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GDP因部署萨德损失295亿,韩媒声称“苦日子很快将结束”

来源:海外探客 2018/03/06 12:04:56 作者:海外探客

导读: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韩国实际上不准备在“萨德”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既然如此,接下来发生什么都顺理成章,韩方也不必大惊小怪。等到北方翻脸,文在寅或将面临一个鱼和熊掌都没得到的结局。如果还不长记性,对自身实力过度自信,加上盲目相信北方,韩国经济不排除会从小甜甜变成牛夫人。

从2017年3月至今,韩方捕风捉影、且忧且惧的“反萨德措施”已经存在近1年。韩媒根据股市的一些变化推测:这一措施或将松绑,苦日子将很快结束。主要的依据就是:中资在韩国股市从净卖出变为净买入,持股量呈现增长态势。3月5日,韩方公布一份数据:2017年中资在韩国股市的持股市值超过12万亿韩元(约合708亿人民币),净买入数额为3880亿韩元(约合22.9亿人民币),扭转了前几年净卖出的趋势。2015年和2016年中资分别净卖出1360亿韩元(约8亿人民币)和1604亿韩元(约合9.46亿人民币)。

这令韩方看到了希望。尤其是文在寅决定访华之后,中资在韩国股市的净买入金额从2017年8月的220亿韩元(约合1.3亿人民币)猛增到10月份的2790亿韩元(约合16.46亿人民币)。韩方甚至乐观地认为,等到3月份以后“反萨德”措施就将开始松绑,苦日子即将结束。

韩方善于从一些微小的变化中推测和揣度变化的趋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体现出“反萨德”措施给韩国造成了至少5处内伤:

1、韩国GDP增幅被拉低约0.4%,损失约5万亿韩元(约合295亿人民币)。

2、旅游业受到巨大打击。2017年访韩大陆游客骤降约48%,这种情况也蔓延到2018年。1月份,访韩大陆游客再次同比骤降46%。团体游基本处于冰封状态。2017全年访华韩国人约为452万人次,而访韩大陆游客为417万人次,同比减少近400万。这也许能解释谁更需要谁。

当然,借助平昌冬奥会的效应,韩国在2周内接待的游客数量超过500万,其中外国游客超过110万,达到同期的14倍,可这也只是昙花一现。尽管个人签的数量达到爆发“萨德”矛盾之前的水平,可这与韩方推出的一系列短暂的优惠措施密不可分。而冬奥会的红利期很快就会结束。

3、免税店行业受到重创。虽然总销售额增长超过20%,达到128亿美元,但收益的大头都被中间环节赚走。平均利润率从4%降低到1.5%-2%,至少腰斩。

4、服务业收支赤字突破344亿美元,系史上最高,接近2016年的2倍。其中旅游赤字接近172亿美元,主要原因就是“反萨德”措施导致赴韩大陆游客锐减。

5、化妆品和食品行业出口大幅下滑。以奶粉为例,对华出口同比减少40%以上。

损失的痛感并未让“性格狭急而急竞”的韩国人完全清醒,韩方显然并未吸取教训。韩媒甚至声称“作为小国和弱国,部署萨德只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大国的制裁不合理。”

外媒声称,“反萨德”或许是一个计策,收拾韩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韩国在信息技术、化工、汽车业、造船业、文娱业等方面已经成为必须要赶超的目标,是主要的竞争对手。而由于韩人自己不争气,给了大国一个顺理成章的机会,在这方面对韩方进行具有针对性质的遏制。探客认为,这种说法完全是按照韩国人的思路进行理解,既荒谬又无理。

韩国人反复重申部署“萨德”是为了保证自身安全,可韩国人又何曾关心过邻国的安全。作为世界最先进的防空与反导系统,“萨德”所配备的AN/TPY-2高功率X波段相控阵陆基雷达能够对大国的腹地进行探测、识别、和目标搜索等敌对行为,积累弹道导弹的数据和特征,本质上是美国反导体系的一个有力加强。

而文在寅默许美军完全部署“萨德”之后也自认为获得了筹码,展开“冬奥外交”,近期还要斡旋北方与美国进行直接会谈,渐渐成为六方中的主角。就在3月5日,文在寅派出青瓦台国家安保室室长郑义溶为首席特使,与国家情报院院长徐薰等访问了北方邻国,并会晤其最高领导人,还转达了文在寅的亲笔信。这无论如何都能算作一个外交突破。由此可见,尝到“冬奥外交”甜头的文在寅实行了这种策略:宁肯在经贸上受到重创,也要打开局面。而如果能够在南北问题上占据主动,所获得的收益将远远大于GDP的损失。这是一个赌局。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韩国实际上不准备在“萨德”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既然如此,接下来发生什么都顺理成章,韩方也不必大惊小怪。等到北方翻脸,文在寅或将面临一个鱼和熊掌都没得到的结局。如果还不长记性,对自身实力过度自信,加上盲目相信北方,韩国经济不排除会从小甜甜变成牛夫人。

原标题:韩国GDP因部署萨德损失295亿,韩媒声称“苦日子很快将结束”

责编:许舒琦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海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