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区议会选举建制派雪崩 民主派大胜无悬念[图]

多维新闻       2019-11-24 18:58:34
当地时间11月24日,香港2019年区议会换届大选举行,25日清晨开始,452席的议席结果将会陆续公布。截至25日晨2时,在已知结果的104个选区中,建制派仅夺9席,民主派胜出95席,胜率逾九成,预料民主派可夺取逾400议席。

据港媒《星岛日报》11月25日消息,民主派候选人当中包括民阵召集人岑子杰、前中大学生会会长张秀贤、前学联副秘书长岑敖晖、前众志成员袁嘉蔚等均告捷。 建制重量级双料议员包括田北辰、何君尧、张国钧、郑泳舜、何启明均落败,周浩鼎的对手王进洋评估自己有六成胜算,周浩鼎或保不住“超级区议会”入场券。

李慧琼则仅胜梁国雄300票。而泛民主派的林卓廷、许智峰、尹兆坚、邝俊宇等胜出。 截至25日8时48分,建制派共取得47个议席,泛民取得370个议席,其他阵营取得5个议席。

在反修例风波阴影下,24日区议会选举的气氛罕有平静,但投票率则创历史新高。在投票率大增下,建制派阵营民建联、工联会及经民联24日均先后告急,呼吁支持者投票守护秩序及稳定社会,不要纵容暴力、堵路及破坏。 其中上届仅胜本土派对手百余票的周浩鼎,24日全日在选区东涌南拉票,强调自己对过去政绩有信心。

以往挑战双料被视为是炮灰,挑战周浩鼎的王进洋表示,相信自己有六成胜算,表示自己在2015年后未有离弃社区,做事“贴地”,和街坊感情亦不俗。

挑战工联会何启明的民主党陈汶坚同样表明,不认同是苦差,直言“如此社会运动下,香港要赢一次”,自己在蓝田服务多年有信心。

今届区议会投票率高,属回归后罕见,民主党主席胡志伟表示,今届区选投票率高,反映市民希望借投票表达对未来的看法,表示市民是期望透过选票表达对特区政府的管治的意见。

公民党主席梁家杰表示,投票率高亦不能掉以轻心,皆因有机会是建制派动员最底下的铁票,未知有多少票流向泛民,期望市民透过投票表达对五大诉求的渴求。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明,未曾见过区选有如此高投票率,难以预计对阵营的影响。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说:“很多政治议题被操作,地区本来关心的巴士路线、卫生环境,变成叫政治口号。”

香港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讲师蔡子强形容,“今次的选举已经不再是地区选举那么简单”,直言今次投票率上升至七成,并非停留在四成的层面,足以证明今次选举已经演化成一个政治色彩的公投,他相信多出来的两成多选民不少是在“支持稳定社会”、“反政府、反修例”中表态。他提到,今届区议会投票率升势如同海啸,社会运动长时间发酵后,市民强烈希望运用投票权,表达他们对整个政治及社会状况的看法,而今次选举亦不能用以往经验解释,高投票率是否会对非建制阵营较为有利。

据悉,24日的区议会选举投票率史无前例高达71.2%,投票人数破天荒逾294万,个别选区的投票率更逾80%,不论整体投票率还是总投票人数,都创香港回归中国以来选举新高。

今次是反《逃犯条例》修订风波持续多月以来首场大型选举,泛民形容今次是“公投”表态,大批选民响应呼吁一早投票,多区票站开门前已大排长龙等候投票,部分票站24日晚10时30分结束前亦有选民赶至投票。

香港特别行政区共分为十八个行政分区,每个区都有各自的区议会,是香港政治体系中地区层级的区域组织,最主要的职能是就基层市民生活的事务向政府提出意见、上传民意诉求,开展各项服务民生的基层工作。

在本届选出的479个议席当中,除27个“当然议席”无需投票可直接当选以外,剩余452个民选议席人选全部由香港十八区民选投票得出。 香港这次区议会选举被指意义重大,区议会的选举形式是普选,能够反映香港普通民众的选择。
而它又是“反修例”风波以来的第一次选举,涉及的是香港的基层管治权。 所以对于反对派和建制派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一次选举,关乎到香港未来的走向。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2020年新一届香港立法会选举产生的70个立法会议席当中,有5个“超级区议会”议席全部在区议员范围内由选民选举产生。 此外,负责推选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的香港选举委员会,其1,200名委员当中有117名委员也出自区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