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发家史”:从开源逆袭,到闭源营利

user.guancha.cn 2007年1月9
5月20日,谷歌突然宣布停止与华为的部分合作,占华为总业务量接近一半的海外市场都受到严重打击。

这还只是停止部分合作的后果。要知道,除了苹果之外,全球绝大部分手机厂商的命脉都握在Android手里。

以调研机构Kantar公布的2018年手机系统占比数据为例,可以看出安卓系统在中国市场占绝对优势

事实上,在2007年诞生之初,Android系统还是个基本不占市场份额的无名小卒,无论是从系统质量还是从应用数上来看都菜到不行。那时候的苹果根本没把它放在眼里,微软也没正眼瞧过它。

而经过多年的追赶,Android充分扬长避短,在全球范围内裂变式扩张,现在已经与苹果并立称王,甚至在市场占有率上将苹果远远甩在身后。而苹果却因为创新枯竭、性价比过低,逐渐丧失品牌优势。

说起来,这又是一个“菜鸟”逆袭的故事了。

1Android的诞生

2007年1月9日,第一代苹果手机发布,在科技圈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彼时,谷歌工程副总裁Andy Rubin这样说过:

“如果谷歌无动于衷的话,我们将不得不接受一个十分可怕的未来,一个没有选择的世界:同一个人,一个公司,一部手机,一个运营商。”

当时谷歌的最大盈利来源于其搜索业务。在电脑端,微软一家独大,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IE浏览器占了绝对优势。而在移动搜索端,苹果的崛起又出现了新的垄断趋势,这让谷歌觉得十分恐慌。因此它押注Android,决定在移动端的操作系统展开一场硬战。

安卓加入后,移动系统曾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2007年11月5日,谷歌在移动世界一文不名的情况下,仍然义无反顾地推出了Android系统,并且以卑微的免费开源姿态,希望能够对抗苹果的垄断。

2成功逆袭

开源,正是Android逆袭成功的关键。

微软在其推出的移动端系统Windows Mobile中,仍然延续了它在电脑Windows系统上的做法,对每一台设备收取许可费用。

苹果则是采取系统与硬件捆绑的模式,自产的手机配上自研的系统进行售卖。

而这边的Android呢?不仅免费开源自己的操作系统,甚至还与安装Android的移动厂商分享来自Android搜索的收入。这样的交易条件对于设备厂商来说实在是太过诱人,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不出所料,Windows Mobile最终没能形成气候,又因为其在用户体验上逐渐被Android反超,最终消亡。

随后,Android一路高歌猛进,除了保持自己在应用数和开发者数方面的优势,一方面不断完善系统兼容性与稳定性;另一方面携手硬件厂商,在处理器性能上不断革新。在诞生之后的22年里,击退了一个又一个企图在移动操作系统分一杯羹的对手,几乎垄断了除苹果之外的全部市场。

2009-2018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全球市场占有率

在这一过程中,Android不仅成功扼杀了微软的移动业务,还通过一个由设备制造商和移动运营商组成的庞大生态系统,统治了移动设备的世界。

而这些制造商和运营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促使设备和网络服务的成本降低,又进一步促进了Android在全球范围的普及。

可以说,如果没有安卓,智能机的普及程度至少要比现在慢上一倍。
3从开源到闭源

实际上,广义的Android系统包括两个部分:

一个是Android开源项目AOSP(Android Open-Source Project),这部分资源来自谷歌开发者联盟的成员,也就是国人普遍认知中的那个开放的Android;

另一个部分则是谷歌移动应用GMS(Google Mobile Service),由众多带有谷歌自有商标的应用程序构成。

这些都属于GMS

诞生之初,Android的诉求很简单,就是拉拢App开发者,寻求与更多芯片制造商及手机厂商的合作,共同推广Android平台。

但随着市场占有率的攀升,谷歌不再满足于提供平台,开始一步步地控制Android生态圈的发展,以期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谷歌正在有计划地逐步废弃不挣钱的AOSP应用,而用“亲生的”GMS应用代替——

​自2010年8月谷歌在Android Market推出了语音操作(Voice Actions)功能后,AOSP中的搜索功能就停止了更新,永远地停留在了当时的版本。

接下来的3年,谷歌相继在商店中开发了Google Search、Play Music、Google Calendar和Google Input,相应的AOSP Search 、Music 、Calendar、Keyboard随之停止更新。
2013年3月,Android项目由Sundar Pichai接手负责。

Sundar Pichai

自此之后,Android正式由工程导向转为营利导向。例如,减少手机制造商与谷歌在Google Play和Google Search上的收入分成;与手机制造商签订约束协议,以控制各家Android手机UI显示的一致性;甚至,对于应用摆放在Android桌面上的位置都强加限制······这一系列的举措造成了不少手机制造商及开发者的反感。

归根结底,Google在盈利模式上想成为另一个苹果,在用户和运营商之间发挥作用,获取更大的利益。而“开源”只是谷歌为了钓大鱼撒的一张网,请君入瓮之后,何时收网、怎样收网都将由它一手控制。

4未来之战已经打响

受惠于人,就会受制于人。

享受着安卓系统开源便利的移动厂商们并非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带着“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用市场换技术”的赚快钱心态,许多企业选择性忽视了其中的风险,只想在风险未发生之前,能捞多少是多少。

而今天,从谷歌对华为Android系统的发难中,中国企业应该清楚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严峻形势:谁拥有核心技术,谁就有最终话语权。

这种情况下,Android设备制造商如何应对谷歌的策略调整、重新定位市场,从而避免自己成为一颗弃子,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而作为开发者,则更应该思考我们在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优势、健全的物流体系及现金流系统、众多移动设备制造商的情况下,只有积极培养系统级的软件人才,打造出中国自主的生态系统,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从这个角度看来,这次谷歌与华为的决裂或许也不是件坏事,危难局势下,新的机遇点也随之出现。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仗要打。而这一次的中美贸易战,轮到我们上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