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支持红旗渠申遗 曾投资近亿元无一贪污渎职

来源:综合澎湃新闻、新华每日电讯    时间:2016-03-10

红旗渠

河南省安钢技术中心首席专家徐筱芗(女)等4名来自河南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建议,国家文物局应积极支持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加大对申遗工作经费的资金支持力度。

著名水利工程红旗渠是人类历史上的“惊世之作”。20世纪60年代,一群食不果腹的太行山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耗时十年,一锤一钎地削平1250个山头,修成1500余公里的渠道,解决了几十万人的饮水和灌溉问题。

在国际上,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另外,红旗渠还在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筱芗等4名全国人大代表认为,红旗渠工程是人类与自然互动的独特成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更是一座体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历史丰碑,应支持红旗渠工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在徐筱芗等4名代表看来,红旗渠申遗具备诸多有利条件。譬如,红旗渠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成就,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红旗渠精神是时代象征和精神丰碑等。

阅读更多

镜若缘:我们为什么要过妇女节?我们为什么又不愿过妇女节?

镜若缘镜若缘    心理学工作者,旅英学人

是“妇女节”?还是“女人节”?亦或是不要“妇女节”只要“女生节”?当整个社会都开始卷入关于这个简单名词命名的讨论时,却忽略了这个简单名词背后蕴含的意义。

面对历史,我们总会有意无意的地健忘,今天所有被认为理所应当存在的权利,它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也许在并不遥远的一百多年前,它被认为是理所应当不存在的。

我们为什么要过妇女节

19世纪开始,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世界推动进步,然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自上层社会的剥削与压迫也随着世界的进步而加深。虽然《人权宣言》等一系列规定“人”权利的著作,当时都已颁布超过一个世纪,但是在这些著作里,“人”的定义仅仅是指“拥有市民权的男性”而已,Homme=“人”=“男性”、Citoyen=“男性市民”。女性和奴隶一样,并不包括在“人”的范围在内,更别说是享有“人”的权利。

在这样的社会思想之下,社会中99%的女性,不仅因为生理差异要负担起生育、抚养下一代的重任,而且同时也要从事劳动获得收入养活自己、照顾家庭,并且因为在整个社会意识里并不存在“男女平等”和“妇女权益”这样的概念,女性还要承受来自男权社会带来的不公的压力。这样的压迫在当时,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三座大山压迫着全世界的女性,而在有着更多封建残余的国家,女性同时还受到包括封建礼教在内的一系列更为扭曲的压迫。… 阅读更多

特稿:缅怀与追思——周恩来总理逝世40周年祭(组图)

俞梅荪 · 2016-03-10 ·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

中红网北京2016年3月7日电(俞梅荪)2016年3月5日,是周总理诞辰118周年日,每到周总理的生辰和忌日,都会引发民众对他的怀念与追思。

这位50多年革命生涯,理政26年的国务院总理,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当年十里长街送总理,人民感念他。

今年1月8日,周总理去世40周年日,全国不少地方举行纪念活动。周总理身边工作人员和亲属及社会各界两百多人来到天安门广场的纪念堂,一同缅怀周总理。

周恩来纪念室位于纪念堂二楼,约百余平方米,大厅中央安放着汉白玉周恩来塑像,近3米高,周围摆满鲜花和花篮,墙壁四周陈列着周恩来在各个时期的照片。展柜内存放周总理的笔墨文稿书籍。下午一点半,人们在周恩来纪念室流连,静静地观看,感受一代伟人的家国情怀。

二时,人们聚集在会议室里,缅怀追思周总理。中央文献研究室秘书长兼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闫建琪介绍一年来周恩来纪念活动及研究成果,其中编辑出版《周恩来问答录》,收录1936年至1971年,周恩来接受中外记者采访和在记者招待会的谈话、答问等文献资料64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周总理为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所作的历史贡献,全书30万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阅读更多

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全文)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6-03-09

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2016年3月4日)

习近平

大家好!今天,我和俞正声同志来看望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感到非常高兴。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在座各位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广大民建、工商联成员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向广大政协委员,致以诚挚的问候!

刚才,大家就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问题作了很好的发言,提出了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收。

过 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经 济社会发展主动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经济增长继续居于世界前列,改革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

阅读更多

巴基斯坦的“超级大省”旁遮普:中国元素随处可见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周戎     时间:2016-03-08

KkxMDc.jpg

今 年1月15日,巴基斯坦政府决定成立以总理谢里夫为主席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指导委员会,以更好地协调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建设经济走廊是中巴两国达成的 共识,但此前巴国内却出现线路之争。“西线”所经地区希望“修路致富”,政府则希望主推相对安全的“东线”——这条线路上,有著名的富裕大省旁遮普。“最 大和最富的省”“总理谢里夫的大本营”,媒体常以此描述旁遮普省,但该省究竟什么样,外界多有疑问。《环球时报》记者总计去过旁遮普省60余次,在记者看 来,旁省一向饱受争议,但它是了解巴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变化的晴雨表。

拥有多个“第一”的大省

有人这样形容:“赢得旁遮普,就等于赢得巴基斯坦”。因为要在经济上赢得巴基斯坦,绕不过谢里夫家族和旁遮普制造业豪强;要在军事上与巴基斯坦合作,绕不过拉瓦尔品第的陆军总部;要在文化上与巴基斯坦合作,则不得不到旁遮普省“寻根”。

阅读更多

瑞士学者研究:147家金融跨国垄断公司主宰着全球经济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何新     时间:2016-03-09

-1048176635.jpg

“这项研究揭示了垄断金融集团是如何占据世界经济核心位置。他们不是单兵作战,而是紧密交织在一个复杂关系网中……而这个关系网将国家和普通民众边缘化了。”

——《跨国公司控制网》

“占 领华尔街”运动已从美国波及至全球。站在华尔街街头的示威民众高呼“我们99%的人不能再容忍1%人的贪婪和腐败。”他们要求国会摆脱华尔街的控制,并调 查华尔街的腐败。这些声音随着运动愈演愈烈,演变成一种针对华尔街的“阴谋论”——金融大亨操纵的垄断金融集团通过资本自由流动控制了全球经济并继而控制 全球政治,导致贫富不均等资本主义弊端。虽然这种阴谋论流传已久,但一直缺乏科学依据。

近日,瑞士学者用数学模型分析全球经济,发现造成全球市场动荡原因来自147个拥有40%全球财富且高度关联的金融机构。

分析4万余家跨国公司

每一次出现经济危机,都会有大批经济学家和数学家试图用数学模型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

阅读更多

俄罗斯没你想得那么穷,但也给中国提了个醒

来源:海外网-侠客岛专栏    2016/03/07 13:25:23      作者:开车斯基

导读: 最近,有一篇聊俄罗斯经济状况的网络文章火爆网络。文章中称,苏联解体24年后,俄罗斯人又变回了穷人。而且,穷得超乎你想象。真实情况真实这样的吗?

360桌面截图20160307063342.jpg

最近,有一篇聊俄罗斯经济状况的网络文章火爆网络。

文章开头的话便触目惊心:“苏联解体24年后,俄罗斯人又变回了穷人。而且,穷得超乎你想象。”看到这里岛叔的心中“咯噔”了一下:难道我才离开莫斯科半年多时间,俄罗斯人民就变得如此水深火热,需要我去解救毛妹了?咳咳——不小心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

岛叔马上联系在莫斯科工作的朋友,拐弯抹角地聊起他最近的生活状况。电话那头一脸懵逼:一切正常啊?你小子想借钱吧?

随后,岛叔又询问其他从事各类工作的在俄华人以及研究俄罗斯的专家学者,他们都觉得文章有点过于耸人听闻了。

不合理

其实,细细分析文章,就能找出各类不合理之处:抛开文中的各类孤证不谈(俄罗斯有很多老人生活困苦不假,欧美国家就没有了?脸色惨白的大叔则是酒鬼,俄罗斯经济就算坐上窜天猴还是会喝酒;而各类实力蹭吃喝的奇葩室友更是留俄学生心中的痛),文中自身提供的数据本身就有偷换概念之嫌:俄罗斯的贫困标准在卢布急剧暴跌后换算成人民币的月收入依然有840元,年收入超过10000元;岛叔百度了下,中国2011年的城市人口贫困标准为7500-8500元,农村人口贫困标准更低。

阅读更多

韩毓海:为什么要读马克思原典

韩毓海 · 2016-03-07 · 来源:《伟大也要有人懂》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学说适合中国的基本国情?这就是因为:人口很多,资源有限——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因此,共同分享资源,这不仅是我们的理想,也正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正像我们前面已经指出过那样,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克思方才把中国文明视为“天然的共同体”;而且他还说:为了维护这个古老的文明、古老的共同体,中国人民就必须去为创造一个新的“人类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1-16030FTUQ94

(图片来源:flickr@thierry ehrmann)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爆发了。那一年,马克思53岁,而此时《资本论》第一卷已经出版近5年了。

“巴黎公社运动”并不是恩格斯所设想的发生在工厂里的工人罢工斗争,而是一场城市运动,如果用马克思的话来表述的话,那就是:它不是发生在“生产领域”里的斗争,而是发生在“社会再生产”领域里的斗争。

什么叫社会再生产领域呢?与“生产领域”相区别,“再生产”是指人们的社会生活领域,今天,它主要特指住房、教育、医疗、养老这几个领域。… 阅读更多

习近平纵论人大制度: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来源:学习小组    作者:徐贻军 何德平     时间:2016-03-07

【学习小组按】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在3月5日开幕。

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 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在全国人大会议召开前,学习小组推荐一篇文章,文中解读了习总如何谈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习近平纵论人大制度: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

徐贻军 何德平

(一)

2014 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纵论中国政治制度,引起广泛关注和反响:“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

阅读更多

文清:资本与权力主导下的女权困境

文清 · 2016-03-08 · 来源:乌有之乡

妇女权益和地位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最显性的指标,也是体现一个制度是否公平最直观的内容,我们要考察一个社会是前进或是倒退,通过观察这个社会女性的权益和地位便可以得出结论。有时候男权视角的进步或是一种名符其实的倒退,女权可以揭开私有社会那张最伪善的面具,男女平等不应该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尚须一场荡彻灵魂的革命。

正值春暖花开艳阳高照之际,一场全国范围内罕见的倒春寒不约而至地出现在今天,让急欲宽衣松绑的美女们全然没有了节日的气氛,又或是天空欲为三十余年每况愈下的中国女权而悲泣。

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以来,中国妇女权益和地位曾经是世界女权运动的标杆,从普通纺织工成长为我国首位女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就是那个时代最有说服力和代表性的事例。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重构的官僚体制主导下的女性重新沦落为男权社会的奴隶,女性成为资本和权力的附庸。女性成为资本眼中奇货可居的商品,买淫嫖娼和拐卖妇女是几千年前男权社会最原始、最肮脏的交易,然而今天却依旧屡禁不止,更有资本无耻地压榨女性身体的剩余价值,有的依靠女性出卖身体作为产品销售入市的砝码,也有的依靠女性出卖身体作为寻租权力的契约。… 阅读更多

刘焱鸿:近代职业女性是怎样养成的?

刘焱鸿刘焱鸿     专栏作者    发表时间:2016-03-08 07:15:26

1916年的大不列颠帝国,大量家庭女性成为劳动工人,当时的军需处官员向国会议员高度赞扬了女性所做出的贡献,以至于后来的历史学者们以此为依据认为女性在获得一份糊口工作的同时,还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和政治权利。

然而,女作家弗吉尼娅·尼科尔森认真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以及做了无数的访问之后,发现事实并没有人们想的那么乐观。战争不仅冲击了整个社会,更曾将女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一一击碎。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成千上万的士兵埋尸疆场。一战后的英国的女性既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还要应对舆论的道德批评。

1921年的人口调查显示女性比男性多出了近200万,她们被视为与退伍军人抢工作的“无赖”和“夺食者”。一种普遍的看法是她们应该被送到海外去,比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然而,这“多余”的近200万英国女性,不但没有被悲伤击垮,还开辟了新的生活。她们从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女性成为现代的职业女性。… 阅读更多

利比亚政治过渡:五年后的从头再来?

来源:世界知识2016.4    作者:唐恬波     时间:2016-03-07

sjzs20160416-1-l.jpg

在欧洲的利比亚难民。供图/东方IC

近期,利比亚的政治重建过程似乎有加速之势。2015年12月17日,在联合国和西方的强力斡旋下,利比亚东、西部议会代表和其他独立人士在摩洛哥签署《利比亚政治协议》,宣布将成立统一政府,以结束自2014年以来该国“两个议会、两个政府”的局面。根据协议,总统委员会于1月20日提名了由32人组成的内阁。可五天后,东部议会以压倒多数否决了该提名,理由是其成员过多,且资质不足、难以服众,要求总统委员会修改名单。新政府持续难产,折射了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政治过渡之艰难。而且即使新政府最后得以成立,似乎也只是让一切回到了卡扎菲倒台后的原点,只是2016年的利比亚已经没有了高油价的支持,却多了一群割据的军阀和一个残忍的“伊斯兰国”。

东西分裂和“二次内战”

卡 扎菲政权被推翻后,利比亚于2012年7月顺利举行了40多年来的首次大选,选出了作为临时议会的“国民大会”,也成立了临时政府。彼时,该国石油产量已

阅读更多

印度陷入了剧烈的种姓战争之中

来源:“毛四维印度观察”微信公众号    作者:毛四维     时间:2016-03-07

2月中旬,印度北方比邻首都的哈里亚纳邦发生了持续数日的严重骚乱。肇事群体是一个叫做“贾特”的高种性族群,他们强烈要求享受国家给予低种姓的一种政策优惠——在政府部门招员、国营企业招工以及高等院校招生方面,必须按一定比例为其保留名额。

这是哈里亚纳邦贾特人的多年诉求。2014年3月,在印度大选前夕,当时执政的国大党郑重承诺,如果继续执政将满足贾特人的要求。现在执政的印人党(BJP)当时着眼于争取贾特人的选票,在其竞选纲领中亦向贾特人做出同样的承诺。

但是,2015年3月,最高法院做出裁决,称贾特人属地主种姓,为富裕阶层,不应享受专为低种姓设置的保留制度。于是,贾特人的诉求被搁置。

最近,贾特人火山喷发。示威者在全邦多地封锁公路干道,中断火车运行,冲击警察机关,烧毁车辆建筑,使全邦一时陷于瘫痪。他们还破坏一重要输水渠道,使首都地区的德里市上千万人顿时面临水荒,举国为之震惊。

阅读更多

台湾“中研院”院士如何看中国与印度的对比

来源:《高思在云》    作者:朱云汉     时间:2016-03-03

编者按本文摘自台湾“中央 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朱云汉的新著《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朱云汉是台湾最具国际 声望的政治学者之一,对两岸问题颇有洞见,又兼具国际视野,是少有的受两岸尊敬的台湾学者。在《高思在云》一书中,朱云汉以大历史观解读全球大变局与中国 道路,

深入探讨了中国兴起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意义这个大问题。《人民日报》曾整版刊登本书内容。

10.jpg

孟买贫民窟

中国快速的、大规模的、史无前例的兴起是如何办到的?简单地说,中国发展模式得力于三个特殊条件:第一是特殊的政治体制,第二是充分发挥“大”的优势,第三是在全球化时代发挥了“后发优势”。

一、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带来的优势

很 多研究中国发展经验的学者,都忽视了特殊的政治体制带来的优势。一般流行的看法都认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这前面30年都浪… 阅读更多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学说还是信仰?(下)

来源:光明日报 2016/03/06 09:31:01 作者:陈先达

导读: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学说,但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来说,对马克思主义者和一切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者来说,马克思主义学说可以成为一种信仰。这里所说的信仰,就是行为原则、理想追求、价值目标。

摒弃共产主义理想,就不是马克思主义

谈论马克思主义完全避开共产主义理想,就不可能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很多年来,“共产主义”这个词似乎已经被遗忘了。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共产主义理想问题。他说,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说,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的确是钙,是脚根能否立稳,腰杆能否挺直的关键。

我们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也看到一些与改革初衷不符的现象,如两极分化,贫富对立,官员腐败、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念的混乱,生态环境的恶化;看到了市场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也看到了它的某些消极面,它对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带来的侵蚀。马克思主义应该是社会医生。在旧社会,我们通过社会革命的方法治病;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国,我们是通过深化改革“治病”。改革是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说,这种改革是有方向的、有立场的、有原则的。原则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使人民幸福满意;方向就是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并逐步走向共产主义。… 阅读更多

沃勒斯坦:金砖国家——时代的“神话”与当前的难题

来源:环球视野    作者:伊曼纽·沃勒斯坦     魏文编译       时间:2016-03-06

19-140911130539.jpg

金砖国家的历史是奇特的。开始时是高盛的资产管理协调员吉姆·奥尼尔发表了一篇受到广泛评论的文章。奥尼尔强调,四个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体积和土地都足够大,在世界市场上发挥着明显的作用。他将它们称之为金砖国家(BRICs)。

奥 尼尔的论据是,它们的资产以很高的速度增加,可能达到七国集团国家货币资产的总价值,在很长的时间里,七国集团的国家被认为是最富有的国家。奥尼尔没有具 体说何时将发生这种情况,最晚可能到2050年。但是他确定金砖国家的出现或早或迟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他在高盛的地位,本质上他是在对该公司的客户说,在 将其资产继续低价出售的时候,可将大部分投资投到这四个国家。

金砖国家的四个国家决定承认这个名称,建立了机构,从2009年起它们每年举 行会议,目的是将新兴的经济力量变成一种地缘政治力量。它们连续的集体声明语调是在世界体系中利用南方反对北方特别是美国的地位。它们谈到用一种新的以南

阅读更多

比“姓党”更重要的是党性

暂时无派 · 2016-03-06 · 来源:乌有之乡

比“姓党”更重要的是党性,执政党的党性不强才是今天中国意识形态混乱的根本原因。这种党性不强不仅突出地表现在执政党媒体的党组织上,表现在相当一批类似任志强这样的党员身上,而且很严重地表现在执政党的各级领导机构上,表现在执政党制定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政策上。

“党媒必须姓党”、“党校必须姓党”,这是执政党领导人最近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知名网络“大V”任志强就是因为对这句话提出质疑(同时还因为他以往的许多超越“底线”的言论)而招致了严厉的批评并失去了在网上“大胆直言”的权利。不仅如此,作为“共产党员”,他很有可能还会受到其组织的严厉处分。

“党媒姓党”对不对呢?任志强的质疑有没有道理呢?我以为,“党媒姓党”是无可非议的,任志强的质疑是说不通的。所谓“党媒姓党”,是指执政党办的媒体要接受党的领导,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围绕党当前的中心任务引导舆论。在三年前写的一篇题为《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媒体人”的言论自由》的文章中,我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家媒体发什么文章,最后的决定权在它的老板手里。在现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阅读更多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学说还是信仰?(上)

来源:光明日报    2016/03/06 09:31:01     作者:陈先达

导读: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学说,但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来说,对马克思主义者和一切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者来说,马克思主义学说可以成为一种信仰。这里所说的信仰,就是行为原则、理想追求、价值目标。

“姓马”容易“信马”不易。“姓马”是专业,“信马”是信仰。专业可以变为单纯谋生的手段,而信仰则是高于谋生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做一个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学说还是信仰

有人问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学说还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当然是科学学说,但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来说,对马克思主义者和一切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者来说,马克思主义学说可以成为一种信仰。这里所说的信仰,就是行为原则、理想追求、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学说,它是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学说。事实、规律、实践,是任何一门科学的本质要素。不以事实为依据、不研究规律、不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所谓“学说”,不能称为科学。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依据的就是事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依据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事实,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结,尤其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的科学成果;至于科学社会主义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地方,正在于它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都是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经过实践检验和仍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具有规律性的认识。当然,它不可能详尽无遗地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思想。我们还在不断地根据新的时代,新的事实进行研究。基本原理可以丰富、运用和发展,但不能推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其事实依据就是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的实践,成果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新的概括和新总结,而标准仍然是实践。事实依据、规律概括、实践标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学说始终如一的要素。

阅读更多

人大制度:中国人民实现民主的必然选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靳晓霞     时间:2016-03-04

002564bbaf3c0f74de4804.jpg

资料图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因此,即将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备受世界瞩目,而其所体现的制度优越性也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得到证明,成为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根本政治制度,其确立有自身的历史与逻辑,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和时代的选择。这一制度经历了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民主价值理念的有力实践、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

中国人民实现民主的必然选择

近 代中国经历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等政治试错后,逐步确立了以民族独立和民主为价值理念的政治制度建构原则。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一直在 探索何种政治制度能够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富强。虽历经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等形式,但由于内外因素所限,这些探索都以失败而告终。近现代政治发展的

阅读更多

文贝:朝鲜问题既有国家安全又有政治和经济利益判断

文贝 · 2016-03-05 · 来源:乌有之乡

中国与朝鲜有友好互助条约的约定,有自己的利益。中国在朝鲜面临困难的时候拉一把帮一下不是政治抒情,而是中国的国家安全、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基本判断。

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国家无论如何抉择都会受到质疑。

世界总是热点不断,从阿富汗到伊拉克,从利比亚到叙利亚,总是没有消停的时候。

在中国,台湾问题牵动着国人的心,南海紧张局势也崩紧了神经。然而就关注程度而言,都不如朝鲜半岛。

无论是台湾问题还是南海问题,国人都有一个底线,那就是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虽然存在观点不同,却在大的方面多数人的立场是一致的。

朝鲜半岛问题属于国际问题,理应归结为外交选择。由于国内出现了泾渭分明完全对立的两派,一派要坚决弃朝,一派要坚决护朝。这种观点的不同其实形成了政治立场上的对立,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中国的国内问题。

弃朝派以“右派”为主力,认为应当抛弃朝鲜,和美日韩一起对朝鲜进行制裁。甚至提出武力打击以让朝鲜屈服。理由是朝鲜是专制国家,搞核试验给中国增加了麻烦。中国应该与朝鲜切割,防止被其拖累。…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