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体制缺陷祸害无穷

《星洲网》2017-09-05 11:28

如果决心要改革体制、强化制衡机制,就应该快马加鞭,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举个例子来说,政府在2015年8月成立国家政治献金谘询委员会,以拟定管制政治献金的法令,然而两年过去了,首相署部长刘胜权说,新法令来不及在第14届全国大选前呈上国会。上届大选的竞选情况已经脱序,没有政治献金法,来届大选很可能又乱成一团。

体制不健全是国家最大的弱点,也是前进的障碍,“国行炒汇案皇委会”的听证会就揭开了体制的“疮疤”。

前总稽查司助理卡纳申供证时揭露,总检察署曾确认国家银行在1990年代所进行的外汇交易是违反1958年国行法令第31条文,惟该署在他追问时所给予的回应是:“上头说别插手!”

民众并不知道所谓的“上头”指的是何人,但是总检察署掌握检控大权,理应享有绝对独立及自立的地位,也应该捍卫法治和法律的尊严,一句“上头说别插手”就阻止总稽查署的追查,这说明体制的缺陷,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这样被牺牲了。

其他证人的供词也揭发了一些疑问,譬如,国行前副总裁林西彦指出,已故国行总裁嘉化胡先对于国行在外汇市场上所蒙受的真正亏损并不知情;嘉化胡先的特别助理李修源则披露,当嘉化胡先得悉国行蒙受巨大亏损时,感到很震惊。总裁是国行最高主管,为何他会蒙在鼓里?难道顾问的权力比总裁更大?

此外,国行前外汇交易商菲查曼揭露,他曾在国行顾问诺莫哈末耶谷的指示下,在短短1天内进行了涉及高达8亿美元的外汇交易;国行前助理总裁阿都慕勒则声称,国行完全没有一个负责监管外汇市场的委员会。

皇委会总结国行于1991至1994年期间的亏损至少达315亿1600万令吉,然而,国行前会计部主任阿都阿兹提呈的报告却指出,国行的亏损高达345亿4700万令吉。

如果证人的供词准确,到底是谁指示进行数额如此庞大的外汇交易?是谁对交易拍板定案?没有设立监管的委员会,国行是依靠什么机制来监测外汇市场的风险?

国行的亏损介于315亿1600万令吉至345亿4700万令吉,如此天文数字的亏损这么多年来竟然扫进地毯、无人被追究。这不是几个人的错误,当年的内阁成员也有责任,因为他们默许错误的行为。

300多亿令吉就这样平白消失了,而这些年来就是因为行政权膨涨、缺乏制衡,发生许多丑闻,国家损失逾千亿。如果千亿还留在国库,今天政府何须征税追税,来填补空虚的国库。

皇委会的听证会是揭露了那么多不寻常的行径,但令人担忧的是,政治人物只看到当中的政治资本,用来攻击政敌,而不是当机立断,检讨体制、纠正体制的弱点,以避免在未来再次发生荒谬的事件。

在2015年,总检察署、反贪污委员会、国行调查一马公司案,也发生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由此显示,体制的崩坏延续至今,并没有完全纠正过来,反而有恶化的迹象。

广告

如果决心要改革体制、强化制衡机制,就应该快马加鞭,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举个例子来说,政府在2015年8月成立国家政治献金谘询委员会,以拟定管制政治献金的法令,然而两年过去了,首相署部长刘胜权说,新法令来不及在第14届全国大选前呈上国会。上届大选的竞选情况已经脱序,没有政治献金法,来届大选很可能又乱成一团。

反对党应该施压,纠正体制弱点、削减行政权,但是现在反对党专注于玩结盟、合作的游戏,追逐选票,连安华也是如此,难怪人们逐渐对反对党失去信心。

执政党对反对党看不到问题的焦点,心中暗喜;朝野都不理,最终体制缺陷可能失控,为国家带来祸害。