公司由总经理亲自担任,苏洛维金由部门经理升任副总兼任部门经理,还掌握实权又官升一级。

并且苏罗维金大将为第一副司令,俄军陆军总司令萨柳科夫为第二副司令,俄军副总参谋长阿列克谢.金为第三副司令。

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大将担任俄乌战场俄军总司令表明俄军要扩大战争规模,并且战争形式也变了,不再只是大轰炸,而是陆海空三军一齐出动,最少50万俄军会冲进乌克兰!… 阅读更多

巴基斯坦军援乌克兰,俄罗斯盯上了

2023-01-14   来源: 环球参考

原标题:临阵倒戈?巴基斯坦军援乌克兰,俄罗斯盯上了,想要中国出面?

据英国《经济时报》近日报道,巴基斯坦准备在本月向乌克兰运送从卡拉奇港向波兰格但斯克港运送159箱弹药。执行运输任务的是维苏威号货轮,其中包括155毫米炮弹、M4A2推进药、M82雷管和PDM引信。这些弹药都会送到乌克兰战场上,用来打击俄军。

北京时间1月9日,新上任的外交部长秦刚分别与韩国、俄罗斯与巴基斯坦外长通话,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并发展中韩、中俄与中巴关系。之所以优先同这三国外长进行工作沟通,不光是因为韩俄巴三国是中国近邻,同时也是因为其在地缘政治和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中国的外交关系总共分为15个等级,位列第一的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迄今为止只有巴铁一家;位居次席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只有俄罗斯一家。毫不夸张的说,俄巴两国是中国在国际交往中两大最坚定的伙伴。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对于俄罗斯也长期奉行务实战略,轻易不卷入西方主导的旋涡之中。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发起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并在联合国上推动涉俄决议,巴基斯坦同中国一起投弃权票。… 阅读更多

新一轮俄乌大战,决定中美俄欧未来?

2023-01-14   来源: 华山穹剑

各种 迹象显示,俄罗斯预备在乌克兰战场上,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或是更积极性的战斗。

目的,我们之前提过,美俄双方都在为今年某一个时间点的谈判做准备,在谈判之前,哪一方拿到的地盘越多,就越有谈话的分量,可以在谈判的时候取得更多的利益。

大家可以这么看,俄罗斯与乌克兰即将到来的战争,可能会很残酷,但换一个角度来看,对俄罗斯、美国、欧洲、与乌克兰来说,都是一个可能的奖赏,也就是利益。

对乌克兰来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扬言,不仅仅是要收复乌东四地,还要收复克里米亚。可能有人会说,泽连斯基好大的口气,在做梦吧?

不过,这的确是泽连斯基的梦,如果不趁着最后这一段时期,好好打一场,能够收复多少失地就收复多少,以后更没有机会了。因为只有在这时候,美国还是会“倾力相助”,因为美国也要争取更大的战后分配“利益”。

至于欧洲,欧洲很想从俄乌战争脱身,但苦于美国的压力,欧洲不得已,不敢脱身。只要俄乌战争于一年内结束,多多少少可以减轻这一场战争所带来的苦难。例如,通货膨胀、高涨的电力价格、能源失衡、产业链出走、失业率增高等。… 阅读更多

科索沃领导人试图把自己描绘成“新泽连斯基”

来源:环球网   作者:张晓雅    2023-01-15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14日在贝尔格莱德与到访的美国国务院参赞、国务卿布林肯高级政策顾问德里克·乔莱特举行会晤。武契奇在会后表示,科索沃领导人库尔蒂试图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把自己描绘成“新泽连斯基”。

科索沃领导人库尔蒂 资料图

报道提到,武契奇当天谈及科索沃地区局势时承认,“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困难的局面,很多大国都承认科索沃独立,(但)不要指望任何美好的东西和糖衣。这不是(发生在)昨天的事,没什么好惊讶的。”

RT继续说,武契奇重申了贝尔格莱德的立场,即认为科索沃是塞尔维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武契奇还表示,库尔蒂一直不懈地试图把自己描绘成塞尔维亚进行所谓侵略的受害者。

“边界不是由库尔蒂决定的,而是由国际法决定的。另一个绝望的信息是,他试图把自己描绘成‘受害者’,描绘成‘新泽连斯基’,而把我描绘成‘小普京’”。武契奇称。

阅读更多

朝鲜突破卡脖子尖端技术为何做得比中国好

来源:乌有之乡    作者:刘云    2023-01-13

小国朝鲜在这方面比大国中国做得更好,中国应放下身段认真学习朝鲜好的经验与做法。

如今的朝鲜,不仅在抗疫上是世界上最成功国家,而且在突破卡脖子尖端技术上也是世界上最成功国家。坦率的讲,小国朝鲜在这方面比大国中国做得更好,中国应放下身段认真学习朝鲜好的经验与做法。

朝鲜全力突破“最尖端技术”

中国媒体所称的卡脖子技术,朝鲜官方与官媒称之为“最尖端技术”, 走在朝鲜街头,时常能看到“突破最尖端技术”“要以科学技术的威力打开经济强国建设的康庄大道”等宣传画和宣传标语。

早在2016年5月,朝鲜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大力实现科技发展的战略路线,即科学技术强国建设路线。为此,朝鲜提出在科学技术部门大力开展“最尖端技术突破战”, “最尖端技术”要在经济建设中起到火车头作用。

2018年4月,在朝鲜劳动党七届三中全会上,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提出了“集中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战略路线,强调“努力实现最尖端技术的飞跃,依靠教育保证未来”,并就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明确了任务和途径。… 阅读更多

俄军取得几个月来最重大胜利

来源:腾讯网    作者:牛弹琴   2023-01-14

资料图

对俄罗斯军队来说,这是一个久违的胜利。按照俄国防部13日公布的信息,经过数月的鏖战,俄军已经拿下乌克兰东部顿巴斯重镇索列达尔。

之前几个月,乌军发动猛烈反击,俄军丧失了哈尔科夫东部大片土地,被迫撤离赫尔松州首府赫尔松市,现在,俄军终于摆脱一连串的被动,以进攻姿态扭转了战场局势。

以至于CNN都评价,“这是莫斯科几个月来第一次取得重大胜利”。俄罗斯媒体则夸耀,这是乌军继马里乌波尔战役后遭受的最大失败。

战斗很惨烈,看视频,大批房屋被炸成一片废墟,甚至有报道说,“整个城镇到处是尸体”。

按照俄军方的说法,仅在过去3天的战斗中,俄军就消灭700多名乌克兰军人,摧毁300余件乌军军事装备。俄军空降部队突袭乌军阵地,从南北方向封锁了这个重镇,俄飞机和大炮则对乌军进行“集中打击”。

但在攻占索列达尔的战斗中,俄罗斯“瓦格纳”私人军事集团,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阅读更多

韩国又闹“萨德”!中国安全决不能由别人来决定

来源:乌有之乡     作者:后沙    2023-01-14

自2017年韩国文在寅政府做出了 “三不一限”宣誓后,“萨德入韩”风波将近平息了五年时间。

所谓 “三不一限”是指:

韩国不加入美国反导体系;

韩美日安全合作不会发展成为三方军事同盟;

韩国政府不考虑追加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对现有“萨德”系统的使用进行限制,避免其损害中国战略安全利益。

  中韩慢慢走出了关系紧张局面,但一直也达不到“萨德入韩”风波发生前的水平,媒体上也有了“禁韩令”的说法。

虽然中方当时并没有正式宣布对韩国实施制裁,但韩国人尝到的苦头与遭到制裁没什么两样。

2017年“萨德入韩”风波从头到尾是美国在折腾,但代价是由韩国承担。

按理说,吃过这个大亏之后,韩国人对“萨德”问题该怎么处理,心里应当是很清楚的,所以,萨德入韩实际上是被冻结了。

然而,尹锡悦政府从成立初期就表明要将“萨德”基地“正常化”。现在韩国又将“萨德”部署问题提上了日程。…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