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星报》报道指出,马来亚银行研究估计,马来西亚种植业者将面对持续的盈利压力,主要是原棕油价格平均售价仍然疲软。(同比下跌19%)
无论如何,该研究预计种植业者整体上依然良好,因为他们将受益于低原材料成本。
“鉴于目前的原棕油价格仅略高于成本,我们预计大多数公司第一季度的收益将大幅下降。”
“正面来看,在外汇方面,由于令吉在本季度兑美元汇率走强,美元债务风险相对较高的公司(主要是IOI集团)可能会受益于未兑现的外汇交易,惟收益可能不太显著。”
该研究补充道,更低的原棕油价格也鼓励买家增加购买量。
另一方面,CGS CIMB棕油分析员Ivy Ng说:“低价及政府政策如生物柴油计划有助清货,原棕油价格接着会提升。除此之外,非洲猪瘟和美国大豆25%进口关税使中国大豆压榨量减少,也可能有助于推高棕油的需求。”
她指出,中国和印度的大量需求导致原棕油出口量比上月增长2%及比去年同比增长8%至165万吨。这数据比她估计的163万吨略高。
“好消息就是4月的出口数据创下马来西亚有史以来最高的出口量,这显示低棕油价格有助于刺激需求。”
她说,2019年4月马来西亚棕油进口量下降53%至6万2000吨,有助减少库存。
“4月的棕油库存急剧下降,是因为市场担心大豆油价格下跌(关键替代品),以及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影响经济增长。”
她也提到,目前的273万吨棕油库存仍高于5年平均水平的207万吨。
她预计,本月原棕油价格将在每吨1900令吉至2300令吉的范围内交易。
不过,大豆价格暴跌至十年低点,可能会抑制原棕油价格的近期上升的空间。
由于美中贸易战再次升温,大豆价格于周一延续跌势,继续下跌至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分析员指出,在此之前,大豆和原棕油价格走势密切相关,彼此之间的折价幅度较小。
然而,由于中国的购买力和对食用油市场的影响,两大国之间的贸易战争加剧似乎暂时终止了这种相关性。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棕油和大豆消费及进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