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大乱,有人要搞“中亚之春”?

来源;风闻     2022-01-07

一直不怎么显山露水的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在新年一开始就突然陷入动荡,由于闹得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焦点。

哈萨克斯坦这次暴乱,仔细梳理的话,可以发现它的几个特点:

一、事态升级非常迅速。

1月1日-2日,“和平示威”,主要是在曼吉斯套州首府阿克套,理由是该地区的液化天然气从1月1日提价,由60坚戈(约0.88元人民币)提到120坚戈。

1月3日,阿拉木图州、阿拉木图市和首都努尔苏丹市都出现了类似情形。

1月4到今天,哈萨克斯坦各地都出现了街头暴乱,暴徒们日夜进行打砸抢烧、洗劫民宅等犯罪行为,并且打死打伤警察。

曼吉斯套州14日宣布液化天然气不仅不提价,而且降至50坚戈,但无济于事。

1月5日,总统托卡耶夫批准内阁总辞职,然而暴乱愈演愈烈。虽然在军警强力压制下,各地秩序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但阿拉木图市中心今晚还有枪声不断响起,由于是大雾天气,再加全国大面积断网,各国在哈媒体也无法及时发送现场消息。… 阅读更多

我们这个重要邻国,突然遇到大麻烦了!

作者:牛弹琴    2022-01-06

事情有点急转直下。

我们这个重要邻国,突然遇到了大麻烦了。

总统官邸起火并传出枪声,

最大城市阿拉木图多个政府建筑被烧,

300多家企业被打砸抢,

执法人员也遭到攻击并造成伤亡,

总理突然宣布辞职……

最新的消息,1月5日,总统托卡耶夫签署总统令,批准政府辞职,并宣布曼吉斯套州、阿拉木图市和首都努尔苏丹进入紧急状态,禁止各种集会,在夜间11点到凌晨7点实施宵禁。

同时,他发表电视讲话,强调他本人将留在首都,与人民一起渡过当前最黑暗的时刻。他呼吁民众保持理智,不要受境内外势力的蛊惑,不要听信意图破坏社会稳定和团结的挑衅和煽动言论。

这个邻国,就是哈萨克斯坦。

就在上个月16日,哈萨克斯坦还刚刚庆祝了独立30周年。

但祥和的气氛,进入2022年后戛然而止,随之而来的是独立30年来最大的危机。

导火索,被认为是天然气涨价。

此前,按照政府提价方案,哈萨克斯坦曼吉斯套州地区的液化天然气,从1月1日起,由每升60坚戈(约合人民币0.88元)提高到120坚戈。… 阅读更多

哈萨克斯坦骚乱数百死伤 全境进入紧急状态 集安组织派兵

撰写:2022-01-06

哈萨克斯坦骚乱最新消息:示威抗议浪潮已致数百人伤亡,哈萨克斯坦总统宣布全境进入紧急状态,集安组织决定紧急派出维和部队。

据哈萨克斯坦卫星通讯社报道,哈萨克斯坦多地爆发反政府示威,哈萨克斯坦全国已进入紧急状态。

中国官媒央视报道称,当地时间2022年1月5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Kassym-Jomart Tokayev)签署总统令,哈萨克斯坦全境进入紧急状态。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1月5日在发表全国讲话时表示,示威活动背后是阴谋家的幕后策划,并且是出于经济动机。

哈萨克斯坦爆发大规模示威,又一场“颜色革命”?(点击图集浏览):

哈萨克斯坦安全部队全副武装走上街头。(AP)
街道上的车辆被愤怒的民众点燃。(AP)
抗议民众点燃停在路边的警车。(AP)
警方采取必要手段对抗民众。(AP)
哈萨克斯坦首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AP)
大批民众走上街头,与安全部队进行对峙。(AP)
哈萨克斯坦的安全部队手持盾牌走上街头。(AP)
+4

托卡耶夫说:“(有组织的打砸抢行为)证明示威活动背后是阴谋家的幕后策划,并且是出于经济动机”。

托卡耶夫表示,他已经请求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提供援助,应对哈萨克斯坦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

他指出,“恐怖主义匪帮正在占领大型的设施,包括在阿拉木图劫走5架飞机,其中包括外国的飞机”。

阅读更多

五大核国硬核:弱国无外交!

来源:华山穷剑    2022-01-06

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晚上,一份“5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联合声明”的文件,让很多微信群半夜热闹了起来。

 

原因是,有网友发现这是一份罕见的五个国家都以“全称形式”出现的声明。并且,有英文不错网友,看到美国白宫发了一条同样的声明。

仔细对比了一番,发现英文版和央视新闻发的中文版竟然是逐字翻译,内容完全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多少年来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其严肃性和正式性不言而喻。

我看到很多微信群在讨论,这是不是大佬们释放出“不打核战,但常规战争随意”的信号?

“是要开始打仗了吗?我要不要屯粮?”

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不止是中国老百姓,外国一些网民甚至都不相信某些“惯犯”核大国会遵守这份声明了。

那么,这份声明到底意味着什么?“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说法又靠谱吗?

首先,大国之间将爆发全面战争,所谓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说法,明显站不住脚。

因为这份声明虽然发得突兀,但实际上,… 阅读更多

我们难以想象的事情,就在美国发生了!

作者:牛弹琴    2022-01-05

(一)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不是我不相信,是美国让人不得不信。

反正,我们难以想象的事情,就在美国发生了。

新年伊始,1月3日,短短24个小时内,美国新增确诊超过100万。

100万是什么概念?

中国1月4日的数据,疫情暴发两年来,我们大陆累计确诊病例102841。

美国一天,相当于我们两年来的总和,而且还要乘以10。

美国就是美国,就在1月3日,美国一连串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冷冰冰的数据。

新增确诊,104.5968万

平均新增,49.4660万

医院救治,10.4737万

在ICU抢救,1.9542万

新增死亡,1909

唉,美国在医院救治的超过10万,在ICU抢救的接近两万,新增死亡接近2000。

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感觉,我们无法想象,这个数据如果发生在中国,中国会是怎样的惨状?

美国,轻松突破了我们想象的极限。

美国创造了一连串的世界第一:

确诊总数世界第一、

阅读更多

美国会骚乱一年后 超80%民众认为美国民主陷入危机

2022-01-05      作者 | 张霓

在美国国会骚乱发生一年后,美国近期实施的一项民调显示,绝大多数的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民主陷入危机之中。而对于国会骚乱事件,不同党派间则有几乎截然相反的评价。

据《今日美国》4日报道,该媒体和萨福克大学联合进行的一项新民意调查发现,超过80%的共和党人、民主党人和无党派人士认为美国民主已陷入危机之中。而对于将近一年前的国会骚乱事件,美国民众存在不同看法:85%的民主党人称闯入国会大厦的示威者为“罪犯”,而三分之二的共和党人则认为“这些人做得过分,但是事出有因”。据悉,这项民意调查于2021年12月27日至30日展开,对象为美国的1000名注册选民。

2021年1月6日,大批支持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示威者强行闯入美国国会大厦,与警方发生冲突,造成5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此次骚乱意在以暴力手段阻止美国总统权力的有序过渡,被视为美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本土暴力极端事件之一。… 阅读更多

阿富汗民众饥寒交迫,美欧是不是该把冻结的资金还回来?

2022-01-05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余明辉】

距离塔利班拿下喀布尔、再次执掌阿富汗已有4个多月。凛冬将至,阿富汗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人道灾难,给塔利班执政带来了更大的考验。

目前,阿富汗正在遭受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与粮食短缺,阿富汗南部城市坎大哈在去年12月25日举行祈雨仪式,数千名民众聚集在一起祈求降雨,现场有士兵持枪维持秩序。

阿富汗面临严重干旱,民众在祈雨。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世界粮食计划署驻阿代表麦格罗蒂说:“阿富汗正面临雪崩般的饥饿和贫困,这是我在粮食署工作的二十多年里,从未见过的情况。”调查发现,目前98%的阿富汗人没有摄入足够的食物,而随着冬天的来临,80%的阿富汗家庭减少了饮食,70%的家庭靠借食物糊口。

法新社报道称2300万阿富汗人,即超过一半的人口(阿富汗目前3800万人口),将在冬季面临“严重”的食品短缺,迫使数百万人在移民和饥饿之间做出选择。

美国不仅以20年战争一手造成阿富汗如今困境,还在撤军后继续挥动制裁大棒,把阿富汗民众推向缺粮、缺钱、缺药的人道主义危机。… 阅读更多

五个核大国罕见声明,释放了三个重磅信号!

2022-01-04        牛弹琴

很突然,也很罕见。新年伊始,中法俄英美五个核大国,发表了一份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

为什么这个时间发布?到底有什么考虑?会带来什么后果?

很多朋友都有疑问,但在我看来,这显然不是一个心血来潮的举动,毕竟,五常一致发联合声明的事情,还是非常少见的,至少释放了三个重磅信号。

信号一,五大国之间不会有全面战争。

为什么?

太危险了,因为大家手里都有核武器。

联合声明,第二段就说:

 

我们申明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鉴于核武器使用将造成影响深远的后果,我们也申明,只要核武器继续存在,就应该服务于防御目的、慑止侵略和防止战争。我们坚信必须防止核武器进一步扩散。

 

核战争带来的,是毁灭性结果。在冷战时期,美苏不断扩充核武器库,都拥有毁灭对方乃至整个地球的能力。

看到海外社交媒体上,有人又引述据说是赫鲁晓夫的一段谈话:

 

我记得肯尼迪总统曾经说过:美国核导弹能够毁灭苏联两次,而苏联只有毁灭美国一次的核武器。当记者来问我有何评论时,我开玩笑地说:是的,我知道肯尼迪的说法,他说得很对,但我也不是在抱怨,我们很高兴能够完成与美国的第一轮比赛,一次就足够了,两次毁灭一个国家,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我们又不是一个嗜血的民族……

阅读更多

2022,东风要压倒西风?!

华山穹剑      2022-01-03

2022年的第一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启动。

中日澳新与新泰越文柬老十国立即生效,韩国将在次月加入,印尼大马菲律宾与缅甸也正在加快国内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占全球GDP三分之一,包含了美国众多重要盟友的巨无霸经济圈正式诞生。

被竹岛(独岛)、钓鱼岛(尖阁诸岛)、朝核(萨德)问题搞得龃龉不断的中日韩三国,终于借助东盟完成了首个三国自贸协定。

这也意味着,世界经济的三大发动机将借此深度绑定,从而推进政治与经济的全面协同发展。

尤其随着RCEP的“原产地累积规则”的落实,享受关税减免的前提是产业链需集中在东亚区域内。

更意味着,随着东亚经济内循环的启动,美国、欧盟乃至临时退出的印度,三个区域外的大型经济体,将逐步丧失东亚地区的分工机会与市场份额。

随着经济份额的逐步下降,欧美对东亚的影响力也将逐步减弱,东亚将由东亚人自己做主。

接下来,伴随东亚产业链的融合、技术标准的统一,勤劳生产的东亚企业也将联合起来,要求全球资本市场的利润也要更偏重于按劳动力分配。… 阅读更多

“全球被奥密克戎淹没”

来源:环球时报作者:陶短房 青木 张静 陈康 柳玉鹏    2022-01-04

【环球时报驻加拿大、德国、韩国特约记者 陶短房  青木  张静 陈康  柳玉鹏】

2022年将会是又一个2020年吗?(英文2022的发音与2020 too一样——编者注)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美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再度暴发。在过去的一周,美国最高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近70万例,再次震动世界;欧洲在新年第一天报告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亿例,占全球所有感染病例的1/3以上;法国连续4天单日新增确诊超过20万例,已成为全球第六个累计确诊超过1000万例的国家。在世界最新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或死亡病例排名中,位于前列的大多是美欧国家,这也被称为世界上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排名。面对持续恶化的疫情,不少西方国家却意外地放松隔离规定,英国卫生大臣宣称“限制自由绝对必须是最后的手段”,澳大利亚总理也声称“再也不会封城”。韩国KBS电视台谨慎地预测称:“2022年将是有希望但不透明的一年。”… 阅读更多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

作者:郝贵生    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2-01-02

1.webp (14).jpg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

——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最根本最宝贵的经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极其辉煌无比的巨大成就。那么在革命建设实践上取得的最宝贵、最根本的经验究竟是什么?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总结出几条、十几条,甚至几十条。但笔者认为,总有一条最宝贵最根本的经验。这条根本经验统帅其它具体经验。只有讲清楚这条根本经验,才能理解和解读其它经验和一切具体经验。这条根本经验就是毛主席所说的,“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
毛主席1971年外地巡视期间同沿途各地负责人谈话中谈到我们党成功经验时说:“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党的路线正确就有一切,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路线不正确,有了也可以丢掉。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242页)为什么这么说呢?笔者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 阅读更多

历史走到这一步了,中国开始“平视”世界

2022-01-02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田飞龙】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政治大年”,有建党百年及其“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完成,有十九届六中全会历史决议作为“第三个历史决议”的新时代奠基意义,有中美在贸易战之外展开的全球民主大辩论,中国在美国普适价值的最敏感和最要害部位实施了意外的“战略突击”。

民主峰会恰似美国霸权的“夕阳红”,红则红矣,近乎夕阳,也有几许悲怆。中国民主白皮书及作为附篇的香港民主白皮书,则不仅标志着中国民主的自成体系,也标志着香港民主在“一国两制”范畴寻找到了锚定国家体系的真正身份与方向感。

“爱国者治港”不是别的,等效于迟来的“去殖民化”,是爱国与民主在香港自治空间的有机结合,民主不再能够被用于反国家和反法治。2019修例风波,香港反对派和外部势力暴露了一切,为中央的拨乱反正提供了最完整和最精准的病灶。有了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法的香港,更加繁荣稳定。… 阅读更多

2022,打响文化自卫反击战!

2021-12-31       来源: 周小平

前言:最近总有读者让我评价三只老鼠、苯次汽车还有唐氏少年动画片的“僵尸眼”模特事件,但我真的不想再说这些事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翻我之前写的《 》以及《》两篇旧文;虽然讲到的事例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在未来我们要面临的文化战争局势会更加凶险和激烈。

明天就是2022新年的第一天,所以我不想谈那些不开心的事,到是想说一些充满希冀和斗志的话与陪伴我七年的读者共勉。西方对中国的文化入侵绝不仅限于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或颠覆煽动,更多体现在通过文化和舆论手段在对中国文明本身进行构陷、丑化、诋毁、阉割的方式来实现一个文明对另外一个文明的驯化。

无论是“狗肉”、还是“僵尸眼”、还是“汪方日记”、又或者是“女拳”、“极端环保”、“极端动保”还是“娘炮”,都只不过是文明驯化计划的一部分而已,这是一场必然到来的文化全面战争。虽然眼下看来优势暂时都在西方那边,但趋势却是站在我们这边。… 阅读更多

人民日报社评选2021国际十大新闻

来源:人民日报      2021-12-31

图①: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申 宏摄

图②:12月7日,由中企承建的莫斯科地铁大环线西南段项目正式通车。图为该线路米丘林大街站内景。

本报记者 于宏建摄

图③:10月2日,中国第二十五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第二梯队官兵抵达当地营区。

新华社发

图④:10月5日,在马来西亚一家制药企业,工人在包装本地灌装生产的中国疫苗。

新华社记者 朱 炜摄

图⑤:12月2日,老挝工作人员在中老铁路万象站“澜沧号”动车组前留影。

新华社发

图⑥:6月25日,在肯尼亚埃格顿大学,中国专家和当地学生分享种植技术。

新华社记者 张 宇摄

图⑦: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图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水槎乡的风电项目。

影像中国

图⑧:7月23日,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

影像中国

图⑨:8月30日,美国宣布完成从阿富汗撤军。图为撤军时喀布尔国际机场的混乱景象。… 阅读更多

美国科罗拉多州山火后,“一切都成了灰烬”

2022-01-01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在2022年的第一束曙光到来之际,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县的许多居民,也因为一场火光,而失去了一切。

岁末年初,一场“创纪录”的山火突然袭击了博尔德县。大火燃烧两天后,不少当地居民趁警报解除,匆忙赶回了自己的社区住所,但等待着他们的只有无尽的废墟和灰烬,“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何方。”

火灾过后,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县房屋被摧毁,只留下了残骸和废墟(图自美媒)

去年12月30日燃起的这场大火迄今已烧毁超过6000英亩(约合2500公顷)土地,可能吞噬了上千所住宅,但确切成因依然是个谜。随着雨雪天气来临,火势得到遏制,而部分地区大火仍在燃烧。尽管目前尚未有人员死亡和失踪报告,但博尔德县警长乔·佩尔(Joe Pelle)警告称,这场灾难可能会成为科罗拉多州史上造成财产损失最严重的火灾。

《华盛顿邮报》报道:山火席卷科罗拉多城镇,“一片废墟”

综合《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2022年1月1日报道,当地时间2021年12月30日,这场山火迫使路易斯维尔及苏必利尔市两地约3.4万名居民紧急撤离。博尔德县警长佩尔30日晚曾表示,这场山火为多点爆发,其中有一些可能是由电线被风刮断引起,导致该县上万居民断电。… 阅读更多

新年第一天,法国847辆车被烧,数百人被捕

来源:环球网作者:索炎琦2022-01-02

【环球网报道】综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今日俄罗斯”(RT)等媒体消息,法国内政部长达尔马宁1月1日表示,新年第一天凌晨,该国总计有847辆车被烧毁,数百人被捕。报道介绍,尽管造成了这样的破坏,但作为法国每年新旧之交之际一项恶劣而令人悲叹的“传统”,达尔马宁对比往年认为,这次“暴力事件有所减少”。

RT报道截图

报道称,达尔马宁在推特上对该国警方和相关安全部门人员表达感谢,称他们帮助“减少了暴力事件(的发生)”。不过,报道称,尽管安全部门作出了努力,但还是有数百辆汽车被纵火烧毁,对此他表示,这一数字低于2019年,当时有1300多辆汽车被烧毁。

2022年1月1日,法国斯特拉斯堡被烧毁的汽车

混乱似乎持续到了新年第一天晚上。RT称,当地时间1月1日晚间,法国政府在该国各城市街道上部署了总计约9.5万名的警察和宪兵,以维持秩序,并确保政府防疫措施的执行。报道提到,大约3.2万名消防员和相关安全部门人员也参与到了该国夜间事故的处理之中。… 阅读更多

习近平发表2022年新年贺词

2021-12-31         来源:央视新闻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全文如下:

大家好,2022年即将到来。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新年祝福!

回首这一年,意义非凡。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从年头到年尾,农田、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军营、科研院所……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

七月一日,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感慨系之,历史征程风云激荡,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成就了百年大党的恢宏气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阅读更多

RCEP正式生效!全球经贸规模最大自贸区起航

2022-01-0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开始实施协定。

RCEP的生效实施,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充分体现了各方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心和决心,将为区域乃至全球贸易投资增长、经济复苏和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今天起 中国全面履行RCEP所有承诺和义务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RCEP正式生效,从今天(2022年1月1日)开始,RCEP协定所有承诺和义务,中国都将全面履行,包括对大量产品立即实施零关税。

据介绍,在市场开放方面,我国与东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立即零关税比例均超过65%。

我国与日本是新建立自贸关系,相互立即零关税比例也分别达到25%和57%。… 阅读更多

中国人造太阳运行时间突破千秒

2021-12-31         来源:@新华社等

 

据新华社报道,2021年12月30日晚,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EAST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用来探索核聚变能源应用。

2021年5月28日,EAST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科研人员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

“人造太阳”EAST:向人类能源终极梦想迈进

据科技日报报道,地球万物生长所依赖的光和热,源于太阳核聚变反应后释放的能量。而支撑这种聚变反应的燃料氘,在地球上的储量极其丰富,足够人类利用上百亿年。

如果利用氘制造一个“人造太阳”来发电,人类就能够彻底实现能源自由。曾经童谣里唱的“种太阳”,正有望被人类一点点变成现实。…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