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谍影重重 欧盟愤怒不已

•耿学鹏•

欧洲联盟多国6月30日因美国以欧洲盟友为秘密情报监视目标而震怒,危及美国与欧盟之间即将举行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如火上浇油般,英国《卫报》当天披露美国对欧盟和欧洲国家在美使馆或办事处情报监视活动详情,同时指称美方监视目标还包括日本和韩国等其他地区盟友。

谍影重重

如果看了英国《卫报》6月30日披露的美国对欧盟以及欧洲国家秘密情报监视活动细节,就会感觉所有好莱坞谍战电影中的情节都是小儿科。

《卫报》当天援引美国人爱德华•斯诺登提供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机密文件,详细描述美方对盟友的情报监视活动。

文件显示,美方以38个驻美使馆和外交办事处为“目标”,包括欧盟机构以及法国、意大利、希腊等欧洲国家,还包括日本、韩国、印度、土耳其、墨西哥等其他地区盟友。

美方采取多种监视手段,包括“底儿掉式”复制电脑硬盘内文件以及在传真机等电子通信装备上安装窃听器。而这两种手段都被用在欧盟驻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办事处。一些文件显示,一台“目标”电脑硬盘内的所有文件都被复制窃取。

另外,针对欧盟驻华盛顿办事处的美国机密文件中明确标明,哪台传真机用于办事处向欧洲各国首都回传文件。而这一外交机构内90名职员都成为监视目标。

美国对欧盟以及欧洲国家的情报监视活动有多复杂、规模有多大,可以由名目繁多的监视项目代号体现。

对欧盟在华盛顿办事处一部传真的监视项目代号“卓普米尔”、对欧盟在纽约办事处的监视项目叫做“珀迪多”、对法驻纽约和华盛顿办事处的监视项目分别为“黑足”和“瓦伯什”,对希腊两地办事处的监视项目叫“鲍威尔”和“克朗代克”。《卫报》推测,如此繁多的监视项目可能不止涉及美国国家安全局,还可能有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的身影。

感情大伤

《卫报》曝料前,德国《明镜》周刊29日和30日连续两天刊文报道,美国情报监视的目标包括欧盟位于华盛顿和纽约的办事处以及布鲁塞尔欧洲理事会总部建筑,并且监视德国民众数以亿计的电话通信、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 《卫报》援引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机密文件显示,美方监视欧盟办事处的目的在于,获知欧盟国家之间就全球事务的分歧以及其他矛盾。 除利益受损,欧盟恐怕还会伤感情。

一些文件显示,美方依据与对方信息互换范围把盟友可信任程度分成三六九等。

其中,“第一等级国家”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位列“第二等级”;德国和法国为“第三等级”国家,或者说是“可信任度最差的合作伙伴”,对它们的监视程度与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相同。

美国国家安全局在一份文件中说:“我们可以攻击第三等级合作伙伴国内多数通信,我们也正在这样做。”

谈判告急

美方活动彻底惹怒欧洲盟友,德国、法国、欧盟多名官员表达强烈不满。

分管司法、人权和公民事务的欧盟委员维维亚娜•雷丁6月30日警告,如果报道属实,不少人“期待已久的”欧盟与美国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将受到影响。

一名发言人向法新社记者转述雷丁在卢森堡一场会议上的发言说:“我们的伙伴涉嫌正窃听欧洲谈判代表的办公室……我们没有办法就这样大的一个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市场谈判。”

就美方监视项目,欧洲议会不少成员正敦促欧洲两位“大佬”欧洲理事会主席赫尔曼•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曼努埃尔•巴罗佐尽快向欧洲议会解释,他们正在或准备就美国监视项目采取何种回应。

艰难磋商许久后,欧盟和美国今年6月17日在八国集团峰会期间宣布,双方正式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定于7月份举行首轮谈判。这一自贸协定如果成型,有望每年分别给欧盟和美国经济创造1500亿美元和1200亿美元的产值。

美国监视欧盟的报道如果属实,意味着美国从一开始就掌握谈判主动权,既知道欧盟谈判代表的立场,也知道欧盟各国之间的分歧。

一些欧盟官员说,他们谈话时已有心理准备,即通信受到美方监听。一名官员说:“我们的心情有些幸灾乐祸,我们早就知道,以重要性而言,我们会被监听。”

私下灭火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6月30日发表一份声明,允诺将通过外交渠道就媒体报道向欧洲作出解释,声称美方监视活动并不“出格”。

声明说:“我们不会公开评论确切的情报活动,我们早就表明政策,即美国收集国外情报的方式与(其他)所有国家相同。”

面对愤怒的欧洲,前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中央情报局主管迈克尔•海登还真不算是挑事的人。他参加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访谈节目《面向全国》时说,欧洲人“应该首先看看(自己),看看他们的政府正在做什么。”

不过,海登还是主张美国贝拉克•奥巴马政府向盟友就情报监视项目公开更多信息,因为“他们知道得越多,就越会感到放心”。

实际上,美国需要作出解释的盟友不仅是欧洲。

由于《卫报》最新报道中提到日本办事处也受到监视,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7月1日说,日方正要求美方通过外交渠道就最新报道作出澄清。

相关链接:欧洲怒语录

欧洲议会议长、德国人马丁•舒尔茨——如果报道属实,那么这件事将“严重冲击”欧盟和美国之间的关系。

欧盟委员维维亚娜•雷丁——“如果我们的伙伴涉嫌正在窃听欧洲谈判代表的办公室……我们就没有办法谈判”欧盟—美国自由贸易协定。

荷兰籍欧洲议会议员玛丽切•沙克——“我们需要得到(美国)最高层澄清。”

卢森堡外交大臣让•阿塞尔博恩——如果报道属实,那么这件事“可憎……美国最好是去管好它的情报部门而不是监视盟友。”

法国外交部长洛朗•法比尤斯——“那些活动如果属实,将完全不可接受。”

德国司法部长扎比娜•施纳伦贝格尔——“这超越我们能够想象的程度,我们的朋友美国把欧洲国家看成敌人……让人联想起冷战时期敌对国家之间的行为”。

(《环球视野》摘自2013年7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

链接一:欧盟愤怒指责美国监控盟友

美被曝竟然监控“自己人”

【英国《卫报》网站7月1日报道】揭发者爱德华•斯诺登最新泄露的国家安全局绝密文件显示,美国情报机构正在监视欧盟驻纽约的使团和驻华盛顿的使馆。

一份文件列出了38个使馆和使团,称它们为“目标”。该文件详细描述了对每个目标使用的一系列非同寻常的监视手段,包括在电子通信设备上安装窃听器,窃听电报,用专门的天线收集传输信号。

除传统意识形态对手和敏感的中东国家外,目标名单还包括欧盟使团和法国、意大利、希腊及其他许多美国盟友-包括日本、墨西哥、韩国、印度和土耳其-的使馆。2010年9月的这份文件中的名单没有提到英国、德国或其他西欧国家。

这份文件表示,针对欧盟位于华盛顿中心区的使馆的窃听活动,目的是围绕成员国在全球问题上的政策分歧与其他不和搜集内部情报。

新文件的曝光恰逢欧盟各国已对斯诺登早前提供的证明国家安全局窃听美国的欧洲盟友的证据大感恼火。

【路透社布鲁塞尔/柏林6月30日电】欧盟已经要求美国对德国杂志发表的一篇关于华盛顿正在对欧盟进行暗中监视的报道进行解释。在对最亲密贸易伙伴美国的监控行为提出指控时,欧盟使用了不同寻常的强硬措辞。

欧洲委员会一名女发言人今天说,针对德国《明镜》杂志发表的一篇报道,欧盟与位于华华盛顿、布鲁塞尔和联合国的办事处进行窃听。

这名发言人说:“我们立即联系了位于华盛顿和布鲁塞尔的美国当局,就媒体的报道与他们对质。”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6月30日报道】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不仅对欧盟实施监听监视,而且每月储存德国大约5亿个电话通信。

《明镜》周刊以斯诺登的文件为基础,指出美国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或网络对话等途径,对德国的数据进行系统性的间谍活动,所窃取的数据储存在米德堡的国家安全局总部。

根据《明镜》周刊获得的统计数字,美国国家安全局在“普通的”一天里会控制大约2000万个电话通话和1300万个互联网通信。报道还指出,对德国的通信监控力度大于其他欧洲国家。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最密集的对象是欧盟的银行和金融中心法兰克福。

《明镜》周刊还指出,美国国家安全局同时对欧盟和联合国驻美国的代表团进行间谍活动,通过安装窃听器和监控内部信息网络的方式,美国情报部门既能监听到秘密谈话内容,也能获取欧盟电脑里的电子邮件和文档。在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文件中,欧盟被定性为信息攻击的“目标”。

或将冲击美欧双边关系

【德国《明镜》周刊网站6月30日报道】题:欧盟委员质疑与美国的贸易协定

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刚刚开始,就已经遭到质疑。负责司法、人权和公民事务的欧盟委员维维亚娜•雷丁威胁中止谈判。原因是本刊报道了美国国家安全局也对欧盟建筑物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窃听。

“伙伴互不监视,”雷丁在卢森堡举行的一次市民对话活动上说。“哪怕有一丝怀疑我们的伙伴监听我们谈判代表的办公室,我们也不能就跨大西洋市场进行谈判。美国当局应该尽快消除这样的怀疑。”

早在雷丁之前已经有好几位重要的欧洲议员质疑计划中的自由贸易协定。“如果我们担心自己的谈判立场已被预先窃听,那还怎么谈判?”隶属德国基民盟的欧洲政治家埃尔马•布罗克说。

【德国《世界报》网站6月30日报道】柏林和布鲁塞尔的政界人士感到震惊。“如果媒体报道属实,那就让人想起冷战期间敌人的作为,”德国联邦司法部长扎比娜•洛伊特霍伊塞尔•施纳伦贝格尔说,“我们的美国朋友把欧洲人视为敌人,这超出了所有想象”。

虽然美国拿反恐的必要性作为其监控计划的理由,但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菲利普•勒斯勒尔却担心经济间谍的可能性。他要求美国人和英国人就此做出解释。“作为负责经济和技术的联邦部长,我想指出:我认为收集信息只应该为了反恐,”勒斯勒尔对本报说,但经济间谍“至少是必须被排除的一个问题”。

德国基社盟的欧洲议会议员领袖马库斯•费贝尔说:“一个民主法制的国家如果采用东德国家安全部的方法去工作,就会使自己作为道德权威的形象变得极为不可信。这摧毁了信任。”费贝尔认为现在轮到美国走棋了:“美国现在的任务是重新赢得欧洲人的信任。”

【英国《独立报》网站6月30日报道】德国联邦检察院办公室说,准备在今天对英国和美国的情报机构发起诉讼,由于最新指控说,英美情报机构对德国电话和互联网的监控远超想像,还监听了欧盟驻美国办事处。

《明镜》周刊今天发表一篇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德国进行重大而持续的间谍行动,使得在柏林的国会议员们感到愤怒。议员们目前仍对英国针对德国的广泛监控行为感到眩晕。

联邦检察院一位发言人说,检察院准备向与报告有关的“不明身份者”提起诉讼。

【路透社巴黎6月30日电】法国外交部长洛朗•法比尤斯今天说,法国要求华盛顿对德国杂志发表的一篇报道进行解释。这篇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对欧盟机构和计算机网络进行窃听。

法比尤斯在一份声明中说:“法国今天已经要求美国当局给出解释。”

法比尤斯说:“如果得到证实,这些行为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他说:“我们期待美国当局尽快针对这些媒体报道所引发的合理关切给出答案。”

克里称“这种情况不罕见”

【法新社斯里巴加湾7月1日电】美国国务卿克里1日说,搜集其他国家的信息“不算罕见”,但承诺会对有关美国窃听欧洲办事处的指控进行调查。

克里说,在文莱的一次会议期间,负责外交政策的欧盟委员阿什顿对相关报道表示关切,但是他由于身在海外而无法就具体的指控发表评论。

克里在东南亚国家联盟区域会议上对记者们说:“阿什顿今天的确向我提及此事,我们同意保持联系。我答应查明情况,并将就此跟她联系。”

“我要说的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参与国际事务,在涉及国家安全方面,每个国家都采取大量活动来保护其国家安全,各类情报都能为此作出贡献。”

克里说:“我所知道的是,对许多国家而言,这种情况不算罕见。”

“但是除此之外,在我掌握所有事实、精确了解情况之前,我不会进一步发表评论。”

【俄罗斯连塔网7月1日报道】媒体爆出美国情报机构窃听欧盟官员的消息,欧盟国家要求美国对此给出解释,而美国政府拒绝公开回应。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的发言人30日作出这一表态。

他表示,对于情报机构行动的讨论将通过外交渠道进行,并强调美国情报机构搜集的信息与“所有其他国家”一样。

【《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6月30日报道】7个欧盟国家的情报机构曾与美国签署秘密协议。根据该协议,美国人可以获取这些国家公民的网络活动和手机通讯信息。

据俄新社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前工作人员韦恩•马德森表示,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和丹麦将本国公民的手机通话和网络活动信息转交给美国国家安全局。美国国安局与英国也签署了类似的协议。这7国居住着欧洲约70%的人口。

马德森还说,美国与芬兰、瑞典和土耳其等国之间也存在这类合作。

【美联社华盛顿6月30日电】奥巴马政府今天面临着关键外国盟友对其丧失信任的局面,这些盟友威胁对美国秘密的监视计划发起调查并予以制裁。

在华盛顿,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的一份声明说,美国官员计划对欧盟官员的担忧作出回应,并通过外交渠道与个别国家沟通。

然而,声明说:“作为一项政策,我们已经明确表示,美国搜集的外国情报是所有国家都收集的情报类型。”声明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前国家安全局和中情局局长迈克尔•海登说,奥巴马政府应当对于这些高度机密的计划持更加开放的态度,这样一来“人们就明确知道我们在实现隐私权和安全的平衡方面到底在做什么”。

【俄新社莫斯科6月30日电】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阿列克谢•普什科夫称,美国安全局窃听欧盟驻华盛顿和纽约代表处并侵入电脑网事件的有关报道,是对美国民主形象的一个打击。

普什科夫在推特上发文说:“美国窃听北约盟友是新一轮丑闻。这个消息看起来是确实的。这是对美国民主形象的又一次打击。”

(《环球视野》摘自2013年7月2日《参考消息》)

链接二:美国称“监控欧洲很正常”

•袁博 、 孙长栋•

美国总统奥巴马1日首次回应关于美国情报机构窃听欧洲盟友的报道,承诺回应质疑,却不承认任何秘密监视活动,以所有国家都搞窃听为由自我辩解。

德国《明镜》周刊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对欧盟总部及驻外机构进行长期窃听和电脑网络渗透两天后,奥巴马在坦桑尼亚访问时告诉媒体记者,一旦美方调查清楚,“会保证提供我们盟友想要的所有信息”。奥巴马称,包括美国、欧洲和亚洲在内,所有国家的情报机构“都试图更好地了解世界,了解各国首都发生了什么”,而那些消息无法从媒体报道中得知。情报机构就是干这些活,否则没必要存在。

欧盟外长阿什顿在7月1日文莱举行的东盟峰会上,趁机向与会的美国国务卿克里提出当面质询,不过克里表示,自己对阿什顿的提问感到吃惊,表示自己并不知情,并称此类监控行为在国际事务中很平常。“为了保证国家利益,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会在外交活动中采取各种行动,这没有什么不寻常的。除此以外,我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克里表示。

《华盛顿邮报》称,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周日发表的一份声明可能也暗示了欧洲媒体报道的真实性。这份声明称:“作为一种政策,我们已经清楚地表明,美国正在同其他国家一样进行着情报收集活动。”

尽管美国辩称“天下乌鸦一般黑”,却难以浇灭欧洲盟友的怒火。

欧洲理事会主席赫尔曼•范龙佩的发言人1日晚说,范龙佩注意到奥巴马的承诺,他对相关媒体报道“深表关切”,欧盟要求美方就此作出“彻底和紧急澄清”。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欧盟官员告诉法新社记者,如果美国确实一直监控盟友,政治上将产生严重后果,“这种行为远远超过国家安全要求的范围。这是违背信任”。按照他的说法,如果是这样,欧美关系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俄罗斯总统普京1日对欧洲外交机构遭美国情报部门监听这一丑闻发表了看法。普京说:“盟国之间互相偷听与我们无关。据我所知,这是斯诺登先生披露的消息,消息中没有任何监听俄罗斯官方代表处的企图。(当然)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我们此前就有相关证据。”

普京还对美国情报部门给予了较为温和的批评,认为他们做得有点“过头”。普京指出,美国情报机构的工作遍布全球,“他们还有某种部门利益。律师有一个术语叫‘过度执行’,就是你委托某人去偷看,而他们却(还)要偷听;派人去偷听,而他们(还)去偷看。就让(美国和欧盟的)自己去辨别谁对谁错,决定如何解决吧。”

(《环球视野》摘自2013年7月3日《文汇报》)

链接三:美欧陷入“信任崩溃”

•温宪 、 张杰 、 李文云•

德国《明镜》周刊网络版6月29日报道称,他们从斯诺登获取的涉密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对欧盟驻华盛顿外交使团和驻联合国办事机构大楼的会议录音、人员谈话及电话通话进行监听,并窃取电脑文件、监视电子邮件。美国情报机构还对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利普修斯大楼内的通信设备进行实时监听。这份文件还清楚地说明,欧盟是美国的一个“监控目标”。

众多盟友成“监控目标”

《明镜》周刊6月30日再次曝光称,如果美国国家安全局将一国定义为美国的亲密朋友,即“二级伙伴国”,该国便不在监听范围之内,目前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是美国的二级伙伴国。很显然,包括德国在内的绝大部分欧盟国家都不是美国的二级伙伴国。

英国《卫报》7月1日头版刊文独家披露说,美国对其欧洲盟友设在纽约、华盛顿的机构和使领馆都实施了窃听,目标多达38处。《卫报》引述美国国家安全局2010年的秘密文件说,被窃听的对象包括欧盟在内的诸多欧洲盟友。文件还披露了“一系列不寻常的”监听方式细节,其中包括在电子通讯设备上安装窃听器,监听电缆通讯和使用特殊天线等。美国情报机构还在欧盟驻美机构的加密传真机中安置了窃听器,欧盟驻华盛顿代表团被窃听的工作人员高达90名。此外,美国的窃听目标还包括日本、墨西哥、韩国、印度和土耳其等其他盟友。

欧盟国家“无法容忍”

斯诺登早期披露的美国监听盟国政府官员的消息已经使欧盟方面十分反感,《明镜》和《卫报》报道的发表,则使欧盟十分愤怒,造成欧美双方关系骤然紧张。欧盟外交事务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6月30日发表书面声明称,欧盟对外行动署已联系了美国和该国在布鲁塞尔的派驻机构,要求美方就此项指控真实性和相关事实作出紧急澄清。阿什顿表示,美方称正在对媒体昨天披露的情况进行核实,并尽快向欧方作出答复。

欧洲议会议长马丁•舒尔茨6月30日表示对此“深感担忧和震惊”。他表示,“如果指控真实性得到证明,那将是一起极其严重的事件,会对美国与欧盟的关系产生严重影响。”欧洲议会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布罗克也批评说:“无法容忍!美国曾号称是自由的土地,现在已经完全背弃这种称谓。”德国社会民主党成员、欧洲议会公民权利委员会成员比吉特•西佩尔则在网络社交媒体中宣布,“搁置与美国的近期协商,并对现有协议进行检查”。欧洲议会绿党议员则认为,“这是法治的崩溃。欧盟应该把美国告上国际法庭,让它接受教训”。

欧盟司法专员维维安•雷丁6月30日透露,美方的这些活动会对“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构成威胁。欧盟已经宣布开启同美国的谈判,并希望在2014年11月完成谈判。但目前欧洲议会的绿党议员已经要求欧盟立即停止该谈判。他表示,如果我们担心合作伙伴实施间谍活动,哪怕只有一丝疑虑,我们便无法进行谈判,美国官员应该迅速消除此类疑虑。

法国总统奥朗德7月1日表示,法国不能接受伙伴和朋友间的此类行为,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奥朗德说,为了进行反恐斗争,需要进行监控,但是不应该对欧盟驻外使馆和欧盟办公机构进行监控,法国要求美国就此作出解释。奥朗德表示,已要求外长法比尤斯立即联系美国国务卿克里,听取有关解释。

而来自德国的谴责最为强烈。虽然德国并不在已经发布的目标国家名单之中,但是在德国,隐私问题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德国司法部长施纳伦贝格称,“如果媒体报道属实,这种行动就会让我们想起敌人在冷战中使用的伎俩”,“我们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美国会把欧洲视作敌人。”

美方辩称“彼此彼此”

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情报机构将欧盟作为监控目标的有关报道迅即引发了美国和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关系紧张,这一轰动性消息无疑给美欧关系投下“震撼弹”。美联社报道认为,这一事件使得奥巴马政府陷入欧盟盟友的“信任崩溃”之中。人们担心,如果美国对欧盟都进行如此规模的监控,那么对其他国家的监控情况又会如何展开?

美国国务卿克里7月1日说,他对《明镜》和《卫报》的最新相关报道是否属实不清楚。他说,任何一个国家在涉及国家安全时,都会采取多种手段和行动,对许多国家来说,这并没有什么不寻常。克里表示,他需要了解全面事实后再作进一步的评论。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在一项声明中说,美方正在通过外交渠道与具体国家就此问题做出回应。声明还说,作为一项政策,美国清楚表明,美国与其他国家一样收集国外情报。

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美国国家安全局前局长、中央情报局前局长迈克尔•海登反驳了欧盟国家的指责,他说,欧盟国家“应该首先看看他们自己的政府对我们做了些什么”。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美国通过这种手段获得了欧盟在贸易和军事方面的决策立场,那么将对美方在相关的谈判中大为有利。

美国媒体认为,一些欧盟国家有着比美国更为严格的隐私保护法。因此,德国才将美国监控项目比作冷战时敌方使用的手段。德国正在调查美国的做法是否违反了德国法律。

点评

马振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近日,德国《明镜》周刊和英国《卫报》接连披露出震惊欧盟的内幕,“棱镜门”事件解密者斯诺登提供的秘密文件揭示,美国情报部门不仅在欧盟机构安装窃听设备,而且对欧盟和法国等欧盟成员国驻华盛顿、纽约的使团进行监听。消息曝光后,顿时引发欧盟的疑虑和不满。欧盟官员纷纷要求美方就此作出“全面澄清”。

目前事态仍在发展,但可以肯定,这一新爆料无疑将对欧美关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这将给欧盟信任程度增添不利因素。欧盟虽属同盟关系,但在涉及实际利益上,双方历来争吵不断,存在种种龌龊。对美国在国际上的一些行为,不少欧洲国家并不认同。美国推出亚太战略再平衡,欧洲也存在相当的疑虑。美国窃听欧盟此举,必然会使欧洲对美更不放心,损及对美的信任度。

第二,可能直接影响到欧盟自贸协定的谈判进程。美国推动建立“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后,由于欧盟内部和欧美之间存在不同利益诉求,直到最近才启动谈判。面对各自内部问题和双方利益差异的现实,谈判本已不易,这一事件必定增加新的复杂因素。

此外,近些年欧美两国民意碎片化倾向发展,民众对传统的政治理念失望情绪上涨,极端思想和民粹主义抬头。美方如不能妥善处理此事,就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事件。

当然,欧盟毕竟同美国关系相对密切,双方总体利益相互关联。无论从历史渊源还是从现实需求看,欧美都不会因这件事闹大闹翻。欧盟表态虽较强烈,但大都掌握分寸,留有回旋余地,避免双方关系遭受严重冲击。

(《环球视野》摘自2013年7月2日《人民日报》)

链接四:美欧关系缘何“不堪一击”

•钟声•

斯诺登事件冲击力十足。一段“节外生枝”,让美欧盟友关系风波乍起,以至于某欧洲国家高层人士发出警告说:美国需要重建和欧洲盟友的互信关系。

美国针对盟国开展间谍活动,历史上不乏其事。对别人疑神疑鬼,折射的不仅是气量的大小,更有长久以来追求“绝对安全”和“利益最大化”的骄慢与霸气。

斯诺登的确很“鲁莽”。他轻轻一撩,揭开了宴席桌四边低垂的台布,将桌子下面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暴露在灯光之下。既然薄薄的一层窗户纸被意外戳破,当事双方自然就免不了大闹一场了。高调的背后,有情感的宣泄和道义的维护。更耐人寻味的,还是支撑这个故事的宏大叙事背景。好的戏剧台词,少不了语言技巧,更离不开浓缩历史变迁的厚重感。

跨大西洋联盟凝聚鲜血和生命、经受过严峻的考验、享有共同的价值观、捍卫共同的利益。可是,在美国情报机构的监听名单中,欧洲盟国不再是值得信任的兄弟,而是被怀疑跟踪的对象。这种事情公然捅出来,尴尬程度可想而知。欧洲国家向来强调保护公民权利。不狠狠抨击一番美国情报机构霸道之举,不为此讨个明确说法,欧洲国家恐怕也难以给本国公民一个说得过去的交待。

美国情报机构如此大规模、长时期的窃听活动,直到今天才掀开冰山一角,这也折射了网络安全的脆弱一面。互联网上的霸权和反霸权斗争将长期存在。如何在网络时代保护国家核心安全、公民权益,对欧洲国家来说同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欧洲正与美国分道扬镳吗?或许还没有。未来一段时间,美欧仍将互为战略依托。但今天的美欧关系已不同以往。共同威胁曾经是美欧盟友关系的粘合剂,双方对这一粘合剂的感受显然越发不同。从伊拉克战争到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不断发出的“不和谐声调”,让美国不能不心生忧虑。而美国人为巩固主导地位进行的战略调整,也让欧洲人感到难以接受。

尽管一场主权债务危机让欧洲近几年的内倾趋向有所加强,但是欧洲不会永远甘心生存于美国的主导之下。冷战结束以来,欧洲谋求世界“一极”的长远目标与美国巩固主导地位的战略,本来就存在着相互抵触的基因。

在全球格局演变大势中,新兴市场国家崛起以及由此引发力量调整备受关注。这种关注或多或少地掩盖了发达国家之间尤其是在美欧关系中的一些微妙变化。然而,这些变化同样会对全球治理产生重大影响。

早在四年前,就有西方学者断言:美欧关系开始进入一个“后美国时代”。美欧都变得更加关注内部整合,寻思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来应对新兴经济体的挑战。美欧“内向化”将加大双方协调的难度,甚至增加产生摩擦的风险。

不管斯诺登事件具有怎样的偶发性,留下的话题和思考将是长期的。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66期,摘自2013年7月3日《人民日报》)

登入为: admin
2013年妙文共享(3)/美国谍影重重 欧盟愤怒不已.txt · 上一次变更: 2013/08/18 15:53 通过 admin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Donat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Driven by Doku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