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地陷水灾 红坭山村民渐回流

 

《东方网》发布于 2019年08月19日 09时00分 • 最后更新 3小时前 • 报导:马晓娟

(怡保18日讯)尽管在民间强烈反对声浪下,亚洲稀土厂于上世纪90年代关闭和撤出怡保红坭山,但此前却有一批红坭山新村居民,因担忧辐射危害等原因已离开家园。如今,历经逾20年的岁月洗礼,红坭山新村终在许多有利条件下,逐渐恢复元气和吸引居民回流。

这些客观条件包括屋产业崛起、居民获更新地契、地陷和水灾问题获改善等,因此逐渐有居民回返红坭山新村重建房屋和定居。

当年站在反亚洲稀土厂运动前线的丘运达(75岁)说,在1970年代的红坭山新村住著千户,约万余名的居民,居民多数从事割胶、建筑、种菜、锡矿工和制鞋的工作,过著平静生活。

丘运达看著逾20年前的剪报和资料,当年对抗亚洲稀土厂的经历仍历历在目。
丘运达看著逾20年前的剪报和资料,当年对抗亚洲稀土厂的经历仍历历在目。

 

“后来因为爆发亚洲稀土厂辐射危害事件,加上当地时常发生地陷和水灾事件,导致很多居民迁离。根据1989年的数据,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迁出新村。”

丘运达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除了亚洲稀土厂在1994年撤出红坭山的化学工业区之外,另一间化学厂也关闭结业,目前只剩下一家化学厂在该区继续营业。

他说,随著采矿业停止,砂土流失和地下水所导致的地陷问题已迎刃而解,而下雨导致沟尾溢水并产生的水灾问题也不再发生了。

在1987年6月23日,红坭山居民聘请医生为60名小孩进行血液测试,发现有者的血液含铅量过高,怀疑与亚洲稀土厂所排放的废料有关。
在1987年6月23日,红坭山居民聘请医生为60名小孩进行血液测试,发现有者的血液含铅量过高,怀疑与亚洲稀土厂所排放的废料有关。

 

 

此外,近年来居民原本所持有的临时地契也获得政府更换成60年地契,因此许多居民已重建房屋和回流居住。

他说,鞋业依然是红坭山的主要经济脉搏,在当地设有许多鞋厂,也有一些居民在家从事制鞋业。

此外,红坭山村长朱松基表示,近10年来,由于许多居民获得更新地契60或99年,加上红坭山的民生问题已获得改善,即没有稀土厂、地陷和水灾问题,因此有越来越多居民申请贷款重建屋子。

朱松基:越来越多居民申请贷款重建屋子。
朱松基:越来越多居民申请贷款重建屋子。

 

 

他说,如今几乎每条巷子都有一两间屋子是重建,甚至有者把新村屋改建成双层房屋单位。

他表示,尤其是邻近巴刹和学校的地段,可看到很多房子是重建的,有些屋子重建后屋主会自己住,又或卖出去,而购屋者多数是之前受稀土厂影响而迁出红坭山的居民。

他说,红坭山原本有逾1000户居民,不过在90年代,因为红坭山所面对种种问题,导致有很多居民搬迁,目前预计只剩下800户居民,有些住家是空置的。

“不过在这10年,可看到有数十间村屋是经过重建,所以有不少人回返新村居住,人口已有所增加。”

林碧霞:目前红坭山新村地段很抢手。
林碧霞:目前红坭山新村地段很抢手。

 

 

红坭山新村地段抢手

前万里望州议员林碧霞指出,在90年代期,红坭山面对严重地陷问题,当时土地局以地陷为由,冻结居民更新地契的申请。

“但是在2000年代,红坭山不再有地陷和水灾问题,那时居民可申请60年地契,而民联在2008年执政霹雳州时,也开始让居民申请99年地契,并为居民提供90%地价折扣,当时很多居民提出申请。”

她说,目前红坭山新村地段很抢手,当购下90尺长和45尺阔的土地面积后,自己搭建一间屋子,比现成屋子更划算。为此很多原本住在外地者,在该村买地回返当地居住。

在1992年12月16日,千名红坭山和附近地区居民分乘30辆巴士到吉隆坡最高法院外,等候法庭针对亚洲稀土厂宣判结果。
在1992年12月16日,千名红坭山和附近地区居民分乘30辆巴士到吉隆坡最高法院外,等候法庭针对亚洲稀土厂宣判结果。

 

 

万众同心保家园 健康利益为考量

回溯20年前的反稀土厂的经历,丘运达很庆幸当初能及时靠著大家万众同心的力量,才得以保卫红坭山这个家园。

目前依然居住在红坭山的他说,当初可以凝聚居民力量,反对亚洲稀土厂,都是因为大家本著爱护后代之心,不希望后代生活健康受到影响,因此最后亚洲稀土厂就算是赢了官司,也不堪居民压力而自愿撤退。

丘运达希望,反关丹莱纳斯稀土厂的居民和环保团体应拥有坚强一致的信念,切勿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反之应以长远的健康利益作为斗争考量。

眼见反莱纳斯运动或面对更严峻挑战,他呼吁大家一定要目标一致,坚持原则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