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慌忙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

•雷思海•

近日,一则来自美国的新消息让人警惕。据《华盛顿邮报》10月13日报道,美国日前把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竞争优势的矛头,指向了世界银行。这一报道不可轻视,它有可能意味着美国对中国新能源产业新一轮打压的开始。

美国又来找茬了

《华盛顿邮报》的这篇长文报道,列举了过去几年来,世界银行对中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项目的资助,认为这些项目都给美国的新能源公司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美国官员以及新能源产业人士认为,世界银行在过去几年来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投资与资助,帮助中国提升了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优势,从而打击了美国自己的新能源产业,导致了美国工人丢掉了工作。因此,该报质疑世界银行,这个被誉为是“美国外交政策工具”的机构,怎么能做这种有损美国利益的事。美国媒体的这篇报道,意味着美国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新一轮打压可能已经开始了。并非巧合的是,也就在最近,美国太阳能板制造商Energy ConversionDevices(ECD)的破产管理人将尚德电力、天合光能和英利绿色能源三家中国光伏企业告上法庭,指控三者涉嫌价格操纵并对美倾销廉价太阳能板,从而导致了ECD的破产。

众所周知,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作为企业的破产管理人,主要职责就是做好破产企业的资产处置和债务清算,至于企业因何破产与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也不会对整个破产清算过程产生影响。如果说,三家中国企业与ECD存有债务关系,为了替破产企业债权人追讨债务而追诉前者还情有可原,但事实是它们之间并无任何经济纠葛。因此,ECD的破产管理人公开为破产企业鸣冤叫屈,并且不惜与这三家中国光伏巨头对簿公堂,显然不符合常理。

作为中国最大的三家光伏制造企业,它们在美国“躺枪”已经不是头一回。就在去年.10月份,一家进入破产程序的美国光伏企业Solyndra曾以操纵价格为由将三巨头告上法庭并索赔15亿美元,随后,美国商务部就宣布了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的“双反”制裁。

奥巴马的新能源雄心

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一个像样的新产业来吸引全球资本。也是因此,才导致美国过度依靠房地产对美国经济的拉动,结果导致了2007年的次贷危机,把美国整个金融帝国大厦差点震塌。奥巴马一上台,就把宝押在了新能源产业上,不仅指望它将美国带出金融危机,还指望它重振美国经济,延续美国霸权。

奥巴马在竞选时曾经雄心勃勃地承诺:在未来10年,要通过投入1500亿美元进行新能源开发,创造500万个新工作岗位。上任后不久,他就推出了“美国复兴与再投资计划”,其要点是在3年内让美国再生能源产量倍增。但是,4年过去了,奥巴马的新能源产业进展却让人大失所望。目前,在太阳能、风能利用上,美国落后于西欧,在新能源电池以及关键设备方面,甚至落后于日本,而在新能源设备制造方面,则不敌中国。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尴尬局面,源自于美国产业的空心化。

中国新能源猛追赶

美国在新能源产业进展缓慢的同时,中国却在日渐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2008年,奥巴马刚刚上台的时候,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领域还是比较落后的。不过,中国虽然落后,世界其他地区也高不出多少。

因此,当中国以制造业为依托开始追赶的时候,效果很快就出来了。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制造部分,在中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如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锂电池、风力涡轮机、太阳能板、风电齿轮、风电扇叶等,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一个制造基地,不仅挤掉了外国新能源产业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还占据了不少美欧的市场份额。就拿风电设备来说,根据彭博新闻社的数据,2005年,外国企业占有中国凤电市场份额的71%,但是今天,这一份额降低到10%。而中国则发展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风电设备市场。

作为新能源应用行业最有潜力的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企业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如比亚迪汽车,连美国股神巴菲特都十分看好。更关键的一点是,作为新能源的关键原材料稀土,则主要由中国生产。中国企业取得的成绩,让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信心更为充足。

关系到美霸权基础

这么一来,一个难以说出口的问题在美国那里出现了。奥巴马本来指望新能源产业带领美国走出金融危机,并维持世界霸权,包括美国的经济霸权、美元的世界货币霸权。但是,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的话,新能源产业有可能成为美国霸权的坟墓。道理很浅显,如果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将来大规模地应用新能源的话,那么美国经营了60多年的世界石油控制权,将有可能成为毫无用处的摆设。

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目前拥有全球最多的稀土,而稀土在新能源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为新能源中的应用,首先是将自然界的风能和太阳能等转化成电能,然后再由电能转换成机械能。而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核心部分是电机,所有电机都要用到稀土,那么未来稀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替代石油,晋升为工业发展的血液。这也就是说,中国完全可以像今天的美国一样,要求世界以人民币作为稀土的交易货币。这样一来,“稀土人民币”将可以与“石油美元”相抗衡,美元霸权将更脆弱。

对美国来说,这是很可怕的前景。因此,美国必须阻击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各种新能源产业的调查,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继续出现,美国会选择其中一些对中国新能源发展比较关键的产业,进行重点打击,这已经不是就业问题,也不是产业问题,而是美国的国家战略所致。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88期,摘自2013年10月17日—20日《世界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