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拒收后 被土耳其驱逐的美籍IS分子卡在两国中间

2019-11-12 10:45:44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王世纯】

“被迫”关押欧美国籍极端分子多年的土耳其终于不能忍了,11月11日,土耳其当局宣布驱逐一位美籍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成员,随后荒唐的一幕发生了……

在土耳其当局11日将这位美籍IS分子驱逐出边境大门以后,希腊方面拒绝打开边境大门接收这个“烫手山芋”,这位美籍IS分子就滞留在两国边检站之间,谁也不要他。

滞留在两国边检站之间的美籍IS分子 图源:社交媒体截图

据法新社11月12日报道,土耳其周一宣布,已开始遣返被捕的外籍“伊斯兰国”(IS)极端组织成员。土耳其内政部发言人11日表示,土耳其已将1名美国籍IS极端分子驱逐出境,本周稍晚还将驱逐7名德国籍IS极端分子。此外,驱逐2名爱尔兰公民、11名法国公民和3名丹麦公民的准备工作也在进行中。这些外籍公民此前均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参加过极端组织。

随后土耳其11日将这位美籍极端分子从土耳其-希腊边境口岸驱逐出境。然而,希腊方面在周一表态拒绝接受土耳其释放的欧美极端分子。就在土耳其驱逐美籍IS分子的当天,希腊方面拒绝打开边境大门接收这个“烫手山芋”,

阅读更多

索罗斯——颜色革命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的老朋友?

2017年,马其顿、罗马尼亚、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东南欧国家政府、媒体频频发声,指责索罗斯基金会是“伪非政府组织”的主要代表,其煽动民众对现政权的敌对情绪,推波助澜激化社会矛盾,面目虚伪且狰狞。这些国家的政府与媒体指出,以索罗斯基金会为首的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是造成国家政局不稳、社会动荡和暴力冲突的重要原因。而由于基金会的大量私募基金被用来收买当地情报人员和信息分析,美国媒体更是称它为私有化的中情局。

【本文为作者关舆向察网的独家投稿】

索罗斯——颜色革命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的老朋友?

索罗斯,一个妇孺皆知的名字,在2019年9月再次走进中国人的视线,起因是他前不久的一篇文章。9月9日,索罗斯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上发表文章称:

【“作为开放社会基金的创始人,我对打败当下中国的兴趣,超过了对美国国家利益的关心。”】

索罗斯一言既出,引发中国人众怒是必然的了。经此一事,他长期以来祸乱各国的往事也被借机扒了个一干二净,一个不断在世界各地策动颜色革命的“战争贩子”形象已经呼之欲出。

阅读更多

马克龙为何给北约开了张“脑死亡诊断书”?

来源:中国网2019/11/11 10:55:01作者:陈旸

 

11月7日,《经济学人》杂志登载对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专访,马克龙在采访中称,“北约正在经历脑死亡”。此番言论立即在西方世界引起轩然大波。再过数周,北约即将在英国伦敦举办首脑峰会,也是其70周年的“庆生大典”,马克龙却在此时给北约开出这样一张形同死亡证明的“诊断书”,让北约的头头脑脑们倍感难堪,也戳破了北约彰显血统、宣扬团结的“皇帝新衣”。

事实上,70岁的北约早已形容枯槁,身心俱疲。北约失去了活力,在阿富汗战争中泥足深陷,难以自拔,在打击“伊斯兰国”的反恐战争中,畏畏缩缩,无意冲锋陷阵,在应对乌克兰危机时,拖拖拉拉,象征性行动小打小闹。在许多军事评论家的眼中,北约已沦为说多做少或者只说不做的典型。

更重要的是,北约失去了方向。自冷战结束以来,北约不断寻找自身继续存在的理由,战略重心一度从集体防御转向危机管理,突破防区,走向全球,乌克兰危机后又重回集体防御,聚焦本土安全。但今非昔比,虽然俄罗斯与西方怒目相向,但双方不会重回“铁幕”,再现冷战,北约即便有心固化军事对峙,提升自身价值,也恢复不了冷战时期舍我其谁的重要性。且如今乌克兰局势微妙,欧洲与俄罗斯皆怀缓和之意,北约东线部署有从“秀肌肉”沦为“锈肌肉”的风险。言而总之,北约反恐大材小用,对俄难有作为,打苍蝇白费力,老虎不敢打,“北约无用论”的观点大有市场,绝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专属发明。

阅读更多

全球难民问题何以为解?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11/11 11:07:22

 

全球难民问题何以为解?

据路透社消息,法国政府11月6日宣布一系列收紧移民政策的新措施,包括对合法移民的劳工设置配额制,并加大力度打击非法移民。据德媒报道,今年约2/3的难民申请遭德国政府拒绝;希腊等位于难民接收“前线”的欧洲国家也纷纷收紧避难法。

难民潮汹涌不止,收紧政策意味着什么?全球难民问题又将何去何从?

欧洲收紧难民政策

据德国《星期日图片报》11月3日报道,德国联邦难民与移民事务局局长汉斯-埃卡德·佐默表示,今年迄今已收到避难申请约11万件,但由于其中大部分人不具备申请理由,因此只有35%—38%的申请获批。佐默表示,即使当局能处理当前的申请数量,寻求庇护路线的人数还是太多了。

意大利《共和国报》指出,今年进入意大利的非法移民人数迄今不及去年的一半。而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日前报道,希腊仍在挣扎应对数量庞大的难民潮,并寻求进一步收紧避难法。

阅读更多

马克龙“北约脑死亡论”:美加德反驳,俄罗斯点赞

2019-11-09 22:34:33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

自1949年成立的北约下月即将迎来70岁“生日”,届时北约各国领导人将齐聚英国伦敦,共同为北约“庆生”。然而,马克龙日前在接受采访却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北约正在经历脑死亡。

一言激起千层浪,马克龙此番大胆言论很快在美欧激起轩然大波。

北约成员国美国、德国、加拿大纷纷出面反驳: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北约依然是历史上最重要、最关键、最具历史意义的战略伙伴关系”;德国总理默克尔说“北约对我们的安全至关重要”;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表示“北约依然承担极端重要角色”。

但一直被北约作为“假想敌”的俄罗斯却对此点赞。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脸书回应称,马克龙说的是“大实话”,“是对北约现状的准确定义”。

11月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德国总理府 @IC Photo

他们可不乐意

11月7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了题为《马克龙警告欧洲:北约正经历脑死亡》的文章。马克龙在采访中警告欧洲国家,“美国正在背弃我们”,站在“悬崖边上”的欧洲首先需要从战略上把自己视为地缘政治大国;否则欧洲将“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阅读更多

援助叙库尔德武装,以色列有何考量?

2019-11-10 09:48:2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10日消息,以色列副外长齐皮·霍托夫利近期表示,以方视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为抗衡伊朗影响力的一支力量,准备向库尔德武装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叙利亚政治分析人士萨里基斯近日在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以色列与叙库尔德武装之间进行合作是出于彼此利益的需要,这或将为叙北部的局势发展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萨里基斯表示,大多数库尔德人生活在土耳其、叙利亚、伊朗和伊拉克四国,身处不同国家的库尔德组织彼此间也有联系。他认为,以色列选择支持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不仅仅是为了抗衡伊朗的影响力,实际上也有牵制土耳其及叙利亚政府的目的。

叙利亚政治分析人士 萨里基斯:叙库尔德武装是土耳其的敌人,他们与叙利亚政府的关系也不好,与伊朗关系也不好,和叙库尔德武装关系不好的这三个国家刚好都是与以色列交恶的国家,支持叙库尔德武装意味着以色列可以同时牵制多个国家,事半功倍,又得心应手。

阅读更多

柏林墙倒下30年,德国人给特朗普“送礼”:没有墙能屹立不倒

2019-11-10 10:19:29      来源:观察者网

【编译/观察者网 郭涵】

11月9日是拆毁柏林墙30周年的纪念日。这天,一家德国非盈利组织寄给特朗普一份“礼物”:一块重约2.7吨、来自柏林墙的砖块。该组织欲讽刺特朗普的边境墙计划,还附言“没有墙能永远屹立”。

据美媒Quartz报道,这个名为“开放社会”的组织通过私人筹款,从柏林一个商贩处购得这块柏林墙砖块,并将其空运至美国华盛顿特区,计划在11月9日这天送给白宫。

墙砖重约2.7吨,相当于5架钢琴 图自:社交媒体

墙体正面刻有一大段文字,上面写着:“德国再次统一,在柏林,只有一点碎片还在提醒我们,没有墙能永远屹立。”信的落款是“德国公民”。

《新闻周刊》认为,送砖块是为了批评特朗普在美墨边境建墙的竞选承诺。《华盛顿邮报》2日曾援引多名美国官员称,贩卖人口团伙数月来利用电锯将边境墙锯断,帮助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开放社会”组织负责人胡斯曼(Philip

阅读更多

“逃离”香港科技大学?3名内地生讲述亲身经历

 执笔/叨叨姐         2019-11-08        风闻

“今天简直就是全校逃难日。”

 “黑衣人来袭,我科大已沦陷,警报轮响得和空袭一样。”

“科大本地毕业生闲庭信步,和父母愉快地拍毕业照;内地学生则惊恐地四处逃窜中。”

今天的香港科技大学,在上演一场内地生的“逃离”?

多么荒诞,都9012年了,光天化日之下,大学生会因为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纷纷逃离学校。这再次说明香港混乱的严重程度,止暴制乱刻不容缓。

叨姐联系了几名港科大学生。在检视过叨姐的证件之后,他们同意匿名接受采访,部分还原了内地生“逃离”港科大的这一天。

01

A同学,今年秋季入学

今天是工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的研究生毕业,毕业同学一千多两千人,家长也差不多这个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内地学生和家长。

我在现场给毕业生发国旗。

没一会,我就收到推送,说周同学已经去世(有关情况请见补壹刀文章:来,感受一下这些香港名校学生的智商!),我当时就觉得情况可能生变。… 阅读更多

斥资1600亿,普京终于抛出天价军火大单,美质问:为何现在才公开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11-09 08:57:41


图为图160M2的发动机舱

近日,据媒体报道,为了提升俄罗斯的军力,普京终于抛出了天价军火大单,斥资1600亿卢布生产一款大杀器,它就是俄罗斯最新型的图160M2轰炸机,据称图160M2是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轰炸机,航程可以直达美国,对美国的威胁不逊于核武器,而为了尽快生产出这一杀器,俄罗斯工厂内上千人也火力全开,加班加点生产,对此美国质问:为何现在才公开。


图为图160轰炸机

图160轰炸机是由苏联制造的,并不是俄罗斯制造的,当苏联解体以后,这款先进的战机便全部被乌克兰继承,虽然俄罗斯多次开出天价想要从乌克兰手中购买这款战机,但是都被乌克兰拒绝了,费了巨大的代价,俄罗斯终于从乌克兰的手中获得了八架图160战机。


图为图160M2轰炸机

这型战机的主要作战方式是高空超音速突袭,在高空中作战时,可以发射巡航导弹攻击敌人,在低空作战时则可以投掷航弹,图160轰炸机有两个旋转式武器挂架,可以携带大量的导弹,并且配备有世界上推力最强劲的军用航空发动机。… 阅读更多

继“死亡货车”后,英国再次查出卡车货柜藏有15名非法移民!最小只有16岁

就在人们为英国“死亡货车”39条生命伤痛之时,非法移民越境活动仍在进行中。

当地时间11月6日晚,英国警方在威尔特郡南部小镇奇彭纳姆附近的高速公路上,发现了一辆卡车货柜里藏有15名非法移民。根据警方的书面声明,这15人都是男性,年龄在16岁至30岁之间,他们因涉嫌非法进入英国而被捕,他们的国籍目前还不清楚。

警方公布的视频显示,在卡车被开走之前,现场有警察和紧急服务人员。

警方表示,这辆卡车的司机是一名50多岁的男子,据说来自爱尔兰,因涉嫌协助非法入境而被捕。

同样是在6日,据幸存者证实,一艘非法移民船只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兰萨罗特岛海岸附近触礁倾覆,有9人确认死亡,2人失踪,失踪人员的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

据当地媒体报道,5天前,这艘小船从摩洛哥的阿加迪尔出发,当时船上至少有15名非法移民。

为了谋求一份收入较高的工作,很多贫穷地区的人们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前往欧洲。不过,路透社报道说,在非洲国家塞内加尔,很多当地人表示,相比前途凶险的赴欧之行,他们宁愿留在国内,通过提高自身本领,在家乡谋发展。

阅读更多

社评:当新德里的雾霾遇上北京的蓝天

印度首都新德里连日来被浑浊的雾霾笼罩,英国媒体形容其“宛如毒气室”。根据美国驻印度使馆公布的消息,新德里空气中的微尘含量比世卫组织规定的标准高出19倍。另据联合国报告,世界上15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14个在印度。西方多家机构还引用了一个更触目惊心的数据,说每年有100多万印度人因空气污染死亡。

不少印度网友在吐槽政府治理雾霾不力时,都提到了中国治理雾霾的成效。这几天,中国的首都北京蓝天白云、秋色宜人,确实和新德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在2013年打响了史无前例的“蓝天保卫战”。当时包括北京在内的多座城市已经有数年遭受重霾污染。同样是美国使馆公布的PM2.5数据,常成为中国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引发大量的不满和抱怨。如果那时有一个人预测说,中国的空气污染在5年后就会得到有效遏制,大家都会认为他在吹牛。

空气治理的效果怎么样是无法吹牛的,老百姓有目共睹。在雾霾最严重的那几年,连中国发展的模式都受到了各种质疑,相应地,中国发展的成绩也在舆论场被打了折扣。后来印度的雾霾日渐严重,中国的雾霾则逐渐变轻,这种用雾霾来否定中国体制的流行论调才逐渐蔫了下去。

阅读更多

马克龙称北约已“脑死亡”,默克尔反驳: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对我们来说不可或缺

【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朱海逸】


“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对我们来说不可或缺”,德国总理默克尔7日明确反驳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北约脑死亡”言论。据“今日俄罗斯”(RT)报道,默克尔和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都一致认为,北约依然活跃,而且是欧洲防务安全的必要组成部分。

RT报道截图

报道称,默克尔和斯托尔滕贝格当天在柏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观点。默克尔表示,马克龙的“激烈言语”没有必要,称“即使我们真的有问题,也必须团结一致”。

斯托尔滕贝格也支持默克尔的表态说,“欧洲团结无法取代跨大西洋国家的团家。”此外,他还警告称,欧盟无法在没有外部支援的情况下防卫欧洲,当英国最终离开欧盟后,约80%的北约防务费用将由非欧盟国家承担。

默克尔和斯托尔滕贝格出席新闻发布会。图源:路透社

谈及德国政府增加防务费用一事,斯托尔滕贝格还称赞了默克尔政府的贡献,并称德国是“北约心脏”。7日当天,德国宣布将于2031年前实现防务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目标。

阅读更多

马克龙:美国在背弃我们,北约正经历脑死亡

2019-11-07 21:58:19字号:A- A A+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齐倩】

“现在我们经历的是,北约的脑死亡。”

日前,法国总统埃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接受采访时警告欧洲国家,北约成员国与美国之间缺少战略协调,不能再依靠美国来保卫欧洲,否则将“不再掌握自己命运”。

他甚至直言欧洲正在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局面: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之间的分歧、变化莫测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削弱着欧洲。

《经济学人》认为,马克龙在暗示欧洲要进行战略调整,第一步将从重获“军事主权”开始。

马克龙:北约正经历脑死亡,报道截图

“美国正在背弃我们”

10月21日,马克龙在巴黎爱丽舍宫就欧洲战略问题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此采访稿于11月6日刊出。

据报道,当记者询问他是否信得过北约“第五条(Article Five)”时,他回答“我不知道,但是谁知道第五条未来意味着什么呢?”(观察者网注:北约“第五条”,即如果一个北约成员国受到攻击,所有成员国都会出手相助。此前此条款被认为巩固了北约的威慑作用。)

阅读更多

美国、北约利用“灰色地带”加紧反俄混合战争

美国、北约不遗余力在南部从非洲西海岸到中亚的整个“不稳定弧”建立混合战争行动区(灰色地带)。未来美国、日本将在北极、远东边界建立新的混合战争行动区。这样一来,将在俄罗斯周边地区建立面向长远未来的“灰色地带”——混合战争行动区。
其中混合战争资源的使用强度、行动准备程度各不相同。形象地说,敌人建立的不同灰度“灰色地带”覆盖俄罗斯整个领土:从冰天雪地的北极群岛、与北约国家相邻剑拔弩张的俄罗斯西部边陲一直延伸到外高加索、中亚。对俄罗斯的威胁还来自另一个方向——远东,日本越来越频繁地提出“北方领土”要求。

美国、北约利用“灰色地带”加紧反俄混合战争

一、“灰色地带”

近年来,美国、北约对战略环境中的“灰色地带”进行了大量研究。“灰色地带”中,世界规则、国际体系发生了变形,规范法律基础、体制、国家利益、优先性显著变化。“灰色地带”的行动采用现代混合战争技术实现强制遏制战略。可以在不爆发常规战争、不会引起国际社会激烈反应的情况下对敌对国家施加巨大影响。这正是术语“灰色地带”的来历:处于黑与白、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地带。“灰色地带”行动的目的、规模受限,存在一条明显的“红线”,即不允许事件升级到下列水平:联合国可能基于1974年12月14日关于“侵略”的决议进行干预,有关军事组织启动集体安全条约相关条款,可能引发激烈的军事对抗。

阅读更多

俄媒:调解阿富汗危机需要中国智慧

俄罗斯《独立报》11月6日文章,原题:用于解决阿富汗危机的中国智慧  通过参与调解阿富汗冲突,中国与喀布尔建立了新关系。目前,中国在阿富汗越来越活跃。中国投资者对有前途的阿富汗经济项目感兴趣。中国提出建议,寻求和平解决阿富汗多年来的危机。实际上,中国在该地区的积极活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也许,今天我们正在目睹“北京重返”,不仅是阿富汗,而且通过阿富汗重返大中亚地区。

中国领导人认为,中国正在实施的政策将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中国政府的纲领性任务之一是使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的地缘政治家们认为,中国提出的引发轰动的“一带一路”倡议实质上就是恢复古代的交通运输线。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把自身定位为一个大国。

显然,中国作为一个努力成为强国的国家不能不关注自己的邻国,包括阿富汗。中阿两国有近80公里的高山边界。今天,中国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阿富汗。国际惯例表明,大国通常都支持其邻国保持稳定。“一带一路”项目也只有在相关地区局势稳定且可预测的情况下才能成功实施。

阅读更多

脸书有毒,扎克伯格有鬼!

十年前,如果你说脸书是美国的政治工具,是美国操纵舆论的平台,或许会被嘲笑,被攻击。

十年后,你再看脸书和扎克伯格,这位曾被中国人亲切称为“小扎”的互联网巨头,已经毫不掩饰地在展示他和他公司的政治能量,展示操纵舆论的能力。

500

在香港社会持续混乱这段时间内,脸书等美国网络巨兽,每天都在吞噬为中国香港警察说话,为香港真相说话,为中国发声的爱国者帐号。

同时,扎克伯格却在大言不惭地讲什么“捍卫言论自由”,并倒打一钯。

10月22日扎克伯格在接受NBC News采访时公开表示: “我们看到,俄罗斯、伊朗和中国试图干涉美国大选,使用的方法越来越复杂。我们从2016年开始对法国、德国、整个欧盟、印度、墨西哥、巴西等世界每一场大型选举免于干涉都发挥了某种作用,随着2020年临近,我已严阵以待。”

要隐藏自己的罪行,先把受害人说成施暴者,是美国几十年来不变的套路。扎克伯格这番言论恰恰证明,脸书是美国的政治宣传工具,因为,这是老配方,老味道。

阅读更多

对英国脱欧感到失望,约翰逊:沮丧得想“咬领带”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温家越】   

当地时间11月6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宣布,英国将于12月12日举行大选。英国广播公司(BBC)、《地铁报》等多家英媒11月6日报道称,约翰逊当天在演讲中直言,对脱欧感到失望,沮丧得想“咬自己的领带”。

BBC报道截图

据BBC报道,当地时间11月6日,与女王会面并正式解散议会后,约翰逊在唐宁街10号发表讲话,称由于议会“瘫痪”、“一成不变”,他“别无选择”,只能举行大选。

《地铁报》援引约翰逊的话说,议会已经“瘫痪”,在过去三年里一直“一成不变”,“我已经沮丧得想咬自己的领带”。不过他又补充说,“但我们已经快成功了,”已经达成一项协议,可以在几周内离开欧盟。

10月31日,蓝底黄星的欧盟旗帜依旧在伦敦上空飘扬,英国没有“脱欧”。此前一天,英国议会下院投票通过了英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法案,同意在12月12日提前举行大选。该议案将提交给女王进行批准。

接下来的6周,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即使对于行情看涨的保守党,此次大选也意味着一场豪赌。可能的结果包括约翰逊继续执政,但在野党议员都拒绝与其合作。约翰逊需要一个多数党议会完成脱欧,但这很难实现。即使此次大选产生的议会投票通过脱欧协议,有关英国和欧盟关系的磋商也需要数年时间,其间或将产生数次经济动荡。… 阅读更多

纽约地铁示威打了谁的脸?

来源:央视 时间:2019-11-06

11月1号晚上,在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中心区域,大约有1000余名示威者走上街头,抗议纽约警察局执法过当。随后,部分示威者开始对警察进行侮辱,对警车进行涂鸦,硬闯纽约地铁系统,甚至打砸公共财物。根据纽约本地媒体报道,当晚有示威者被警方逮捕。

这场示威的理由,源于近期在美国社交网站上出现的一段视频,视频中执法的警察在地铁站里对一名据称只有15岁的男孩大打出手,引发部分布鲁克林居民不满,他们认为纽约警察局存在执法过当的情况。

随后和平示威演变成部分人的破坏行为。包括因为要抗议警察在地铁站过度执法,于是一些示威者不买票硬闯地铁站。但这看似有联系的行为实在经不起琢磨——除了都是地铁站,两者还有什么联系?

比这场示威的小部分破坏者更耐人寻味的是媒体。除了纽约本地媒体对示威进行了报道外,包括美国收视最高的福克斯新闻、自称是“新闻界最值得信赖的名字”的CNN等在内的媒体都自动忽略了这件事,或者只在网站上短短引用了本地媒体的一点报道。全然没有讨论香港时那种五六分钟大连线、动辄好几个窗口连线的激情和干劲。

阅读更多

总统亲自参观枭龙后,转头却宣布购大批F16,终究不如美战机先进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11-06 06:37:31


图为印尼总统参观枭龙战机

近日,据媒体报道,枭龙战机失去了一个重要市场,此前印尼总统访问巴铁时亲自参观了枭龙战机,对它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但最近印尼却拍板订购了美制F16战机,最终没有选择枭龙,这让很多军迷感到疑惑,总统亲自参观枭龙后,为何转头却宣布采购大批F16呢?或许,终究并不是因为枭龙不如美制战机先进,而是另有原因。


图为F16

当然,以上并不是印尼最终选择订购F16战机的真实原因,印尼选择继续购买F16,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毕竟,一旦印度尼西亚转身订购枭龙,美国就会立刻断绝现有F16战机的零配件供货,除非印尼做好了立刻放弃现有全部F16战机和所有相关配件的准备,否则,印尼最终还是得从美国选购F16战机。


图为坠毁的印尼战机

早在80年代,印尼已经决定了将F16战机作为这个国家的空军主力战机,除了在90年代因为印尼国内的一些暴力事件,使得印尼这个国家遭遇到了美国的军事援助禁令,导致F16战机的战备状况受到严重影响,从而迫使印尼外购苏式战机保平安的十几年之外,印尼的空军主力战机一直都是F16,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阅读更多

牛弹琴:普京很生气,这一次后果相当严重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11-06 06:38:27

​普京很生气,这一次后果相当严重。

11名将军立刻被解除职务,其中包括一名中将、10名少将。
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

1,普京11月4日下达了解职这些将军的总统令。

2,这11名将军,分别在俄内务部、紧急情况部、侦查委员会等俄罗斯强力机构任职。

3,这是普京今年第三次解除内卫系统高级将领职务,今年2月5日,还有多名将军被解职。

为什么会这样?

总统令没有提及人事变动原因。

但按照俄罗斯媒体的分析,还是这些高级将领涉及腐败等严重问题,比如,其中一位担任俄内务部公共秩序保卫局第一副局长的梅尼科夫少将,被指控敲诈1亿卢布(约合1100万人民币)。

在梅尼科夫的高压下,对方被迫支付了3000万卢布的贿赂,但在自己的刑事案件被取消之后,商人立刻联系俄内务部进行举报。

腐败,一直是威胁俄罗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严峻问题。2008年,俄罗斯在透明国际清廉指数排行榜上排名第147位(共180个国家和地区)。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2008年的总统国情咨文中指出:腐败是现代社会的“一号公敌”。…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