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局势最新消息:普京就克里米亚独立并加入俄罗斯演讲(观察网独家全文翻译)

2014-03-19 06:45:47

乌克兰局势最新消息:当天下午3时(北京时间18日晚7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向议会上下两院发表电视演讲,就克里米亚问题阐述俄方立场。现场听众包括俄国家杜马议员、联邦委员会成员、俄联邦各地区负责人和公民社会代表,以及前来商讨入俄事宜的克里米亚领导人。普京表了极具爱国激情的演讲,不时为与会者全体起立欢呼、鼓掌喝彩和泪水所打断。

当地时间3月18日,俄总统普京、克里米亚议会议长康斯坦丁诺夫、克里米亚总理阿克肖诺夫和塞瓦斯托波尔市议会主席恰雷,共同签署有关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条约。签字仪式结束后奏响俄罗斯国歌。

签字仪式前,普京请求俄议会批准有关克里米亚加入俄联邦的条约,并表示相信此事会获得议会支持。据克里姆林宫网站消息,自3月18日起俄罗斯的法律及其它法规在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正式实施。

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与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领导人签署入俄协议。

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与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领导人签署入俄协议。阅读更多

丁栩翔:乌克兰的“民主”病在哪里

2014-03-19 00:00:32

3月16日,克里米亚就是否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举行了全民公投,所有选票的统计结果显示,有96.77%的选民赞成“脱乌入俄”。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克里米亚领导人签署了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一部分的条约。他也在昨晚(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己尊重克里米亚人民的自主选择。这次方式与乌克兰1991年脱离苏联的独立公投惊人的相似:那次公投以90%以上的得票率制造了乌克兰的独立。现如今,克里米亚人依样画葫芦,同样以一次公投选择了自己的道路。

与此同时,乌克兰自去年11月开始的大动荡却远没有划上句号。西方知名杂志《经济学人》月初甚至为此发表了一篇题为《民主病在哪儿》的文章,开始就乌克兰局势反思民主遭遇的困境。文中一句话耐人寻味:“大体上讲,民主国家比非民主国家更加富裕,卷入战火的几率较小,反腐败更加有力。”

这个“大体上讲”大体上是得体的,因为每当人们觉得西式票选民主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时,一堆新兴“民主”国家就“脱颖而出”做反面教员,比如现在的乌克兰:经济上贫穷落后,政治上腐败不堪,而卷入战火的几率倒成了20多年来唯一还能直线上升的指标。断言乌克兰的“民主”转型失败,已经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只是在于,乌克兰的“民主病”在哪儿?… 阅读更多

施洋:重返历史现场——对越自卫反击战35周年

2014-03-17 09:23:20

今年是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35周年。1979年的2月17日,超过20万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军部队越过边境,对长期武装挑衅、入侵中国领土、打死打伤中国军民的越南发起自卫反击作战。在16天的作战中,解放军击退入侵越军,推进至越南境内20-40公里,攻占谅山、高平、老街等省城和20多个边境城镇及要点。随后,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开始回撤参战部队,并在3月16日前将边防部队全部撤回。

这场持续不足一个月的短促边境战争,与此后持续8年的两山轮战,共同构成了新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地面战争。但直到今天,越南反对派还会准时地“纪念”这次战争以指责他们的政府“卖国求和”;不少中国政府的批评者则认为这是中国向美国纳“投名状”,背叛传统盟友的不义之举。

现在,让我们暂时忘记今时今日的世界,回到20世纪70、80年代的中南半岛,去看看那场战争究竟造成了什么样的前后影响。

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前,解放军和民兵围绕坦克进行动员阅读更多

美国对外文化战略的手段

韩源 

虽然美国的文化战略从近代以来就初显端倪,但其主动、积极而完整地展开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的。归纳起来,美国实施对外文化战略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种。

1.对外输出文化产品。通过大众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进行文化产业形态的殖民入侵,以影响其他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追求实现文化蜕变

美国政府知道,对他国进行文化渗透事实上是在进行一场“思想的战争”,这场“思想战”必须调动国内甚至国际一切可以被利用的“兵种”,诸如新闻、广播、出版、电影、电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美术、教育、体育、卫生与科学技术等方面。正如理查德•克罗斯曼所言:“这场战争具有一个庞大的武器库,所藏的武器是刊物、图书、会议、研讨会、美术展览、音乐会、授奖等。”1961年6月,美国一家著名电影公司的制片人兼导演达利尔•柴纳尔在英国《电影及电影制作》发表文章,称好莱坞影片是“铁盒里的大使”。“这些圆盒子里装有卷得很紧的一卷卷印着美国电影制片者思想、想象和创作才能的走遍世界的影片。我相信,美国影片是对共产主义最有效的摧毁力量。”将核心价值观放在大众文化的传播和交往中,凭借强大的经济力和科技力进行输出,以实现价值观念上的传播和渗透,效果明显。… 阅读更多

毛泽东为什么能成为出色的军事统帅

金冲及 

毛泽东本来不是军人。他自己说过:“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有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

既然如此,为什么毛泽东会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军事统帅?他的办法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投身到战争实践中去,否则就谈不上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二是要在战争实践中用心去想,不断总结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用来校正自己的认识和行动,并且把战争中遇到的重要问题提到较高的原则上去思索和解决,这就是研究战略问题。

陈毅曾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作过这样的概括:“其特点是以实事求是的方法去研究中国战争的实际,去发现和掌握中国革命军事的总规律。”

陈毅说得很对。实事求是,确实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在战争中,毛泽东总是力求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使作战的部署和指挥尽量适合当时当地的情况,使主观的指导和客观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做那些实际上可能做到的事情,而不是只凭主观愿望去瞎指挥,更不是只说一大堆空话。这是他在战争中所以能克敌致胜的关键所在。… 阅读更多

王小石:马航飞机失联事件背后的大国博弈

作者:王小石

发布时间:2014-03-16 来源:王小石的博客

“3•01”昆明暴恐袭击的一周后,2014年3月8 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MH370航班失去联系,再度引发国人热切关注。MH370航班(波音777-200型客机)8日凌晨0点41分自吉隆坡飞往北京,机上227名乘客来自14个不同国家,其中就有154名中国人,让中国怎能不为MH370而牵肠挂肚?

如今MH370失联也过去一周,不仅事件真相仍然扑朔迷离,就是MH370的踪迹也遍寻不着。事件诡异程度已经远远超越飞机失事的范畴。诚如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所云,“此次马航航班失联非同寻常,有很多令人疑惑的地方,大家要有耐心,很多事情【超出了想象和控制力】。”

“控制力”表述道破玄机,失联的本质问题还在于中国对于国际时局的控制力还远远不够,但中国会锲而不舍地探寻失联真相,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因此“大家要有耐心”,必然会讨还一个公道。随后的动作便是增派军舰、飞机(或许还有潜艇)搜救,并协调马方接受中国公安部派员参与调查。… 阅读更多

中国用弃权捍卫了公正 西方应反省其颜色革命

2014-03-16 09:17:20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青衫老祖

核心提示:中国认为,美国人主持搞的那个安理会决议没有充分考虑乌克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美国人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试图通过安理会决议,维持由其新干涉主义造成的“政变结果”。对此,中国显然不能支持。因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既包含俄罗斯的利益,也包含中国的利益。美国人企图让安理会站在美国利益一边,不是白日做梦吗?

3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15日就美国起草的、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草案举行投票表决,由于俄罗斯投票否决,决议草案未通过。当天投票结果为13票赞成、1票否决、1票弃权。中国对决议草案投了弃权票。据悉,这一草案称将于16日举行的克里米亚公决“无效”,“不能构成任何改变克里米亚现状的基础”。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在投票前发言说明了俄罗斯的立场,并回顾了克里米亚地区的历史。他说,俄方决定尊重克里米亚人民的意愿。… 阅读更多

毛泽东倡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徐忠友 

说到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是这方面的倡导者,在他参加革命半个多世纪间,留下了许多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对待群众批评的感人往事。
在李鼎铭等实行“精兵简政”提案上作重要批语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为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烈士举行追悼会上的讲话中,特别讲了一段与批评有关的话:“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毛泽东为什么要讲这段话,李鼎铭又是何许人也?李鼎铭,是陕西米脂人。1913年,在任米脂县东区区长期间,利用临水寺庙宇开办米脂县第一所国民小学,并兼任校长。1916年受聘于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担任国文、数学教员。1918年返乡行医,期间和当地群众在桃镇创办国民高等小学,并担任校长。1923年,担任榆林道尹公署顾问、科长等职。1941年上半年,陕甘宁边区为了加强根据地民主政权的建设,实行“三三制”,开展普选运动,李鼎铭代表开明绅士被选为米脂县参议会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副议长。… 阅读更多

田文林:土耳其经济私有化的后果及教训启示

作者:田文林

发布时间:2014-03-14 来源:经济导刊

土耳其经济模式充分显示了资本主义的黑暗一面,它包括极端经济自由、肆无忌惮的榨取利润、投机资本流入等,由此造成经济和社会状况极度脆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不到未来,而成为引发经济社会不稳的动乱源。一个看似微小的偶发事件,便可能酿成泼天大祸。

近三十年来,土耳其一直将全面私有化作为实现经济繁荣的“主要法宝”。表面看,这一政策令土耳其受益颇多:土目前是“展望五国”和G20成员,经济总量排世界第十七位。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私有化政策引发的恶果严重而深远。2013年5月底以来因马克西姆广场改建引发的持续抗议,不过是土耳其私有化政策负面效果的冰山一角。土耳其发展之路的经验教训值得汲取。

一、土耳其通过全面私有化释放“改革红利”

20世纪80年代,主张自由放任和私有化的新自由主义风靡全球。当时,英国撒切尔政府、美国里根政府均大力推行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西欧国家还将引入市场改革作为入盟必要条件。受此思潮冲击,土耳其成为最早一批实施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在此之前,土耳其奉行进口替代战略,1927年曾专门颁布《奖励工业法》,借助政府力量推动经济工业化。到80年代时,土耳其国有企业已占据整个经济的半壁江山。1983年厄扎尔上台后,经济发展战略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主要政策包括:国有企业私有化、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推动国际自由贸易等。从1984年到2001年的17年间,土耳其私有化进程缓慢而有限。这一时期主要有两大制度性措施:一是l994年制定《私有化法》,为经济私有化提供法律保障;二是建立了专门的私有化高级理事会和私有化管理机构。… 阅读更多

昝涛:历史视野下的埃及革命

2014-02-27 13:05:58

埃及革命进入第四年,中东地区动乱愈演愈烈。本文通过考察埃及现代历史,解析中东剧变特征(原载于《文化纵横》2011年4月刊)。观察者网转载旧文,以资读者参考。

近期突尼斯、埃及、约旦、也门、巴林、利比亚等中东国家(2009年的伊朗也可以算是其中一个)的政治动荡与剧变,引起国内外各界极大的关注和猜测。国内各个阵营的、戴着不同颜色眼镜的观察者们,不遗余力地涂抹和描画着这些遥远且陌生国度里发生的“热闹”。殊不知,这正是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国内主流知识界基本上从未关注过的边缘地带(显然,这样的地带还不止于此)。中东国家最近的时局发展,通过网络不难得知概貌。然而,中东不是没有历史的,囿于时事的评判和分析还远远不够。如果把中东放进20世纪以来的现代史中,或者放到上千年的文明史上来看,或许更有利于我们整体地看清今天中东的种种情势。以最具典型意义的埃及为例,通过考察其现代历史进程,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近来中东剧变的特征。… 阅读更多

乌克兰流行“斗地主”

2014-03-04 09:36:44   来源:海疆在线

作者:海音 

下面引用的这则短信很像是一个幽默“段子”——

2004年,尤先科和季莫申科联手搞掉了亚努科维奇,是“民主”;

2005年,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一起搞掉了季莫申科,是“民主”;

2007年,尤先科和季莫申科一起掀翻了亚努科维奇,是“民主”;

2009年,尤先科和亚努科维奇一起搞掉了季莫申科,是“民主”;

2010年,亚努科维奇和季莫申科一起搞掉了尤先科,是“民主”;

2011年,亚努科维奇把季莫申科搞进监狱,是“民主”;

2014年,季莫申科出狱,亚努科维奇被他的政党开除,并被国家通缉,还是“民主”……

闹了半天,乌克兰所谓的“民主”,不过就是在玩三人斗地主嘛!

我查阅了一下,短信中引用的时间、人物、事件基本上都靠谱。

很可笑对不对?

让人吃惊的是乌克兰政局从橙色革命算起,在10年里竟七次动荡,政权更迭如走马灯一样,三位政客都在合众连横,考虑自身的利益,谋算抢夺官位,短促的执政过程下,那还能顾及国家发展大计和普通民众的生活境况?… 阅读更多

海疆特评:族群撕裂,国之大殇

2014-03-14 09:43:41   来源:海疆在线

作者:回马

核心提示:乌克兰族群撕裂的痛楚,令我们感同身受,暗自警醒。中国各族群的血,每一位中国公民的血,应当为全民族的复兴而沸腾奔涌,绝不容许由于族群撕裂、国家分裂而白白滴淌。

乌克兰动荡余波未平,克里米亚局势风谲云诡。从近代的克里米亚战争,到希特勒用八百多毫米口径的巨炮狂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这个兵家必争的半岛总是沦为大国势力的角力场。乌克兰会走向分裂吗?克里米亚全民公投后会独立或并入俄罗斯版图吗?美欧与俄罗斯之间会因为克里米亚归属问题而发生直接对抗,亦或是类似冷战般的铁幕重新开启吗?

纠纷的孰是孰非就不去说了,笔者重点思考的是民族国家归属感的问题。

众所周知克里米亚的主体族群是俄罗斯族,它所处的濒海区域乃至于靠近俄国的广阔地带,很早就属于俄罗斯传统的势力范围。这里的多数民众从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到生活习俗都打着深刻的俄罗斯烙印。当地的经济模式也以从前苏联移植而来的军工、航天等产业为主。像这样一种情况,让当地的族群如何对平原农业区及遥远的欧洲产生憧憬?又如何对乌克兰产生向心力与心理归属感呢?… 阅读更多

为人民服务是党奋斗的最高价值目标——论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哲学意蕴

李春秋 黄秀红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毛泽东、周恩来、李立三等人在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时,就用了群众路线的概念。后来,毛泽东在一系列文章和讲话中反复阐述和强调深入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相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关心群众的极端重要性。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将群众路线同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一道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对群众路线进行了高度概括,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权威表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领会毛泽东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从实际出发,确立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价值目标

任何群体和个体在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活动中,总是遵循一定的价值观,特别是有个最终的目的和目标。就群体而言,总要解决为什么人和怎样为人的立场问题;对个体来说,就是要解决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的人生观问题。价值目标作为群体或个体的总意向或最高目的,它联系着主体的一切行为活动,贯穿于主体的全部社会实践中,体现着主体的理想追求。价值目标的选择是以主体对利益的理解为前提的。不同阶级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的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目标。共产党的价值目标就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就是一切为了群众,就是为人民服务。     … 阅读更多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兼评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拥有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史。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不仅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也塑造出独立自主、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富有高度历史感、时代感的中华民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讲话深刻揭示正在率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看待和分析历史,用博大的胸襟、宽广的胸怀来认识本民族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接续人、传承者。
一、历史不能任意选择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但又要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历史。人类史与自然史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唯物史观肯定历史不能任意选择,把客观历史与唯心主义哲学家头脑中“想象的活动”的“历史”相分离。因此,尊重客观历史,尊重人类伟大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历史,是唯物史观观察历史的出发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阅读更多

王文、贾晋京:总理的信号

——两会总理讲话、报告追踪分析

2014-03-13 15:05:44

3月12日上午,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给2014年两会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一周前的政府工作报告在2000多名代表的审议下,修改了10多处,这是中国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民意与国家共识不断互动的又一次见证。在记者招待会中,克强总理透露了不少新信号,对重点改革领域再次强调,对一些大问题再次详细阐述。

自两会召开以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两会改革举措追踪”课题组一直在第一时间追踪分析两会报告、决议、讲话。对于刚刚结束的近2个小时李总理记者招待会,他们提炼出11个信号,以及9个改革困难点,特供观察者网发布,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部副主任贾晋京之前也撰文分析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观察者网汇总三篇文章,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在记者招待会中,克强总理透露了不少新信号

在记者招待会中,李克强总理透露了不少新信号

记者会中的11点新信号

第一,“面临去年经济下行压力,中央果断全面审计债务,规范融资平台,规范预算管理。”阅读更多

2014年拉丁美洲将走向解放的地缘政治

卡图阿柯纳达 文编译

为了实现真正的拉丁美洲一体化,波多黎各的独立,结束英国对(阿根廷)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占领,结束美国对古巴的罪恶封锁,或玻利维亚(与智利)正在谈判的关键的太平洋出海口的决议,这些挑战将引导拉丁美洲走向全面的独立和主权。

 

尽管我们还不清楚我们是否面临资本主义制度的又一场危机以调整它的利润率,或是我们是否正隐约看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处在危机之中(从危机中出现机遇,但是也存在恶魔),危机确实是全球性的和“文明的”。

玻利维亚副总统阿尔瓦罗•利内亚认为,资本主义已经采取一项绝对全球性地缘政治的政策,同时回到一种长久的原始积累,这是一种原来积累的再次更新,再加上掠夺普通资产(生物多样性、水、自然资源、知识等)的积累。

因此,这场危机也具体化为一种地缘政治的重新安排,趋势是走向一个多极和多中心的世界。我们正看到美国帝国主义相对的衰落和一个金砖国家的极盛时期,在金砖国家中突出的是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特别丰富,在地缘政治的棋盘上通过三项活动抵消了美国的战争外交,即为斯诺登提供避难,使美国对叙利亚的军事侵略瘫痪和支持伊朗,正如最近阿蒂利奥•波隆在他2013年的总结中为我们所说的那样。… 阅读更多

刘宗义:和平共处原则60年之际的中印关系

2014-03-12 09:27:33   来源:爱思想

自去年李克强总理访印以来,中印两国关系保持了平稳向上的发展势头。今年是中印两国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周年,同时也是两国政府确定的“中印友好交流年”。与中印友好的气氛相呼应,今年中印关系开局良好,两国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17次会晤和年度防务与安全磋商都已结束,双方在保持边境和平和安定、举行陆、海军联合训练和军事交流方面达成了多项协议。今年两国还将举行战略经济对话和战略对话,两国领导人也将在许多国际场合交流会晤、协商合作。这些高层次的交流会晤活动表明中印两国高层都十分重视两国关系的发展,两国关系也已经高度机制化。

中印关系的平稳发展无疑是符合两国共同利益的,两国领导人寻求两国关系的和平友好合作之道是基于两国关系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两国之间虽然发生过短暂的边界冲突,但数十年的历史证明,武力不能解决两国之间的分歧。既然边界问题不能迅速解决,那么就只能管控。过去几十年两国边界地区基本上一直保持着和平和稳定,说明两国通过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合作——特别是在双方各自政府统筹协调下的各相关部门的联合交流,规范各自在边界地区的行为,继续将边界地区和平稳定的局面保持下去是可能的。这对于两国争取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以集中精力发展国内经济社会事业是有利的。… 阅读更多

正确理解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李慎明 

现在的网络上和有的小报小刊上,总是在否认资产阶级的残忍,宣扬他们所谓的人道和文明,骂我们共产党人残忍。这是事实吗?单从资本主义大国、强国如何发家谈起,就是一部血淋淋的历史。

从16世纪开始的300年历史中,欧洲和美洲的资产阶级投机者从非洲运到美洲、阿拉伯国家、波斯等地的黑人奴隶,包括在猎捕和贩运过程中死亡的黑人总数,大约使非洲损失6000万人口(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3页)。按照美国一些学者研究,哥伦布来到美洲的时候,居住在目前美国境内的印第安人为3000万—1亿,到20世纪70年代,按照美国官方提供的数据,还不足80万(卫建林:《全球化与第三世界》第2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85页)。1965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下,印度尼西亚军事当局杀害约50万—100万印尼共产党人及其同情者(简观:《澳报揭露:美国参与印尼夺权大屠杀内幕》,《国际展望》,1999年第15期),连当时的美国媒体也报道说,甚至河水被染成红色。而在当今所谓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这些史实几乎也无人知晓。… 阅读更多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启蒙运动

张顺洪 

【内容提要】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广泛的思想文化革命,使中国先进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掌握了唯物史观这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武器,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本质,认识到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不断加强,培养了中国人民的“世界胸怀”。这场仍在进行的启蒙运动,涉及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变革和社会实践活动,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其意义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世界历史上的“启蒙运动”,一般是指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具有启蒙的特性,提倡人类理性,反对愚昧、迷信和封建专制,旨在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在20世纪初的中国,发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则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和反对封建愚昧、迷信和专制的伟大历史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一场真真切切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真真切切的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同样真真切切地发挥了解放思想的作用,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阅读更多

张纯厚:破解虚无主义对中国的魅惑

2014-03-11 09:54: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核心提示:一百多年以来,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思想界可谓鱼龙混杂,其中历史虚无主义尤其活跃,在不同时期都有所表现。这种历史虚无主义与道德、价值、信仰等方面的相对主义结合,具有民族和文化虚无主义特点。它有被动型和活跃型之分,被动型虚无主义消极悲观,逃避现实;活跃型虚无主义则用另外一种价值观取代现行价值观。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大多属于后一种。

虚无主义概念由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 雅可比于1799年提出,意指否认人生意义。在西方现代化和世俗化过程中,虚无主义与唯我论、存在主义、唯意志论等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相互结合;到了所谓的后现代转型时期,这种道德、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中的相对主义再次流行。当它被嫁接到第三世界国家时,对各个国家的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构成了严重挑战。

一百多年以来,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思想界可谓鱼龙混杂,其中历史虚无主义尤其活跃,在不同时期都有所表现。这种历史虚无主义与道德、价值、信仰等方面的相对主义结合,具有民族和文化虚无主义特点。它有被动型和活跃型之分,被动型虚无主义消极悲观,逃避现实;活跃型虚无主义则用另外一种价值观取代现行价值观。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大多属于后一种。…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