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信任中国和俄罗斯疫苗了!

【环球时报记者 李勇 青木 赵觉珵 任重 柳玉鹏】

“是时候信任中国和俄罗斯的疫苗了”,当地时间5日,《纽约时报》罕见地以此为题刊发评论文章,呼吁摒弃对中俄疫苗的偏见。新冠疫苗无疑是当下最牵动全球神经的救命物资。一段时间来,立场先行的西方尤其是美国媒体不时对中国疫苗抛出种种质疑甚至刁难。然而,面对疫苗供应的严重滞后以及中国疫苗在世界越来越受欢迎的事实,西方舆论也不得不修正有色眼镜后面习惯斜视的毛病。在中国国内,第二款新冠疫苗已获批附条件上市。而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疫苗正收获更多信任票:匈牙利将在本月接种第一剂中国疫苗,捷克希望欧盟批准中俄疫苗,巴西将加购2000万剂中国疫苗……类似的消息正源源不断从世界各地传来。尽管仍有美媒发出“中欧任何疫苗合作都可能引起华盛顿警惕”的论调,但在全球紧迫抗疫形势下,这种怪声怪气只能凸显挑刺者的自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5日透露了一组惊人数据:目前10个富裕国家接种了全球超过3/4的疫苗,而拥有25亿人口的近130个国家尚未接种一剂。如此局面下,却传来“加拿大抢了发展中国家疫苗”的消息。

阅读更多

澳大利亚共产党:古巴成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

CCNUMPFC · 2021-02-06 · 来源: WorldCommunistParties

【编者按】2021年2月1日,澳大利亚共产党官网“卫报”刊登了评论文章,文章指出,古巴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在国内有效阻止了病毒传播,还积极研发疫苗,向全世界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具体内容如下:

2021年是古巴革命成功第62年。1959年,在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和切·格瓦拉(Che Guevara)的领导下,一群积极进取的战士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上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此后一直尝试建立一个没有剥削,高水平的平等国家。在过去的六十年中,它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中不断成长,形成了强大的团结精神。今天,全球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所带来的危机,甚至连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在努力摆脱它的影响。在这个时候,古巴抗击疫情的成功必须归功于它坚定的社会主义革命价值观。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已经暴露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弊端,并打破了资本主义神话,社会主义国家再次证明,他们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古巴是一个人口不足一千二百万的小国,它不仅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还向所有人提供免费的公共卫生保健,而且有效保障了公民的经济和社会权益,同时,古巴还向国际社会提供援助并帮助他们抗击病毒。… 阅读更多

天涯补刀:拜登会取消贸易战吗?我们该如何投资?

来源:汉风网   2021-02-06

2020年,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叫做“内卷”。

什么叫做“内卷”?

这个词,网络上有无数的解释,我觉得都不形象。

下面,我们给大家举个一下子就能让你明白的例子。

假设一块土地上有3个西瓜种子,开始的时候,都拥有充分的阳光和水分,所以彼此之间不会产生竞争,分别沿着不同的方向生长,慢慢的向外扩张,在瓜藤之间拥有比较充足的空间,一些小草小花也可以生存下来……

但是,如果你在不远的地方建立一个围墙的话,那么当这些西瓜藤扩张到围墙的时候,便无法再向外扩张了,这时西瓜藤就必须要掉过头来生长,这就叫做“内卷”。

所谓的“内卷”就是指遇到阻力以后,向内生长的意思。

当大量的瓜藤遇到围墙后不得不向内生长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围墙内的空间是有限的、阳光是有限的、水分也是有限的……

当大量瓜藤“内卷”的时候,就会彼此争夺有限的空间、阳光和水分,从而导致一些花花草草无法生存下去了,最终也会导致一些竞争力比较弱的瓜藤失去生命力!… 阅读更多

张文木:缅甸稳定关乎中国地缘政治利益

作者:张文木 来源:东方复兴之梦 微信号 发布时间:2021-02-06

缅北近来颇不安宁,不断传来交火消息。缅北局势直接关系中缅边境安全,同样也关系到中国的重大地缘政治利益。

 

云南在中国安全形势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们知道,凡能坐大者,必有外援;凡有外援,必有通道。缅甸相较印度,其通往中国的道路要平缓通顺许多,纵贯缅甸北南的伊洛瓦底江,其交通意义相当于贯穿中国东西的长江或印度的恒河以及贯穿中欧和东欧的多瑙河,它更给缅甸交通带来极大便利:从中国云南昆明经保山至瑞丽出境,顺瑞丽江可达缅甸的伊洛瓦底江并由此直入印度洋。故此,特别是在近代以来东海被困之后,缅甸就成了中国大西南与国际联系的重要通道。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看到这一点,他说:“获得缅甸,使印度得以将边界向东推延,从而避开喜马拉雅山脉,打开了向长江上游地区及中国西部省份施以政治和商业影响的通道。”

 

云南在中国安全形势中担负着绝地反转的特殊功能阅读更多

马来亚共产党在新加坡的地下活动

来源:人民之友    2/02/2021     作者:王元

际此1963年“2•2事件”58周年纪念的今天,<人民之友>编辑部决定转贴中国年轻学者王元所撰写和发表在2020年第3期<南亚东南亚研究>的<马来亚共产党在新加坡的地下活动>的专题论文。

马来亚共产党靠着严密的组织和纪律,在英国新加坡殖民地政府的镇压下能够存活下来并得到发展。在英国放开华人的选举权后,马共执行和平的宪制议会斗争路线,与新加坡各左翼组织结成抗英反殖统一战线,并大力支持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上台执政。但是,马共对与人民行动党的统一战线估计过于乐观,不但牺牲了与其它左翼政党的关系,还使得大批地下党身份暴露,给地下活动带来巨大损失。马共与人民行动党关系破裂后,人民行动党内的亲共派从人民行动党内分裂出来,组建了新政党——社会主义阵线。在遭到人民行动党的压制后,马共与社会主义阵线放弃了宪制议会斗争路线,转向激进的街头斗争路线,最终因为内部斗争和极左错误路线的推行,马共在新加坡的地下活动宣告失败。
阅读更多

牛弹琴:中国国防部深夜宣布,果然字少事大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21-02-05 09:20:12


资料图

一觉醒来,看朋友圈,一位朋友的感慨:刚看了这条新闻,今晚多少人会无眠。

我理解他的兴奋。确实,不少朋友都有类似感叹,都在转发同一条新闻。

那就是中国国防部昨天深夜的重磅发布:

2021年2月4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很短,仔细数了一下,加上所有标点,也就61个字。

但很多网友的留言,也很一致:字少事大。

时间:2021年2月4日。

当天试验,当天发布结果,这就是效率,不给揣测炒作留多少机会。

地点:中国境内。

一些网友据说拍到了壮观的画面,真是科幻场景。有没有关联,我不知道。

事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这个,回头可以多说几句。

结果: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成功!

另起一句,强调: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请注意,这句话非常重要,绝对不是可有可无,事先声明,我们完全是和平防御,任何国家,都请别对号入座。… 阅读更多

武汉和病毒没有关联!

——世卫在华溯源获重大进展,两大专家激动公布结果

作者:全球防务评鉴 发布时间:2021-02-05 09:14:02 来源:民族复兴网

  世卫溯源工作已开始

上月中旬,世卫组织专家组成员们乘专机来到武汉,入境后配合检测和14天的隔离,如今隔离期已过,溯源工作正式启动。我方专家将和世卫专家组的成员们共同前往武汉P4实验室,本次参与溯源的专家来自世界各地,有美国的,也有澳大利亚的。但是,我们并没有区别对待,只要是怀着科学态度调查的专家,我们一律欢迎,也会为专家一路开绿灯。在见识到我们对溯源工作的大力支持后,专家组的成员们也有了全新的发现。

  美国专家的观点

首先来看美国专家的发现,这位来自美国的病毒专家名叫乔娜。乔娜在调查后得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结论——新冠病毒和武汉没有任何关联,这只是一所被病毒袭击的城市。

乔娜调查了实验室的样本后发现,实验室样本和新冠病毒样本匹配度非常低,说得直白点就是两种病毒。而且,这所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研究病毒样本时,会消灭掉病毒的活性,使其失去传播能力。包括新冠在内的所有病毒,要想造成传播,活性是必须的,没有了活性自然就会变成一个残缺的病毒,也就没有了可传播性。… 阅读更多

申鹏:全世界最腐败的国家……

作者:申鹏 发布时间:2021-02-01 08:32:23 来源:平原公子

一个名为“透明国际”的NGO组织,最近发布了该组织一年一度的全球“清廉印象指数”榜单。

有意思的是,这个“透明国籍”组织特意将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清廉”与当地防疫工作的“好坏”进行了挂钩,“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越腐败,就越会伤害到其公共卫生系统,导致防疫工作的失败”。

意思是,越腐败的国家,卫生防疫能力越差。

结果他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居然把累计确诊感染2600万,死亡45万的美国,排在了第25位;把确诊感染300万,死亡10万人的英国排在第11位;把乱搞“群体免疫”,导致疫情失控,死亡人数创本国历史记录的瑞典,排在了第三位。

在这份榜单中,目前全球防疫工作出色的中国,在这份榜单中竟然只排到了与所罗门群岛、巴林和科威特并列第78名的位置上。

咱都习惯了,什么“安全指数”、“医疗卫生指数”,咱们从来都是给排在后面,第三世界、东方文明、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这个待遇。它们贬低我们、抹黑我们,是常态,就算破天荒夸我们,也会阴阳怪气夹带私货。… 阅读更多

克宫:非法抗议活动将被制止

作者: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发布时间:2021-02-04 10:43:21 来源:民族复兴网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2月3日电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社会学家定期对抗议积极性指标进行研究,并进行各种民意调查,但主要是为了避免未经批准的抗议活动,这种活动将被严厉制止。

佩斯科夫告诉记者:“你们知道,我国社会学家在不断研究抗议积极性的某些指标,对此做各种民调,研究不同的数据。

主要是为了避免未经批准的抗议活动,这种活动应该被严厉制止。”

佩斯科夫在回答“各种未经批准的抗议活动是否会在俄罗斯继续下去”的问题时指出:“很难做出这方面的任何预测,但毫无疑问,应该以各种方式制止这种活动”。

佩斯科夫没有将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最近的抗议活动相提并论。

他说,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存在挑衅者的相似因素,但是事件的情况和原因不同。

莫斯科西蒙诺夫斯基区法院2日裁定,取消阿列克谢•纳瓦利内在伊夫•黎雪(Yves Rocher)案中的缓刑,取而代之的是在普通监狱服刑三年半。… 阅读更多

为什么缅甸发生军事“政变”后仅一天就没啥动静了?

来源:汉风网   2021-02-04

前两天,缅甸军方突然扣押了总统温敏、国务资政昂山素季等人。随后,缅甸军方宣布,开始实施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国家权力被移交给国防军总司令。

昨天,缅甸军方宣布对缅甸现政府进行大规模改组:国务资政府部,计划、财政和工业部,商务部等19个中央政府部门的24名副部长被解除职务。

这件事引起了世界的震惊,然而,我们发现:发生这么大的事后,缅甸境内竟然异常的“平静”,甚至连一个像样的示威活动都没有。

按照常理来说,昂山素季所在的政党获得了议会476个席位中的396个(而与军方结盟的反对党仅获得33个席位),应该是深受老百姓的爱戴才是,但是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以后,为什么就没有人出来支持昂山素季呢?

难道是军方实施了暴力、血腥的镇压?

并没有!

从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缅甸军方并没有采取什么极端的手段:缅甸军方不仅恢复了通讯和上网功能,而且昂山素季还可以通过推特发表声明(只是被限制在自己的住所不能随便外出)。阅读更多

一纸伊核协议 拜登回得去吗?

2021年02月03日 20:58 上观

继伊朗2月1日提议由欧盟出面斡旋,“像编排舞蹈动作那样设计”美伊同步重返伊核协议所需的行动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莱斯2日做出回应。在表态中,普莱斯没有直接拒绝伊方提议,但重申了拜登政府此前立场:要求伊朗先全面恢复履行伊核协议,而后美方再考虑减轻制裁和重返协议。

“拜登与鲁哈尼的舞蹈还能否跳起来?”外媒设问。分析人士认为,拜登上台后并未在伊核协议问题上做出大胆的政策回调,反而给伊朗开条件,为美伊走出僵局设置新障碍。拜登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受到国内和盟友压力,另一方面是“对伊心理战”,希望在谈判新协议、弥补旧协议漏洞方面争取更大筹码。

专家指出,由于美伊对于伊核协议重新运转存在共识,双方对话意愿和空间依然存在。如果美方能够以取消特朗普政府对伊制裁为第一步,释放善意,那么双方有望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盘活棋局”。反之,随着伊朗6月大选后强硬派可能上位,伊核协议的命运将更悲观。

阅读更多

莫迪在新德里三线筑垒 示威激活政治潜流

撰写:     来源:多维新闻    2021-02-04 07:11:02

到2月3日,新德里警方已在德里城区北部的辛胡(Singhu)、东部的加兹普尔(Ghazipur)和西部的提克里(Tikiri)三处主要关口修建壁垒,阻止曾于1月26日后随数万辆拖拉机前来,一举冲进德里红堡,在城头升起农民组织旗帜的十万名农民大军在2月6日再度闯入。

其中,印度军警在加兹普尔一线修建的街垒最为壮观,这组埋设了双层铁钉破胎链,布置了13层栅栏和铁丝网以及四层混凝土路障的“要塞”不仅展示了新德里与示威力量对抗到底的决心,要塞化的新德里街头也暗示了莫迪(Narendra Modi)当局与近几个月来因所谓“农民示威”而聚合起来的各反对派势力的冲突,可能也逐渐上升到了近乎于“内战”的层面。其战线更有可能延伸到2023年的下一轮大选。

图为1月26日示威后印度军警的三处筑垒地区,这三地也是1月26日时拖拉机示威农民的集结地。(谷歌地图截图)

图为1月26日示威后印度军警的三处筑垒地区,这三地也是1月26日时拖拉机示威农民的集结地。(谷歌地图截图)

阅读更多

缅军在学袁世凯?选不好就不准吃饭!模仿西方制度糟粕太可悲

来源:汉风网    2021-02-03  作者:周小平

平局说史:“亚洲民主之花”缅甸的动荡,再一次证明了照搬或模仿西方制度糟粕的可悲和可笑。历史反复证明:当选出来的结果令幕后大佬不满意的时候……大选结果可以废!

 

人类文明到了近现代之后,随着大航海一起散播的除了枪炮病菌与殖民主义之外,西方陋习和糟粕也一并向世界散播,就连海洋文明的劣根性也一度被公认为是海洋文明的优越性,真是一强遮百丑。到了近现代以来,无数人都认为只有实行西方民主制度才有可能使得国家变得强大。这个说法在全世界都很有市场,甚至几乎成为共识。不仅是缅甸被西方誉为“民主典范”,就连一百年前的中国,也曾经一度痴迷“西式民主”,并身体力行地推行实施过。

图片

当然最终效果嘛,也和今天的缅甸政坛闹剧如出一辙。缅甸今天的乱局,其实和当初的民囯大选特别相像。

1913年民囯即将迎来第一届国会大选。本来呢,之前随着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倒台之后,各地舆论和民心都拥护孙先生。因此到了第二年元旦,中山先生直接就担任民囯临时大总统了,接下来只需要走完大选流程,那就是中华照搬西方制度并成功上任的第一人。然而,最后选出来的人却不是他。

阅读更多

缅甸军人的“习惯性政变”…..

申鹏 · 2021-02-02 · 来源: 平原公子

他们只懂得“枪杆子里出政权”,却不懂“党指挥枪”!

昨天最大的新闻,就是缅甸又“政变”了,军方把政府高层一锅端,昂山素季女士又被“软禁”了。

缅甸军方怀疑之前的大选“舞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在当天凌晨扣押了缅甸总统温敏、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级官员,宣布国家权力移交给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首都内比都和经济中心城市仰光,发生了大规模的通信失灵。全国民主联盟下属机构所运营的互联网数据和电话服务都被中断。

1.jpg

  缅甸军方1日晚通过电视发表声明,宣布对缅甸现政府进行大规模改组。声明说,外交部,国防部,边境事务部,计划、财政和工业部,投资和对外经济关系部,国际合作部等11个中央政府部门的部长被替换。国务资政府部,计划、财政和工业部,商务部等19个中央政府部门的24名副部长被解除职务。

2.png

  各省邦的省长和政府的负责人在昨天也全部被一锅端,全被扣押,但是昨天军方任命了11名政府的部长,基本上都是军方的人,民盟的高官们,现在都被关着吃盒饭。… 阅读更多

全世界虚假民主的危机揭示出无产阶级革命的迫切

I R N · 2021-02-02 · 来源:巴西《新民主报》,(2020年11月13日)

近期,剑桥大学发布了一份民众对资产阶级民主不满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自1995年世界调查以来,全球民众对资产阶级民主的不满明显增加,从47.9%上升到57.5%。

研究主要关注第一世界的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美国,同时也关注了拉丁美洲。2015年是世界范围的一个转折点。不仅拉丁美洲和北美洲,而且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欧洲部分地区(主要是东欧)的民众也对资产阶级政权大失所望。

这项研究将各国分为4类。其中,只有7个国家的民众看好资产阶级民主。相比之下,巴西、墨西哥和秘鲁以及其他4个国家则处在“危机区”。根据该研究,绝大多数民众质疑旧民主,这些国家面临着“真实的合法性危机”。

在拉丁美洲的例子中,该研究注意到这整个次大陆正在经历对资产阶级民主的“第四波”普遍不满,其余三波分别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在第四波不满中,拉丁美洲3/4的公民认为,他们对旧民主感到不满,这是自剑桥大学开始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 阅读更多

后沙:缅甸政局突变背后的政治迷雾

2021-02-02    来源:汉风网

缅甸政局突变的消息今天在全球舆论场刷屏。据缅甸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NLD)发言人缪纽(Myo Nyunt)表示,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缅甸总统温敏在清晨被军方扣押,除此之外还一些议员也被扣押。

图片

缅甸军方已控制多个省邦议会,首都内比都、商业枢纽仰光等主要城市出现通讯中断,金融业务暂时关闭,士兵对交通进行管制,国际航班基本取消……

缅甸军方这次出人意料的行动可以说是震动了世界,联合国安理会上午就召集紧急会议讨论缅甸局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办公室也发表声明,谴责这一事态发展是“对民主改革的严重打击”。呼吁缅甸军方通过和平对话解决任何分歧,并敦促军方尊重大选结果。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发声谴责。

据缅甸军方电视台声明称,总统府已发出202101号令,宣布将国家权力移交给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掌管,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为期一年。命令由副总统吴敏瑞签发。

最受人注目的昂山素季本人正处于软禁状态,据说脸书有一份以她名义发表的声明,敦促民众不要接受军方发起政变,呼吁民众抗议。但这份声明到现在也无法确定是谁发布的?

阅读更多

罗思文:都是新“颜色革命”,俄白有什么不同?卢卡申科这样说

2021-02-02     来源:昆仑策

 

 

1.webp.jpg

 

2020年8月9日白俄罗斯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亚历山大∙卢卡申科第六次获胜。据中央选举委员会数据,卢卡申科获得了80.1%的选票。此后,白俄罗斯爆发大规模反对派抗议活动。抗议活动一直持续至今,每周日举行最大规模的示威。执法人员表示,白俄罗斯的抗议活动激增,抗议活动从街道移至居民楼的院子。同时,西方国家,包括欧盟成员国,已对一系列白俄罗斯官员实施了个人制裁,指责他们对示威者使用暴力并篡改总统选举结果。欧盟制裁名单包括了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
就在白俄罗斯抗议活动尚未平息之际,2021年1月23日,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的支持者未经当局批准,在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鄂木斯克、伊尔库茨克、托木斯克、乌兰乌德等多个城市举行了人数不等的游行集会。在莫斯科,示威者戴着口罩,手持“不要怕、不要沉默”等标语,高呼“自由”“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等口号、从普希金广场出发,沿特维尔大街到达红场。游行集会期间,有人向警方投掷雪球、饮料瓶等物品,高喊辱骂警察。警方逮捕了多名游行集会者。
阅读更多

越共十三大的最终考验

撰写:     来源:多维新闻    2021-02-02 09:01:02

越共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平安无事地结束了。越共总书记阮富仲、越南总理阮春福等人留任。阮富仲还强调“本人年事已高,理应退休,但大会推选我做这个职务,因为党员要服从组织,所以我要尽力而为”。

至此,这场再一次确认了越南“两个一百年”大目标,以及提前圈定了最高层人选的大会可以落下帷幕了。但如何让处于迟缓、拖延状态的越南加速运转起来并“起飞”,仍是越共高层在其十三大周期的终极考验。

对河内来说,稳定的政治环境和高速运转的社会都是越共希望见到的。

2021年1月31日,越南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现场,进行投票。(路透社)
2021年1月31日,越南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美联社)
2021年1月31日,越南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阮富仲(左三)当选新一届越共中央总书记。(美联社)
对河内来说,其政治环境和政治光谱显出了贴近前苏联,但又转向北京的一面。(路透社)
不过,就在越共十三大即将结束前,来自英国的变异新冠病毒还是让外界感到了压力。(Getty)

早有定论的大会

越共十三大的两大核心议程可能早已在2020年12月末到1月上旬基本敲定,在越共十二大的最后两次会议期间,越共在经济与人事安排等问题上已早早得出了相应判断。

就经济来说,越南已经最终将2020年时“将越南早日建成现代化的工业国”这种不切实际的方案修改为“到2025年基本成为高平均收入的现代化工业国;到2030年成为高平均收入国家中靠前的现代化工业国”。以及“展望21世纪中叶(2045年),越南发展成为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即“两个一百年”。至于其政治领域,越方更已在1月16日到17日间提前确定高层人选,并留待十三大推荐、审议并通过。这一系列进程固然展示了河内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稳重,但这种沉稳同样也意味着拖延。

阅读更多

昂山素季等多人今晨被军方扣押

2021-02-01 07:40:12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齐倩】

当地时间2月1日,缅甸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NLD)发言人缪纽(Myo Nyunt)表示,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缅甸总统温敏在当日清晨被军方扣押。

发言人表示,军方此举是实施一场“军事政变企图”,意图迫使总统将权力移交给军方。目前,缅甸军方已进入并控制多个省邦议会,缅甸内比都、仰光等多地出现通讯中断。

综合路透社等外媒以及缅甸当地媒体报道,缅甸军方此举与2020年11月举行的全国大选有关。

在去年大选中,由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获得压倒性胜利,军方支持的反对党惨败。此后,反对党和军方一直指控选举中存在舞弊现象,要求联邦选举委员会彻查。

路透社报道截图

发言人告诉路透社,缅甸军方在当日清晨发起突袭,昂山素季、缅甸总统温敏,以及其他执政党高级官员被军方“带走”(been taken)。

“我想告诉我们的人不要鲁莽回应。我希望他们依法行事。”发言人补充称,他预计自己也会被扣押。

阅读更多

若任由中美恶化成“全面”对抗关系,全球性问题将无法解决

2021-01-30 20:27:18      来源:观察者网

【编译/观察者网 童黎】

“中国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如果任由中美恶化成“全面”对抗关系,那么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就将无法解决。昨天(29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再谈中美关系,并发出了上述警告。

据香港《南华早报》1月29日报道,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的最后一天,李显龙在会上作特别发言时提出,对美国来说,接受更强大版本的中国将是一个“艰难的调整”。

视频截图

他认为,虽然中国在技术和军事力量方面仍不如美国强大,但中国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另一方”,是美国的“潜在挑战者”。

而中美关系令人担忧,两国之间的竞争还将持续,他敦促双方发展建设性关系。

“中国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他说,“你们(中美两国)必须发展一种建设性的关系。你们会有竞争,会有分歧,甚至分歧明显,这可能发生在所谓‘人权’问题上。不过,在其他领域,你们确实需要合作。”

如果不合作,任由两国恶化成“全面”对抗关系,那么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就将无法解决。这如果真的发生了,“你们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困境,其他许多国家也是如此”。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