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芹菜素能殺癌!地中海飲食吃得到

【華人健康網實習記者 陳雪莉/台北報導】 2014年2月7日 16:36

癌症一直高居全國十大死因排行榜之首,癌症的成因大部分是飲食習慣和作息不正常所引起的。爲了預防癌症的發生,很多人開始改變飲食習慣。根據 Natural news報導,美國有一項新研究報告指出,地中海飲食可以預防癌症,因爲地中海飲食富含「芹菜素」,可以啟動「殺癌機制」,防止癌細胞繼續蔓延。

營養專家建議每天應攝取5至9份的蔬菜以減少各種慢性病的風險,多吃含有芹菜素的食物更可以縮短癌細胞的壽命。

美國俄亥俄州大學 (University of Ohio) 研究小組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的報告顯示,地中海飲食中富含化合物「芹菜素」(apigenin);研究人員在這次的研究中確認芹菜素能與體內約160種蛋白質結合,並協助特定蛋白質 糾正異常情況,讓癌細胞「重返正途」。… 阅读更多

【健康】吃大蒜防失智 健腦首選地中海飲食

──【老年防失智小錦囊】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4年2月10日 18:20

失智症是一相當惱人的退化性疾病,且罹患人數逐年正在增加中。營養師表示,失智症患者常會出現「吃太多」或是「吃不夠」情況,因此建議「少量多餐」,平日可多吃含有豐富抗氧化物質的蔬菜水果,特別是要多攝取天然的大蒜,以增加體內抗氧化機能,對於緩解失智有加分效果。

大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其中「蒜素」能預防糖尿病及失智症。(圖片/本站資料照片)

蒜素抗氧化 生吃大蒜為宜

天主教新店耕莘醫院營養組長康甄貞組長指出,大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其中「蒜素」可誘發淋巴細胞活動的作用,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且能降低血壓、降低血脂及膽固醇,並能刺激腦下腺,調節人體對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與吸收,預防糖尿病與失智症發生。

建議失智症患者生吃大蒜,因為加熱會使大蒜其中有效成分流失,即使是要加熱,也應以短時間烹調為佳。為避免大蒜中的蒜素容易引起口氣不佳,建議可與肉類、魚類、豆類等蛋白質食物一起食用,可降低大蒜臭氣。… 阅读更多

【健康】天然抗生素!大蒜防癌養生一把罩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4年5月2日 10:30

民眾吃完大蒜會有殘留的蒜味,可用喝牛奶或是用濃茶漱口,來除去大蒜味。(圖片/華人健康網資料照片)
民眾吃完大蒜會有殘留的蒜味,可用喝牛奶或是用濃茶漱口,來除去大蒜味。(圖片/華人健康網資料照片)

牛奶濃茶 能去除蒜味

中醫師鄭文裕強調,民眾吃完大蒜會有殘留的蒜味,可用喝牛奶或是用濃茶漱口,來除去大蒜味。不過,若是體質屬於陰虛火旺,有體熱的人,容易會口乾、便祕、火氣大等症狀。尤其體內有發炎、長青春痘、皮膚炎、喉嚨痛、發燒、眼睛會紅的情況,應儘量減少食用。

【蒜頭藥理 4大功能】:

1.抗菌消炎:一般大蒜約含2%大蒜素(台灣產大蒜含11%的大蒜素),是天然的抗菌素。對多種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腦膜炎、肺炎、鏈球菌及白喉、痢疾、傷寒、副傷寒、結核桿菌和霍亂弧菌,都有明顯抑制和殺菌作用,生吃大蒜可以預防流感和腸道感染。

2.防癌抗癌: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作用於腫瘤的“啟動階段”,通過增強解毒功能、干擾致癌物活化、增強免疫功能、阻斷脂質過氧化形成,以及抗突變等多種途徑,避免正常細胞向癌細胞轉化。大蒜所含微量元素硒能殺死癌細胞,降低癌症發病率。… 阅读更多

【健康】神奇的椰子水,痛風患者救星

【神奇的椰子水,痛風患者救星】【轉載 – 僅供參考 】

椰子水與青木瓜茶 尿酸、痛風與胃痛不見了!

【椰子有著神奇的功效】

對於治療中西醫束手無策的痛風,卻有令人無法想像的療效,只要早晚飲用一顆新鮮椰子水,即使痛風情況嚴重到骨關節變形,依然可以康復。

藥書泰斗嘉眾草師表示,根據統計發現,國人尿酸過高的情形日趨嚴重,而尿酸過高的患者極有會發展成痛風。高尿酸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二:
(1)尿酸產生過多;(2)尿酸排泄減少。

許多患者只有血清尿酸鹽濃度的增高而沒有臨床症狀,只有在發生關節炎時才稱為痛風。痛風的病理基礎是高尿酸血症,正常人血尿酸值是男性2.4-7mg/dL,女性1.6-5.2mg/dL。

當體液中尿酸濃度超過此值時,將因過剩而在組織中沈積,這種尿酸鹽的結晶沈積在關節滑膜、關節骨、軟骨而導致痛風性關節炎,沈積在皮下則形成痛風石。中西醫均會要求痛風患者不可以攝取高普林食物,然而這些食物可以說是最起碼的美食,要痛風病患完全不吃這些食物,說真的,這種治療的犧牲代價還不小呢!… 阅读更多

【健康】大腸瘜肉免驚!中醫化瘀解毒調理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4年4月26日 12:02

避免罹患大腸癌,應該注意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避免高油脂食物。

台灣約每42分鐘就1人罹患大腸癌,而容易被忽略導致大腸癌警訊的是大腸瘜肉,大部分的大腸息肉初始都是良性的,但隨著時間的日積月累,不良的飲食習慣(低纖、高脂、高熱量、少蔬果)、便秘、致癌物的長期誘導,息肉就可能演變成癌症。

避免罹患大腸癌,應該注意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避免高油脂食物。

大腸癌蛛絲馬跡 觀察排便情形

大腸癌盛行率不斷攀升,到底應該如何自我觀察大腸生病了?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中醫師陳潮宗表示,罹患大腸癌人數逐年增加,罹患此疾病之前, 其實有蛛絲馬跡可察覺,例如觀察排便情形與排便習慣改變,突然便祕、腹瀉或便祕腹瀉交替、大便次數增加的情況,或者是大便質地改變如便血、稀爛不成形,並 帶有黏液或膿血,有時候伴有腹痛的情況發生,可能代表大腸已經生病一段時間,裡面或許長東西,影響排便。

大腸鏡檢查 揪出大腸癌利器

若有長期便祕的情況,經流行病學統計,也容易有大腸瘜肉的發生。但臨床檢查大部分的大腸瘜肉患者可能沒有上述的表現,也沒有上述特定症狀,所以需要… 阅读更多

【健康】止下背痛!針灸委中穴按揉搞定

止下背痛!針灸委中穴按揉搞定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4年4月22日 18:19

中醫傷科門診中,下背痛是常見病灶。根據統計,60%至80%的國人都曾有過下背痛的困擾。中醫師指出,預防重於治療很重要,除應充分休息外,多可藉由按摩「委中」穴位,舒緩疼痛症狀,若保守治療無效,則可考慮採取中醫針灸刺激穴位,活化神經解除病灶。

下背痛是常見病灶,大都與工作壓力大沒有適度休息有關。

下背痛是常見病灶,大都與工作壓力大沒有適度休息有關。

台南郭綜合醫院中醫科蔡文嘉醫師指出,基本上,下背痛是一種症狀,俗稱腰酸背痛,多由脊椎及鄰近肌肉、韌帶等軟組織之病變而引起的疼痛症狀,好發於第4、5腰椎,或第五腰椎和第1薦椎間。

筋傷痺證 區別診斷

引起下背痛大都與工作壓力大,腰背肌肉長期緊繃,沒有適度休息有關,最常見的病因是腰部扭傷、腰背肌筋膜炎。其它如骨質疏鬆症、腰椎骨刺、僵直性脊椎炎、腎結石、轉移癌等亦會造成腰痠背痛,則需區別診斷。

基本上,下背痛屬中醫「筋傷」、「痺證」範圍,其病因有3類:…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